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凡尘清唱
7645700000037

第37章 水上的绍兴/叶文玲

“粉墙黛瓦,曲水深巷”——清清爽爽八个字,勾勒了一幅线条简洁的木刻版画。

“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两行短诗,吟出一派文人们最惬意的景象。

八个字也好,两行短诗也好,虽没有直白地写出哪处地方,人却都知说的是绍兴。说到绍兴,用不着精绘细描,只黑白两色便能刻出它的姿颜,只一个水字便能曲尽它的神容;写画绍兴,任你横横竖竖,不可或缺的也是那道源远流长的水;水,是绍兴的精髓绍兴的命根。

绍兴和水难解难分,追史迹,听传说,莫过于“大禹治水”。“大禹治水”将水对于绍兴的弊与利,尽道其中矣!这是说过去。在崇仰现代文明的当今,一个地方,若被指认为“东方的……”往往也最能成为评价的一种时尚。因此,在很多时候,最教绍兴和绍兴人中听受用的,还是这句话:“绍兴是东方威尼斯!”

人都知道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城,将绍兴比附“威尼斯”,言明了水与绍兴是那样笃笃相关。因此,这比喻对于绍兴,是无与伦比的评价,也是最超载了当的夸奖。

在没有游历过威尼斯前,对古迹遍布的意大利,自然兴趣盎然,而意大利最富诗意也最富吸引力的,当然要数威尼斯这个“水城”。于是,每每听到这一比喻,爱屋及乌,我对绍兴同时更对威尼斯景仰得了不得:一个建在水上的城市,那是何等的有趣!

游历过威尼斯后,当然有了更鲜活的印象,对照绍兴,越发感慨万端。我虽不是绍兴人,但是,这些年来,拿浙东土话讲:“来来去去,鞋后跟都磨落在绍兴了!”因此,我觉得不管绍兴是否真的很像这世界名都威尼斯,只觉得作为一个中小城市,能得到这样的美誉,的确是很能教“伢绍兴人”生出“不枉平生”之感的。

无庸我细细描述威尼斯。因为,如今出国旅游已然成为国人生活中的寻常事;在足不出户便能“看遍天下”的时代,影视界也早将威尼斯迷人的风光,制作成各种节目晓喻天下。因此,一到威尼斯,那片浪漫的汪洋便和原先的想象一起在我心中潋滟激荡,而一旦亲见那一艘艘船头尖尖船尾翘翘的“郎克多”载着狂喜的游客们,在座座高楼深巷下的水道中往返穿梭,那穿着十六世纪服装的水手们是那样潇洒地划着木桨,在一浪高一浪的欢声笑语中悠悠地来去时,我只觉得一颗心完全融入欢乐之海。此时,即便你只是个威尼斯的匆匆过客,即便你在整个游程中只是稍稍“蘸”了威尼斯的那么一点点水,我敢说,从今以后但凡威尼斯,你所做的,准是一个湿淋淋的梦!

话说回来,我虽不敢说自己非常熟悉绍兴,但我知道,绍兴在古往今来的许多年月里,也教绍兴人和许多来过绍兴的人,做过同样湿淋淋的香梦。

我更知道的是:绍兴为永远保持这个“水城”的形象,为教人们香梦永久,经历了非同寻常的努力。

作为水乡人,水一向是我永远难解的一个情结。而我们这些生在水乡的人,常常更会身在福中不知福。可在内地许多缺水之地的“旱鸭子”眼里,岸柳青青、长堤卧虹的绍兴,处处都非淡山闲水寻常姿色。在历代文人墨客笔下,这天光云影相映、古镇古桥绵亘的绍兴,真是教人一落笔就有山岚水气,一泼墨就会顿生满纸云烟啊!

绍兴的以往,和太多的河和丰盈的水是那样相亲相连。可是,在过去的许多时日里,困扰了绍兴城的,不,应该说苦恼了绍兴人的,也是这一城教人发愁又无奈的水!

曾有许多年月,外乡人到绍兴来,看来看去,不见那诗意无限的版画木刻,满城转悠,找不到清亮亮的鉴湖,那一条条河水都渐渐污黑,那小小乌篷船也一度统统变成噪声震耳外形难看的水泥船。我记忆最深切的是: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我来去路经绍兴时,眼帘中虽还掠过几座粉墙黛瓦,可在这越来越低矮的黛瓦粉墙中,总看到那条冒着油光散着恶臭的河水,就如早年绍兴人头戴的那顶乌毡帽——灰瘪而漆黑!

工业增长!农业发展!在捷报频传时最可怕的杂音便是环境污染!发展是硬道理,但是,当一个城市的发展要以环境污染作代价时,一个问题就严峻地摆在了眼前,与水有滋有味地相亲了一个又一个世纪的绍兴人,当然不能教这情景长此以往延续下去!

我这篇小文,无法细细记叙绍兴人既为发展也为和环境污染所作的斗争、所作的种种努力。我只想说:当年历翻到21世纪的今天时,“伢绍兴人”在几经周折后,终于又重现了这个比喻——她还给了绍兴人和来绍兴游历的人一城清亮亮的水!

有滋有味地重温这个比喻,有滋有味地重见那汪清亮亮的水,都是在夜里头。

是夜,当我披着一袭云烟似的小雨,下了环城河边码头的石台阶时,便见一艘艘远比乌篷船神气得多的游艇,鱼贯而来。于是,当我在灯影中望见这烟雾迷离的环城河道的气势时,我不由得深深地吸了一口长气!

这一口长气,竟然沾雨带露,如此清凉!

令我分外惊喜的是:这口清凉气中,果然又有了欢鱼活水的精灵之气,有了樟柳相接草木交替的沁脾之香!

却原来,这几十里之长的环城河边,夜花如燃,草地如毡,茂茂密密的大树三步一岗;亭台楼阁旁,那盏盏高悬的红灯笼,更与酒挑子一起招摇出绍兴老酒的芬芳。

灯影中下了船,虽然觉得游艇比之小小乌篷船,似乎少了点古意,但是,如若“换乘”,更会教人着急——不管怎么说,紧接着是绕城而行的几十里水路呀,这一颗急欲探源寻踪的心,可怎生耐得?

灯影中,游艇波起浪伏地前进,只见这既是蓬勃发展的浙江要地,又保留了古老风貌的历史都城,那古今交融的“双重”景致,在烟雨迷离中越发妩媚;而张置在曲曲弯弯河畔的一处又一处的桥堍,再现古战场风貌的“水寨”、“城门”,也都在夜色掩映中备添神秘。

灯影中,逶逶行过一程又一程,蜿蜒三十里的绿荫水路,只教人觉得不仅“乌篷事船”只能作为仅供观看的“历史道具”,而原先那句“白玉长堤”,再也不足以形容现在的动人光景!灯影中,忽儿是河,忽儿是岸,曲曲弯弯的河岸上,自然皆是一派幽幽的绿;灯影中,忽儿是黛瓦粉墙的城;忽儿是粉墙黛瓦的屋;在轻轻的乐声和水声中,城中的屋,屋中的人,俱在隐隐绰绰的朦胧诗意里……

灯影中,哦,如若一一说来,太漫长也太琐屑,一句话——夜游的感觉鲜明不过地告诉我:一个融合着历史和当今文明的新城绍兴,正以重新焕发的光彩,展示了一个鲜亮亮的现实——他们已经还给了世界一个更美更靓的“水上的城”!

那么,绍兴如今真的又像威尼斯?是非常像还是有点像?灯影中,这个问题也已在游程中被我抛在脑后。

于是,沐着一身夜露回来醉了似的我,只剩下一点对自己的不满:

为什么就不会写诗呢?像今晚这夜游绍兴,如果能将诗行和着心中的桨声,高高低低地落在这绵绵长长的环城河中,那该有多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