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骨科速查手册
7648300000038

第38章 周围神经系统损伤(6)

症状轻微者可用夹板固定,避免肘部屈曲,可以改善症状。休息、理疗、制动、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及神经营养药;必要时选用局部封闭治疗;保守治疗无效可采用手术治疗,以免进一步加重神经损伤。手术目的为解除神经卡压,手术方式包括粘连松解、尺神经前移、肱骨内上髁切除等。症状严重者,尺神经前置术是基本治疗方法。如术中发现该段尺神经较硬,则应切除神经外膜,并行束间松解才能彻底解决问题。术后多能较快恢复正常感觉,但已萎缩的手部小肌肉却较难恢复正常体积。

三、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是由于腕管内正中神经受压或损伤导致手指麻木、疼痛和活动受限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该病多见于中年女性。手部劳动强度大及腕部活动范围大的职业易患此病。农民、家庭妇女、洗衣工人及挤奶工等职业腕管综合征发病率较高。

主诉

患者手部疼痛,感觉减退,活动受限。

临床特点

1.主要表现是拇指、示指和中指逐渐出现异样感觉,如刺痛、灼痛、麻木、肿胀等。夜间痛是其特点,影响睡眠。晨起时手指发僵,活动不灵活。

检查时可见:患侧手掌桡侧伴及上述三个手指感觉减退,持物无力。拇指无力表现最突出。大鱼际肌萎缩,拇指对小指障碍。感觉减退区皮肤营养差,干燥、脱屑。

2.次要表现有时伴肩或肘部放射痛。

3.误诊分析很多疾病可以出现与腕管综合征相似的症状,如手指麻木、疼痛等。因此,应注意鉴别,防止误诊。鉴别诊断中最主要的要与末梢神经炎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相鉴别。

(1)末梢神经炎以手指麻木为主,疼痛较轻。多为双手,呈对称性感觉障碍,鉴别时困难不大。

(2)神经根型颈椎病与腕管综合征的鉴别很重要。两者均可有手指麻木、疼痛,但治疗完全不同。同时,两者有可能同时存在,即同一个患者同时患颈椎病及腕管综合征,需要仔细区分,分别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疗效。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特点是疼痛呈放射性,从颈部、肩部向远端放射。患者同时有颈部、肩部、上肢及手的症状。疼痛与颈部活动有一定关系。颈椎X线片及CT可显示颈椎退行性变,相应神经根孔狭窄。疼痛及感觉障碍范围广。肌电图可提供鉴别诊断依据。腕管综合征表现为夜间手指疼痛,压指试验阳性,肌电图检查从近侧腕横纹到大鱼际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延长。

辅助检查

疑有腕管综合征时,应进一步行如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1.Tinel征在腕韧带近侧缘处用手指叩击正中神经部位,拇、示、中三指有放射痛者为阳性。

2.屈腕试验双肘搁于桌上,前臂与桌面垂直,两腕自然掌屈。此正中神经被压在腕横韧带近侧缘,腕管综合征者很快出现疼痛。

3.可的松试验在腕管内注射氢化可的松,如疼痛缓解则有助于确诊。

4.止血带试验将血压计充气到收缩压以上30~60秒即能诱发手指疼痛者为阳性。

5.伸腕试验维持腕于过伸位,很快出现疼痛者为阳性。

6.指压试验在腕横韧带近侧缘正中神经卡压点用指压迫能诱发手指疼痛者为阳性。

7.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时正中神经从近侧腕横纹到拇对掌肌或拇短展肌之间的运动纤维传导速度短于5微秒,如长于5微秒为异常。腕管综合征可达20微秒,表明正中神经受损。传导时间大于8微秒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要点

1.治疗原则早期、症状轻者保守治疗,反复发作或有大鱼际肌萎缩者手术治疗。

2.具体治疗方法(1)保守治疗:病情较轻者采用保守治疗。首先,要保持腕关节休息,可戴护腕或用石膏固定,限制腕关节活动,促进腕管内组织水肿的消退。理疗对消肿、止痛有一定疗效。也可用氢化可的松局部封闭。但不宜反复多次进行,以免加重损伤。

(2)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或多次复发的患者需手术治疗。因骨折、脱位或占位性病变致腕管综合征者也应手术治疗。

手术切开腕横韧带,使正中神经得到减压。有骨折、脱位者行切开复位或行必要的矫形治疗;有占位性病变时应切除。

3.治疗注意事项腕管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多数患者是因手腕部活动过度所致。对于此类患者,预防工作是有意义的,其意义不仅在于发病前预防,而且还在于症状缓解后预防复发。手及腕部劳动强度大时应注意休息,防止腕部正中神经持续性受压。中年女性在劳动中更要注意这一点。另外,在劳动前和劳动后放松腕部,充分活动腕关节,有助于防止腕管综合征的发生。对于已经患该病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如症状缓解,要注意防止复发。要避免长时间手腕强度较大的活动。因外伤所致的骨折、脱位患者如有手指麻木、疼痛,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及时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四、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起于第2、3、4骶椎前面,分布于小骨盆的内面,经坐骨大孔入臀部,止于股骨大粗隆。此肌因急、慢性损伤,或加上解剖变异,导致易发生损伤性炎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神经,而产生腰腿痛,称为梨状肌综合征。

主诉

患者腿部疼痛,向足部放射,间歇性跛行。

临床特点

1.临床表现患者常有坐骨神经痛,疼痛从臀部经大腿后方向小腿和足部放射,疼痛严重的可诉说臀部呈现“刀割样暠或“烧灼样暠的疼痛,由于症状较剧且影响行走,麻木感起始于臀部,沿坐骨神经下延至大腿后侧,小腿前侧和后侧,肌力的下降多不太严重。

2.误诊分析

(1)腰椎间盘突出症:常有腰痛伴坐骨神经痛,腰椎代偿性侧弯畸形,腹部加压可加重或诱发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损害范围与椎间盘突出部位相关,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阳性,而“4暠字试验则可为阴性。

(2)腰椎管狭窄:间歇性跛行,腰椎后伸受限与压痛,Tinel征阴性。

(3)神经鞘膜瘤。

(4)高位坐骨神经鞘膜瘤:较为少见。其症状呈进行性加重,与活动或休息无关,臀部有较强的Tinel征,但难以在局部扪及条索状的瘤体,有时可在B超图像上发现沿坐骨神经表面均匀增厚的回声带,手术和病理检查是最终确诊手段。

辅助检查

1.梨状肌紧张试验检查时患者有疼痛性跛行,轻度小腿肌萎缩,小腿以下皮肤感觉异常。有时臀部可扪及索状或块状物,“4暠字试验时予以外力拮抗加重或诱发坐骨神经痛,臀部压痛处Tinel征可阳性。有髋臼骨折病史者X线片上可显示移位的骨块或骨痂。梨状肌紧张试验是检查梨状肌损伤的一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患者仰卧位于检查床上,将患肢伸直,做内收内旋动作,如坐骨神经有放射性疼痛,再迅速将患肢外展外旋,疼痛随即缓解,即为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2.梨状肌综合征的其他检查方法Freiberg手法,即内旋患肢产生疼痛。Pace手法,即外展患肢诱发疼痛。Beatty手法,即让患者躺在桌上,健侧卧位,患侧下肢膝关节弯曲,置于健侧下肢后面的桌面上,抬高膝关节数英寸即引起疼痛。Mirkin试验,患者取站立位,双膝伸直,缓慢弯腰向下,检查者按压臀部坐骨神经穿越梨状肌的部位,在两者接触的那一点起引起疼痛,并延伸至小腿后侧,骨盆和直肠检查亦会出现疼痛。

治疗要点

1.治疗原则可分为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绝大部分的患者都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只有当非手术治疗无效,而诊断又很明确时才采取手术疗法。

2.具体治疗方法梨状肌综合征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消除梨状肌的炎性病变,解除梨状肌对坐骨神经的压迫,早期治疗可以使梨状肌的病变中止,不再对神经继续卡压;晚期无法通过保守治疗缓解者,可选用手术方法治疗以解除压迫。所以无论病变早期或晚期经过有效治疗,均可康复,预后良好。早期梨状肌综合征可经保守治疗而得到缓解,如病因不能解决,已形成较重瘢痕粘连或有骨痂压迫、神经行径变异则需手术治疗。手术效果与病程长短关系很大。

(1)非手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或尽量减少活动,以利于病灶部水肿、炎症的吸收,并注意下肢、臀部的保暖,避免过劳及风寒湿的不良刺激,并进行理疗、梨状肌封闭等,在缓解期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腰臀部肌肉的功能锻炼。

(2)手术治疗:由髂后上棘外5cm 处开始向下方做一斜形切口,到股骨大粗隆后,沿大粗隆下行,到臀皱下转向内。切开臀筋膜,将臀大肌翻开,即能显露神经,沿手指将坐骨神经深入其盆腔出口孔,予以扩大。

3.治疗注意事项当松解坐骨神经各段时,勿损伤神经外膜上的营养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