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血管端对端吻合术:重要的血管断裂,有条件均应争取做端对端吻合术,行端对端吻合要求吻合处无张力。如血管缺损不多(2cm 左右),一般游离血管上下各一段即可,如长度仍不足,可屈曲关节以克服缺损,使吻合处无张力。
晒腕部、踝部以上直径>2.5mm 的动脉,可采用褥式三定点或两定点连续缝合法。缝合间距及边距均为1mm,缝合血管全层,松紧适度。较小血管可采用两定点法,然后连续缝合。缝合时要将血管内膜相对,防止血管扭曲和缝到对侧血管壁。
晒直径<1.5mm 的血管应用间断缝合法,采用8灢0至11灢0的尼龙丝线。
晒如为主要的动、静脉同时损伤,可先修复静脉,或在动、静脉修复后同时松放小动脉夹,不可在修复动脉后即松放动脉夹,然后才着手修复静脉。否则将因缺乏静脉回流而造成失血,且动脉吻合处短时即发生栓塞。
(3)端侧吻合术:用于修复口径粗细不同的血管。
适应证:血管两断端的口径不同时,将较细的断端剪成斜面,进行端侧吻合;血管在分叉处断裂,可利用分叉处的破口行端侧吻合;血管损伤后近端缺失,利用远端与另一主干血管进行端侧吻合;血管移植时也可采用端侧吻合术。
(4)自体静脉移植术:吻合断裂血管时,如有缺损或估计对端吻合处会有明显张力,即应采用自体静脉移植术。
晒切取静脉的长度应较缺损部稍长,要取健侧近段大隐静脉,而不可取用伤侧静脉。浅静脉可用于移植的有大隐静脉和头静脉等。移植静脉的直径应尽量接近损伤血管的直径。如损伤血管较大(髂外动脉、股动脉和腘动脉,其直径可达6~8mm),应在股上部取大隐静脉,注射等渗盐水加压扩张,使管径扩大接近受损伤动脉的管径以后再进行缝接。
晒用静脉移植修复动脉时,因有静脉瓣存在,静脉瓣向心开放,故应将静脉倒转,使移植静脉的远端接在动脉管的近端,移植静脉的近端则接在动脉管的远端。
晒静脉移植段的采取法:在健侧股上部和中部沿大隐静脉走向做长度适当的纵切口,显露大隐静脉。根据所需长度,结扎上、下端及其分支,夹住其两端,切下静脉,用肝素盐水冲洗管腔。在静脉移植时先吻合近端动脉,吻合完毕再将动脉夹放置到移植静脉的远端,使血流进入移植静脉,然后根据移植静脉在动脉压力下扩张延长后的长度,来决定移植静脉长度的取舍。
只有在不适于用自体静脉移植时,才考虑用人造血管修复。
(5)架桥式侧方血管移植术:适应证:创伤严重,血管修复后无法覆盖,不修复又将导致肢体坏死者;伤口处理较晚,可能发生感染或已有轻度感染,如不修复主要血管,肢体将不能成活者;无感染伤口,但血管径路皮肤及深部软组织瘢痕多,血管阻塞,肢体远侧循环不足而影响功能者。
(6)合并伤处理:四肢血管伤常合并骨折和神经损伤,应在修复血管的同时做相应处理。合并骨折时,彻底清创后先用内固定法固定骨折,使血管伤较易处理。如为粉碎性骨折,亦可做骨牵引或石膏固定。四肢主要动脉伤,尤其是腘动脉损伤合并闭合性骨折时,应在手术探查血管时给予复位,不可盲目对骨折进行闭合复位,以免加重血管损伤或延误处理。神经损伤均应争取一期修复神经,感染伤口应在伤口愈后二期处理,神经粘连受压,可二期松解。
(7)术后处理:栙妥善固定用石膏托或管型石膏固定关节于半屈曲位4~5周。栚促进回流:保持伤肢稍高于心脏平面,不可过高或过低,如静脉回流不足,可稍抬高。栛密切观察伤肢血循环,检查脉搏、颜色、温度等是否正常。栜防止感染。栞防止继发性大出血。栟少量、局部、谨慎的使用抗凝药物。
(第二节)特殊部位和类型的动脉损伤
一、锁骨下动脉损伤
锁骨下动脉损伤在平时、战时均可发生,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
主诉
锁骨下动脉损伤患者多见于刀刺伤和锁骨骨折,局部可见大片血肿。
临床特点
锁骨下动脉通过分支甲状颈干与肩部建立侧支循环,锁骨下动脉损伤后一般不易导致肢体坏死。但如处理不当,尤其在甲状颈干分支近端的锁骨下动脉伤,仍可给肢体造成严重缺血。
1.主要表现开放性损伤伤口大出血,闭合性损伤颈根部和锁骨上下区搏动性或张力性血肿。
2.次要表现肢体缺血症状。
3.误诊分析损伤处于甲状颈干分支以远时,即使锁骨下动脉完全断裂,由于肩部有较好的侧支循环代偿,其肢体远端缺血症状也多不明显,桡动脉仍可能触及搏动,不可因此而误诊。
辅助检查动脉造影仅适用于怀疑锁骨下动脉损伤而病情稳定、非急需手术者,如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患者。
治疗要点
1.治疗原则迅速控制大出血和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及时修补血管损伤。
2.具体治疗方法(1)现场急救止血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填塞压迫止血法。
(2)手术切口:由于锁骨下动脉解剖位置特殊和锁骨下动脉损伤的部位、类型不一,至今尚无一个切口能适用于所有锁骨下动脉伤的显露,目前常用锁骨上下联合切口,骨膜下切除一段锁骨显露锁骨下动脉,仅适合第2、3段损伤。应备好开胸器械,以应付不测,术中出现难以控制大出血时,应立即开胸控制血管近端。
3.治疗注意事项局部有搏动性血肿形成或近段锁骨下动脉损伤,术中容易大出血,可以先行胸骨正中劈开,胸腔内控制血管近端,并显露远端修复血管。
二、骨折脱位合并动脉损伤
骨折脱位合并动脉损伤多为重大暴力引起,最常见于下肢膝关节和上肢肘关节附近骨折或脱位引起的腘动脉和肱动脉损伤,上述部位腘动脉、肱动脉的位置固定,且与骨端在解剖上有密切关系。机制有三方面:栙骨折或骨端直接作用于血管;栚直接暴力使血管震荡造成挫伤或痉挛;栛骨折后由于肌肉的牵拉引起撕裂。
主诉
患者骨折部位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同时合并有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或循环障碍。
临床特点
1.主要表现
(1)发生率高:下肢比上肢更为常见。
(2)伤情重:此类损伤多为重大暴力引起,休克发生率高,伴行大静脉、神经和肌肉组织常同时遭受损伤。
(3)处理复杂:处理时除处理损伤血管外,还要妥善处理骨折脱位。
(4)预后差:术后截肢率高。
2.次要表现损伤部位周围软组织严重损伤,皮下瘀血、瘀斑,远端肢体皮温降低,感觉异常等。
3.误诊分析(1)部分病例在损伤后早期可触及肢体远端的动脉搏动或“肢体循环尚好暠,易给予“安全感暠或被误为“血管痉挛暠,因而未进行连续、密切观察,往往在肢体出现坏死征象时才诊断为血管损伤。
(2)伤情严重,合并伤多,易掩盖对动脉损伤的诊断。
辅助检查1.首要检查首先检查损伤肢体远端动脉搏动,肢体循环情况,同时,检查感觉运动情况。最后检查肢体骨折脱位的损伤情况。
2.次要检查骨折脱位行X线检查,血管损伤行多普勒超声和B超检查。
3.检查注意事项体格检查时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对周围软组织、动脉或神经的再次伤害。
治疗要点
1.治疗原则及时正确修复血管、恢复肢体循环;妥善处理骨折脱位。
2.具体治疗方法此类损伤常较重,又受骨折脱位的不稳定因素影响,多数病例需行自体静脉移植修复。同时,妥善处理骨折脱位。尺桡骨骨折可用髓内针固定。肱骨用外固定,如为斜形骨折可用螺丝钉固定。胫骨斜形骨折用1或2枚螺丝钉固定,横形骨折用石膏外固定。股骨骨折用小重量平衡牵引维持位置,应适当屈曲膝关节,保持血管吻合处不紧张。
3.治疗注意事项血管部分断裂伤,多有挫伤,一般不做“侧壁缝合暠。
开放性骨折关键应做好及时彻底清创;闭合性骨折合并血管伤应手术探查血管并骨折复位内固定,切不可盲目闭合复位、石膏固定。对关节脱位合并动脉伤,应手术探查血管,同时对脱位关节进行复位,修复关节囊,石膏外固定。
三、闭合性动脉损伤
闭合性动脉损伤因系钝性暴力致伤,血管损伤范围广,损伤部位多在骨折、脱位平面等。
主诉
患者损伤部位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或伴肢体肿胀、循环障碍。
临床特点
1.主要表现
(1)无伤口,无外出血。皮肤苍白、皮温下降,肢体疼痛、肿胀、感觉和运动障碍,损伤部位形成搏动性血肿。
(2)损伤类型多样、复杂,可分为完全断裂、部分断裂、骨端压迫、血管痉挛、挫伤栓塞等。
(3)损伤范围广,损伤部位多在骨折、脱位平面,亦可为多平面损伤,也可同时损伤其侧支血管而加重肢体缺血。
(4)损伤程度仍可继续演变,尤其是血管内膜损伤患者。伤后早期血流通畅,肢体远端可触及搏动。但伤后1日或数日内,可逐渐发生继发性栓塞。
(5)合并伤发生率高。
(6)易延误诊治,预后差,截肢率高。
2.次要表现骨折或脱位平面周围软组织损害,皮下有瘀血、瘀斑,损伤部位活动障碍等。
3.误诊分析闭合性动脉伤易发生误诊、漏诊,与下列四方面因素有关。
(1)本型动脉伤较隐蔽,无伤口、无外出血等,易表现为动脉损伤“典型暠体征。
(2)部分病例在损伤后早期可触及肢体远端的动脉搏动或“肢体循环尚好暠,易给予“安全感暠或被误为“血管痉挛暠,因而未进行连续、密切观察,往往在肢体出现坏死征象时才诊断为血管伤。
(3)伤情严重,合并伤多,易掩盖对动脉损伤的诊断。
(4)此类损伤临床上较为少见,未引起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足够重视,缺乏对本类动脉损伤的警惕性。
辅助检查
1.主要检查(1)X线检查:对诊断血管损伤有参考价值,如分析骨折、关节脱位情况,综合其他症状,以明确诊断。
(2)超声多普勒检查:有助于判断动脉管腔是否狭窄、肢体远端缺血情况以及管腔是否栓塞。
2.次要检查闭合性创伤高度怀疑有血管损伤,而诊断又不能明确时,在伤情许可、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做血管造影以明确诊断。
3.检查注意事项强调反复、细致、连续的临床观察。在接诊时和手术前、后均要反复检查,密切观察伤肢的动脉搏动和循环情况。
治疗要点
1.治疗原则周围动脉闭合性损伤诊断明确后,一般需进行手术治疗,极少数患者肢体缺血症状不明显,可行非手术治疗。
2.具体治疗方法此类损伤因无外出血,急救时不必上止血带。如有血肿形成,可用大量敷料加压包扎。若合并骨折应做临时固定,以免在搬运过程中加重血管损伤。此类动脉伤往往由严重钝性创伤所致,常伴有骨折、脱位和肌肉软组织严重挫伤,又因无伤口自行减压,易发生筋膜间隙综合征,及时正确做好深筋膜切开术是处理此类动脉损伤的重要辅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