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厚黑悟人生
7646800000014

第14章 读厚黑悟人生之官场篇(12)

杜月笙能够纵横上海滩,除了他心黑手辣之外,就是很会利用他的“厚”功,取得了很大成就。杜月笙在上海滩最初的起家很快崭露头角,全是靠拍女人的马屁,吃女人的“软饭”。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才能,如果没有“伯乐”也只得自认倒霉。杜月笙脑瓜儿机灵,办事老练,苦于没有出人头地的地方。后来他投靠黄金荣,在黄府做了一名打杂的仆役,混在佣人之中,生活倒也安稳。然而,杜月笙一心要飞黄腾达,并不甘为人下。因此,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处处谨慎,把分配给自己的活做得又快又好,但因地位太低,还拍不上黄金荣的马屁。正因为他常与黄金荣的贴身奴仆接触,就靠此机会,百般讨好,黄公馆上上下下才对他都有好感。

终于,机会来了!

有次,黄金荣的老婆林桂生得了病,经久不好,求神占卦,提出要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看护,据说可以取其阳气,以镇妖邪,因为杜月笙是被选中其中的一个。这个时候,黄金荣正宠爱林桂生,因为杜月笙善于察颜观色,又善于动脑筋,所以想到这林桂生的枕头风不亚于台风中心,威力宏大。既然拍不上黄金荣的马屁,就拍林桂生的马屁可能更有效。何况,异性相吸,这马屁又容易拍些。

杜月笙于是“衣不解带,食不甘味”,十二分地尽力侍候林桂生。别人照顾,无非是随叫随到或陪坐一旁。杜月笙则全神贯注,不但照顾周到,而且能使林桂生摆脱烦恼,心情欢快。林桂生往往尚未开口,他已知道林桂生想要什么东西,林桂生想到的,杜月笙先想到了,有些林桂生没有想到的,杜月笙也想到了。把林桂生服侍得心花怒放,引他为贴己心腹,甚至连背着黄金荣在外面用“私房钱”放债等隐密的私事也交给杜月笙经管。

不久以后,在林桂生枕头风的吹动下,黄金荣终于将当时法租界的三大赌场之一——公兴俱乐部交给杜月笙经管。就在杜月笙靠吃女人“软饭”的同时,终于有了大展鸿图的地盘。

唐朝的大奸臣李林甫也深明其道,他不仅善于巴结权贵,还特别善于巴结权贵的夫人。当时,“武惠妃宠倾后宫”,其子寿王、盛王也因母受宠而倍受皇帝宠爱,皇太子则被冷落。李林甫经过一番思谋,便通过宦官对武惠妃说:“愿护寿王为万岁计。”谋废太子,以图另立,实属冒杀身之祸的险举。李林甫清楚,巧妙地利用皇宫内潜在的太子之争,不仅不会有险,反会有利。果然,武惠妃对他颇为感激,时常在皇帝面前替他美言。朝中侍中裴光度夫人,乃是武三思之女,李林甫便对其暗中献媚,以致使裴妻武氏“尝私林甫”。侍中裴光度死,李林甫便迫不及待地欲继相位。武氏更是鼎力相助,请深受皇帝宠幸的宦官高力士帮助达此目的。高力士本出自武三思之家,对武氏所求自然非常效力。不过,皇帝已决定任用韩休为相。李林甫虽未如愿,但足见其野心勃勃,而又善于走权贵夫人的门路。古往今来,走权贵夫人的门路,往往比直接走权贵的门路还要奏效,李林甫深谙此道。从中我们悟出了一个道理:无论在何时,我们都要有心机,懂得如何去利用心机做事。

无独有偶,清末的胡林翼也非常精于吃“软饭”的门道。胡林翼出任湖北巡抚时,湖广总督是官文。官文是个旗人,在汉官密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深得清政府的器重。曾国藩率湘军攻破金陵后,在“红旗报捷”中,特意将头功让于官文。胡林翼为了“剿贼”大计,处处忍让推功于官文,为了讨好笼络官文,甚至不顾自己二品大员的体面,做起官文宠妾的干哥哥。甚至当官文的宠妾过生日时,胡林翼还率领所有文武一同贺寿,可谓他把厚脸吃“软饭”推到了极至。

3.投其所好,多说好听话

在历史中,汉高祖刘邦杀了项羽,平定天下之后,开始论功行赏,群臣彼此争功,吵了一年多都无法确定。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就封萧何为侯,封地也最多,但群臣却心中不服,众家议论纷纷。在封赏勉强确定之后,对席位的高低又起争议,大家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70次伤,而且攻城掠地,功劳最多,应当排他第一。”因为刘邦在封赏时委屈了一些功臣,多封了许多地给萧何,所以在席位上也不好再坚持,但刘邦心中还是想将萧何排在首位。

正在这时,关内侯鄂君不仅揣摩出刘邦的意图,还不顾众大臣的反对,挺身上前厚脸说道:“群臣的评议都错了!曹参虽然有攻城掠地的功劳,但这只是一时之功。皇上与楚霸王对抗五年,时常丢掉部队,四处逃避。而萧何却常常从关中派兵员填补战线上的漏洞。楚、汉在荥阳对抗了好几年,军中缺粮,都是萧何转运粮食补给关中,粮饷才不至于匮乏。再说皇上有好几次逃到山东,都是靠萧何保全关中,才能接济皇上的,这才是万世之功。如今即使少了一百个曹参,对汉朝有什么影响?我们汉朝也不必靠他来保全啊!为什么你们认为一时之功高过万世之功呢?我主张萧何第一,曹参其次。”

刘邦听了,自然是无比高兴,连忙说:“好,好!”于是下令萧何排在第一,还可以带剑入殿,上朝时不必急行。

因为刘邦是个大老粗,在分封诸侯的时候,不仅将一些从前跟着他出生人死、身经百战的功臣比喻为“功狗”,还将发号施令、出谋划策的萧何比喻为“功人”,所以萧何的封赏最多。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刘邦宠幸萧何,因此在安排入朝的席位上,高祖虽然表面上不再坚持萧何应排在第一,但鄂君早已揣摩出他的心意。于是顺水推舟,专拣好听的话讲,刘邦自然高兴。鄂君因此而被改封为“安平侯”,封地也比原来多了一倍。正是因为鄂君在关键时刻厚着脸皮说的几句话,才使他一生享尽荣华富贵。

4.善于表扬别人

在国外的历史上,横扫欧亚大陆的一代战神拿破仑,非常精于此道。

据说,在一次防御作战时,意大利军团两个屡立战功的团队因士气不振而丢失阵地,拿破仑将这些表现动摇的士兵集合在一起,用悲伤和愤怒的声调说:“你们不应轻易丢掉自己的阵地,光荣的意大利军团士兵不应是这样的品质。”说着,他命令身边的参谋长在这两个团的军旗上写一句话:他们不再属于意大利军团。士兵们羞愧难当,哭着请求拿破仑暂时不要写这句话,再给他们一次立功赎罪的机会。在此后的作战中,士兵中奋勇冲杀,终于保住了自己的荣誉。

上司的赞扬往往能满足下属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使其在精神上受到鼓舞,还可以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和价值,以及在上司心目中的形象。不仅表明了上司对下属的肯定和赏识,还表明了上司关注下属的事情,对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很关心。有些人受到赞扬后常常高兴地对朋友说:“瞧,我们的头儿既关心我又赏识我,做了很小的一件事,自己觉得都很普通,却被他大大地夸奖了一番,跟着他干特起劲。”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一个部下叫布德,他对赞美曾有过非常深刻的见解:在背后赞美别人的优点,比当面恭维更为有效。可以说,这是一种很高的赞美技术,在人背后赞美人,在各种赞美方法中,不但能使人高兴,而且也是最有效果的。

当上司直接赞美下属时,对方极可能以为那是应酬话、恭维话,目的只是安慰自己。若是透过第三者的传达,效果便截然不同了。此时,当事者必然认为那是认真的赞美,毫无虚伪,于是真诚接受,感激不已。在深受感动之后,下属就会更加努力工作,来报答上司之恩。

5.小心使用权力,不得罪大人物

古往今来,任何时候,都有善于钻营、巴结奉承而受到重用的“能臣”。在世事复杂多变,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封建社会宦海官场中,更是难有宁日。如何在官场中长盛不衰,左右逢源,洞悉人情世故,对官场里的“猫腻儿”极精通的《厚黑学》给你开出的妙方是:“小心使用权力,不得罪大人物。”在战国时期,以“变法”而名垂青史的商鞅,因为犯了待人处世厚黑之大忌,所以在功成之后被五马分尸了。

因为商鞅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姓公孙,所以叫卫鞅或公孙鞅。他在魏国宰相公叔座手下任中庶子,帮助公叔座掌管公族事务。

商鞅的才华很出众,很得公叔座的欣赏,便建议魏惠王用商鞅为相,由于魏惠王瞧不起商鞅,便没有答应;公叔座多次向魏王建议,魏王最终也没有起用商鞅。公叔座死后,失去了靠山的商鞅便投奔到了秦国。宠臣景监荐举商鞅给秦孝公,秦孝公通过多次同商鞅长谈,发现商鞅是个难得的治国奇才,便“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秦孝公之所以看重商鞅,是因为当时新兴地主阶级认为封建生产关系已经登上政治舞台,社会正处于新兴的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商鞅变法正好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秦孝公是一位奋发有为的君主,商鞅便向他提出一整套富国强兵的办法,也正好符合他的愿望。

商鞅提出了富国强兵之道变法,内容是:废除井田制,从法律上确认封建土地所有制,“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正因为商鞅特别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垦荒以扩大耕地面积;建立按农、按战功授予官爵的新体制,以便确立封建等级制度;废除奴隶制的分封制,普遍来实行法治,主张刑无等级。

因为商鞅变法的基本内容都是促使社会发展的进步措施,所以受到许多守旧“巨室”之家的反对。变法之初,专程赶到国都来“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甚至太子还带头犯法。为了使变法顺利实施,商鞅毫不留情,“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变法实行十年之后,秦国便国富兵强,乡邑大治,最后秦孝公成了战国霸主。

然而,正当商鞅在秦国功勋卓著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心情感到孤寂和迷惘,他自己也弄不懂,于是,商鞅便去请教一个名叫赵良的隐士。他对赵良说,秦国原本和戎狄相似,我通过移风易俗加以改除,让人们父子有序,男女有别。这咸阳都城,也由我一手建造,如今冀阙高耸,宫室成区。我的功劳能不能赶上从前的百里奚呢?百里奚是秦穆公时的名臣,现在商鞅和百里奚比,当然颇有一点委屈的情绪。谁知赵良却直率地说:

“百里奚一得到信任,就劝秦穆公请蹇叔出来做国相,自己甘当副手;你却大权独揽,从来没有推荐过贤人。百里奚在位六七年,三次平定了晋国的内乱,又帮他们立了新君,天下无人不服,老百姓安居乐业;而你呢,犯了轻罪,反而要用重罚,简直把人民当成了奴隶。百里奚出门从不乘车,热天连个伞盖也不打,很随便地和大家交谈,根本不要大队警卫保护;而你每次出外都是车马几十辆,卫兵一大群,前呼后拥,老百姓吓得唯恐躲闪不及。你的身边还得跟着无数的贴身保镖,没有这些,你敢挪动半步吗?百里奚死后,全国百姓无不落泪,就好像死了亲生父亲一样,小孩子不再歌唱,舂米的也不再喊着号子干活,这是人们自觉自愿地敬重他;你却一味杀罚,就连太子的老师都被你割了鼻子。一旦主公去世,我担心有不少人要起来收拾你,你还指望做秦国的第二个百里奚,岂非可笑?为你着想,不如及早交出商、於之地,退隐山野,说不定还能终老林泉。否则你的灭亡很可能就要到了。”

赵良所言中正是商鞅以后的不幸,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他能够抑制上层保守派的反抗:例如刑及太子的老师。试想,太子犯法尚且不容宽恕,老百姓当然只有遵照执行了。但这同时,也就给商鞅埋下了致命的败因。“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恨者。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一旦有机可乘,上层保守派肯定会合起来去攻败他。

秦孝公死后,太子秦惠王继位,公子虔等人立即诬告“商君欲反”,并派人去逮捕商鞅。商鞅走投无路,最后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商邑,秦发兵攻打,商鞅被杀于渑池。秦惠王连死后的商鞅也不放过,除了把商鞅五马分尸外,还诛灭其整个家族。一个为秦国强大建立赫赫功勋的人,最后竟然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真应该仔细想想“旁观者”赵良对商鞅的意见和批评。商鞅和百里奚都据有大权,但一个高高挥舞权力棒,不可一世,一个却谦卑清廉,小心使用权力,与“巨室”和百姓关系都非常融洽,因而商鞅的结局也就如此了。

李宗吾在《厚黑经》中说:“人皆曰子黑,驱而纳诸煤炭之中,而不能一色也;人皆曰子厚,遇乎炮弹,而不能不破也。”他进一步解释说:“厚黑学博大精深,有志此道者,必须专心致志。”因为最初步的厚黑只是“厚如城墙,黑如煤炭,到了这个地步,只能算是初步功夫。因为城墙虽厚,用大炮轰击,还是有打破的可能;煤炭虽黑,但颜色讨厌,众人都不愿意挨近它。”即使做到了这样的地步,也还只能算是初步功夫,离真正的厚黑高手相差甚远,还必须努力上进。更何况是黑不如煤炭,而厚不足以抵挡炮弹的“半瓶子醋”。

商鞅可以说得上是个厚黑之士,黑起来甚至连太子老师的鼻子都敢割掉。可他厚黑学的修养毕竟不深,功夫尚欠火候,仅凭着“半瓶子醋”一般的厚黑术,竟敢堂而皇之地大行厚黑之道,竟是自讨苦吃,最后落得自寻死路,算得上是自找的。

6.宁可得罪君子,也不要罪小人

在唐玄宗的手下有位奸臣李林甫常伴随其身边,李林甫是个心胸极端狭窄、容不得别人得到唐玄宗宠爱的人。唐玄宗有个喜好,他比较喜欢外表漂亮、一表人才、器宇轩昂的武将。有一天,唐玄宗在李林甫的陪同下正在花园里散步,远远看见一个相貌堂堂、身材魁武的武将走过去,便感叹了一句:“这位将军真漂亮!”并随口问身边的李林甫那位将军是谁,李林甫支吾着说不知道。此时他心里很慌张,生怕唐玄宗喜欢上那位将军。事后,李林甫暗地里指使人把那位受到唐玄宗赞扬了一句的将军调到一个非常边远的地方,使他再也没有机会接触到唐玄宗,当然也就永远丧失了升迁的机会。从这可以看出,小人的行为真是让人莫名其妙,其心眼之小,为一点小荣辱都会不惜一切,干出损人利己的事来。

小人是琢磨别人的专家,竟敢于为芝麻大小的恩怨付出一切代价,因此要想学会如何在官场中与小人打交道没有一套办法是不行的。怎么办呢?厚黑之道认为:如果你既不想把自己降低到与小人同等的地步,也不想与小人两败俱伤的话,那就把脸皮磨厚点,或者睁只眼闭只眼,不理了事;或者惹不起躲得起,尽量不与小人发生正面冲突。总得来说,如果在没有是非的情况下,那就别得罪小人。

在大唐中有位赫赫有名的将士郭子仪给唐朝立下了战功。不仅在战场上战胜攻取,得心应手,而且在官场的人际关系上,还是一个特别善于对付小人的处世高手。郭子仪在小人中打交道的秘诀是:“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