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责任:优秀员工的第一行为准则
754100000023

第23章 怀抱责任心,做好在职每一天(1)

忠诚,承载一颗责任心

忠诚是血液里流淌着的秉性

日本是一个经济强国,但日本经济发展有一个致命的软肋:能源。

日本的能源完全依赖进口,在20世纪70年代,中东石油输出国实行石油禁运,日本遭受重大损失。1973年~1974年间,日本通货膨胀率竟然高达25%,经济出现大幅度下滑。

在这场灾难中,日本很多企业停产或破产,企业员工无所事事,很多人不得不暂时回家。那时,日本基本上全部实行的是终身雇佣制,回家等于休假或待岗。

但是,回到家的员工根本没有心思待在家里,他们又陆续回到企业,清理车间,剪除杂草,或者干点别的什么,不管干什么,都比在家里闲着踏实。而且,他们并不是受他人指派才这么干的,而是自发的,不是为了赚钱,而纯粹是出于对企业的忠诚和责任,他们认为企业出了困难,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尽力帮助企业。其中有一位工人说,他回到家时,妻子训了他一顿:“公司遇到如此大的困难,你怎能安心待在家里呢?”

员工忠诚于企业,连员工的家属都爱屋及乌了。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明白日本经济实力为什么那么强大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日本员工,是具备“我是为自己工作”的高境界的员工。深究下去,一个人的忠诚来自于他的责任感。

一个人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知道这么做会给别人带去什么,会给自己带来什么,这样的人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所以他的忠诚不是虚伪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有人说:“忠诚是血液里流出来的秉性。”

我们不能指望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能够对企业忠诚,当一个人缺乏责任感的时候,他就不可能坚守忠诚。所以,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当你要确认一个人是否忠诚于你和你的企业,首先要看他是否有责任感。

责任是忠诚的根基,责任造就忠诚,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就是一种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事实证明,只有责任造就的忠诚,才是真正的忠诚。

正因为责任的不可推卸,我们才要维护责任。忠诚有助于我们对责任的守护。捍卫忠诚,就是捍卫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忠诚无论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精神,还是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企业精神,它不仅护卫责任,它本身也是一种责任。在一个企业里,我们需要的是一批忠诚于企业的员工。因为忠诚,他们才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因为忠诚,他们才能急企业所急,忧企业所忧;因为忠诚,他们才能勇于承担一切。

心理学认为,责任是对归属感的一种确认。当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某一个集体,这个集体可以是家庭,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社会,只要他确认自己属于这个集体,他就会为这个集体承担责任。

忠诚则是一种执著的归属感,一个忠诚的人不仅会意识到自己属于这个团队,而且他认为他必须为团队做些什么,才能得到这个团队的承认。所以,忠诚可以确保责任的有效完成,以及对责任的勇敢担当。

这是一次激烈的商业谈判,双方的交锋异常尖锐。A公司的谈判人员要想按照公司事先定好的计划来谈恐怕会有一些问题,但是他们必须获得成功,因为这次交易的商业利润非常可观。B公司也有自己的底线,但是他们不能轻易地亮出自己的底线,谈判一直在僵持中。

A公司一直摸不清B公司的谈判底线,经过几天的周旋,还是雾里看花。A公司的谈判助理说:“实在不行,我们就收买他们的谈判人员,答应谈判成功之后给他丰厚的回扣,这对我们来说,是舍小保大,从长远来看是值得的。我听说C公司和D公司也已经介入了,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可能会失去这样的机会。”

谈判副主席对此不同意,认为这样做违背公平竞争的原则。

最后,谈判主席,也就是这家公司的副总裁认为可以试一下,他说:“我想证明一个问题。”

A公司的谈判助理以为,没有人不喜欢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制订好计划就开始了运作。然而,事情居然出乎他的意料,他以为自己的计划很周详,也很到位,给对方的回报也不低,没想到却遭到了B公司谈判人员的坚决拒绝。

A公司的谈判助理悻悻而归。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A公司的谈判主席时,谈判主席却笑了,并且点点头。谈判助理不明白。

第二天谈判开始的时候,没有人说话。

这时A公司的谈判主席说话了:“我们同意贵公司提出的价钱,就按照你们说的价钱成交。”这是让A、B公司的谈判成员都没有想到的。

接着,A公司的谈判主席继续说:“我的助理做的事情我是知道的,我当时没有反对,就是想证明一件事。最终证实我的猜想对了,贵公司的谈判人员不仅谈判技巧高明,而且协作非常好,最关键的一点是,你们对自己的公司非常忠诚,这很令我敬佩。我们是对手,成交的价钱是我们分胜负的标准。但是,一个企业的生存并不仅仅依靠钱的多少,员工的忠诚和责任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是命脉。你们的表现让我看到贵公司命脉坚实,和你们合作,我们放心。从价钱上来看,我们是亏了一些,但我认为我们会赚得更多。”

他的话刚说完,全场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忠诚和责任是最基本的商业精神。有责任感和忠诚的员工,他们会顾全大局,以公司利益为重,绝不会为个人的私利而损害公司的整体利益,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他们相信,只有公司强大了,自己才能有更大的发展。事实上,有这种想法的员工才有可能被真正地委以重任。往往是那些有责任感的员工,才真正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企业需要什么。

忠诚,承载一颗责任心

杰克曾去某家大公司应聘部门经理,公司老板告诉他说要先试用三个月。出人意料的是,老板竟把他派到商店做销售员。一开始,杰克不能接受,但最终他还是熬过了试用期。后来,他明白了老板把他调到基层去的原因:他开始对行业不熟悉,不了解公司的内部情况,只有从基层做起,才能全面了解公司,熟悉各种业务。

杰克应聘的是部门经理,公司老板却让他从基层做起,尽管这样,他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他经受住了老板对他的考验,熟悉了公司业务,全面了解了公司,对公司的规划有了明晰的了解,积累了经验,这些都为他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试用期后,他正式就任部门经理,领导员工获得了优秀的业绩,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六个月后,由于业绩出众,杰克获得了升迁。此时,杰克处理公司事务已经游刃有余,一年之后,总经理调走了,他也自然而然地成了总经理。

经营一家公司,老板所冒的风险最大,比如资金的投入以及员工的管理,其压力是并非一般员工可以承受的。公司一旦倒闭,老板是最大的风险承担人,而员工却可以再换工作。因此,老板总是“刁难”你,这是因为他器重你,他想考察你的忠诚度和责任心。一旦考察证明你的忠诚,你就将被赋予重大的责任。

朗讯CEO鲁索说:“我相信忠诚的价值,对企业的忠诚是对家庭忠诚的延续,我从柯达重回朗讯,承担拯救朗讯的重任,这是我对企业的一份忠诚。我一直把唤起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只有忠诚才具有这么大的号召力。

有一家业绩卓越的销售公司,在老板出差期间,被竞争对手抢去了大部分的业务。就在销售旺季到来之时,这家公司以往的顾客居然一个都没有来。公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老板觉得很对不起公司的员工。老板说:“现在,公司的资金出现了周转困难,如果有人想辞职,我会立刻批准,要在平时,我会挽留,如今我已经没有理由挽留大家了。给你们发完两个月的薪水,在你们找到新的工作之前,这些钱可能还够用。”

“老板,我不走,我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一个员工说。

“老板,我们一定会战胜困难的。”另一个员工说。

“是的,我们不会走的。”很多员工都这样说。

结果,这家公司并没有倒闭,甚至比以前发展得更好。

老板说:“这要感谢我的员工,在我最危难的时刻,是他们的忠诚和责任感帮助公司战胜了困难。”

“我们需要忠诚的员工!”这是老板们共同的心声。因为老板知道,员工的不忠诚会给企业带来什么。

不要指望任何不需付出的回报,忠诚是一条双行道,付出一磅忠诚,你将获得双倍的收获。

巴顿将军的回忆录中曾提到他于1943年7月18日从西西里发出的一封信,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不久前的某一天,威廉·达比上校被提升为一个团的团长。级别提升了一级,但他拒绝接受,因为他愿意与他训练出来的士兵们待在一起。同一天,艾伯特·魏德迈将军请示降为上校,为的是能够去指挥一个团。我认为这两种行动都很棒。”这就是美国西点军校所提倡的忠诚。

忠诚是人类最重要的美德。那些忠诚于老板、忠诚于企业的员工,都是能担当责任、不找任何借口的员工。在本职工作之外,他们还积极地为公司献计献策,尽心尽责地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而且,在危难时刻,这种忠诚会显现出它更大的价值。能与企业同舟共济的员工,他的忠诚会让他达到我们想象不到的高度。

麦克蒂罗1993年到某计算机配件制造公司时,公司还很小,只有二十来人,老板叫彼特,是一个只比麦克蒂罗大三岁的年轻人。

就在1993年10月,公司接到一笔订单,为某计算机公司加工50万只硬盘。这对当时的公司来说,已经是超级订单了,这笔订单能否履行成功,对公司的发展影响极大。公司上上下下都忙起来,全部资金和相关资源都投进去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方面由于技术不过关,另一方面由于控制上的疏忽,公司生产的硬盘出现了严重的质量缺陷。1994年2月,50万只硬盘被全部退货!对于一个小公司来说,这样的打击太沉重了。公司不仅没有赚到一分钱,还欠了银行一屁股债,银行知道退货消息后,天天上门讨债。到1994年3月的时候,公司连水电费都无力支付了。彼特通过多方求助,总算把发工资的钱借到了。

发工资那天,他召开了员工大会,向员工陈述了公司面临的困难,并希望员工和他共同来应对这暂时的困难。在了解了公司的困难后,很多员工提交了辞职报告书,不等彼特批准就收拾东西走人了。还有一小部分员工围在彼特先生办公桌旁吵个不休,他们认为公司走到这一步,完全是彼特的责任,彼特应该对他们失业这一事负责,应该给他们提供失业赔偿。最后,他们还草拟了一份所谓的赔偿协议,逼着彼特签字。彼特并没有开除这些人,这些人却吵着要失业赔偿,其中很多人还是平日里经常向他表忠心的人,想到这些,彼特先生不免有些心寒。他把心一横,在那显失公平的“赔偿协议”上签了字,同意三日内支付赔偿金。那些没打算要赔偿金的员工见彼特先生签字了,也草拟了一份差不多的协议书要求签字,彼特也签了。

当那些员工们拿着协议书,提着各自的东西离开后,彼特以为整个公司就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但当他走出自己的办公室时,却发现还有一个人在安静地工作着,这个人就是麦克蒂罗,平日里并不怎么接近彼特先生,也从来没有向彼特表忠心的人。彼特非常感动,他走到麦克蒂罗面前说:“你为什么没有向我索取赔偿金呢?你如果现在要,我会给你双倍的赔偿,而且首先支付你。我现在已经身无分文,但我相信我的朋友愿意借钱给我的。”

“赔偿金吗?”麦克蒂罗笑了笑,“我根本就没有打算离开,凭什么索取赔偿金呢?”

“你不打算离开!”彼特显得异常惊讶,“难道你认为我们这家公司还有希望吗?不怕你笑话,我自己都没有信心了。”

“不,我认为我们公司还大有希望,你是公司的老板,你在公司就在;我是公司的员工,公司在我就该留下来。”麦克蒂罗说。

彼特当时感动得几乎流下泪来:“有你这样的员工,我当然应该振作起来!可是,我不忍心你和我一起吃苦,你知道,我事实上已经破产了,你还是快去找新的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