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家看来,无论修哪一种福都要“精勤护净”,这非常重要。所谓“精”,是指纯而不杂,“净”是不污染,无论是供佛还是布施,所用的财物都必须是净财,是自己应得之财,而不是其他方式得来的不义之财。在佛家看来,用不净之财修不来福德,用不合理的、非法的手段实现富贵是非常可耻的。这种富贵,对佛家来说就如浮云,聚散不定。
“发财做官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接受;贫穷和地位低贱是人人厌恶的,不能用正当方法摆脱,就不要摆脱。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君子时时刻刻都不离开仁道,紧急时不离开,颠沛时也不离开。”这是孔子关于义、利的看法,直白地说,即君子得财,要来得正当,不正当的钱财,离开仁道去苟取的钱财,令人生厌。而佛门中人也赞同儒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观点。
《放逸品》记载:
有一比丘在深山修道,七年都未能得道。一天,他在山中发现了一些无主财宝,于是便起了贪念。比丘召唤人将宝物取走,并还了俗。
半路上,这位比丘遇到了另一沙弥,向其问路。比丘见这位沙弥敷粉画眉,手带金银颈挂璎珞,就指责他有违清净。不料这位沙弥反问他:“那你又为什么要拿这些不义之财呢?”说完显出了佛身,原来这位沙弥乃佛祖化身。比丘见此景十分懊悔,于是听从了佛祖的教诲,并修得罗汉道。
可见,正直的人对不义之财从不沾惹,因为“不义之财”会让自己受到欲望的牵制,一生不得自由。财富是人人皆爱的东西,但人们对待财富的态度却有所不同。有的人为了敛财而疯狂,不惜做出伤德败俗、有违人性的事情;有的人则是通过艰辛的耕耘,得到钱财,满足自己的需要。一个人的财富观,决定了这个人的人品以及其名声和地位。许多富有的人都非常谨慎地对待他们的财富来源和财富去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财富的干净,从而求得内心的安宁与坦然。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们对正义之财心怀敬意,对不义之财自然会产生质疑。求富贵、去贫贱都应以义为准绳,以义导利,以义去恶,否则将适得其反。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给他的下属算过一笔账:老老实实地当官,守着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尽。朱元璋的这个账算得颇有哲理,“一口井”哲学也说出了取财有道的财富哲学,靠自己的劳动获得财富最踏实,不义之财最终葬送的可能是整个人生。
爱财之心人皆有之,而君子取财得之正道。这样的财来得心安理得,对自己、对他人都没有坏处,用起来自然身心舒坦,别人也无从挑剔。
会用财富,才能发挥财富的价值
【佛心智语】
追求财富不能过于贪心,急于求成,享用财富也不能过度。学会量入而出,合理分配财富,才能得到长久的安稳和幸福。
在《中阿含经》中有这样的记载:“积财从小起,如蜂集众花;财宝日滋息,至终无损耗。”可见,财富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而不是一夕就能拥有的。财富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有慢慢积累起的财富才稳定持久。因此,积累财富不可急于求成。
除了要善于积累外,我们也要学会合理分配财富。《优婆塞戒经》中说:“一分,应供父、母、己身、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转。留余,一分藏积俟用。”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佛家关于财富分配的原则:人们应该先将自己的财富用于对生活必需品的满足,在此基础上再追求投资或其他人际活动,同时还必须把自己的财富留一部分结余,用于行善或应急。
追求财富不能过于贪心,急于求成,享用财富也不能过度。学会量入而出,合理分配财富,才能得到长久的安稳和幸福。
有一位年轻的婆罗门请教佛陀一般在家俗人怎样才能在一生中得到平安和快乐。佛陀对他说了四种办法,即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
“方便具足”是指人要掌握各种谋生的技术,如种田、经商、写作、绘画、计算等;“守护具足”是指要能妥善处理自己辛苦经营得来的财富;“善知识具足”是指不放逸、不虚妄、不凶险,对于未生之忧苦,能令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觉。对于未生之喜乐,能令带生,已生喜乐,护持不失;而“正命具足”就是指要保持金钱的收支平衡,出入多少要有一定的比例。如果大家能做到上面说的四件事情,就能获得此生的安乐。
佛陀说的这四种方法,就是在强调人们要自力更生,保持钱财的收支平衡,努力做到量入为出。在佛家看来,不能合理理财的人是为愚痴,而过于贪财和过分施舍都不是佛家提倡的财富之道。一味积蓄财富,财富未必就能为我们所有;一味享用财富,福报就有耗尽的一天。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消费观念也慢慢改变。“月光族”、“日光族”等时髦词汇不断出现,信用卡的浪潮更是一浪胜过一浪,许多人由此卷入透支消费之中,“花明天的钱为今天的幸福埋单”,但是在享受之后,却换来了无尽的烦恼。我们不能否认超前消费对人们产生的巨大激励作用,但也不能忽视超前消费带给人们的巨大心理压力。这些都是源于人们对当前生活的不满足,希望预支明天的财富,来为今天的幸福埋单,如此下去,却不一定都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美满结局,也有可能陷入一种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之中,让人们身陷欲望的泥潭难以自拔,烦恼和痛苦也将如影相随。
如果我们拥有财富却无理财之道,那么,十分的财富或许只能发挥一分的作用,甚至使我们为其所害。有人认为钱花了就没了,所以吝啬成性;而有些人则认为花钱的多少标榜了一个人的身份与地位,花得越多,越显示存款的丰厚和身份的高贵,因此奢侈成风。事实上,只有合理追求财富、合理运用财富、适度享用财富,才有更多精力和财富用于播种善意,才能在内心将财富当做“行善的工具”去追求,使财富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并最终使自己的人生因合理运用财富而充满福缘善报。
舍了就是得了
【佛心智语】
舍了就是得了,不仅自己的负累要学会舍弃,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将自己的善念传播给别人,将自己所拥有的施与他人。
佛曰: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世界是阴与阳的构成,万事万物皆在舍与得之中成就自身,并达到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欲望是人的本性,人在世间活着,其实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不会舍弃,也就不能体会到获得的欢欣。
人生总是有失有得,在得到的时候会失去,失去的同时也会得到。如果我们在该舍弃时不愿放手,最终往往会失去更多。在得失中做出了选择,就不要后悔,大踏步地向前走。著名的南隐禅师说过,不能学会适当放弃的人,将永远背着沉重的负担。懂得用心取舍的人,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快乐。
佛陀曾经开释过一位乞妇,教给她舍与得依依相生的道理。
乞妇是当时印度最穷的乞丐之一,因为她不但生活穷苦,甚至连心灵也很贫乏。她贪求很多东西,这使她愈发觉得自己贫困不堪。一天,她听说佛陀被须达长者请去。须达长者很富有,并且乐善好施,因此她决定也跟着去,因为她知道佛陀一定会将剩下的食物分给她。
她参加了供佛斋僧的典礼,然后坐在那里,一直等到佛陀看见她。佛陀转向她,问:“你想要什么吗?”佛陀当然心知肚明,这么问只不过是要让她承认并亲口说出来罢了。
于是,她回答:“我要食物,我要你将剩下的食物给我!”
佛陀说:“可以,不过你必须先说‘不要’;我给你的时候,你一定要拒绝。”佛陀将食物递给她时,她发现说“不要”非常困难,这时候她才明白,原来自己一生都没有说过“不要”!不论谁给她东西,她都说:“好,我要!”因此,她觉得说“不要”太困难了,这两个字对她而言是完全陌生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她终于说出了“不要”二字,佛陀于是将食物给她。如此一来,她终于了解到自己内心真正的饥渴是想有、想要、想抓取、想占有的欲望。
先说“不要”才能得到,换句话说,要想得到,就必须先舍去。佛陀用“不要”二字,让乞妇看清自己的贫穷不仅来自物质上的匮乏,更来自内心不舍的欲望。正因为人的欲望永远无法得到满足,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舍弃。不舍弃,留给自己的只能是重负。舍弃,虽然意味着某种失去,意味着难言的割舍,也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伤感和惆怅,但是,更是为了前方路上更美的相遇,为了明天更加宝贵的撷取。
现实生活中,人为了追逐利益,满足己私,绞尽脑汁地获取好处,甚至施展欺骗和诱惑的伎俩。贪心是一个人的致命弱点,如果一个人贪心太重,任贪婪作祟,那么快乐会随之消失,疑虑和忧愁会接踵而至。
行善,正是抵制贪念的第一利器,是一个人充满爱心的具体表现,更是一种人有智慧和有责任心的表现。因为一个没有智慧和责任心的人不会想到他人会需要自己的帮助,不会想到自己应该去帮助别人。行善有物质上的赠与,有知识上的教授,有道义上的支持,有心理上的安慰,还有给予他人的理解。
在行善时,不应当存有贪求福报的心,行善不但是给予他人,也是给自己一个体验——只有通过帮助别人才能体验到的快乐机会,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使人间充满温暖。如果一个人能抱持这种善心,就会从自私和贪婪中解脱出来,享受到人生真正的快乐。
舍了就是得了,不仅自己的负累要学会舍弃,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将自己的善念传播给他人,将自己所拥有的施与他人。舍与得并不矛盾,而是相生相依的关系。有舍才有得,有舍必有得。
【大师点拨人生】
其实,人生如过客,到底谁有真正的“所有权”?吃亏不必难过,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占人便宜而造下恶因;要懂得付出、帮助别人,才能培植福乐之因。心如果没有贪念,就能时时轻松自在、远离颠倒梦想,这就是轻安。心能轻安,就不会计较人我是非、利害得失。
——证严法师
贪是一种负累,因为贪婪永远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因此,不贪便在得到简单生活的同时得到了幸福。
知足第一富,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正是安贫乐道的典范。一个人拥有再多,如果内心不知满足,那么精神上的贫穷将更加可怜!所以,人的富足并不是看金钱数字上的多少,而是看一个人知足与否。
——星云大师
不满足便生欲望,欲望又生烦恼,烦恼进而演变成痛苦,痛苦最终无穷无尽。所以,知足是人生真正的财富。
这就好比井里的水,取用的人愈多,水源就会源源不绝;如果舍不得供人取用,井里的水永远都不可能再生。同样的,如果不舍得把自己拥有的财产给人,不仅财产不会增加,还会被骂是守财奴,而且也会为了钱该怎么处理、运用,死了以后又该给谁而担心,反而徒增痛苦。
——圣严法师
死死攥紧财富,财富就会变成囚禁心灵的牢笼;将财富散出去,财富就是打开身心枷锁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