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风湿病治疗预防与调护
7648000000023

第23章 调护篇(1)

一、调护

风湿病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本病与链球菌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防止链球菌感染的流行是预防风湿病的一个重要环节。措施包括下列几方面:

1.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注意居住卫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肌体的抗病能力。

2.对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和淋巴结炎等急性链球菌感染,应予积极彻底治疗,以免引起风湿病的发作。

3.慢性扁桃体炎常有急性发作者(指每年有2次或2次以上的发作者),应在风湿活动停止后手术摘除扁桃体。手术前1天及术后2~3天用青霉素预防感染的发作。

4.在集体儿童(学校、幼儿园)中预防和早期诊断链球菌感染,建立必要的保健制度,可以彻底消除流行,大大减少风湿病的发病率。

已患风湿病的患者,应积极预防链球菌的感染。一旦再有感染,宜早期应用足量抗菌素,治疗时间宜适当延长。一般可用青霉素每天40万~80万单位,疗程7~10天,以肃清感染。继以苄星青霉素(长效西林)120万单位,每月肌注1次以防止再感染。近年来应用中药金银花、黄连、黄芩等治疗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获得良好的效果。草药中如一见喜亦有一定疗效。以上中草药有的已制成片剂或针剂如银黄片、银黄汁、抗炎灵等,使用方便。

5.对于动物性蛋白质、脂肪类以及含酸性食品应少吃为好。

6.与酸性食物相对者为硷性食物,如芝麻、萝卜泥、蕃茄、海藻以及芝麻油等等,如果常吃这一类食品,就是年纪大了,患风湿的比率也非常的少。

7.患者在发作期间,需要静卧休养,切不可再作体力劳动。平时也应多休息静养,藉以祛除其发病诱因。

8.病人休息时,要平卧床上,让全身关节松弛伸直。手指、手腕、肘部、膝部、足踝应该自然而舒适地平伸。这样经过数小时卧床平伸,就会咸到周身舒适,渐渐也就会感觉到没有以前那样疼痛了。

9.平时,不论坐、立、卧都要保持正确姿势,这样可以防止疲劳,消除疲劳,恢复病人的身心忍耐力,减轻发炎关节所受的压力和疼痛。反之:不正确的姿势,形成骨节关节间的歪斜,往往能使疼痛加剧。最明显的例子,譬如睡眠时头部的姿势不正确,就会发生“落枕”使颈部疼痛,就是这个道理。

10.治疗风湿骨痛,千万不要图一时之快,乱打麻醉止痛剂,如果为了但求见效于一时而妄用麻醉剂,其后果不堪设想,不但能陷于慢性中毒,而且能促使关节的机能趋于麻木,加深病势。

所以,正确的治疗方法,应该是:内服以治本,外用以治标。探究其致病的原因,而对其发病焦点施以原因疗法,以舒其筋络,和其血脉,利其关节,铲除病根,其痛自然化为乌有。

11.平时要避免汗出当风,贪图一时凉快;汗出时须待汗干后方可冲凉洗澡。

12.受雨淋或骤寒侵体,可饮少量酒以御寒、驱寒。

13.夜间睡觉,避免窗外凉风直吹床铺,不可让电风扇直吹身体,也不要在冷气房赤身睡觉。

14.不在屋檐、走廊、过道等风袭较强处长期间坐卧休息。

15.如发现身体有局部冰冷现象,应常加摩擦,或用棉花沾酒擦揉。

16.风湿患者,在条件许可下,应选择温爽地区,即速从居,以避风寒湿气的侵袭。

如高山或半山地带时有重雾笼罩,低洼地区潮湿不堪,冷气开放的室内阴寒入骨,都是风湿骨痛病人最不宜的生活环境。

总之,防寒保温,避免潮湿,是风湿病人(也是一般人)在生活中时时应该注意的,但愿诸君切勿掉以轻心。

二、调养

调养即是调理、摄养的意思,又称调摄。风湿病是一种比较顽固的慢性疾病,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除药物等治疗外。对风湿病的调养亦十分重要,俗语说;“三分治疗,七分调养。”对风湿病的调养可分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及已病调摄等几方面。《素问》曰:“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淮南子》亦谓:“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

中医治未病的精神,是“未病先防”,防止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变的一种重要法则。根据病变发生的原因,转变的规律,提前防治,这就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如果疾病已经发生,除积极治疗外,精神的调摄、饮食的调养、机体的锻炼,也是配合治疗的重要措施。

(一)饮食调养

众所周知,“医食同源”。饮食疗法源远流长,在防病治病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古人云“天食入以五气,地食入以五味”,并认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通过适当的饮食,“寓治于食”可起到无病防其发生,有病治病及防其转变的作用。因此,合理的饮食,必要的饮食疗法,对风湿病患者的康复尤其重要,具体论述如下:

1.风湿病的饮食原则

风湿病患者的饮食,应根据具体病情而定。一般应进食高蛋白、高热量、营养丰富而易于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及生冷、油腻之品。根据其病性及体质的强弱,具体的饮食疗法可分为扶正及祛邪二类。只要具有补虚扶弱作用,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达到驱除病邪。恢复健康之目的者,属扶正类。该类食物适用于风湿病以正虚为主要矛盾及体虚易患风湿病的群体。如肌表疏松,卫外不固,常易汗出及感冒的人;或风湿已成,日久不愈,气血两虚,肝肾不足,症见腰膝酸软,筋肉萎缩,头晕眼花,肌肤麻木,舌淡苔白,脉细弱者。这些群体及患者在饮食上宜多服强壮补虚类食品,如牛奶、蛇类,鹿筋、海马、猪蹄筋、骨类等补品。凡使用具有祛除病邪的食物,以祛风湿,止痹痛,以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者,属祛邪类。此种饮食疗法适用于风湿初起,以邪盛为主要病症的患者,如风湿病中患有肢体疼痛,遇寒加剧,痛如锥刺,反复发作,舌苔白滑,脉沉脉弱者,此为寒湿流注经络,血行不畅,治宜祛风散寒,温经通络,在饮食上可选用温通之品配合治疗。此类食品如姜汤、坍椒、狗肉、牛骨等。如病邪属湿热者,可选用寒性祛邪的食品,如红梗菜、枸杞子、生薏苡仁、葛根、塘葛菜、竹笋、丝瓜、马蹄菜等。运用祛邪与扶正饮食疗法时,必须根据邪正两方的盛衰消长,缓急主次,分别采用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或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或先扶正后祛邪,或先祛邪后扶正,或扶正祛邪并用的治法。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日久不愈,出现关节肿胀,灼热疼痛,又见筋骨萎软,午后潮热,盗汗不止。此属正虚邪恋,即肝肾阴亏、湿火流筋之症,可采用枸杞龟肉汤等饮食治疗,龟肉及龟板具有强壮腰膝、补益肝肾及清退虚热的作用,枸杞根可清湿热,止痹痛,两者合用,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可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所需的食物,对风湿病的防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选择食品防治风湿病时,应因人、因地、因时而选。例如,同一季节、同一环境,纵使感受同一邪气,由于发病情况往往因人而异,选用饮食疗法时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个性、生活习惯、体质的强弱等不同特点而用,切忌千篇一律,一成不变。不同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不同,不单是人体的生理特点不尽相同,就是疾病的发病特点也不同。

例如,北方地区,地势高而寒冷,多患寒湿之痹;南方地区,地势低而潮湿,多患湿热之痹,选用食物防病,则应据不同的气候,人的禀赋采用不同的预防方法。不同的季节,饮食亦不尽相同,所以应考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顺应人体的生理特点而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风湿病的饮食宜忌

风湿病的饮食不可单调,要蔬果与肉食合理搭配,祛邪食品与扶正食品合理搭配、食品与药品合理搭配。对风湿病有防治作用的食品大概如下:

(1)蛇类:

蛇类可分有毒蛇、无毒蛇。中医认为蛇性善窜,最能祛风通络,善治一切风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