书城养生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
7677400000080

第80章 冬季养生宜养肾

冬季,起于立冬止于立春。冬日天寒地冻,朔风凛冽,草木凋零,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万物生机隐伏。人体阳气也潜藏于内,阴精充盛,正是人体“养藏”的最好时机。冬日闭藏之时更应固密心志,保持精神安静自如,意念不露。

一、冬季重在养肾

冬天带给人的是寒。中医学认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由于人体阳气根源于肾,所以寒气最易中伤肾阳。数九寒冬,若欲御寒,重在养肾。

二、冬季生活要有规律

冬季宜多开展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由于“肾主纳气”,因此既可以增强与人体免疫功能有关的肾气功能,提高抗病力,又可以帮助肺气呼吸,预防多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肾“在液为唾”,冬日以舌抵上腭,待唾液满口后,慢慢咽下,能够滋养肾脏。

“肾主骨”,冬天经常叩齿,有益肾、坚骨之功。肾之经脉起于足部,足心涌泉穴为主穴,冬夜睡前最好用热水泡脚,并按揉脚心。

三、“肾者主蛰,封藏之本”

冬天切忌房事过度,工作、运动不可过多出汗,防止肾之阴精亏损,阳气耗散。冬季到来,人处于“阴盛阳衰”

状态,可以进行日光浴,帮助肾中阳气升发。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膀胱筋脉行于背部,寒邪入侵,首当其冲。故冬天应注意背部保暖,穿棉衣或毛背心,以保肾阳。

四、冬季养生“神藏于内”

严寒的冬季,朔风凛冽,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冬眠养精,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好准备。

冬季养生要着眼于“藏”。意思是说,人们在冬季要想办法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要把神藏于内,不要露于外。

冬季注意防病

严寒的冬季,使人体毛细血管收缩,黏膜分泌减少,血液流速减慢,人体免疫力下降,加之昼夜温差大,室内外温差也大,都可以诱发各种疾病。为有效预防疾病发生,应尽量少去公共场所,注意保暖和休息,保持空气新鲜,适当进行运动,注意适当的食补,不断增强抵抗力。

警惕重病信号:

1.急性心梗心绞痛发作频繁,或疼痛时间延长,上腹部痛、反酸、大汗淋漓、呼吸困难、神志恍惚等。

2.高血压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以及全身肌肉抽动或头越来越重,走路不稳脚似踩踏棉花。

3.心力衰竭心脏病人在没有感染的情况下,出现心慌、气短、心律过快;尿量减少,体重增加,下肢轻度水肿;夜间睡眠时需垫高枕头才感觉舒适,睡眠中常因憋气而醒。

4.脑血管意外逐渐或突然感到上肢和手脚软弱无力,活动笨拙或不灵。谈吐不清或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出现短暂的视力模糊、偏盲或一过性失明。手脚或部分肢体突然麻木,冷、热触觉等感觉迟钝或消失。突发头晕、耳鸣,走路摇晃不稳。突发剧烈头痛。

冬季喝汤有益健康

冬季常喝热气腾腾的汤,既暖身又进补。汤具有良好的保健养生作用。冬季宜多喝的汤有以下几种。

1.萝卜羊肉汤羊肉是御寒佳品,萝卜是冬季保健品,配成菜汤,具有祛寒抗感冒的作用。

2.海带汤海带含有大量碘,有助于甲状腺素合成,具有产热效应,可御寒。

3.鲜鱼汤鱼汤中含有特殊脂肪酸,可预防呼吸道炎症,并能防止哮喘发作。

4.鸡汤尤其是母鸡汤,可增加器官黏膜的血液循环,增强黏膜分泌功能,及时清除呼吸道上的细菌和病毒,缓解咳嗽、咽干、喉痛等症状,对感冒、哮喘等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鸡汤还能增加热量,补充营养,提高人体免疫力,是冬季最理想的菜汤。

5.骨头汤经常喝骨头汤(猪、牛、羊骨),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骨胶原、钙、磷等营养素,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增强抵抗力,有利于平安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