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天葬
75500000005

第5章 迷失的川军团(1)

第一部分

迷失的川军团(1)

民国二十二年,川康西缘,两刘的川中大战接近尾声。刘湘的二十一军在蒋介石的大力支持下,凭借飞机、大炮的优势,一路破城拔寨,逼得刘文辉的二十四军退守眉山嘉定。两军主力以岷江为界,激战半月, 二十四军势弱,放弃岷江工事,再退雅安并通电全国,号称“驰赴西康, 致力国防”。

战败的刘文辉军只剩下十几个团的残兵败将,不到一万人马,曾经的川二十四军的威风不复存在。

刘文辉率领着二十四军的残兵败将一路朝川西撤退,进驻西康。刘湘虽然大获全胜,但不会给刘文辉一丝喘息的机会。刘湘派田颂尧和邓锡侯两员大将率领两路主力部队,深入藏区,追歼刘文辉残部。这两人都是刀马上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的人物,一路上把撤退的二十四军追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野。

刘文辉的警卫队只顾逃命,被追歼的人马打散,四处乱窜,渐渐深入藏区。这一百多号人马没了部队后勤给养,可总得吃喝拉撒,于是就干上了抢劫藏民的土匪勾当。这片藏区处在昌都边缘,四周都是大山,海拔高达几千米,地广人稀,方圆几百里内很少看到活人的踪迹。

部队一路走来,人困马乏,上次抢夺的食物和水已经在前一天就用完。现在已经到了入秋季节,山区草场上野草如茅,干枯短小,很难藏有野物。

这群当兵的以前在川中是刘文辉的警卫队,养尊处优惯了,怎么受得了这种野战部队的苦。那时川军的整体习性就是流里流气、纪律散漫,警卫队在长官面前煞有介事,背地里却目中无人、傲慢无礼。

到如今,后有二十一军主力的追击,前面又茫茫荒原,生死难料、前途未卜,这一百来号人就起了内讧。有一部分人决定折返回去,找个茶马古道上的山头占山为王,大不了撞上追歼部队,能投降就投降,不接受投降就拼个鱼死网破,总好过在这里饿死;剩下的一拨人则要求翻越梅里大雪山的支脉进入昌都,再另求发展。

双方意见不合,争执得越来越厉害,两个警卫连的连长率先打了起来。他们一动手,下面当兵的也跟着起哄,推子弹上膛就打了起来。

双方正厮杀得难分难解,突然一个士兵看到山头那边冒着黑烟,隐隐的好像还有火光。他一时之间忘了正跟人拼杀,大呼小叫地叫他的同袍兄弟来看。一伙杀得热火朝天的残兵都盯着那山头,此时天色灰暗,遥遥看到山那头黑烟像云一样朝这边飘过来,黑烟下面还有火光,看这架势,好像是山那头起了大火。

众人先是一怔,立刻就欢呼起来,有火就有人,管他那么多,先过去弄到吃的再说。大家都看到了希望,就放弃了争执,在两个长官的指挥下, 他们扶着伤员,朝山头进发。

那山头看起来在众山环抱中,距离不是太远。但是往前进发,才知道山岩峻峭,爬起来非常吃力。一群当兵的在饥饿驱使下,也不管山路艰难, 奋力攀爬,就这么爬了四五个时辰,才到达山顶。

他们上了山顶就发现不对劲,火光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无声无息的没了。如果是山林着火,这么大个山,要烧个几天几夜的,怎么可能这么短的时间就灭了呢?

一百来号残兵站在山顶上,被山风吹得瑟瑟发抖,他们的手电光只照到几十米的距离,看到的都是黑暗。两个连级长官决定放弃前嫌,一块商量该怎么办,总不能坐在山顶上等着饿死或冻死吧。

两人商量半天,最后决定把部队分成两拨,分两个方向下去,如果哪一边发现有情况就烧茅草起狼烟示警。

迷失的川军团(2)

他们又砍枯树做了不少火把,每人一支,拉成两条火龙,一东一西沿着山脉走势,走入枯树林中。朝西走的是第二警卫连队,长官叫王威,是个不到三十岁的小伙子,为人脾气火爆,两句话说不好就跟人动刀动枪, 是个非常不好惹的人物。

他看第三警卫连的那条火龙走得没影了,就传话让他的军师赵二麻子赶紧过来。赵二麻子跟王威年纪相仿,受救国热潮影响,跑到四川,参加了刘文辉的部队,这几年东征西讨,经历了川军易帜和川东之战,直到两刘决裂,他们跟着刘文辉败走麦城,逃到这里。

两人在近十年的军旅生涯里,早已磨炼出浓厚的战斗友情,赵二麻子小时候得过麻风,脸上一脸的麻斑,人长得又高又瘦,打仗不怎么在行, 但是鬼点子特别多。以前跟杨森军阀混战的时候,靠着赵二麻子的主意, 王威带的队伍打了不少胜仗,所以这么多年来,王威对他一直非常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