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帝国的密码
7640800000010

第10章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周勃是江苏沛县人,家庭贫困,依靠编织手工艺品维持生计。周勃身材高大,身强力壮,是一名拉强弓狩猎猛兽的勇士。

陈胜吴广起义反秦后,同乡的刘季也起兵响应。周勃参加了刘季领导的义军,跟随刘季武装反抗暴秦的统治。周勃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刘季多次奖赏他,先后赐予他五大夫、虎贲令、威武侯、绛侯的爵位,绛县八千一百八十户缴纳的税金作为他的食邑收入。

周勃为人忠厚老实,正直倔强,汉高帝刘季认为他可以托付身后的大事,便在临终前,嘱咐周勃辅佐年幼的孝惠帝。孝惠帝任命周勃为大汉帝国的太尉,统帅全国的军队。吕太后去世后,吕氏家族的吕禄以赵王的身份担任帝国的上将军,掌握军队的指挥权,吕产担任丞相,控制帝国的行政大权。吕氏族人阴谋颠覆刘氏的家天下。危机关头,周勃与陈平合谋,诛杀了图谋不轨的吕氏宗族,拥立孝文皇帝。

文帝即位后,任命周勃为右丞相,赏赐他黄金五千斤,食邑一万户。周勃因扶持代王登基称帝有巨大的功劳,得到皇帝的奖赏信任,位高权重,权倾天下,位极人臣,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俗话说,物极必反。当一个人的人生事业登上巅峰后,必然会面临危机,人生的命运发生逆转。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正如正午的太阳当空照在大地,此后,必然倾斜,向西落去。周勃的朋友看到了周勃身处危险之中,随时都会有灾难发生。朋友找到周勃,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将军是跟随高帝起兵战功显赫的老臣,在军队中的威望很高。你又谋划诛杀了吕氏宗族,扶持代王即位称帝,立了新的功劳,威震天下,无人可比。你受到皇帝丰厚的赏赐,处在无比尊贵的地位,除了皇帝,谁也比不了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怕出名猪怕壮。嫉妒眼红你的人必然不少。时间久了,别人必然会诽谤陷害你。那时,皇帝也不再信任你,会对你产生怀疑,将你治罪。灾祸肯定要降临到你的身上。”

听了好友的劝告,周勃觉得有道理。此后的一段时间,周勃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寝食难安。思前想后,周勃觉得自己唯一明智的选择是辞官回家,颐养天年,方能消灾避祸。

拿定主意后,周勃向皇上提交了辞职的报告,请求交还相印,回家养老。文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二年后,丞相陈平去世。文帝再次任命周勃为丞相。几个月后,文帝对周勃说:“前一段时间,我下达命令,列侯都要到最近的封地去。有的人还没有走。你是我器重的人,你带头到自己的封地吧。”于是,文帝免去了周勃的丞相职务,让他离开首都京城,下放回到自己的封地。

回乡后的周勃,心中恐惧。皇帝在自己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下,将自己免职,明显是对自己不再信任,对自己产生疑心。恐怕是听了别人的谗言,怀疑自己图谋不轨。由此,周勃忧心忡忡。每当朝廷的使臣来自己的封地巡视,周勃都会害怕自己突然被杀害,经常是身披铠甲,命令家里人手持武器,与朝廷的官员会面。周勃的反常举动,恰恰给了别人口实,让别人抓住把柄。于是,有一些人上书皇帝,诬告周勃谋反。文帝本来就觉得周勃功劳太大,功高震主,威望极高,把他看做是自己的威胁,想找机会整治他。收到别人的控告书后,文帝下令逮捕周勃,让狱吏进行审讯。

在监狱中,曾经是军队统帅指挥万人作战的将军周勃,却遭到了狱吏的欺负侮辱,受到很多的折磨。周勃不得不向狱吏低头,用一千金贿赂狱吏,狱吏才给周勃出主意,让周勃的儿媳文帝的女儿作证周勃没有谋反的意图。周勃又要家人倾家荡产,贿赂当朝太后的家人,请求薄太后救救自己的性命。当周勃谋反的大案临近判决时,文帝朝见自己的母亲薄太后,太后顺手抓起自己的头巾扔向皇帝,骂道:“绛侯当年身披铠甲,统帅大军的时候,他在那时没有谋反,如今身居贫穷的绛县,没有了军队,反而要谋反叛乱吗?”文帝已看到周勃在狱中的供词,知道他无罪,就向太后谢罪说:“狱吏已查清周勃没有罪,就要释放他了。”

于是,文帝派人带着圣旨到狱中,赦免了周勃,恢复了他的爵位和食邑。

周勃出狱后,感慨地对朋友说:“我曾经在战场上统帅数十万大军杀敌,不惧死亡,却不知道狱吏的厉害,让我害怕。”

人生春风得意之际,切不可忘乎所以,飘飘然。须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急流勇退,明哲保身,永远是明智的选择。只知前进,从不知后退的人,灾难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降临。适可而止。识时务者为俊杰。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物极必反,否极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