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历史悟人生
7646900000040

第40章 中国历史上的儒将(1)

所谓儒将,盖指出身读书人并具有儒雅风度的将帅。一部中国古代战史,正可谓武将如云,而儒将却寥若晨星、屈指可数。儒将者,除出身文人、风度儒雅这两条基本条件外,还须胸有韬略腹有文墨而战绩卓著……

(第一节)一代儒将之祖孙武

孙武以一部《孙子兵法》传世,可谓世界级的军事鼻祖人物,而《孙子兵法》已开全世界军事理论之先河。而他的辉煌不止于此,他五战五胜,直取郢都,更是让后代无数军事专家为之望尘莫及。

孙武所处的时代,大致与孔子同时,其生卒年月不详,主要活动在吴王阖庐时期和吴王夫差的前期。

孙氏家族的祖先,是陈国的公族,本姓妫。

孙武生活在齐国的时候,正值齐国内部矛盾交错,危机四伏。齐景公初年,左相庆封灭掉了右相崔杼。接着,田、鲍、栾、高等四大家族又联合起来,赶走了庆封。后来,内乱日甚一日,齐国公室同四大家族的矛盾,四大家族相互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错综复杂。当四大家族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愈演愈烈之时,田氏的支属孙氏,担心田氏宗族一旦失势,会殃及自身,便离开齐国,投奔吴国去了。

吴国占有今天江苏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它东临大海,南同越国接壤,西与强楚为邻,北与齐、晋各国相望。在东周列国中,它立国很早,但十分落后,直到公元前584年,晋国为了牵制楚国,在楚国后院点火,才派大夫巫臣出使吴国,教吴乘车,教吴战阵,教吴叛楚。这样,吴国才开始同中原各国有了交往。

春秋之际,封国林立,一些失意或是落难的士大夫,往往因故出走,离开自己的侯国,到他国去谋职。孙武来到吴国的前后,还有两个楚国人,一个叫伍子胥,一个叫伯嚭(pi),因为祖父无辜被楚王杀害,都相继逃到吴国,想凭借吴国的力量,替父辈雪耻。

这时候,孙武也在边邑过着隐居的生活,他一面灌园种地,一面苦读兵书,写作兵法。孙武生活在一个战争频繁兼并激烈的时代,身处有着悠久历史的军事传统的齐国。他的父祖既是卿大夫,又是有名的将领,这些都是他能够写出兵法的有利条件。孙武是一个痴迷战史的人。早在少年时代,每当遇见老一辈的人,他总是要打听昔日的战争情形。如果遇到曾经亲历过战争的人,一定请他讲一些实战的经验。久而久之,他渐渐认识到打胜仗有打胜仗的理由,打败仗也有打败仗的原因,并非像人们传说的那样,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个人无能为力。

孙武常常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在笔记簿上。此时离纸张的发明尚有六百多年。所谓笔记簿就是在竹片或木片上以小刀刻字或者用漆书写,然后串在一起。至于作战地图,他则绘在大张的帛布上,注明军队或车船的配置及移动情况,标出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有时还要加上自己的论断。潜心研究的结果,渐渐形成了他独特的军事思想。

经过长时间的资料搜集,脑子里有了初步概念之后,他又前往战场实地考察。这项工作在交通条件相当落后的当时,是极为辛苦而麻烦的。然而他却乐此不疲,前后竟持续了二十年之久。

孙武研究战争、战略和战术,目的不是去游说诸侯从而获取高官厚禄。他没有名利之欲,完全出于个人的兴趣。他只希望自己能够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然而,许多事情并不像预料的那样一帆风顺,命运偏偏和孙武开了一个玩笑。早先来到吴国的伍子胥对孙武的才干和学说十分欣赏,他认定孙武是个人才,迟早有一天会脱颖而出,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来的。正所谓:“大鹏一日冲天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因此,他拜访孙武,共同探讨一些军事问题,如此一来二往,时间一长,两人竟成了莫逆之交。

就在伍子胥被吴王看重时,也连连夸孙武的才能,于是就请孙武出山。

在伍子胥、孙武的精心治理下,吴国的内政和军事都大有起色。吴王极为依重二人,把他们视同自己的左右臂、股肱之臣,经常在一起商讨经国治军的大计,议论古来帝王治国平天下的经验教训,分析当时各国政事的利弊与得失。

吴王也挺喜欢军事,对如何治军,饶有兴趣。他从《孙子兵法》上看到孙武治军有道,便想作进一步的了解。

有一天,吴王同孙武讲论起治军之道的时候,孙武说:“远古的时候,黄帝坐镇中央,四方首领为非作歹。黄帝先是与民休息,广积粮谷,赦免罪犯,取得了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有利条件之后,再南伐赤帝,东伐青帝,北伐黑帝,西伐白帝,四战四胜,天下平定。后来,商汤王(商朝开国君王)伐灭夏桀(夏朝末代君王,荒淫残暴),据有九州;周武王铲除商纣,一统天下。这一帝二王,都是因为据有天时、地利,顺应民心,才得以一统天下。”

不过又有一次,吴王同孙武议论起晋国的政事的时候。吴王问道:“晋国的大权掌握在范氏、中行氏、智氏和韩、魏、赵广家世卿手中,他们各自掌管晋国的一块地方,相互争权夺利。依将军看来,长此下去,六卿之中谁先灭亡,哪个家族能够强大起来?”

而孙武则是沉思片刻,说道:“依臣浅见,六卿之中,范氏、中行氏两家会最先败亡。”

“将军凭什么做出如此判断?”吴王问道。

“臣下是凭借他们亩制的大小、收取租赋的多少以及士卒的众寡、官吏的贪廉做出判断的。以范氏、中行氏来说,他们以一百六十平方步为一亩。六卿之中,这两家的田制最小,收取的租税最重,高达五分抽一。公家赋税沉重,人民累死沟壑;官吏众多而又骄奢,军队庞大而又屡屡兴兵。长此下去,必然众叛亲离,土崩瓦解!”孙武回答。

孙武给吴王分析切中两家的要害,于是吴王十分接受,就又接着问道:“范氏、中行氏败亡之后,又该轮到哪家呢?”

“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范氏、中行氏灭亡之后,就要轮到智氏了。智氏家族中的亩制,只比范氏、中行氏的亩制稍大一点,以一百八十平方步为一亩,租税却一样严苛,也是五分抽一。智氏与范氏、中行氏的病根几乎完全一样:亩小,税重,公家富有,人民穷困,吏众兵多,主骄臣奢,又好大喜功,结果只能是步范氏、中行氏的后尘。”孙武认真的回答。

可是吴王还继续追问:“智氏家族灭亡之后,又该轮到谁了呢?”

“那就该轮到韩魏两家了。韩、魏两家以二百平方步为一亩,税率还是五分抽一。他们两家仍是亩小,税重,公家聚敛,人民生活艰难,吏兵众多,急切好战。只是因为其亩制稍大,人民负担相对较轻,所以能多维持几天,亡在三家之后。”孙武回答。

孙武答吴王再问,接着说:“至于赵氏家族的情况,和上述五家不大一样。六卿之中,赵氏的亩制最大,以二百四十平方步为一亩。而且,赵氏收取的租赋向来较轻。亩大,税轻,公家取民有度,吏兵寡少,在上者不致过分奢侈,在下者尚可温饱,苛正丧民,宽政得人。赵氏必然兴旺发达,晋国的政权最终会被赵氏纂取。”

吴王听了孙武论述晋国六卿兴亡的一番话,就像是给自己上了一堂治国平天下的课一样。吴王听了之后,深受了启发,于是高兴地说道:“将军论说得很好,寡人明白了。君王治国的正道,就是要爱惜民力,爱民如子。”

在楚昭王即位以后,楚国江河日下。而内部由奸人专权,忠良被害。至于外部则兵祸连年,东困于吴。楚的附庸时有叛离,各国诸侯也纷纷打楚的主意。

在公元前506年(吴王阖庐九年)夏,晋国支持蔡国吞并楚的附庸沈国(在今河南汝南东南)。这年秋天,楚国发兵围攻蔡国,为沈国雪耻。

当时蔡国同吴国交好,而吴王打算借此机会大举伐楚,便去征询伍子胥、孙武的意见。

吴王就问道:“当年寡人主张伐楚,而二位认为时机未到。但现在经过这五六年的准备,现在出兵,二位认为如何?”

而伍子胥、孙武则回答道:“楚将囊瓦贪婪无道,得罪了不少诸侯,唐、蔡二君对他疾恶如仇,君王如果想大举攻楚,要得到唐、蔡二国的帮助才行。”

没想到吴王非常赞同他们的意见,于是吴王便派伍子胥去联合唐、蔡。而唐成公、蔡昭侯则一口答应,一致表示要鼎力相助。因为唐、蔡二国都是楚的属国,岁岁朝贡,按时觐见。有一年,蔡昭侯带着一双晶莹的玉珮和两件华贵的皮袄去朝楚。蔡昭侯将一件皮袄和一块玉珮奉献给楚昭王,令尹子常见物眼开,向蔡昭侯索要剩下的玉珮和皮袄。蔡昭侯对子常的贪得无厌,十分愤恨,不肯答应,结果被软禁起来。没有多久,唐成公骑了两匹名贵的宝马,也去朝楚。子常又贪婪地向唐成公索要名马,偏偏唐成公也是个倔性子,不吸取蔡昭侯的教训,硬是不给,结果也被囚禁起来。但是毕竟不是对手。在三年之后,还是二君服软,交出了名马宝物之后才被释放。归国途中,蔡昭侯指着淮河发誓说:“寡人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在蔡侯归国之后,曾经联晋、宋、齐、鲁、卫、陈等国,以晋国为首共同伐楚。可因其间因路遇大雨,而这大雨下一直下的不停,所以晋国首先班师归国。而晋国一走,其他国家也无心恋战了,都纷纷归国,就这样伐楚计划不了了之。而在蔡侯失望之际,就想到了吴国,遂约会唐国,共同投靠吴国,希冀三国并力,共同破楚,以雪昔日之耻。

而这一年的冬天,吴王阖庐就亲自出马,拜孙武为将军,而伍子胥、伯嚭为副将,胞弟夫概为先锋,征集全国兵力,并联合唐、蔡二国,总计数百辆战车,三万多兵马,数万随军民夫,浩浩荡荡出师去伐楚。

其实孙武采取的是“攻其所必救”的战略方针,大军北上,溯淮河西进,而有意给楚军造成吴军救蔡的假象。当吴军越过了蔡国,孙武传令:“军士登陆,徒步前进,将战船尽留于淮水弯道。”伍子胥问其故,孙武道:“兵贵神速,战船逆流而上,速度太慢。这样会给楚军充分的时间,让其得到准备,如此,则楚不可破矣!”伍子胥觉得很对。所以吴军舍舟登陆,人衔枚,马摘铃,昼夜兼程,向楚国东北边境急速前进。

而楚国得知吴军大军要来犯后,就马上召集大臣举行了紧急军事会议,准备商议选将御敌。可是有的主张任命公子结为将,可是有的认为令尹子常合适,就这样双方争论不休,不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绝密军情被吴国的间谍获知,吴军大营立即做出反应。伍子胥在楚多年,深知二人的情况,于是放出风声说:“如果让公子结为将,我们就等着取他的人头,让令尹子常率兵,我们只好退避三舍。”就和意料中的一样,楚国得知后,果真的中计了,拜贪婪无能的令尹子常为将,而不用有勇有谋的公子结。

而阖庐则大会群臣,论破楚之功,应该首推孙武,而且还要加官晋爵,光耀门第。可是孙武却坚辞不就,而且提出了辞官还乡的请求,“臣本一介平庸之士,承蒙大王厚爱,一定要臣出仕,在无法推辞的情况下,只好勉强从命。十几年来,臣竭尽绵薄为大王效力,如今大王的霸业已成,声名显赫。各国诸侯,无不慑服,这都是大王无与伦比的威德所致,臣亦与有荣焉。可是臣体弱多病,而且年事已高,对于处理政事,已经感觉力不从心,所以日夜焦虑,诚惶诚恐,所以还恳求大王准臣辞官还乡,让臣以终老天年。”

当阖庐听到孙武的这些话的时候非常惊讶,于是就马上派伍子胥亲往孙府,劝他打消这个念头。然而孙武不改初衷,说:“您不知道,当初出仕并非我的本意,完全是大王恩宠和您的友情所致。可是现在弹指一挥间已经做了十多年官,有这么长的时间让我有研究、实习兵法的机会,我已经很满足了。其实这是我的兴趣所在,功劳是不敢当的。而现在,我的健康和能力已经一天不如一天,所以我恳托您,替我在大王面前说明原委,完成我的夙愿,我将感激不尽。”

这些话以表明孙武去意已定,已经没有回旋调和的余地,而伍子胥只能无奈,只得如实向阖庐汇报。而阖庐也不好再勉强,所以同意了他的请求,但是为了酬答他在奠定吴国基础和伐楚争霸大业中所建立的殊勋,就把邻近越国的一个叫做富春的地方赠送给他,作为他世居的领地。

至于孙武终于如愿以偿,归隐田园。而对于兵法的研究渐渐地淡下来了,大部分时间用来务农和处理家务。当年出仕的时候,他只有几根白发,为官十几年,虽然也只有五十多岁,却已满头银丝了。他对世俗的功名利禄之所以如此淡泊,是因为他对官场生涯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尔虞我诈、阿谀逢迎,嫉妒和憎恨、阴谋与权变,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稍有不慎就可能身败名裂,实在是太险恶了。可是最重要的是阖庐登基为王和伐楚胜利后那种残忍、骄横、奢侈的做法,使他不寒而栗。所以急流勇退是最佳的选择,要不然前景不可预料。

当孙武的妻子死去以后,孙武也听说越王允常去世,而他儿子勾践即王位,阖庐趁越国丧的时机,准备发兵伐越。而孙武则是皱起了眉头,喃喃地自言自语:“乘人之危乃不仁之至,上天绝不会助佑的,子胥为什么不谏诤呢?”孙武真想去找伍子胥,让他说服阖庐息兵,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可是转念一想,自己已经退出政界,还是不要再去参与了。

不久之后,吴国终于召集了数万大军,向南开拔,勾践亲自带兵迎敌,在醉李双方交锋,展开了一场大战。阖庐被越国大将灵姑浮砍断脚趾,在不久之后就相继死去。但是由于太子波已死,所以阖庐死前把王位传给了夫差。可是夫差是个轻浮、傲慢而薄情的人。所以孙武为伍子胥的命运担心忧虑。

在三年之后,伍子胥专门到富春来拜会孙武。寒暄过后,伍子胥说出了此次的来意。夫差俟大孝三年期满,准备大举伐越,以报醉李之仇。因为夫差和伍子胥等人多次商议,所以拟请孙武再次出山,借他的智力和才华击败越国。

“孙先生,”伍子胥真诚地说,“想当初,我们一同辅弼前王,把吴国建设到了今天这样的成就,如果前功尽弃,不但百姓涂炭,您就忍心吗?大王夫差及其宠臣一心急于报仇雪恨,却又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一旦失利,后果不堪设想啊!”

而孙武感叹于伍子胥这样一个聪明人,却又终日摆脱不了名利权势之争,反而对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视而不见,所以就委婉地说:“我是个过时的人物了,好比四季所穿的衣服,春有春装,夏有夏装,如果夏天却穿皮裘,不是太荒谬了吗?我只希望把世事忘得一干二净,也希望世人把我忘得一干二净。聪明的人不但要合乎时宜,还要尽量把个人和世界接触的范围缩小。”孙武所说的句句都是真心话,同时也在暗示伍子胥,要他隐退林泉,终享天年。然而伍子胥一门心思要动员孙武出山,并不理会他的这些话,只是一个劲劝说他为国效力。

在孙武已经看出伍子胥态度的坚决了,所以感觉强行拒绝似乎于公于私都不太好,于是建议说:“再度出仕可能性不大了。不过,既然您专程来到富春,我就贡献一点伐越的战策吧,好吗?”

伍子胥非常的无奈,只得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