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高效能人士的50个习惯
761800000050

第50章 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些人每天早上预定好一天的工作,然后照此实行。他们是有效地利用时间的人。而那些平时毫无计划,靠遇事现打主意过日子的人,只有‘混乱’二字。”

在明确工作目的和任务后,能不能实现就在于能否进行合理的组织工作。

卡耐基认为,计划并不是对个人的一种束缚与管制,必须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并不是由计划决定的。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所以,对于计划一要定坚持,并坚信会实现它。

沃森在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时说,“我的助手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这也是我一直没有替换他的主要原因。他有一本形影不离的工作日记,每天早晨,他都会把前一天写好的工作计划再翻看一遍,而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他要对这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同时把下一天的计划再做出来。”

这是一个多么好的习惯。同时,也是每一位高效能人士也必须养成的习惯。

一、明确工作目的

史蒂芬·柯维在《有效的经理》一书中写到:“我赞美彻底和有条理的工作方式。一旦在某些事情上投下了心血,就可以减少重复,开启了更大和更佳工作任务之门。”

培根也说过:“选择时间就等于节省时间,而不合乎时宜的举动则等于乱打空气。”没有一个明确可行的工作计划,必然浪费时间,要高效率地工作就更不可能了。试想,如果一个搞文字工作的人资料乱放,就是找个材料都会花半个天,那么他的工作是没有效率可言的。

工作的有序性,体现在对时间的支配上,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很多成功人士就指出:如果能把自己的工作任务清楚地写下来,便很好地进行了自我管理,就会使得工作条理化,因而使得个人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只有明确自己的工作是什么,才能认识自己工作的全貌,从全局着眼观察整个工作,防止每天陷于杂乱的事务之中。明确的办事目的将使你正确地掂量各个工作之间的不同侧重,弄清工作的主要目标在哪里,防止不分轻重缓急,耗费时间又办不好事情。

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权限范围,才能摆脱自己的工作与上级下级的工作以及同事工作中的互相扯皮和打乱仗现象。

填写工作清单是一种明确工作目标的好方法。首先,你可以找出一张纸,毫不遗漏地写出你所需要的工作。凡是自己必须干的工作,且不管它的重要性和顺序怎样,一项也不漏地逐项排列起来,然后按这些工程的重要程度重新列表。重新列表时,你要试问自己:如果我只能干此表当中的一项工作,首先应该干哪一件事呢?然后再问自己:接着该干什么呢?用这种方式一直问到最后一项。这样自然就按着重要性的顺序列出自己的工作一览表,其后,对你要做的每一项工作往上该怎么做,并根据以往的经验,在每项工作上总结出你认为最合理有效的方法。

在制订工作计划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明确你的工作是什么,还要明确每年、每季度、每月、每周、每日的工作及工作进程,并通过有条理的连续工作,来保证正常速度执行任务。在这里,为日常工作和下一步进行的项目编出目录,不但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时间节约措施,也是提醒我们记住某些事情的手段,可见,制定一个合理的工作日程是多么重要。

工作日程与计划不同,计划在于对工作的长期计算,而工作日程表是指怎样处理现在的问题。比如今天还有明天的工作,就是逐日推进的计划。有许多人抱怨工作太多又杂乱,实际是由于他们不善于制订日程表,无法安排好日常工作,有时候反而抓住没有意义事情不放,不得不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

二、约束自己,达到目标

执行计划是对意志品质与毅力的一次考验与挑战,许多人的计划,并没有得到坚决的贯彻与执行,多是由于他们缺乏勇气与毅力,或是对自己过于放任自流,从表面上看,这并不会对你造成多大的损失,但是在不断的工作中,那些忠于计划,不断改进的人的进步会越来越明显,他们才称得上是高效能人士,他们的行为也必将会吸引企业管理者的关注。而那些无视计划的人,整日仍然处于无序的工作状态之中,当然,工作效率也是无从提高的。

计划贵在执行。在你制定计划的时候,也许并不受关注,可能还会引来一些人的嘲笑,认为这是幼稚的办法,能够给你鼓励与帮助的人并不多。因此,约束自己,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地将计划执和到底就成了高效能人士的一项重要品质。如果你对自己制定的计划有足够的信心与勇气,那么坚持下去,绝不放弃,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

大家可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这样一个人,他追求完全自由自在的生活,他讨厌生活对他的任何束缚。

他讨厌理发师对他的摆弄,因而他拒绝理发,一任头发胡须自由地疯长。

他讨厌洗澡时受水的冲刷和毛巾的搓擦,因而他拒绝洗澡,一任污垢满身,虱子乱爬。

他讨厌鞋子、袜子对他的约束,因而他拒绝穿袜,把鞋子也脱掉扔了。

他讨厌身上衣服对他的束缚,因而他把上衣脱下扔了,打着赤膊。

现在,他只剩下腰中皮带和下身裤子的束缚了。

他对皮带说:

“你给我滚开吧!你干吗总是这么紧紧约束着我?”

“可是,假如你失去我这惟一的约束,你就可能完全失去你的人格。”皮带说。

“胡说!你给我滚开吧!”他找来一把剪刀,剪断了皮带。

可想而知,皮带断了,裤子当然滑落了。他喜不自胜——为解脱了全身的任何约束而高兴异常。

当然,没有多久,人们就把他当作一个精神病人关进了病房。所有的约束他都无法抗拒了——他被彻底地约束了。

目标是前途,也是约束。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和目标,也许你必须干一些自己不想干的事,放弃一些自己深深迷恋的事,这样,你可能会觉得有一定的“约束”。但是,为了生活,为了计划的实现,为了成功,我们不能试图摆脱一切“约束”,而是应该在“约束”的引导下,一步步沿着既定的目标,稳妥地前进。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当年曾有过一段穷苦潦倒的生活。一次,他去一家大电器厂求职时,人事部主管见他个头瘦小又衣着不整,随便找个理由:“现在不缺人,过一个月再来看看。”一个月后,松下幸之助真来了,人事部主管推托没空。过几天,松下幸之助又来了,如此反复。那位负责人说:“你这样脏兮兮的进不了厂。”于是,松下幸之助回去借钱买了衣服,穿戴整齐地来了。主管没办法,便告诉松下幸之助:“关于电器的知识你知道得太少,不能收。”两个月后,松下幸之助又来了,说:“我已学了不少电器方面的知识,您看哪个方面还有差距,我一项项来弥补。”人事部的主管看了他半天才说:“我干这工作几十年了,今天头一次见到你这样来找工作的,真佩服你的耐心和韧性。”最终,松下幸之助以其坚忍不拔的品质成为经营管理的成功者。

三、想到就做

著名的畅销书作家奥狄·曼格诺说过:“一张地图,无论多精细,都不可能使你在地面上移动一步。我们的计划再科学,还需要我们毫不迟疑坚定地去执行才可奏效。”

事实上,那些高效能人士之所以成功,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想到就做,一有好的创意,立刻就付诸实施。香港超级富豪郑翼之,便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郑翼之1914年出生在潮州,那时他的父亲郑功毅在故乡创办捷和公司,当时只是家庭式手工业生产,制造一些婚嫁用的锡器如铜门锁、洗脸盆等。

他八岁时父亲去世,他们弟兄四人自力更生。当时,郑家很贫苦,为养家糊口,郑翼之的大哥郑植之去泰国学打金工艺。

其他郑氏兄弟夜以继日投入铁床的生产制造中,四、五个月之后,铁床销售一空,赚了一笔可观的利润。这一“铁床”之战尽管与郑氏事业此后的举措比起来只是小试锋芒,却起到了补血充气的作用。

郑翼之曾当过五金机械学徒,可说是此中行家,“铁床”之战尝到甜头后他又开始琢磨新的招术。

一日,郑翼之逛到维多利亚港,见港内有不少沉没的船只和炮弹壳,灵机一动,一个创意出现在脑海中。这些沉没的船只和炮弹壳,含有大量的铁料和铜料,对于当时金属极端缺乏的香港来说,可是无价之宝啊!如果拆卸下来或卖或用来作为生产原料,就可赚大钱。

郑翼之立即向政府申请在海上打捞沉船,一边又向渔民收购弹壳。

他们将沉船拆卸之后,将金属废料制成钢盘出售。并且,香港政府为了酬谢他们清理海港给了他们60元一吨的拆船费,就这样一石二鸟,两边收钱,郑氏的捷和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天地。

后来,他们索性向世界各国购买船只的拆骨。从经验知道,载货越多的船只越贵,但金属并不多;重量越大,载货数量不多的船反而售价便宜而且铁料又多。因此他们特别中意后一类的船只。

郑翼之每天留意英国轮船经纪开出的行情,购进廉价而且金属又多的船拆骨。由于当时香港极缺乏金属,所以拆卸所得的金属经加工后出售获得了极高的利润,郑氏的资本由75万元转眼变成150万,再变为450万……仅这一次所赚就达千万元。

随后,郑翼之又收购日本冲绳岛战场留下的弹壳,用来制造电筒壳和五金制品,由于不缺原材料,捷和公司因此在五金行业“一枝独秀”,其他对手已难望其项背。

有了雄厚的资金,捷和公司在香港迅速发展,先后与美国、日本、澳洲等先进国家合资在港设厂,引进西方技术。

在工业上赚了钱之后,捷和便把部分资金用来投资地产,由于捷和有很多厂房,搬迁时剩下大片土地,正好经营地产。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捷和先后在汉口道、土瓜港、北角等地兴建多幢住宅楼。1973年股市高峰,捷和将经营地产、建筑、财务和保险的捷联企业上市,又大赚了一笔。

在郑翼之后也有不少人群起效法,一窝蜂加入拆船业,但那时已只有3、4厘的利润了。

郑翼之成功的经验是:似虎一样行动如风,自己心中一旦有了好的计划,立刻全身心投入,付诸实施。

是不是拥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是判断一个人工作是否高效的关键因素。许多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认真地做一份计划不但不会约束我们,还可以让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当然,同许多其他重要的事情一样,执行计划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如果你约束自我,实现了制定的计划,你就成了一个卓有成效的高效能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