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厚黑悟人生
7646800000004

第4章 读厚黑悟人生之官场篇(2)

曹操,小名阿瞒。自小喜欢读书,因而才智过人,爱好钻研兵法,而又善用计谋。在少年时候曹操十分喜欢打猎,“飞鹰走马,游荡无度”。他的叔叔对此很看不惯,几次三番在曹操的父亲曹嵩面前告他的状。曹操很讨厌他叔叔的这种做法。有一次曹操在路上遇见叔叔,他就假装歪脸歪嘴的样子,他叔叔问他怎么回事,曹操说:“突然遭到一阵恶风。”叔叔把这事告诉了曹嵩,曹嵩很惊慌,赶紧把曹操找来,见他的面貌和平时一样。曹嵩关心地问道:“你叔叔说你中风,已经好了吗?”曹操说:“我何以中风,只是因为叔叔不喜欢我,才被诬陷罢了。”曹嵩对弟弟说的话产生了怀疑。从此,他再背后说曹操什么不好的话,曹嵩便不再相信了。于是曹操就更随心所欲,无所顾及。其实曹操的叔叔是担心他将来不能继承家业,争列名门,甚至给曹氏家族带来祸患,所以才几次三番希望他父亲管教他,这样长久一来,不想却引起曹操反感。曹操略施厚黑小计,便回击了他的叔叔。

曹操35岁那年,乘讨伐董卓之机起兵,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作为政治家,曹操一生足智多谋,工于心计,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家中,精通厚黑之道的大师。以下几个例子,足以说明曹操“心子之黑”。

东汉末年的时候,统一的帝国再也无法维持下去。统治者的东汉王朝,就在公元184年爆发的、震撼全国的黄巾大起义中,分崩离析。州郡牧守和地方豪强形成割据势力,在镇压农民起义的同时,相互之间展开了错综复杂的兼并战争。出身于四世三公大贵族的袁术,因遭曹操、袁绍夹击,率余众退屯寿春(今安徽寿县),割据扬州(今长江下游与淮水下游间),并于建安二年(公元197年)称帝,自号仲家。当时称霸兖州的曹操,以汉室丞相的身份,率军征讨袁术。由于袁军坚持,战争相持了很长时间。曹军粮食告急,军心涣散。曹操心生一计,在典仓吏(负责粮食供应的官员)身上打开了主意。他把典仓吏叫来说:“现在我军粮食紧缺,军中议论纷纷。我发现你身上有一样东西,可以消除这些不满情绪。不知道你愿意献出来吗?”典仓吏马上讨好地说:“只要是能替丞相解忧分愁,我什么都舍得拿出来。”于是曹操恶狠狠地说:“我要借你的项上人头来派用场!”话音刚落,还没等典仓吏反应过来,曹操即挥刀将典仓吏的脑袋砍了下来。随后令人到军营中四处散布:“典仓吏克扣军粮,证据确凿,丞相已把他杀了。”兵士们听了这个消息后都大骂典仓吏,同时赞扬丞相铁面无私是个好丞相。这样,军中的怨恨情绪也随之很快就烟消云散了。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心子之黑了吧。

曹操这个人疑心总是很大的,自从把持了汉室朝政以后,无时无刻不在提防别人会暗算他,即使是亲信和贴身侍卫,曹操也都怀有戒心。曹操曾对侍卫们说:“在我睡觉的时候,你们不要随便走近我,如果有人靠近我,我就会在梦中跳起来杀人,你们服侍我的人千万注意。”一天,曹操躺在床上假装熟睡,又故意把被子掉在地上。一个侍卫想要为他盖上被子,可是刚走到床前,曹操猛然跳起来把他杀了,接着又躺下睡了。等到醒了的时候,曹操又故作惊讶地问道:“是谁把我的侍者杀了?”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曹操在睡觉之时,再也没人敢接近他,哪怕是他的至亲。这点是不是又能体现出他的心子之黑呢?

还有一次,曹操对别人说:“如果有人要谋害我,我会有预感,我的心就会颤动。”于是,曹操对平时所亲信的一个侍者说:“你怀里藏着一把刀,慢慢地走到我身边,我会大声说心动,然后卫士们会把你绑赴刑场,那时候你什么话都不要说,我保证你会安然无事的,而且我还会好好报答你,还会给你应得的报酬的。”那个侍者信以为真,按他的话做了。结果,侍者一句话没说,就被砍掉了脑袋。侍者至死都不知道,这是曹操用的计谋,而左右的人还认为侍者是真的想要杀害曹操呢,因为这个人到最后也没有说一句冤枉的话。这点也能体现他的心子之黑吧。

曹操每次大行厚黑之道,都成功地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

而厚黑大师李宗吾在《厚黑丛话》中说:“孙子曰:‘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处世不外厚黑,厚黑之变,不可胜穷也。用兵是奇中有正,正中有奇,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处世是厚中有黑,黑中有厚,厚黑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厚黑学,与孙子十三篇,二而一,一而二。不知兵而用兵,必致兵败国亡。不懂厚黑哲理,而就实行厚黑,必致家破身亡。”又在《厚黑经》中说:“厚黑之道,本诸身,征诸众人,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草莽凡夫,从古代到今世,不厚不黑而能有所成就的,根本就无一人。因此梁启超才说:“一部二十四史,全是帝王家传。”实际上,按照厚黑教主的观点,不管是二十四史也罢,稗官野史也罢,即使是在生活四周稍微留点心,你都必然发现:无非厚黑而已。也就是在待人处世中,脸不厚心不黑者难以成大事。也就是说,你要想成大事,出人头地,“只有厚矣黑矣,才可以心想事成,事事随心所愿。”

4.“厚黑的韦小宝”

在现在的社会中,从电视到报纸的新闻媒介连篇累牍,大张旗鼓地宣传着成功者的形象。

但是你们想过没有,他们的出身与我们都是一样的,无论知识结构还是到家庭出身,都与我们相差无几,他们能成功,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成功呢?

体验成功的感受是一样的,可是他们在成功中所采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成功的的东西特别是有一些是成功人士必须要掌握的,比如厚黑学。它是一种极具实用价值的学说,厚黑学既可用来实现美好的目标,也可用来进行邪恶的行为。

表面上看,厚黑常常令人感到吃惊和反感,可能是因为它对罪犯就像对圣人一样易被利用。

厚脸是一张盾牌!

黑心是一根利矛!

每个人都很爱面子,都有很强的脸皮观念,这关系到自己的尊严和地位。

但有的人认为,厚脸皮对别人的责难和非议无动于衷者才是了不起的人。这就是现在所说的一种厚黑学。

为了避免自己的自尊不受伤害,不理睬他人的风言冷语,要懂得运用厚脸来保护自己。每一个人在实现自己的目标过程中,都需要脸皮厚才能把怀疑撒在一边,不对自己的能力、动机心存疑惑,不怀疑自己的价值。自己在自己的眼里是尽善尽美的人。人世间有一种脸皮厚的人由于极其自信而把信心灌输给他人,人们将他视为成功者,让他自己独自地干,最终获得成功。

在生活当中,厚脸皮者不是独断专行,或者咄咄逼人,相反,这些厚脸皮者都是一些卑躬屈膝,唯唯诺诺的人。这种人脸皮特厚,你打他的左脸还会把右脸给你打,这样的人都是很会随机应变的,很善于处事,且能置他人的所想所思于不顾。

像韦小宝那样的人就是后者,他位拜伯爵,官封征远大将军,但他从没有咄咄逼人过,他就像是生活在缝隙中的小草,你饿不死他,砸不死他,他的生命力就不减,他就是那么顽强。顽强得使那些一等一的英雄大汉死的死、伤的伤,而他还安逸地活着。韦小宝身上那件刀枪不入的背心就是一个很好的暗示,也是一个很好的寓言。韦小宝能承受的了那么大的压力,可见他的脸皮之厚。

黑心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手术大夫一样,不对病人实施麻醉就实施手术,置病人的嚎啕和恳求于不顾。麻利而果断地切开肌肤是为了保证手术成功,他必须极端冷酷无情,对自己给患者造成的痛苦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心黑者大部分都是目光不短浅,没有多余的同情心。他不问代价,把精力全部都集中在目标上。就犹如韦小宝杀瑞栋一般,一口水喷向瑞栋眼中,跟着身子前纵扑入他怀中,左手搂住他的头……一剑从他的胸口直刺下去,直到剖了一道口子。

心黑者都要面对失败的。要想采取卓有成效的行动总要冒着失败的风险。厚脸、黑心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某人具有厚脸的力量,黑心的源泉还在于他不理睬众人的责备和非议,这种力量同时是黑心的根基。

与运用黑心者就不可能不运用厚脸一样,运用厚脸者也亦不可能不运用黑心。厚脸、黑心最粗野的状态是不带道德色彩的,它只关心如何达到他的目的。也就是说,为争取得到自己的胜利,厚脸、黑心的人就不惜于一切的代价。

厚脸和黑心就像是矛与盾一样,它是进攻与防守的有利武器,它本身不具有邪恶的属性。然而,人们还可以运用厚脸、黑心,不惜一切代价,纯粹追求私利。有一些人直观上擅于将厚脸、黑心作为他们实现自私自利动机的工具。对这些人来说,为了获胜,没有不能付出的代价,他们可以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不能把韦小宝完全地划分到那一个层次,但他的厚、黑观,是有其独特之处的。这种独特的做法是理智的,而且还是感性的。这建立在感性上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可能更加实用,纸上谈兵的事我们是无法运用的,因为它和我们是有距离的。

眼泪是人体的分泌物,有泪就哭,人在高兴、悲伤和打哈欠时都会与鼻涕一起流出来。鼻涕的重要性被人忽略,可眼泪的地位却在日益上升。刘备用眼泪哭出了天下,可谓功劳之大。现在天下太平,可眼泪并没有因此而退出舞台,反而使用更广泛了。眼泪也因此在逐渐失去它本来的意义。现在的人越来越冷漠,人心也越来越强硬,越来越麻木,对生活的激情也越来越淡漠……

现在的眼泪已经干了!现在流泪的人是那些看言情小说的人与爱看电视剧的人,他们的眼睛还清亮,可悲可叹的是他们只为虚假的故事流泪。而眼泪有它的珍贵性。

5.“厚脸”韩信、刘邦

我们中国人是最讲究面子,讲究“脸皮”的,似乎干什么事都特别在意自己的面子,有时脸皮似乎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许多含辛茹苦将儿子培育成人的父母,看到儿子能够“光宗耀祖”,即使自己吃糠咽菜心里也是美的不得了,因为儿子给他们在乡亲面前挣得了脸皮——面子。这种对脸皮的观念,其实就是指别人如何看待你,怎样对待你。说透了,在意脸皮的人其实并不是为自己活着,而是在为他人活着。

西方人都认为,脸皮厚,不为别人的刁难和非议所动的人为最佳之人。这种思想近乎厚脸皮这一观念:一种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免受别人恶言恶语伤害的盾牌。《厚黑学》认为:在待人处世中,一个人不理睬他人的风言冷语,善于运用厚脸皮来保护自己,可以塑造正面的自我形象。因为脸皮薄的人,在试图实现任何目标过程中,总是对自己实现目标的能力、动机,或者如愿以偿时所得到好处的价值心存疑虑。

厚脸皮是能够把自己的怀疑放在一旁,拒绝任何人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最重要的是,他不接受人们惯常强加在自己头上的“紧箍咒”,不用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在他眼里,自己就是最完美的人,所以他们往往更容易进入成功人士的队伍。

世上有一种脸皮厚的人由于极其的自信而把信心灌输于他人,对于他们来说,从来就没有不好意思这个概念,他们干什么事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放手大干,并且能获得成功。

流传古代一段关于韩信年轻时的佳话。一位家喻户晓、妇幼皆知的韩信,有一天,他在自家居住的城镇街道上行走,被几个地痞无赖拦住。这几个人要与他决一死战。韩信婉拒挑战,谁知他们硬缠着不让他离去,执意要他要么厮杀,要么像狗一样从领头人的胯下钻过去。最后,韩信还是选择了钻他的裤裆,放弃了这次的决战,尽管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耻辱。关于韩信蒙受凌辱、胆小如鼠的流言不胫而走,迅速传遍全城。在大庭广众面前,他遭人耻笑,可是他一次也未向任何人提及个中原委,也没解释自己表面看来丧失骨气行为的理由。在日后的人生旅途中,他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成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将。对于他来说,那几个目不识丁的痞子毫无威胁可言,他们压根儿就不是他的对手。他心中明白自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战将,毫不在乎别人对他怎么想。韩信的厚脸皮在于从表面上来看他是一个极其温顺胆小的人,这是为了使自己勿杀害那两个不足一提的恶棍,从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韩信的脸皮已经算是够厚的,但是他还不算是高手中的高手。在刘邦与项羽争战相持不下之时,本来可以乘机三分天下的韩信,却为了报答刘邦的“知遇之恩”,毅然率兵打败项羽,成就了刘邦的帝业,反而为自己埋下了兔死狗烹的下场。

根据厚黑教主李宗吾的说法来讲,刘邦的脸皮已经是厚到了极点,这也正是他能够战胜势力强大的项羽,由一介布衣登上皇位的原因所在。刘邦与项羽之间的厮杀,起初,项羽拥有最精良的军队,占据各方面优势。在历时三年的征战中,项羽打了无数场战斗,只输了一场。可是,就是这一场失利,最后的胜利也就送给了刘邦,刘邦除了脸皮比他厚之外,其他各方面都不如他。

在早先多次征战的胜利中,有一次项羽生擒了刘邦,王位已经落入了项羽的掌心,谁知他竟然让它溜掉了。由于他害怕杀刘邦落下“不义”之名,不仅没有处死这位与自己争天下的敌人,反而赐封他为汉王。可以说项羽的“面子”给刘邦提供了重整兵力,东山再起,征服项羽的机会。表面上看来,项羽的宽恕也许似乎是一种高尚的举动。可是,真正的高尚之举应该是驱使项羽一旦有机会就致刘邦于死地。假如他这样做了,他自己就会一统天下。而在这之后,项羽遭受了唯一的一次失败之后,正是觉得自己是“无颜见江东父老”的面子,阻止了他返回故乡而自刎。

刘邦的三军统帅韩信形容项羽的弱点时说,他具有妇人之仁,匹夫之勇。战场上项羽毫不留情地杀人,坑杀数十万降兵,可是当他面对被自己打败的敌人的时候,却抛弃了自己的目标,就是拉不下杀人的面子,下不了手。

在分析项羽这人时,不仅会想他的力能拔山的盖世英雄为什么失败,厚黑教主李宗吾说:“韩信所说‘妇人之仁,匹夫之勇’两句话包括尽了。‘妇人之仁’,是心有所不忍,其病根在心子不黑;‘匹夫之勇’,是受不得气,其病根在脸皮不厚。鸿门之宴,项羽和刘邦同坐一席,项羽已经把剑取出来了,只要在刘邦的颈上一划,‘太祖高皇帝’的招牌,就可以立刻挂出。他偏偏徘徊不忍,竟被刘邦逃走。垓下之败,如果渡过乌江,卷土重来,尚不知‘鹿死谁手’。他偏偏说:‘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些话,真是大错特错。他一则曰‘无面目见人’,再则曰‘有愧于心’,究竟敌人的‘脸’是如何做起的,敌人的‘心’是如何生起的?他不略加考察,反说:‘此天亡我,非战之罪。恐怕是老天不让我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