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帝国的密码
7640800000082

第82章 慧眼识才得江山

中华上古时期,夏朝诸侯王成汤英明睿智,体恤民生疾苦,致力于满足广大民众衣食住行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民众的拥护爱戴。成汤对大臣们说:“一个人通过水面可以看见自己容貌的丑与美;一国的君王,通过观察自己管辖百姓生活的好坏,就会知道自己治理国家措施的得失成败。”

夏朝民间的高士伊尹,天资聪颖,知识渊博,见多识广,胆识超人。伊尹苦于为国效劳缺乏人举荐的途径,就自动降低身份,屈尊去做成汤王后的陪嫁男仆,创造接触国君的机会。

伊尹自己背负着炊事做饭的用具鼎俎,来到成汤王宫。伊尹充分发挥自己擅长烹煮煎炸食物的技艺,通过烹饪各种饮食的不同味道,向国王说明治国理政的道理,劝谏成汤国王治国要实行王道仁政,制定国策要富民广施仁德,才能达到强盛国家,拓展疆域,得到更广大富饶美丽江山的目的。成汤王认识到伊尹的贤能智慧,任命伊尹总理成汤国家的政务。

在伊尹的辅佐治理下,成汤国日益繁荣,国泰民安,国家经济蒸蒸日上,国力强大。

夏朝天子桀王荒淫无道暴虐,生活奢华无度,残害无辜,胡作非为。夏朝民众痛恨桀王的残暴。成汤国王顺应民众的愿望,联合四方的诸侯,组成反叛联盟,担任联盟的首领,起兵征讨暴君夏桀王。

伊尹替成汤王起草发布了讨伐夏桀王的檄文《汤誓》。

《汤誓》列举了夏桀王的滔天罪行。桀王自私自利,为了享受奢华的生活,奴役民众大兴土木工程,兴建楼堂馆所,让民众抛弃妻子儿女服劳役,许多民众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桀王肆意掠夺民众的财产,杀害无辜的百姓。民间歌谣唱道:“夏王无道,百姓遭殃。宁愿去死,也要夏王灭亡。”

《汤誓》表达了普通民众对桀王愤恨的思想情感,引发广大民众的强烈共鸣。人们纷纷自愿参加征讨桀王的军队。

夏桀王众叛亲离,统治政权分崩离析,兵败自杀。成汤王统一华夏中原地区,建立了中华历史上强大的商王朝。

秦王穆公迎娶晋国的公主为王后。此时,晋军刚刚攻灭了虞国和虢国,俘虏了虞国国君和大臣百里傒。百里傒作为晋国公主陪嫁的奴仆去秦国。

百里傒在去秦国的途中逃跑,来到了楚国。

秦穆公听说百里傒贤能聪慧,想用重金从楚国赎回百里傒,又怕楚国人知道百里傒是人才后不放人。秦穆公心生一计,派使节到楚国,对楚人说:

“秦王后的陪嫁仆人百里傒,现在楚国。秦王请求用五张黑色的羊皮赎回他。”

楚人不了解百里傒的情况,觉得很划算,就收下了羊皮,将百里傒交给了秦国的使节带回去。

此时,百里傒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秦王穆公亲自从监狱牢房中将百里傒释放出来,与他谈论治国的大政方针。

百里傒辞谢道:“我是亡国之臣,不值得大王咨询。”

穆公说:“虞国君主愚昧,不能重用你,听从你的劝谏,因此亡国。亡国不是你的罪过。”

秦穆公虚心向百里傒请教安邦定国富民强国的政策。穆公与百里傒连续交谈了三天,相谈融洽,相见恨晚,心中喜悦。穆公立即授予百里傒掌管国家政务的权力,号称五羖大夫。

百里傒对穆公说:

“我的才智浅薄低下,比不上我的朋友蹇叔的智慧。蹇叔才华横溢目光敏锐,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具有神奇的预知能力,对未来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预见能力。蹇叔是隐居在民间的高人贤士,不为人所知。

我在游历齐国的时候曾经陷入了困境,身无分文,只能沿街乞讨为生。此时,是蹇叔慧眼识人收留拯救了我,让我免于冻饿而死。我为了谋生,想去齐国侍奉国王无知,蹇叔阻止了我,使我能够避免卷入齐国宫廷内乱残酷杀戮丧生的灾难。周王子喜好牛。我借助养牛创造机会接近了他,使他能够了解我。周王子想重用我为官。蹇叔又劝阻了我,使我能及时的离开,避免了被喜怒无常嗜杀成性的周王子诛杀悲剧的发生。后来,我去侍奉虞国的国君。蹇叔再次劝阻我。这一次,我因利欲熏心财迷心窍,贪图功名利禄,没有听从他的忠告,遭遇了亡国被俘当奴仆的祸患。我两次听从采纳了蹇叔的意见,能够幸免遭难。第三次,我固执己见,不听他的建议,就遇到了灾难。由此,我知道了蹇叔的奇才智慧无人能比,世所罕见,天下无双。”

听了百里傒的推荐,秦穆公惊喜万分,马上派人携带贵重的礼品迎请贤士蹇叔,任用蹇叔担任秦国朝廷上大夫的重要官职。

得人才者得江山。胸怀大志的秦穆公,在古代智者百里傒蹇叔的辅佐下,励精图治,兴利除弊,改革创新,秦国的国力日渐强盛。

在东方,秦军击败了强大的晋军,俘虏了晋国的君主夷吾。晋国被迫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国的国土扩展至黄河的边上。

在西方,秦军接连打败了西戎国的军队,占领了西部广阔的土地,拓展了方圆数千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

在南方,秦军灭亡了梁国和芮国,威震华夏。

秦穆公慧眼识才,大胆使用人才,给予人才充分的权力自由发挥才干,施展抱负,使得地处西北边陲地区的秦国一跃而成最强大的诸侯国家,为今后的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华夏建立中华帝国奠定了国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