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妇产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
7647600000055

第55章 附录一妇产科门急诊诊疗技术(2)

(2)根据宫颈病变范围及宫颈外口病变情况选择合适的冷冻探头,使冷冻覆盖面略超过病变范围2mm。将冷冻探头紧压住病变部位,启动冷冻机,采用333法或353法,即当局部温度为-180℃时开始计算时间,冷冻持续3分钟,待其自然复温3~5分钟,再重复冷冻3分钟。经自然复温,待探头与宫颈组织完全脱离后取出冷冻探头及窥器,严禁在探头未完全脱离宫颈前强行撕拉,以免导致组织损伤及出血。

[注意事项]

1.常规给予抗生素及止血药3天。

2.2周内阴道有较多淡红色水样液排出,此为正常现象,无需处理。

3.2个月内禁性生活。

4.2个月后复查,如创面未完全愈合,可行第二次表浅的烧灼。

十一、前庭大腺囊肿切除术

前庭大腺囊肿系因前庭大腺腺管开口部阻塞,分泌物积聚于腺腔而形成囊肿。

[适应证]前庭大腺囊肿炎症已控制,无急性生殖道炎症。囊肿较大,有边界,未出现脓肿。

[操作常规]

1.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

2.在囊肿内侧皮肤与黏膜交界处且稍偏黏膜侧,做一与囊肿长轴平行的切口。

3.沿切口线切开黏膜,切口长度与囊肿的长径接近,深达黏膜与囊肿之间疏松组织。

4.沿囊肿壁外间隙行钝性或锐性分离,至囊肿基底。分离囊肿基底时,可能会损伤阴部动脉的分支,该处需钳夹和缝扎。囊肿切除后,其基底组织可采用荷包样缝合或行间断缝合。

5.切除多余的黏膜及皮肤,间断缝合切口。

[注意事项]

1.术后每天清洁外阴。

2.口服抗生素5~7天。

3.术后48小时拔除胶片引流。

十二、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

[适应证]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

[操作常规]

1.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

2.于腺体出口部位、囊肿表面皮肤与黏膜交界处纵行切开囊肿或脓肿壁,长1~2cm。

3.将囊内容物完全清除干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囊腔。

4.用2~0可吸收线将囊肿壁与周围皮肤行间断缝合,使之形成囊口。

[注意事项]与“前庭大腺囊肿切除术”同。

十三、无孔处女膜切开术

无孔处女膜系尿生殖窦上皮未能贯穿前庭部所致。少女至青春期初潮时,经血无法排出,最初血积在阴道内,逐渐发展至子宫积血、输卵管积血,甚至腹腔内积血。

[适应证]诊断明确的处女膜闭锁。

[操作常规]

1.局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

2.常规消毒外阴。

3.于处女膜最膨出处先用注射器穿刺抽出血液,沿穿刺针做X形切开处女膜。切开后即有大量暗红色黏稠的经血外流,可用卵圆钳夹出血块,切口周围如不出血可不做处理,阴道下段用油纱条或粗橡皮管引流,24小时后取出。

4.如处女膜较厚,切开后不能容纳两指进入阴道,可做环形切除,并用0号肠线间断缝合创缘,必要时放置阴道模型。

[注意事项]

1.术后保持会阴清洁,防止感染。

2.术后即可坐起或下床活动,以助经血引流。

3.术后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十四、微波手术

微波手术是用微波对病变组织做凝固治疗。由于微波手术损伤小,创面较清洁,无疤痕,临床应用广泛。

[适应证]肿块切除(如宫颈息肉、宫颈黏膜下肌瘤、尖锐湿疣、小血管瘤)、宫颈糜烂、阴道炎、盆腔炎等。术前常规做宫颈刮片排除宫颈恶变可能。

[禁忌证]有恶变可能;超过月经净后7天或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有急性生殖器炎症。

[操作常规]

1.局部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

2.常规消毒外阴及阴道。

3.探头采用握笔式,探头先接触病灶组织,脚踏加微波凝固,如肿块可用镊子、剪刀或手术刀拿掉,松开脚踏开关,探头方可离开病灶,切不可空踩。对于阴道炎及盆腔炎,治疗时探头外套避孕套后放入阴道。

[注意事项]

1.术后每日清洗外阴,保持外阴部清洁。

2.2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房事。

3.手术后至少应在首次月经净后复查1次。

(何琦)

十五、宫腔镜检查术

宫腔镜检查术又称子宫镜检查术。采用膨宫介质扩张宫腔,通过纤维导光束和透镜将冷光源经子宫镜导入宫腔内,在直视下观察子宫颈管、子宫内口、子宫内膜及输卵管开口,对宫腔内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诊断,也可在直视下行宫腔内的手术治疗。

[适应证]

1.探查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

2.寻找不孕症的宫腔内原因。

3.寻找习惯性流产的子宫腔内原因。

4.宫腔内异物残留的诊断和取出。

5.输卵管堵塞的再通治疗。

6.输卵管的栓堵绝育术。

[禁忌证]

1.生殖道急性或亚急性感染。

2.多量子宫活动性出血。

3.有近期子宫穿孔或子宫手术史。

4.生殖道结核未经抗结核治疗者。

5.已妊娠,希望继续妊娠者。

6.宫颈恶性肿瘤或宫颈过度狭窄难以扩张者。

7.严重心、肺、肝、肾等脏器疾病。

[操作常规]

1.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消毒外阴、阴道,铺消毒巾;检查子宫位置、大小及附件情况。

2.放置阴道窥器,探明子宫屈度及宫腔深度,用宫颈扩张器扩张至6.5号或不用扩张宫颈。

3.在膨宫液流出的情况下,将子宫镜送入宫颈内口、宫腔。

4.按顺序观察宫底、输卵管开口、子宫前后壁、侧壁、宫颈内口及宫颈管,并慢慢退出镜管。

5.记录检查结果。如取组织则送病理检查。

[注意事项]

1.检查时间一般在月经净后5天内,此时内膜薄,不易出血。

2.术前排空膀胱或保留导尿,一般不需麻醉,必要时可予以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

3.对癌肿、哺乳期及绝经后妇女,操作应格外小心,以免宫颈裂伤及子宫穿孔。

4.膨宫介质用5%葡萄糖溶液或5%甘露醇,膨宫压力设定为80~100mmHg,膨宫液流速为300ml/分。

5.宫腔镜检查或手术也是在持续灌流状态下进行的,可产生TURP综合征,表现为体液超负荷、低钠血症、低渗透压。检查过程中应注意检查时间不宜过长,灌流液的进出量应基本相当。

6.对可疑部位应做活检检查。

十六、腹腔镜检查术腹腔镜检查是将腹腔镜自腹壁插入腹腔内观察病变的形态、部位,必要时取部分组织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的方法。现多采用电视摄像系统将图像显示在电视屏幕上,使腹腔镜的应用更直观。

[适应证]

1.临床诊断困难、原因不明的下腹痛。

2.不明原因的腹腔积液、腹水。

3.诊断困难的腹腔包块、肿瘤。

4.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妊娠、子宫穿孔。

5.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

6.节育环异位的诊治。

[禁忌证]

1.患有严重心、肺疾病,身体衰弱。

2.有精神病或癔症。

3.有膈疝。

4.有结核性腹膜炎,多次腹部手术史等致盆腹腔严重粘连者。

5.过度肥胖。

6.休克病人。

7.急性盆腹腔炎症,化脓性腹膜炎,肠梗阻。

8.盆腔巨大包块上界达脐孔水平,妊娠5个月以上。

[操作常规]

1.脐轮下切开皮肤,插入气腹针,穿刺成功,接二氧化碳充气机,进气形成人工气腹。

2.提起脐周腹壁,插入套管针。

3.退出套管芯,插入腹腔镜检查,可先观察上腹部,再检查盆腔行第二、第三点穿刺。必要时取活检抽取腹水、积液检查。

4.退出腹腔镜,排空腹腔内气体,缝合腹部伤口。

5.记录检查过程及结果。

[注意事项]

1.腹腔镜检查是一项安全的侵入性检查方法,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

2.手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化验检查同腹部手术。

3.术前晚灌肠、备皮,尤其注意清洁脐孔部。

4.自动气腹箱的腹腔压力不应超过16mmHg。

5.注意并发症的发生,皮下气肿一般在24小时内消失。若发生气体栓塞,严重危及病人生命应按急诊处理。

6.手术可能损伤输尿管、膀胱、肠管等脏器,另有引起出血、继发感染和切口疝的可能。

十七、阴道镜检查术

阴道镜检查可利用阴道镜将宫颈阴道部黏膜放大10~40倍,观察肉眼不易看到的宫颈表面层较微小的病变,因此,阴道镜可用于发现子宫颈部与癌有关的异型上皮、异型血管及早期癌变的所在,以便准确地选择可疑部位做活检,对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子宫颈癌及癌前变具有一定的价值。

[适应证]

1.宫颈病变有癌前期或癌可疑者。

2.宫颈涂片检查或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异常者。

3.宫颈病变的治疗随访。

4.下生殖道治疗。

5.外阴和阴道病变。

[禁忌证]阴道镜无绝对禁忌证,相对忌用于:月经期或宫颈宫腔内有活动性出血;外阴、阴道急性炎症。

[操作常规]

1.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臀部略高,阴道位置与检查者的两眼水平一致。

2.用窥器扩张阴道(不用润滑油),暴露宫颈,切勿损伤宫颈,以免影响观察。如果阴道分泌物较多,可用生理盐水棉球轻轻擦拭宫颈分泌物,以免引起出血。

3.接通调好光源,使子宫颈位于光源中央,调节物镜与宫颈之间的距离,调整焦距,先用低倍镜观察,再增大倍数循视野顺时针或逆时针检查。

4.利用宫颈上皮组织对不同药液涂布后的反应不同,必要时涂辅助药物如3%醋酸溶液,2%醋酸酒精溶液。主要在于使组织净化并肿胀,对病变的境界及其表面形态观察更清楚,再涂以复方碘液,协助确定病变范围,对血管做精密观察时,宜加绿色滤光片,并放大20倍。

5.在异常阴道镜所见或可疑区部位多点活检,送病理。

6.记录阴道镜所见图像及活检部位。

7.做出阴道镜检查的初步诊断,并提出处理意见。

[注意事项]

1.镜下发现不典型上皮和血管应取活检,否则应短期随访。

2.阴道镜虽然能早期发现癌变,但确诊还需进行活组织检查。

3.检查前24小时内,不做阴道检查、冲洗,不性交。一般不需麻醉,过分紧张或处女可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

十八、羊膜镜检查术羊膜镜检查是应用羊膜镜透过羊膜直接观察妊娠晚期或分娩晚期的羊水情况,间接判断胎儿宫内情况,以达到监护胎儿目的的检查,目前临床上已较少采用。

[适应证]主要用于高危妊娠、妊娠末期分娩前临床可疑胎儿窘迫,需确诊以决定分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