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7676300000007

第7章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文学名著(7)

《西游记》创造了瑰丽的神话世界。其情节生动曲折、奇妙变幻,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浪漫色彩。天上地下、龙宫冥府、八十一难、七十二变、各种神魔都充满着幻想色彩。他们使用的武器法宝都具有超自然的惊人威力:孙悟空的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缩小后却可以藏在耳朵里;“芭蕉扇”可以灭火焰山上的火,可以把人扇出八万四千里,缩小后却能噙在口里。如此宝贝五花八门,让人惊叹不已。其语言生动流利,尤其是人物对话,富有鲜明的个性和浓烈的生活气息,既幽默诙谐又不失艺术情趣。其主要人物性格鲜明。唐僧恪守宗教信条,善良慈悲却胆小懦弱;孙悟空叛逆大胆、热爱自由、不受拘束、勇于反抗,体现着人性的欲求。猪八戒好吃懒做,好拨弄是非,并且还贪恋女色,好占小便宜,对孙悟空心怀嫉妒,遇到困难常常动摇,总想着回高老庄当女婿,甚至在取经的路上攒着一笔小小的私房钱。他在勇敢中带着怯懦,憨厚中带着奸猾,但心肠却不坏,甚至有些可爱,体现出人类普遍存在的欲望和弱点,比起孙悟空的理想化形象,更具有日常生活中人物的真实性。沙僧则任劳任怨,忠厚勤恳。其艺术形象既以现实的人性为基础,又加上作为其原形的各种动物的特征,加上浪漫的想象,写得生动活泼,令人喜爱。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被改编成各种地方戏曲及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等。

·作品概要·

《西游记》全书共100回。由孙悟空的现世开始写起。孙悟空又名孙行者、悟空,外号美猴王,号称齐天大圣。原是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的精灵,因石迸裂,见风而化作聪灵的石猴。原是破石而生的美猴王,占领花果山水帘洞后独自漂洋过海,历经八九载,学会讲人言、行人礼,跋山涉水,最终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菩提老祖为师,习得金丹术、地煞术,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的本领。且从东海龙王那抢来的“天河定底的神针铁”作为兵器,又叫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此后,孙悟空自封为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海外拜师,学得七十二般变化。他不愿受冥府、天界管束,大闹“三界”,自封“齐天大圣”,与玉皇大帝分庭抗礼,搅得天昏地暗。最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救下孙悟空。孙悟空经观世音菩萨点化,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直到取得真经,修得正果,封为斗战胜佛。

唐僧俗家姓陈,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原为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是个遗腹子。其父是今科状元,母亲是大唐开国元勋兼宰相的殷开山之女。其父赴任江州时被船夫害死,母亲被船夫霸占,因怕幼子被害,便将其放在木板上顺江水漂到金山寺,被金山寺长老法明和尚养育成人,十八岁时为他剃度受戒。此时大唐庙堂内因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观音访求高僧,唐僧由此出世,得到观音菩萨与惠岸行者木叉的点化,立志西行,取回大乘佛法三藏,以普度众生,永葆江山。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小白龙。

猪八戒又名猪悟能,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掌管天河水府。因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投了猪胎,成了一只野猪。它修炼成精,长成了猪脸人身的模样,在高老庄抢占高家三小姐,被孙悟空降伏,一同护送唐僧西行,最终修得正果。沙和尚又名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玻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受万箭穿心之苦。后被唐僧师徒收服,一同西去,最终得成正果,被封为“金身罗汉”。小白龙原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因纵火烧了玉帝的明珠,被贬蛇盘山鹰愁涧,经观音菩萨点化等候唐僧,却误吃了唐僧的白马,后化作白马为唐僧坐骑。最终修成正果被封为八部天龙马,跳入化龙池中长出鳞角,又飞起来盘在擎天华表柱上。

师徒四人一马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一路克服了八十一难,斩妖除怪,历尽艰险,终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其中著名的情节有“黑风山怪窃袈裟”、“高老庄”、“黄风岭”、“大战流沙河”、“五庄观行者窃人参果”、“三打白骨精”、“红孩儿”、“车迟国显法”、“大闹金山兜洞”、“女儿国”、“火焰山”、“盘丝洞”、“大战青龙山”等。

孙悟空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人物。在书中,孙悟空神通广大、变化无穷,则是人们自由幻想的产物;他的机灵好动、淘气捣蛋,又是猴类特征和人性的混合。猪八戒的形象也颇值得注意。他行动莽撞、贪吃好睡、懒惰笨拙等特点,既与他错投猪胎有关,又是人性的表现。自然,猪八戒也有些长处,如能吃苦,在妖魔面前从不屈服,总记得自己原是“天蓬元帅”下凡等等。但他的毛病特别多,除了上述几项,这一种人物形象,是过去的文学中未曾有过的,他的出现,显示出作者对于人性固有的弱点的宽容和承认,也显示了中国文学中的人物类型进一步向真实、日常和复杂多样的方向发展。

·经典章节·

§§§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却说那妖精,脱命升空。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去了。他在那云端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只闻得讲他手段,今日果然话不虚传。那唐僧已此不认得我,将要吃饭。若低头闻一闻儿,我就一把捞住,却不是我的人了。不期被他走来,弄破我这勾当,又几乎被他打了一棒。若饶了这个和尚,诚然是劳而无功也。我还下去戏他一戏。”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好行者,拽开步,走近前观看,那怪物: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走路慢腾腾,行步虚怯怯。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颧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老年不比少年时,满脸都是荷叶折。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师父,莫念了!有甚话说了罢!”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耳听善言,不堕地狱。我这般劝化你,你怎么只是行凶,把平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此是何说?”行者道:“他是妖精。”唐僧道:“这个猴子胡说!就有这许多妖怪!你是个无心向善之辈,有意作恶之人,你去罢!”行者道:“师父又教我去?回去便也回去了,只是一件不相应。”唐僧道:“你有甚么不相应处?”八戒道:“师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跟着你做了这几年和尚,不成空着手回去?你把那包袱里的甚么旧褊衫,破帽子,分两件与他罢。”行者闻言,气得暴跳道:“我把你这个尖嘴的夯货!老孙一向秉教沙门,更无一毫嫉妒之意,贪恋之心,怎么要分甚么行李?”唐僧道:“你既不嫉妒贪恋,如何不去?”行者道:“实不瞒师父说。老孙五百年前,居花果山水帘洞大展英雄之际,收降七十二洞邪魔,手下有四万七千群怪,头戴的是紫金冠,身穿的是赭黄袍,腰系的是蓝田带,足踏的是步云履,手执的是如意金箍棒,着实也曾为人。自从涅罪度,削发秉正沙门,跟你做了徒弟,把这个‘金箍儿’勒在我头上,若回去,却也难见故乡人。师父果若不要我,把那个松箍儿咒念一念,退下这个箍子,交付与你,套在别人头上,我就快活相应了。也是跟你一场。莫不成这些人意儿也没有了?”唐僧大惊道:“悟空,我当时只是菩萨暗受一卷紧箍儿咒,却没有甚么松箍儿咒。”行者道:“若无松箍儿咒,你还带我去走走罢。”长老又没奈何道:“你且起来,我再饶你这一次,却不可再行凶了。”行者道:“再不敢了,再不敢了。”又伏侍师父上马,剖路前进。

却说那妖精,原来行者第二棍也不曾打杀他。那怪物在半空中,夸奖不尽道:

“好个猴王,着然有眼!我那般变了去,他也还认得我。这些和尚,他去得快,若过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若是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好道就笑破他人口,使碎自家心。我还下去戏他一戏。”好妖怪,按耸阴风,在山坡下摇身一变,变做一个老公公,还真是:

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

耳中鸣玉磬,眼里幌金星。

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

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

唐僧在马上见了,心中欢喜道:“阿弥陀佛,西方真是福地!那公公路也走不上来,谒法的还念经哩。”八戒道:“师父,你且莫要夸奖。那个是祸的根哩。”唐僧道:“怎么是祸根?”八戒道:“行者打杀他的女儿,又打杀他的婆子,这个正是他的老儿寻将来了。我们若撞在他的怀里呵,师父,你便偿命,该个死罪;把老猪为从,问个充军;沙僧喝令,问个摆站;那行者使个遁法走了,却不苦了我们三个顶缸?”行者听见道:“这个呆根,这等胡说,可不唬了师父?等老孙再去看看。”他把棍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怪物,叫声“老官儿,往那里去?怎么又走路又念经?”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把孙大圣也当做个等闲的,遂答道:“长老啊,我老汉祖居此地,一生好善斋僧,看经念佛。命里无儿,止生得一个小女,招了个女婿。今早送饭下田,想是遭逢虎口。老妻先来找寻,也不见回去。全然不知下落,老汉特来寻看。果然是伤残他命,也没奈何,将他骸骨收拾回去,安葬茔中。”行者笑道:“我是个做虎的祖宗,你怎么袖子里笼了个鬼儿来哄我?你瞒了诸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是个妖精!”那妖精唬得顿口无言。行者掣出棒来,自忖思道:“若要不打他,显得他倒弄个风儿;若要打他,又怕师父念那话儿咒语。”又思量道:“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了去,却不又费心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就一棍子打杀他,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

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处山神道:“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众神听令,谁敢不从,都在云端里照应。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山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无人。”唐僧发怒道:“这泼猴越发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那大圣一闻得说他两个是人,止不住伤情凄惨,对唐僧道声“苦啊!你那时节,出了长安,有刘伯钦送你上路;到两界山,救我出来,投拜你为师,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尽千辛万苦;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罢,罢,罢!但只是多了那紧箍儿咒”。唐僧道:“我再不念了。”行者道:“这个难说:若到那毒魔苦难处不得脱身,八戒、沙僧救不得你,那时节,想起我来,忍不住又念诵起来,就是十万里路,我的头也是疼的;假如再来见你,不如不作此意。”

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折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涂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谗言冷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覆,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

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

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

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

顷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

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家喻户晓的神魔小说

《封神演义》

·作者简介·

许仲琳,生平年不详,号钟山逸叟,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人,明朝小说家,因多次参加乡试未能考中,于是抛弃儒服,头顶黄冠作方外游客。后来撰写了数十种有关仙释的书籍。《封神演义》就是其中一本。

·作品导读·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或《封神传》。这部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作者的奇异幻想。作者借助神话传说善于想象和夸张的特点,赋予了各类人物奇特的形貌:杨任眼中长手、手中长眼;雷震子胁下长有翅膀;哪吒则生有三头六臂。另外,仙术道法也神奇莫测:土行孙等奇能异士的土遁、水遁之法;陆压的躬身杀人之术;千里眼、顺风耳、七十二变之法等。他们各有各的法宝,光怪陆离,幻奇无比。其中著名的故事情节有“哪吒闹海”、“姜子牙七死三难”、“十绝阵”等。

小说在人物刻画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如妲己的阴险残忍、杨戬的机智果敢、闻仲的耿直愚忠、申公豹的恶意挑拨等都写得惟妙惟肖,并刻画出了人物性格。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哪吒。《封神演义》中写哪吒大闹龙宫,剔骨还父,后又以莲花为化身。这一形象以孩童的形式出现,别具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