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散文分册)
7632500000017

第17章 写朋友(3)

《好声》这篇文章写“耳烧界”的大神叶立,但作者不是直接去描写,而是先从自身对音响器材熟悉和对音乐欣赏理解写起,让读者知道,他本人就是一个行家,而且是相当不错的高手。证据之一,他小学时代就自己动手制作“矿石收音机”;证据之二,他有一位国宝级音乐评论家的父亲;证据之三,他对耳机的如数家珍。过去大官出巡之前都有差役锣鼓喝道,渲染气氛。而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真正的绝世高手很少从一开始就出现,而是让那些水平差的江湖好汉先在什么山、什么峰、什么洞、什么庄拳脚相加,扭作一团,斗个你死我活,然后高手出场,摘一片叶子撒过去,那些使蛮力的好汉们纷纷倒下。在《天龙八部》里,无量剑和神农帮的一帮好汉就是这样自相斗殴起来的,但他们玩命地打斗,不过是为了从天山童姥的使者那里得到解药。然而,什么是解药呢?不是各种中药熬制的药丸,而是使者用手运功凝水成冰……这简直太坑爹了!天山童姥还没有亲自出马啊,好汉们就像被割的稻子一样七倒八歪啦。

这也是写大神出场的一种经典手法,最经典的是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在第二编里已经推荐过了,没有读的童鞋赶紧读一下。你可以从中知道,那小说里最顶级的五位大神: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接引道人、准提道人,是到最后才出场的。一开始,都是一些小仙小怪在斗法。

在散文中引入武侠小说的技法,算是本文的特色之一。

严锋先生写这篇文章,好就好在他本人就是一位音响发烧友,常年浸淫于此;另一个好处是,他是文学教授,长于文字表达,并且兴趣广泛,涉猎广博,可以说是老顽童般的人物。

合适的人写合适的文章,这也不常有,所以,好文章不常有。

《感官的盛宴》《和而不同》。

张辛欣,女,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曾是北京人艺导演。早期代表作品有《在同一地平线上》《我们这个年纪的梦》《疯狂的君子兰》等。1986年底出版了现代中国第一部大型口述历史作品《北京人——一百个中国人的自述》,轰动一时,该书立即在欧美被译成十多种语言出版。随后,她开始了海外游学生涯,曾为法国文化部访问学者、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她多才多艺,既是作家,也是导演、摄影、舞台设计、制景工和数码剪接师。她现居美国,迷恋于制作多媒体数码书、画连环画。

美国环保主义者的非主流生活。

零消费主义者凯瑟琳

张辛欣

凯瑟琳和我丈夫斯蒂夫大学时候共事,念法学院的斯蒂夫是校刊主编,主修人类学的本科生凯瑟琳是校刊摄影师,脖子上成天挂着相机。三十年前一起做杂志的同学,成了医生、律师、教授、广告商、华盛顿官员;而凯瑟琳,打各种零工糊口,端盘子,给所有本地小报拍照片,坚持拍摄。她熟悉本地每一条小路,熟悉本地每一个小乐队,熟悉色情业和贩毒动态,超过做犯罪案件的斯蒂夫。后来,她把最后一个固定的活儿也辞掉了,对自己说,看连一份职业都没有到底能坚持多久?!

她觉得幸运,总是有人找她拍点什么,挣点小钱,她给阔人们拍肖像,阔人照片和捐款钱数印在各种慈善机构的年度报告里,一张阔人捐款照的报酬是六百块。而“野小子”凯瑟琳醉心的是艺术构图的静态树叶,说大自然本身是无数的完美几何。为了得到一幅理想画面,她像猎人一样耐心地观察等待好多天。她使用的照相机还是大学毕业时候买的,添一个两千块的镜头对她来说是要勒紧裤腰带的大件。她完全靠传统相机,用传统暗房技术做效果。而传统摄影,你知道,在人人数码相机的这个世纪,是绝对末路之中。有时候,凯瑟琳饭都吃不上,拿最后一点钱给狗买狗食,自己到商场后门扒拉过期罐头吃。但是,凯瑟琳拍出来了,作品上了《滚石》《史密斯学会杂志》《众生相》。她的作品开始有私人收藏了,她有代理商了,一张一米尺寸的照片卖到一千二百美金,代理商拿走一半,她得一半。像美国梦的基本归宿,凯瑟琳终于能为买个小房子支付头款了。

分析

热爱摄影艺术,采用传统暗房技术洗印照片的凯瑟琳,30年没有一个固定职业。

那是八年前,刚好是感恩节。我们总是跟凯瑟琳一块儿过感恩节。斯蒂夫烤火鸡,凯瑟琳做核桃派,我做春卷。从前是在我们家过,那一次特意去她的新家过。家在一个破败地段,斯蒂夫帮着凯瑟琳处理相关法律文件,先去拜访过。那个房子,被房主遗弃很久了,只有小偷和耗子光顾,按照斯蒂夫的形容,那小房子活活就是凯瑟琳,是一片“恐怖的混乱”。

不过,端着春卷走近,我觉得,这里每个细节都体现着洁癖的凯瑟琳,一切在走向新秩序的进程之中。房子前面是一堆锯末山,因为砍倒一棵死去的老橡树,一小段一小段橡木块铺出田园风情的路沿。尽管,一进门我就看到过道的墙皮撕裂,但是破墙被一张全美国森林自然保护区地图遮住一小半。厕所墙上掏着洞,露着龇牙咧嘴的砖头,小偷挖走了闸盒。凯瑟琳把盗洞当供龛,在里面点起带香味的小蜡烛。凯瑟琳把原本是餐室的房间,改成做照片的暗房,于是我们得坐在地上吃东西。周围堆着她的音响、她的山地自行车、四个废品回收箱,整齐排成一列,严格地分类:塑料、废纸、易拉罐、玻璃——象征着秩序的终结。

分析

摄影艺术家的陋室。

我们和凯瑟琳的两条狗一起吃,两条狗都是凯瑟琳捡来的,一条是在本地捡的,一条是她去亚拉巴马州国家公园拍摄时候捡回来的。两头大狗守在凯瑟琳的左右,凯瑟琳看起来好像埃及墓穴壁画上的女王。而我们吃着,从狗和人类的关系讨论人类社会在“新石器革命”后的大退化。这个对新石器革命质疑的理论,是凯瑟琳念人类学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此理论认为,从集体狩猎进化到农业社会,其实是人类种群的极大倒退。“新石器革命大倒退”的理论一出现,校刊编辑部的斯蒂夫们都很着迷。这理论推测说,狩猎期的人类,每礼拜干二十小时活儿足够饱肚子,集体狩猎还有游戏娱乐成分,当人类进入农耕化,看似飞跃,但是,成为农民的人类每天都得干活,靠天吃饭,一场暴雨,一次大旱,一阵虫灾,轻易毁掉一年的辛苦劳作,一年到头不得休息,人类生活质量其实是大大地退化。

我联想到这段闲聊,因为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理论。听着长在后工业社会、毫无农业劳作经验的他俩高谈阔论,我觉得这理论和我十分亲近。不仅因为我干过农活,是中国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体验者和见证人,我想起我叔叔说的。他一辈子在地里干活,雇农—自耕农—合作化社员—自耕农,每一次去老家看望他,总是在地里找到他。小时候听叔叔跟我叹息,“累得我直生气!”累了要生气?我那时候不明白,年纪越长,我越来越理解了体力劳作(创作也是)和焦虑和忧愤之间的关系。叔叔前几年过世了,但是,这句农人话深深地埋入我的心底。我的农人叔叔不知道的这个“农业化倒退论”进而指出,由于农耕让口粮大增,人口的繁殖也大增,于是要生产的更多,以养活更多人口,人类落入自己造下的大陷阱。

记得在凯瑟琳家地板上他们俩说到,考古学证明,人类身高比狩猎时期人类矮不少,那时候男人平均身高一米八,如今大吃大喝,但是退化指征毫无恢复的迹象。骨骼遗骸分析表明,农业革命之后人类贫血,维生素水平不如远祖,农民要比狩猎者寿命短。我听着心想,后工业时代斯蒂夫偏爱这类考据,因为不想投入早九晚五的中产阶级轮回吧?

而凯瑟琳那时候说:“农业社会起源于人类跟家禽住在一起了,于是各种疾病大大增加,这一切都是你俩引起的!”她双手搂抱她的两条大狗:“人类社会退化到如今,开端是人类驯化了你们狗!”凯瑟琳说着,亲昵地揉着狗脑袋,而狗快意地接受批判。

分析

关于集体狩猎和农业社会的一场议论,颇为独特。世界各地的岩画,都是狩猎时代留下的,似乎可以做证那时候“有闲”,因此热爱在坚硬的岩石上刻画艺术图像。

凯瑟琳从来不求律师斯蒂夫的帮助,除非是为了狗——她经常呼吁斯蒂夫其他朋友领养被人扔的狗——要不,就是为那条她从三百英里外国家公园捡回来的巴蒂。狗巴蒂十分凶猛,遇到生人狂叫,看到穿制服的猛咬。因为咬女巡警,狗巴蒂被抓进狗监狱,斯蒂夫代理狗巴蒂的案子,幸亏女巡警也是养狗人,狗巴蒂无罪释放。凯瑟琳和斯蒂夫分析说,巴蒂走失之前可能给非法种大麻的人看大麻园地,那个地方有此恶名,不良少年狗巴蒂从头被人训练见到穿警服的就咬。下一次,狗巴蒂把前来查电表的制服女跟警察制服弄混了,又扑上来咬人,又进了狗监狱,凯瑟琳也面临服刑和巨额罚款。狗律师斯蒂夫动用了一串人,狗心理医生、狗训练师,狗巴蒂得到保释,但是,巴蒂外出散步时必须戴嚼头,凯瑟琳必须在后院安铁栅栏,狗巴蒂可以在家坐牢。

孤独的凯瑟琳离不开她的咬人狗。据大学同学传说,凯瑟琳是同性恋,然后说她是双性恋,不过我认识她十多年了,她总是一个人,我从来没看到她有女友或者男友,也许她一直在失恋,或者大学流传说法根本是错误的。说法出自一起做校刊的亚裔男生,那时候凯瑟琳长发遮盖优美的身体曲线,那位男生跟凯瑟琳约会,然后男生写了一张超沮丧的纸条:“凯瑟琳,万想不到你是这样!”纸条在校刊编辑部里流传,凯瑟琳从此被定性了。

我面前的凯瑟琳,无修饰的短发,身体干瘪到无性别,她常年在野外、在暗房独自劳作,人消瘦得好像衬衫里面没有一副身体,要不是脚上蹬着一双厚重的越野靴,我看着她总是怀疑,一阵风就能把她吹走。也许,凯瑟琳在意的、追求的,只是创作,什么同性恋双性恋,她对人类的两性活动没有兴趣!有一次看着月亮,她跟我轻轻说道,人何必为糊口活着?什么都可以不要,只看能不能拍出一点有意思的东西……说的时候,眼中闪着泪光,朦胧追求之光。

分析

这里写凯瑟琳的极简生活态度。

这些年下来,穷艺术家凯瑟琳和律师斯蒂夫一直走得近,也因为她老爸和斯蒂夫离奇的“文学关系”。

凯瑟琳的爸爸和斯蒂夫出自同一个波士顿小镇,两代人先后是同一位高中老师的学生,那位普通的中学教书匠,最先发现了女诗人普拉斯(SylviaPlath),她也是他的学生。接着,中学教书匠启发了凯瑟琳爸爸的文学观察力,继续教着下一代,启悟了斯蒂夫的写作认知。师姐女诗人忧郁自杀了,凯瑟琳爸爸成了文学教授。斯蒂夫在大学玩杂志时候,文学教授爸到学校看望凯瑟琳,拜访校刊,斯蒂夫还跟他展露狂想,说想当记者,开发新的“水门事件”,把新闻稿写成摇滚乐。后来,凯瑟琳爸爸找到自己高中时候的作文,特意给小同学斯蒂夫邮来,想着共同缅怀文学启蒙,然而斯蒂夫已然成了奸诈的律师,甚至能为狗咬人振振有词地辩护!

而凯瑟琳和爸爸一直保持距离,因为爸爸一直不能接受她的生活方式。她跟斯蒂夫批评教授爸爸:“一辈子躲在学院当教书匠,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缺乏创作自信!”

分析

凯瑟琳父亲是文学教授,而斯蒂夫“甚至能为狗咬人振振有词地辩护”。人生的各种不同。

2011年的感恩节,还是我们几人一起过,加上凯瑟琳的弟弟里默。我们在背后担心凯瑟琳,不过,吃着火鸡,斯蒂夫只是委婉地问一句业务如何?凯瑟琳口气干脆,“跌到地板!”大家转移了话题。凯瑟琳面临困境,这是不言自明的,她的艺术摄影照片买主不是超级富人,是有艺术品位的中上产阶级,经济大萧条,最先饿死的是艺术。假如,只是凯瑟琳的职业面临危机,你也会想到的,因为全部古典手艺都在消亡中,看看你身边,多少老手艺消失了。不过,在我这边世界,凯瑟琳的弟弟里默也面临危机。

里默,曾经跟凯瑟琳和斯蒂夫上同一所大学,低姐姐两级,不是校刊人,但是成天跟斯蒂夫这伙人混,是闷声不响的“跟屁虫”,是那种不善交友的Nerd(宅男)。里默和姐姐一样,也是自由职业者,蹲在家里做网设计,自学做动漫,接了航天署宇宙飞船动画。和姐姐一样,里默也是零消费主义者。他住在小城市,因为小城市的房租低廉,里默消费的全部内容,动漫游戏软件和装备升级,大宗消费还包括收藏经典电影碟,再就是给他的狗买玩具。效仿姐姐凯瑟琳,里默也跟一条大狗做伴儿,而里默走动最近的人类朋友就是一个姐姐凯瑟琳。每年感恩节,里默开长途车,带着狗,到姐姐这里来过,姐姐没房子的时候,姐弟俩人带着狗来跟斯蒂夫和我过节,四人类三条狗的感恩节年复一年,成了传统。然而,经济大萧条来了,美国航天署计划削减了,美国人登月梦想狠狠降落地面,里默给航天署做的动漫小活儿突然没影儿了,里默没有收入了,他先卖掉了多台电脑,然后卖掉了电影经典收藏,在感恩节之前退掉了小城公寓,开着车,带着狗,路过姐姐住的这个城市,和我们一起吃过火鸡,继续开车,里默返回二十五年前的出发地,回到爸爸妈妈家。

斯蒂夫看着蔫乎乎的里默,感觉着酸楚,因为里默这样的“美国孩子”就像他自己,像凯瑟琳一样,当你离开家——离开父母家的时刻,也是成人的标志,再返回父母家是极丢脸的,也是最后的无奈。不过,如今这时候,返回父母家的成年人是这么多,当红脱口秀主持人艾伦正在电视里戏谑说:“你们很多人返回父母家了是吧?”电视里现场观众热情响应。“那我给大家一点我的体会和忠告(电视里观众凝神听,电视外我们也凝神听):第一,一有机会赶紧搬离!”(观众哈哈大笑);“第二,有机会就搬离!”(观众大笑);“第三,搬离!”(观众笑)。我们也都笑了,然后,好像中国你我的饭桌表现,赶紧说,“吃啊,吃啊……”但是,那时我们并不知道,凯瑟琳已经山穷水尽了。

分析

经济萧条之后的普通人生活进入困窘,“零消费主义者”多少也要一点点消费的。

闷头不响的里默一走,凯瑟琳来电话了,说需要斯蒂夫帮助。我们以为狗巴蒂又咬人了,凯瑟琳说,她的房子眼看就要被银行收回了。

赶紧地,我们上凯瑟琳家去。开车走近看到,有的房子前面竖着银行出售标志,这是这个地段房价危象的明标!斯蒂夫说,这个地段早期住户是白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的时候住户破产了,全都逃走了,荒掉了,穷黑人搬入,一直到世纪末经济起飞的时候,雅痞和一度有点小钱的比如艺术家凯瑟琳,搬进来了,把地段房价抬起来了,而原住户黑人本来不存在房屋贷款,在刺激消费和房价大涨的普遍幻觉感下,拿拥有的房子当抵押借债消费,在后院修游泳池,买巨大电视,天天吃餐馆,加入豪华船旅游天下,现在,无言的银行出售牌子在哭诉,房价和债务向大家一起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