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高效能人士的50个习惯
761800000037

第37章 释放自己的忧虑 (2)

在8个小时以前,艾丽丝的外表和动作,看起来都精疲力竭的时候,她是否真的那么疲劳呢?的确,她之所以觉得疲劳是因为她觉得工作使她很烦,甚至对她的生活都觉得很烦。世界上不知道有几千几百万人像艾丽丝这样的人,你也许就是其中之一。

一个人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通常比肉体劳动更容易觉得疲劳,这已经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了。约瑟夫·巴马克博士曾在《心理学学报》上有一篇报告,谈到他的一些实验,证明了烦闷会产生疲劳。巴马克博士让一大群学生做了一连串的实验,他知道这些实验都是他们没有什么兴趣做的。其结果呢?所有的学生都觉得很疲倦、打瞌睡、头痛、眼睛疲劳、很容易发脾气,甚至还有几个人觉得胃很不舒服。所有这些是否都是“想像来的”呢?不是的,这些学生做过新陈代谢的实验,由试验的结果知道,一个人感觉烦闷的时候,他身体的血压和氧化作用,实际上真的会减低。而一旦这个人觉得他的工作有趣的时候,整个新陈代谢作用就会立刻加速。

心理学家布勒认为,造成一个人疲劳感的主要原因是心理上的烦恼。加拿大明尼那不列斯农工储蓄银行的总裁金曼先生对此是深有体会。在1943年的7月,加拿大政府要求加拿大阿尔卑斯登山俱乐部协助威尔斯军团做登山训练,金曼先生就是被选来训练这些士兵的教练之一。他和其他的教练——那些人大约从42岁到59岁不等——带着那些年轻的士兵,长途跋涉过很多的冰河和雪地,再用绳索和一些很小的登山设备爬上40英尺高的悬崖。他们在加拿大洛杉矶的小月河山谷里爬上米高峰、副总统峰和很多其他没有名字的山峰,经过15个小时的登山活动之后,那些非常健壮的年轻人,都完全精疲力竭了。

他们感到疲劳,是否因为他们军事训练时,肌肉没有训练得很结实呢?任何一个接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人对这种荒谬的问题都一定会嗤之以鼻。不是的,他们之所以会这样精疲力竭,因为他们对登山觉得很烦。他们中很多人疲倦得不等到吃过晚饭就睡着了。可是那些教练们——那些年岁比士兵要大两三倍的人——是否疲倦呢?不错,可是不会精疲力竭。那些教练们吃过晚饭后,还坐在那里聊了几个钟点,谈他们这一天的事情。他们之所以不会疲倦到精疲力竭的地步,是因为他们对这件事情感兴趣。

耶鲁大学的杜拉克博士在主持一些有关疲劳的实验时,用那些年轻人经常保持感兴趣的方法,使他们维持清醒差不多达一星期之久。在经过很多次的调查之后,杜拉克博士表示“工作效能减低的惟一真正原因就是烦闷”。

因此,对于一名高效能人士而言,经常保持内心愉悦是抵抗疲劳和忧虑的最佳良方。在这里,请记住布勒博士的话:“保持轻松的心态,我们的疲劳通常不是由于工作,而是由于忧虑、紧张和不快。”

四、用行动驱赶忧虑

没有时间忧虑,这正是丘吉尔在战事紧张到每天要工作18个小时的时候所说的。当别人问他是不是为那么重的责任而忧虑时,他说:“我太忙了,我没有时间去忧虑。”

查尔斯·柯特林在发明汽车的自动点火器的时候,也碰到这样的情形。柯特林先生一直是通用公司的副总裁,负责世界知名的通用汽车研究公司,最近才退休。可是,当年他却穷得要用谷仓里堆稻草的地方做实验室。家里的开销,都得靠他太太教钢琴所赚来的1500美金。后来,他又去用他的人寿保险作抵押借了500美金。有人问过他太太,在那段时期她是不是很忧虑。“是的,”她回答说,“我担心得睡不着,可是柯特林先生一点也不担心。他整天埋头在工作里,没有时间去忧虑。”

保罗是纽约泛美食品公司的一位销售经理,他用忙碌来赶走那些“胡思乱想”,使他没有时间去烦恼和发愁。

18年前,保罗因为忧虑过度而得了失眠症。当时他非常紧张,脾气暴躁,而且非常不安。好像自己快要崩溃了似的。回顾当时的情形,保罗是这样讲的:

我这样发愁是有原因的。我当时负责纽约百老汇大街的水果生意。我们投资了50万美金,把草莓包装在一加仑装的罐子里。20年来,我们一直把这种一加仑装的草莓卖给制造冰淇淋的厂商。突然我们的销售量大跌,因为那些大的冰淇淋制造厂商,像国家奶品公司等等,产量急遽地增加,而为了节省开支和时间,他们都买36加仑一桶的桶装草莓。

我们不仅没办法卖出价值50万美金的草莓,而且根据合约规定,在接下去的一年之内,我们还要再买价值100万美金的草莓。我们已经向银行借了30万美金,既还不上钱,也无法再续借这笔借款,难怪我要担忧了。

我赶到加州华生维里我们的工厂里,想要让我们的总经理相信生产经营形势所发生的逆转,我们可能面临毁灭的命运。他不肯相信,把这些问题的全部责任都归罪于纽约的公司身上——那些可怜的业务人员。

在经过几天的要求之后,我终于说服他不再这样包装草莓,而把新的供应品放在旧金山新鲜草莓市场上卖。这样做差不多可以解决我们大部分的困难,照理说我应该不再忧虑了,可是我还是做不到这一点。忧虑是一种习惯,而我已经染上这种习惯了。

我回到纽约之后,开始为每一件事情担忧,在意大利买的樱桃,在夏威夷买的凤梨等等,我非常紧张不安,睡不着觉,就像我刚刚说过的,简直快要精神崩溃了。

在绝望中,我换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结果治好了我的失眠症,也使我不再忧虑。我让自己忙碌着,忙到我必须付出所有的精力和时间,以至没有时间去忧虑。以前我一天工作7个小时,现在我开始一天工作15到16个小时。我每天清晨8点钟就到办公室,一直干到半夜,我接下新的工作,负起新的责任,等我半夜回到家的时候,总是精疲力竭地倒在床上,不要几秒钟就不省人事了。

这样过了差不多有3个月,等我改掉忧虑的习惯,又回到每天工作7到8小时的正常情形。这事情发生在18年前,从那以后我就没有再失眠和忧虑过。

保罗认为,工作——让自己忙着——是精神病最好的治疗型。

对大部分人来说,在集中主要精力于工作或被工作忙得团团转的时候,“沉浸在工作里”大概不会有多大问题。可是在下班以后——就在我们能自由自在享受悠闲和快乐的时候——忧虑可能会来干扰我们。这时候我们常常会想,我们的生活里有什么样的成就,我们的工作有没有上轨道,老板今天说的那句话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意思”等等。

萧伯纳说过:“让人愁苦的秘密就是,有空闲来想想自己到底快不快乐。”因此,如果你想让自己远离忧虑,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尝试让自己沉浸于工作当中,这样,你就不会受到忧虑的困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