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潜规则大全集
7676400000061

第61章 必不可少的人才有高薪水(1)

职场中成功并非只是少数人的游戏

步入职场时,大部分人都是胸怀大志,想在职场中大展宏图,登上经理的宝座,甚至开创自己的企业。但工作一段时间后,随着对职场的认识,不同的挫折和打击接踵而至:企业人才济济,比自己优秀的人比比皆是;自己在大学所学的理论知识根本就是纸上谈兵,一切都得重新开始;想晋升,一看周围竞争对手们你争我斗,大家都盯着一个职位,一旦失去了可能要干等好几年;想自己创业单干吧,却发现连条门路和创业的资金也没有……一下就使自己跌进了冰窖,从此心灰意冷,觉得成功遥不可及。

的确,现实和理想是有出入的,职场的成功法则是一个金字塔结构,成功的只有顶端的少数人,大部分人处在职场的最底层,成为成功者的垫脚石;看起来成功真的像登山那么艰难,这一思想也正是导致职场人士成败的根源,大部分人在山脚就失去了勇气,而少数人却一路攀登,成功的同时也领略了沿途美景。

一位韩国学生于1965年前往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自己有一个长期养成的习惯:利用喝下午茶的时间,喜欢跑去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旁听成功人士们沟通交流。在这些成功人士中,有许多社会上的顶尖人物:诺贝尔奖获得者、大牌学术权威和一些知名企业的高级主管。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都把自己的成功看得很自然,好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时间久了,他发现自己在国内时,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故意夸大创业路上的艰辛,借此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他作为研究心理学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去研究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亲自送给经济心理学的学术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惊喜异常,他认为这个发现很有价值,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是没有一个人去研究它。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担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他对朴正熙介绍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果然,这本书后来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许多人被它深深地鼓舞了,因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三更灯火五更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头悬梁,锥刺股”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实成功很简单:如果你对某种东西一直很感兴趣,并长久地坚持下去,一切自然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足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也正是受这点启发,后来,这位学生也获得了自己人生的成功,他便是韩国泛业汽车的总裁。

从这里你就能看出成败的秘密所在:成功就好比一座高大的山峰,许多人只看到成功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而没有明白质变是由量变转化而来的道理,要想一下子取得成功的确很难,但如果一步步地往上攀登和跳跃,成功就成了必然到达的目的地。只要一个人掌握了这个道理,成功就会变成自然而然的容易事。在职场中,阻碍你成功的、使你不敢前行的,往往是你心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中的顽石,而并不是事情本身多么难办。如果你认为一件事情值得去做,虽然看起来有一些障碍,然而只要你全心全意去做,等你成功时回过头来看看你所经历的困难,才发现它们不过是一些障眼法而已。

从前有一个庄户人家,其花园中有一块大石头。来花园玩耍和休息的人,一不小心就会碰到那块大石头,不是跌倒就是擦伤。于是儿子就问:“父亲,那块讨厌的石头,咱们为什么不把它搬到其他地方?”

爸爸回答说:“那块石头从你祖宗时代起,就被放在那里了,它那么大,要能挖早就挖走了,与其耗尽力气去搬走它,不如走路小心一点。”

又是几十年过去了,这块石头依然放置在那里,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父亲。有一天,媳妇气愤地对丈夫说:“花园那块大石头,放在那里真是碍事,改天请人挖走好了。”丈夫却学着当年父亲的话说:“算了吧!那块石头既重又大,可以挖走的话我父亲就把它挖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

媳妇听了非常不是滋味,因为那块石头让她跌倒了好多次。终于在一天的早上,媳妇带着几个人和一担水,将整担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她已经打定主意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块石头撬出来搬走。几个人用锄头把大石头四周的泥土搅松,没想到根本没费多大劲,他们就已经把石头撬松并挖了起来。看看大小,这颗石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大家只是被它的外形给骗了,其实石头在土里埋得很浅。

职场中也一样,不要简单地认为同事能力很强,许多不过是他装饰出来的表象,其实你在许多方面比他们还强;不要担心当上公司的高层有多么难,一旦你获得了经验,取得了业绩,这些都会成为你的掌中之物;更不要害怕创业不会成功,只要你熟悉了一个行业,积累了一些人脉和资金,成功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其实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懦弱和拖拉才是阻止你前进的原因,才是你感觉成功遥不可及的根源。职场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最终也会被我们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也用不上所谓的大智慧、大手笔。只要你还在饶有兴趣地工作着,你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取得成功并没有那么困难。阻碍我们成功的,往往是心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上的顽石,只要找到自己要做的事并朝这个方向努力,想不成功都很难。

切勿忽视自己的优势

2006年,美国管理学大师盖洛普出版了《现在,发现你的优势》一书,畅销全球,对职场人士来说,无疑是一次思想大清洗,让许多人明白了自己的平庸之谜——没有发现和利用自己的优势。一个企业需要有它的优势,形成良好的核心竞争力,这样企业才能做大、做强。而一个人同样必须具有竞争力,要想脱颖而出,那就必须具有别人无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否则你就和其他职场人士一样平淡无奇,超越对手、走向成功,都只能是一个遥远的、不切实际的梦。许多人或许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在关注自己优势的时候,常常会碰到一个困惑:把自己认认真真打量过一遍后,却看不到自己具有任何过人之处,而看别人却觉得这里也好、那里也好。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们往往最容易忽视的就是自身的优势,有时甚至把潜藏的优势当成缺点抹掉,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有一天,小蜗牛疑惑地问妈妈:我们为什么一辈子都要背负着一个硬壳呢?

妈妈笑着回答说:因为我们的肌肉十分柔嫩,没有骨骼支撑,我们要行动,只能爬,可又爬不快。所以需要这个壳来保护我们呀!

小蜗牛又问道:毛毛虫姐姐也没有骨头,她也只能爬,而且爬得很慢,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呢?

妈妈笑着说:毛毛虫姐姐虽然爬得慢,但是有一天她会变成会飞的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又反问道:可是蚯蚓弟弟跟我们一样,既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呢?

妈妈只好回答道:蚯蚓弟弟有一项本领是钻土,他钻进土里时,大地会保护他呀。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和大地都不保护我们,那谁来保护我们啊?

蜗牛妈妈安慰小蜗牛道:所以我们有壳啊!

人往往眼里只盯着别人身上的优势,充满着羡慕,并把别人的优势当成一把尺子来衡量自己,结果自然是以己之短,比彼之长,最终把自己否定得一无是处,于是心中满是对上帝不公的抱怨。例如,我们总是能发现别人有过人的口才、头脑聪明、很会搞关系、知识渊博……也眼睁睁看着别人凭借着这些优势蒸蒸日上。在备受打击之后,很多人开始自怨自艾,其实这往往正是一个人的潜在优势,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优势。优势如同未能雕琢的玉石,在开发成玉之前,很少有人能认出这块石头是块玉,而是把它归为普通石头一类。所以对于你所认为的缺陷,你应该好好地反思,这是否真的是你的劣势?你的劣势是致命的,还是可以转换的?在此,以一个大家所非常熟悉的人物为例,让我们看看他给我们带来的启发:

金庸先生的名著——《射雕英雄传》里的传奇人物郭靖,生性愚钝,练起武来非常笨,江南七怪教他武功时,有时一招要教几百次,他都未必能学会,7年下来武功进步非常慢,几度让江南七怪绝望得想放弃,郭靖也认为自己太笨,根本不是习武的料,也由于自己的笨,很难与人交往,因此还自暴自弃过。但是也恰恰由于他的愚钝和笨,他练武时非常执著,最后练成了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和左右互搏等上乘武功,成为武林名士、一代大侠,而比之聪明几倍的杨康却成了跳梁小丑;同时也正是郭靖的笨让他抱得美人黄蓉归,而比之聪明的欧阳克只有望洋兴叹。

职场人士也一样,不要老是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进行比较,别人有的优势你也许终其一生都难以望其项背,如果一味跟自己过不去,可能会产生“人比人烂,货比货扔”的消极心态,与其这样,倒不如尝试不断发掘并展现自己的长处。优势并不一定是那些很显眼的东西,有时你的短处恰好也是你的长处,比如说,有些人很厚道,常被一些人误解为傻,可就是这样厚道的人,人们对他没有戒心,反而容易做成朋友,结果一旦遇到升职加薪,升谁大家都有异议,而唯独升他,大家都没有任何异议;而相比之下,那些平时被人夸精明的人,却常被同事们所厌弃和排挤。所以说,造物主很会捉弄人,有时你的优势可能会以一些假象呈现,这就需要你去发掘;对于身上的一些所谓的缺陷,认真审视,说不定它就是你要寻找的优势。

许多人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认为自己平淡无奇,甚至一无是处,所以老是羡慕别人条件得天独厚,而自己一直被自卑的心态所主导。

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优势,只是优势不那么容易被发现,有的潜藏在深处,有的甚至一开始被认为是弱点,这都需要你去发掘。

“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职场中,不少人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以为自己学历高、能力强,认为自己是个人才,是匹千里马,只是苦于没有遇见伯乐,因而被放在一个平庸的岗位上,大材小用。他们往往会借各种场合宣泄自己的不满,甚至还把跳槽挂在嘴边。也许你的确是个人才,但是要让公司重用你,你必须让大家看到你的才能;要知道,在此之前你和其他的同事没有两样;你要让老板注意你,你就必须像金子一样发光,把你的“使用价值”展现出来,这样才能从众多平凡的同事中跳出来。

商业巨子卡罗·道恩斯曾经是一个普通的银行职员,为了摆脱困境,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他跳槽到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前身杜兰特公司。起初他也只是担任一个普通的职员,在公司里工作了6个月后,感觉屈才的道恩斯给杜兰特写了封信,他在信中毫无顾忌地问道:“我可否能在更重要的职位上从事更重要的工作?”杜兰特的反应是:立刻任命道恩斯为新厂机器安装工作的监督人,升职或加薪视工作完成情况而定。他给道恩斯一张施工图,说:“你要依图施工,看你做得如何?”面对一张陌生的施工图纸,道恩斯虽没有类似经历,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理清思路,找来相关人员,经过一番协作,最后还提前完成了任务。完工后他去给杜兰特汇报,却发现紧邻杜兰特的一间办公室的门上写着“卡罗·道恩斯总经理”。原来这一切都是杜兰特的有意安排,以便考察他的处事能力,结果发现道恩斯不仅未被困难压倒,还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于是,道恩斯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