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讲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掉转头来议论一下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大羿。据神话典籍提供的线索,嫦娥逃走之后,不幸驻留在人间的大羿,内心被寂寞和仇恨所缠绕,郁结久了,心理上逐渐出现病兆,性情开始发生巨变,把自己放纵成了一个超级恶棍,其行径与过去判若两人。他看中了河伯的美丽妻子,便给河伯安上了政治罪名,将其射杀,进而把他的几个美妻全部据为己有;他还到处征战,滥用暴力,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也许因为作孽太多,大羿的晚景变得十分黯淡,估计连生计都难以维持,否则又何必靠开办“射箭训练班”糊口。但即便是这种营生,后来也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圣人孟子回忆道,大羿学生中有个名叫逢蒙的,因为嫉妒老师的不可超越的箭术,竟然用桃木大棒把他活活打死。英雄兼流氓的大羿的一生,就此拉上了悲剧性的帷幕。大羿死了之后,一个叫作宗布的大祭司负责主持他的祭奠。据推测,这可能是一种很高规格的礼遇。尽管大羿功罪参半,世人仍然对他保持了崇高的敬意。
但大羿的真相果真如此?此人难道就是英雄加流氓的混合物?神话典籍里的另一些蛛丝马迹,把我们引向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结论。而要说清楚这点,必须先对那只所谓“玉兔”的真实身份予以揭露。
这只“玉兔”,也是月球上的著名居民,它的捣药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不朽的神话。在古代典籍里,“玉兔”本来记作“顾兔”,而“顾兔”则源自“瞻兔”(“瞻”与“顾”的语义相同)一词。这个所谓的“瞻兔”,其实就是“蟾蜍”读音的一种误记(两者的上古读音非常近似),这就是为什么在古代神话典籍里“玉兔”可以与“蟾蜍”互相替换的缘故。早在三十年代,名诗人闻一多曾经提出十一种证据,证明“玉兔”就是蟾蜍,言之凿凿,很是令人信服。但世人总觉得蛤蟆形象可憎,不如玉兔来得可爱。所以在中国民间,玉兔的形象最终替代了蟾蜍,成为除嫦娥外的二号形象代言人。
分析
从大羿形象的前后不同(英雄到流氓)的差异中加以分析,发现其中不能自圆其说的谜团,从而加以破解。这是朱大可的典型方式。
大羿原来是一位埃及鳄神
形貌丑陋、性情孱弱的“蟾蜍”,并不是“玉兔”的本相。只要为它添加一个凶恶的吻部和一条粗大的尾巴,我们就不难看出,它其实是鳄鱼的一种视觉变形而已,换句话说,它是两栖爬行动物猪婆龙的省略和变形。猪婆龙,其古代名称叫作“鳝鼋”,与蟾蜍的上古发音几乎完全一致。正是这种造型和语音上的一致,导致了从鳄鱼到玉兔的巨大讹变。而更令人惊异的是,这条凶狠的大鳄,竟然就是嫦娥夫君大羿的真实面目。
已经有许多学者确认,鳄鱼就是龙的原型和世俗起源,而对大羿的崇拜,就是华夏先民对鳄龙的一次变相的历史追思。但耐人寻味的是,这头被称作“羿”的猪婆龙,与古代埃及神话中的涅伊特(Neit)几乎一模一样:第一,“涅伊特”一词的发音酷似“羿”的上古读音;第二,涅伊特是狩猎与战争之神,而羿也是猎人与射手;第三,涅伊特的象征物是一副盾牌,上面有交叉成十字的两支羽箭,羿的篆文写法就是两支并列的羽箭(令人惊讶的是,涅伊特的盾牌和其上交叉成十字的羽箭,也就是“十”和“日”两个符号的叠加,居然在中国被误解为“十日”,从而演化出“羿射十日”的著名神话);第四,涅伊特总是以鳄首人身之形现身,而羿则喜欢以鳄鱼的讹形――蟾蜍现身;第五,涅伊特拥有特殊的魔法力量,与安魂仪式密切相关,其形象通常被画在古埃及的石棺上,以治病驱邪和保佑永生,而羿的形象也大量出现在汉代以来的墓砖石棺上,手持“不死之药”,用以帮人祛病延年和实现长生梦想。
羿和涅伊特的惊人的同一性表明,要么中国的鳄龙崇拜起源于埃及,要么双方都起源于同一个更为古老的文明,而后才在中华文明的发育中逐渐本土化,与“尧神话”融为一体。尽管弄清全部真相还有待更深入的探究,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大羿的罪名必须洗清,他所蒙受的历史冤屈应当平反。因为我们的研究发现,大羿根本就不在作恶的现场。
分析
对比古埃及神话和中国神话,涅伊特和羿的相似度极高,这是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研究的一种。而本文用这些资料来对上古神话加以“侦破”,使得文章充满了趣味。
大羿与后羿:真假箭神之谜
既然大羿就是鳄神的变形,后来又以蟾蜍的形态现身,那么随之而来的棘手问题便是,那个居住在月球上的蟾蜍,究竟是嫦娥女士,还是大羿先生本人?这个问题似乎是难以索解的,因为大多数文献都坚持认为,在月亮上捣药的是嫦娥本人,只有汉代画像砖揭露了事情的真相:从河南南阳出土的一幅砖画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嫦娥正在翩然飞向月球,她的上半身尚未变成蟾蜍,梳着高高的发髻,脑后的辫发也清晰可见,而下半身已经开始变形,露出鳄鱼的后肢和尾巴。而在月球上,一只蟾蜍正张开四肢等待着她的到来。根据逻辑和常识,这只蟾蜍不可能是别人,只能是大羿先生本人。历史的内幕就这样在汉画上昭然若揭。
大羿因射杀帝俊的九个太阳儿子,得罪了天子,政治前途大为不妙,甚至可能要面对更为险恶的生命危机,为此他只能向西王母求取“不死之药”,安排了全家向月球逃亡的计划。事实上他先于嫦娥抵达了月球,而嫦娥只是第二批的团聚移民。尔后,他们以“玉兔”或“蟾蜍”的名义双双在那里居住,成为夫妇恩爱的范本。令人费解的是,这块画像砖出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而且被广泛引用,但研究者对其上刻画的事实竟然视若无睹,这不能不说是神话学研究的重大疏漏。
在大羿升天后继续大地上横行霸道的,其实是大羿的替身“后羿”。这个“赝品”本来名叫“有穷氏”,在大羿离任之后,他以继承者的身份行事。这个“后”字,既可以当“帝王”讲,也可以通“後”字,也就是时间靠后的意思,实在是一语双关的妙字。所以“后羿”一词,也可以解释为“大羿的继承者”。但此人并未继承大羿的正义传统,反而倒行逆施,涂炭生灵,其罪行到了罄竹难书的地步,结果被学生逢蒙所杀,可以说是死得其所。诗人屈原不辨真相,在《离骚》里对大羿进行愤怒的诘问,就连目光犀利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里也混淆了大羿和后羿的区别,把后羿的许多罪行安在大羿头上。正是那些名家的指证,令大羿蒙上不白之冤长达数千年之久。大羿名誉的受损程度,真是令人发指。
分析
本文至此出现了令人惊讶的结果:大羿和嫦娥都移民到月球了,但一暗一明,而且加以变形伪装。他们夫妻在月球上团聚,给地上的文人留下了盲目的遐想。这样的变化,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读者有没有预料到呢?
就像梁山伯和祝英台携手化蝶那样,大羿和嫦娥双双化作了蟾蜍,虽然模样有点丑陋,毕竟都成为同类,而且联袂获得了永生,这是值得大家庆贺的喜事。但他们的事业是艰难的:一方面要为自身的形象还原而苦寻出路,一方面要为人类长生药的研制而不懈奋斗。在月亮的阴影里,他们面朝地球家园,目光温存,坚定地举起了沉重的石杵。
拼贴是语言特色之一
接受固执与传统的考据训练和正向思维的人,大概有些难以接受这篇文章的展开和归纳。对于传统神话、上古传说,除了换位思考、角度独特的研究者,人们通常是不质疑其中有什么问题的,只是顺着原来留下来的一种固定思维来被动地接受。这种固定思维,实际上也是某种占主流地位的思考的结果,并不等于就是全部真相,更不是绝对真理。但长期受到中小学的打压式教育而毕业的人,从小就被教育服从、不质疑,习惯成自然而最后变成了顽固的思维,因此很难对权威、习惯产生质疑,有些人甚至难以接受别人对自己先入为主观念的质疑。
质疑,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精神。没有质疑,则剩下抄袭一途。但是,质疑之后,需要做的事情是广泛阅读、寻找、发现材料和证据,从而形成对这种质疑的支持。
文中分析时说到朱大可的语言特色之一是拼贴,这种拼贴包括词语拼贴和情景拼贴。“拼贴”手法在美国兴起的波普艺术中最为流行。一旦艺术家、作家把两种不同属性的事物拼贴在一起,这样的图景就产生新的意义。这些事物例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海报、杂志、报纸、易拉罐等,通过某种方式拼贴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意义。文字上,则是运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但彼此属性差异很大的词语组合到一起。在这篇文章里,类似的拼贴很多。大羿“开办射箭训练班”是其中典型的方式,即现行的流行词语套用到古人那里去,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反讽。
朱大可著《神话》和《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
李淼,男,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超弦理论和宇宙学,曾任台湾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客座教授,现为中山大学教授,筹办天文科学研究院。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1984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88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1990年在哥本哈根大学玻尔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90年9月至1992年8月在SantaBarbara加州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92年9月至1996年8月任布朗大学研究助理教授,1996年9月至1999年8月在芝加哥大学做资深博士后,1999年9月到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李淼科研之余热爱阅读、作诗、写散文,属于跨界达人。他曾为科普杂志《新发现》杂志撰写科普专栏文章,散文结集为《越弱越暗越美丽》,另撰有《科幻小说〈三体〉里的物理学》一书即将出版。
从中国古代神话中发现和现代宇宙学之间的秘密联系,打通科学和神话的彼此关系,读来兴趣盎然。
中国神话中的现代宇宙学
李淼
一
这是戏说。
如果有人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历史专家的身份质疑,我们表示欢迎,但不接受任何批评。
有人考证,中国最古最老的神是混沌。
《庄子》说,中央之帝为混沌。关于混沌的记载似乎不多,这就留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
混沌统治的时候,应该对应于暴涨期结束到光子退耦的时代,前后大约38万年,光子退耦了,混沌也就死了——神也会死的,所以混沌活了38万年。
《庄子》还说,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看来混沌就是这么死的。
(这个七日看起来很熟悉,因为《旧约》也说上帝创世费了七日的工夫,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光子开始退耦。)
我估计倏和忽是混沌的两个儿子。如果我估计得不错的话,一个统治物质,一个统治辐射。庄子的时代科学不发达,他以为倏是南海之帝,忽是北海之帝。混沌的时代,和光同尘,天地没有结构,哪来的南海和北海?
混沌先生是不是无性生子,我们无从查考了。在他7万岁的时候(如果以人生100岁来计算,他还不到20岁),物质和辐射一样多了,他决定生子,于是倏和忽诞生了。
我们不知道倏和忽活到了什么时候,也许现在还活着。他们远比老爸长寿,虽然他们的名字看起来是短命的。
分析
用《庄子》提到的中央之帝“混沌”“倏忽”等引发,代入现代物理学的知识加以相互印证、比较,是这篇文章的特色。读者会注意到其中不同语词的差别。
混沌在垂老的时候,生了幼子,他的名字叫盘古。《三五历纪》中说:“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很明显,在混沌死前18000年,盘古出生了。这段时间,也许对应于光子退耦之前最后散射发生的不确定时间。
问题来了,到底是倏、忽两位老哥谋杀了老爸,还是盘古老弟为了开天辟地杀死了老爸?这是宇宙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谜,又叫宇宙学第一奇案。
盘古同学比老爸和两位老哥都有名,所以很多人以为他是最老的神。在道教中,他的名字叫元始天尊。
盘古,根据我们的考证,应该还活着,因为我的同乡吴承恩同学在《西游记》里就记载了孙悟空见过元始天尊。
根据道教,元始天尊居住在玉清境内,天文学观测一直没有找到这个地方,相信盘古/元始天尊同学已经有了手机,只是公司既不是联通也不是电信,所以我们没有他的号码。
分析
这里写中国神话中最老的神“盘古”的来历,并把他与道教中的“元始天尊”进行归接。作为理论物理学家,李淼先生也不放弃语词拼贴的机会,让“盘古/元始天尊”和手机拼接。
除了玉清,还有另外两清,分别是上清和太清,上清是灵宝天尊居住的地方,太清是道德天尊居住的地方。
灵宝天尊的尊号是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和元始天尊不同,既有父亲,也有母亲。他在母胎中待了3700年才出世。同样,宇宙学对他的来历没有什么研究。我估计他出生在星系形成时期。
灵宝天尊是元始天尊的学生,学成之后,就占了三十六天的第二天。出生早的人有福气啊,不需要做博士后,就找到正式工作了。而且还“金童玉女各三十万侍卫。万神入拜,五德把符,上真侍晨,天皇抱图”。
我们认为,“上真侍晨”中的上真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上的美女,应该是宇宙第一美女。有了超女,自然就有好男,所以天皇同学虽然没有太多事迹,是世上第一个好男应该是无疑的。香港的四大天王,怎么能和天皇同学比呢?
盘古的另一位博士生是道德天尊同学,此人大名鼎鼎,是我的本家,即李耳同学。葛洪的《神仙传》说老子先天地生,看来也是在太阳系形成之前就出生的。后来春秋时代的老子,应该是道德天尊同学向耶稣同学学习,下凡创始道家以至道教。他在人间出生之前已经存在了,所以自称老子,老而为人子的意思。
老子住的地方也不俗,叫作太清,是宇宙中的第三别墅。既然他创立了道家,所以就成了飞仙之主,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养尊处优,将后来的神仙交给老子来管。虽然住在第三别墅有点憋气,权力还是可以平衡一下的。
李耳同学比耶稣同学要勤快,不时造访地球,有这样的记载:老子无世不出,数易姓名,初出于上三皇时号玄中法师;出于下三皇时号金阙帝君;出于黄帝时号力默子,又号广成子;周文王时为守藏史,号支邑先生;武王时为柱下史,号郭叔子;汉初号黄石公;汉文时号河上公。
分析
道教中的三大主神:盘古/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老子/太清/道德天尊,他们分别对应宇宙诞生、星系形成、太阳系构造的不同现代宇宙学概念;另一个对位是用现代语词“博士生”来加以系统化,即盘古和他的两位博士生:上清和太清。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