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帝国的密码
7640800000085

第85章 千古谜团

中华远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的尧帝,名放勋,担任原始氏族部落联盟首领“帝”七十年后,让众人推荐自己的继承人。

众人推荐盲人的儿子虞舜,理由是虞舜孝顺父母,尊敬年老的长辈。

为了了解虞舜的品德与才干,尧把两个女儿嫁给舜做妻,通过女儿观察他的品行;同时,尧让舜负责社会公共管理事务,考察舜治理社会的能力。

经过长达二十年的考察培养历练,尧帝认为舜的德行与智慧能够胜任“帝”的管理职位,就下令舜接替自己正式履行“帝”的职责,管理氏族部落的政务。年迈的尧,告老回家安度晚年。八年后,尧辞世,无疾而终。

汉代司马迁《史记》记载,尧成年后即帝位,年龄不详。根据常理推断,尧在成年后二十岁即帝位,担任“帝”的职务七十年后,遇到舜。此时,尧已是九十岁的耄耋老人。尧帝对舜进行了二十年的观察培养,于一百一十岁时告老辞职回家,在家中颐养天年,八年后辞世。尧的寿命,应该是一百一十八岁。

尧帝的继承人舜帝,三十岁时遇到尧帝;五十岁开始,舜辅佐尧帝处理政事。舜在六十一岁时正式继承帝位。舜即帝位三十九年后,在去南方考察巡视途中逝世,享年一百岁。

远古时期,地球人类社会经济欠发达,人们的生存条件十分恶劣,缺衣少食,忍饥挨饿,缺医少药,医疗水准低下。当时的社会,人类平均寿命只有二三十岁。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尧帝的个人寿命达118岁,舜帝的寿命为100岁,是令人不可思议的奇迹。今日,人类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衣食住行基本生存条件都得到了保障,医治疾病的技术水准空前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只有七八十岁。尧帝和舜帝是如何养生长寿,寿命达到百岁,对今人来说,是未解之谜。

东晋王嘉著《拾遗记》卷四一记述:大秦帝国时期,“有宛渠之民,乘螺旋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沦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初开之时,了如亲睹。”

“宛渠之民”掌握着现代人不可思议的高效能源。他们若用于夜间照明,只需“状如粟”的一粒,便能“辉映一堂”。倘丢于小河溪之中,则“沸沫流于数十里”。

神秘的“宛渠之民”究竟是何许人也?秦始皇认为:“此神人也”。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用外星来客的观点对这一记载进行了诠释:一群具有高度文明的智慧外星人,在地球诞生之初,就来到了地球。他们自称“宛渠国民”。这群外星人,活动在占地表面积2/3的地球海洋中,用“形似螺”的“沦波舟”作交通工具。这种交通工具水陆两用,日行万里。

宛渠国民,“两目如电,耳出于项间,颜如童稚”。他们注意观察地球人类世界的重大变化,一有新的动向,哪怕“去10万里”,也要“奔而往视之”。他们对地球形成时期的状况“了如亲睹”;对“少典之子采首山之铜,铸为大鼎”之类事情甚为关心,曾赶到现场考察,结果看见“三鼎已成”。

当代的一支考古队,在东南地区挖掘一座春秋古墓时,意外发现了一把沾满泥土的长剑。当考古人员除去剑上泥土之后,发现剑身上刻有一行古篆字“越王勾践自用剑”。这柄古剑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没有生锈,依然亮光四射、锋利无比。这是什么原因呢?

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原因在于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

铬是一种耐腐蚀的稀有金属。在地球地表的岩石中,铬金属的含量很低,提取更是不易。

铬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它的熔点大约在4000℃。德国和美国,分别在1937年和1950年,先后发明了提取铬的技术,并申请了国家专利。那么,在2000多年以前的中华远古时代,是什么人用什么方法将铬这种贵金属镀到剑上去的呢?这是一个让现代人猜不透的千古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