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说法
古人早就懂得浴身养生的道理。洗浴不仅只是用热水洗去污垢,在洗浴过程中,通过搓擦、摩挲,可使人体肌肤血脉畅通,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可见,日常的沐浴洗澡不仅仅可以清洁皮肤,更有消除疲劳、美化皮肤、减肥养生的多重作用,因此,掌握正确的沐浴方法很有必要。
养生秘诀
选用合适的肥皂和沐浴液:不同的肥皂和沐浴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洗澡时应根据自己皮肤的性质恰当选用。硬皂和碱性沐浴液适合皮肤油腻者选用;软皂和酸性沐浴液适合干性皮肤和婴儿选用;具有消毒、抑茵作用的各类药皂适合皮肤病患者选用。使用肥皂、沐浴液洗澡时,不要使用过多、擦得太厚,以免因产生太多的泡沫而刺激皮肤。
合理掌握洗澡的次数:一般而言,肥胖者洗澡次数要多一些,而体瘦者洗澡的次数要少一些;经常运动出汗者洗澡的次数应多一些,喜静少动出汗少者洗澡的次数要少些;夏季出汗多洗澡的次数相对多些,其他季节出汗少洗澡的次数相对少些。
洗澡的时间不宜过长:洗澡时为了散热,人体会不断地排泄大量的汗液。中医认为汗是人体的津液,过度的出汗会带走体内大量的营养物质,造成体力过度消耗,容易使人感到体倦乏力,甚至出现休克。因此,洗澡的时间不宜过长。
饥饿时不宜洗澡:人在饥饿时,血糖浓度会降低。这时洗澡,随着大量热量的散发,会出现低血糖性休克,不利身体健康。
饱餐后不宜洗澡:饱餐后肠胃蠕动加快,血液需求量加大。这时若立即洗澡,全身表皮血管因受热水刺激会迅速扩张,致使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而使流向腹腔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影响肠胃的正常生理活动、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不利养生保健。
水温不宜过高:水温过高时,人的血管扩张、体表血流加快,会使人血压偏低,出现一时脑供血不足,发生晕澡、虚脱。
箴言:每日一浴,冀通血脉,腠理通和。
(唐·刘祠《混俗颐生录》)
语译:每天洗一次澡,可使气血运行更通畅,皮肤肌肉也能得到和煦充分的滋养。
延伸阅读
洗澡时由于血液循环加快、热量散失较多,人体内葡萄糖的消耗也会相应增多。喝酒之后,进入体内的酒精会抑制肝脏功能的正常发挥,阻碍糖原的释放,体内的血糖得不到及时的供应,容易导致头晕眼花、全身无力,甚至发生低血糖性昏迷;因此,酒后不宜洗澡。
感冒时人体的免疫力相对降低,此时洗澡,随着体内热量的大量散发,容易加重感冒病情。当躯体发热、体温升高,尤其是当体温升到38℃以上时,人体的热量消耗会比平常状态下增加,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洗澡可能加重炎症和感染,还可能引发其他疾病。
患有严重心脏病、心肌梗死、严重贫血、重度高血压、尿毒症、急性肝炎、急性肾炎的人洗澡时一定要小心,最好由家人陪护,否则,容易发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