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可以更聪明
753300000006

第6章 认识左右脑,唤醒记忆潜能的思维方法 (3)

全脑阅读法开发思维潜能

全脑阅读法是指在利用左脑的同时注意开发右脑的一种阅读方法,对思维训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脑阅读法的观点是:在阅读中,共同开发左脑和右脑使之协调一致,彼此配合,以达到开发大脑潜能、提高阅读效率的目的。

全脑阅读法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全脑快速阅读。

此法是人们从文字中迅速有效地提取所需信息的阅读法。人们习惯于从左向右的阅读顺序,传统的音读是从左脑输入信息的,阅读速度慢。全脑快速阅读是视读法,把文字当做图,从右脑输入信息,全脑处理。由于全脑直接反映而省去了发音和听觉器官的活动,所以大大提高了阅读速度。

第二,全脑图示阅读。

此法特色是以“图”析“文”,它讲究形象性、整体性、凝练性和美学性。它也是从右脑输入信息,全脑处理。图示是展示文章的“屏幕”,学习文章的“导游图”,是阅读教学的微型形象课文。

第三,全脑反刍阅读。

在这里,一是抓语感训练。通过诵读领悟法、触发意会法、语境揣摩法、比较推敲法、练笔感受法等,从整体上培养对语言的敏感。二是抓形感训练。通过说文解字法、角色扮演法、想象作文法等,培养对形象的敏感。三是抓语理训练。语理是指语文理法,即语法、修辞、文章、逻辑等法则。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规则可以帮助,并且强化从实践得来的知识。”

上述三种训练方法,语感训练和形感训练偏重于右脑,语理训练偏重于左脑。左右脑协调,就能提高阅读效率。

在全脑训练过程中,我们还必须重视精读法。

精读就是读文章的时候逐字逐句、逐段逐节、深入细致阅读,弄懂弄通和把握基本概念、理论、观点以及全部内容,并进行研究与探索,这样的阅读就是精读。

精读法有点像蚕吃桑叶,细嚼慢咽,便于消化吸收。那些自我进修、自学成才的人士,也多采用这种方式读书学习。

进行精读法训练时,我们应该做到:

第一到:心到。集中精力,全神贯注阅读。

第二到:口到。在朗读与背诵时,声音要清楚、响亮。

第三到:眼到。眼睛及时聚焦,阅读仔细、认真。

第四到:手到。边读书的时候,边做笔记或者摘要。

第五到:脑到。在阅读的时候,勤奋用脑,不断思考。

专业人士由于工作与职业的需要,也要阅读图书资料,他们大多是精读,阅读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是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进行阅读。

对于某些自己喜欢的知识材料以及为了某些特定的目的,也可以展开精读。对那些无关紧要的或者与自己联系不大的资料,就不一定要精读了,以免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

全脑阅读过程中,为了赢得时间,加强效率和效果,增强驾驭知识的能力,更有效地采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要把握详略。

要是在读书时面面俱到,什么也不舍得放弃,没有选择与侧重点,不掌握轻、重、缓、急,平均使用力量,就会造成精力与时间大量浪费。因此要采用略读的方法,学会、学透知识,并且加以实际运用。

不是什么内容都要略读。切记:略读并不是省略去掉不读,是省略书中某些无关紧要的地方,选出重要或必要的内容进行阅读,千万不要误会成略读是把重要的内容省略不读,略读在下述情况下展开:某些阅读材料不需要精读、没有足够的精力与时间精读、阅读内容中某些部分同读者阅读关系不大等。

扫描速读为全新的、高效的阅读方式。当人们拥有这种技术之后,可以大幅提高阅读速度,比原来的阅读速度快8倍以上。用这种速读进行泛读、略读或精读,也比常人速度快。

扫描速读法不是指走马观花、粗枝大叶、草草了事,速读既要求快,又要求质量。对阅读材料进行快速阅读,即采用超常的阅读速度和特殊技术进行阅读,就是扫描速读。这种速读技术通常要经过专门训练与练习,才能够加以掌握与运用。

进行扫描速读应该把握以下原则:

第一,快速反应原则。这要求我们在扫描速读之前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快速反应,使眼睛与大脑灵敏自如、互相配合、协调一致。

第二,视读材料原则。可以采用不出声的泛读方式进行速读,即采用默读的方式,容易使注意力集中在关键的内容上面,对无关紧要的内容可以一扫而过。

第三,逐步提升原则。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要在把握速读思想之后,先慢后快,由慢到快,层层递进,不断升级,最后养成快速泛读的智力和习惯。

第四,掌握文法的原则。应该对连接词、副词等尽量熟悉,以便于在速读的时间跳过去,腾出时间来抓关键的地方。

第五,注意积累原则。这要求我们在平时要做足工夫,速读起来就比较有利。

第六,广泛运用的原则。即要求我们把速度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加以运用。

为了达到扫描速读的目的,还可以这么着手准备:

1.浏览那些除正文之外的所有消息,这同精读、略读大致类似。

2.关注封面,对阅读图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等进行浏览,做到心中有数,看该书反映了什么主题,对个人的意义如何。

3.关注提要,这个能帮助你判断需不需要读这本书,有没有阅读的价值。

4.进行列表,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反映全书的整体架构,让人一目了然。

5.看序、跋。序、跋反映了该书作者有关消息,如作者的书面表达意图、背景、主旨等。

6.阅读正文,正文是扫描速读的核心部分。

总之,不管我们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方式,都应该建立自己丰富的知识体系,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全脑阅读法的训练,让阅读更快捷、更有效、更实用。

提高大脑记忆力九大法则

在学习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对记忆的九大法则有所了解,以便帮助我们更好地绘制提高记忆力的思维导图。

1.利用情景进行记忆

人的记忆有很多种,而且在各个年龄段所使用的记忆方法也不一样。具体说来,大人擅长的是“情景记忆”,而青少年则是“机械记忆”。

比如每次在考试前,采取临阵磨枪、死记硬背的大多数是青少年。也有一些孩子,在小学或初中时学习成绩很好,但一进入高中成绩就一落千丈。这并不是由于记忆力下降了,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擅长的记忆种类发生了变化,依赖死记硬背行不通了。

2.利用联想进行记忆

联想是大脑的基本思维方式,一旦你知道了这个奥秘,并知道如何使用它,那么,你的记忆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我们的大脑中有上千亿个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与其他神经细胞连接在一起,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而精密的神经回路。包含在这个回路内的神经细胞的接触点被称为突触,总数达到1000万亿个。突触的结合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神经回路,记忆就被储存在神经回路中,这些突触经过长期的牢固结合,传递效率将会提高,使人具有很强的记忆力。

3.运用视觉和听觉进行记忆

其实,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视觉记忆力是指对来自视觉通道的信息的输入、编码、存储和提取,即个体对视觉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能力。比如一个孩子某天在公园看见一只大花猫,过几天你拿出这只猫的图片,他会立刻认出这只猫是某天他在公园里看见过的。这种能力称之为再认。

接下来,我们还可以让孩子用语言把所看见的猫的形象描述出来或者用笔画出来,这就是再次产生这个形象的能力。其实,视觉记忆力对孩子的思维、理解和记忆都有极大的帮助。如果一个孩子视觉记忆力不佳,就会极大地影响他的学习效果。

相对视觉而言,听觉更加有效。由耳朵将听到的声音传到大脑知觉神经,再传到记忆中枢,这在记忆学领域中叫延时反馈效应。比如,只看过歌词就想记下来是非常困难的,要是配合节奏唱的话,就很快能够记下来。比起视觉的记忆,听觉的记忆更容易留在心中。

4.使用讲解记忆

为了使我们记住的东西更长久,我们可以把自己记住的东西讲给身边的人听,这是一种比视觉和听觉更有效的记忆方法。但同时要注意,如果自己没有清楚地理解,就不能很好地向别人解释,也就很难深刻地记下来。所以,理解你要记忆的内容很关键。

5.保证充足的睡眠

我们的大脑很有意思,它需要充足的睡眠才能保持更好的记忆力。有关实验证明,比起彻夜用功、废寝忘食,睡眠更能保持记忆。睡眠能保持记忆,防止遗忘,主要原因是因为在睡眠中,大脑会对刚接收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编码、存储,同时睡眠期间进入大脑的外界刺激显著减少。我们应该抓紧睡前的宝贵时间,学习和记忆那些比较重要的材料。有些学生在考试前进行突击复习,通宵不眠,是得不偿失的。

6.及时有效地复习

有这样一句谚语:“重复乃记忆之母。”只要复习,就会很好地记住需要记住的东西。不过,有些人不论重复多少遍都记不要记住的东西,这跟记忆的方法有关,只要改变一下方法就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7.避免紧张状态

不少人都会有这种经历,突然要求在很多人面前发表讲话,或者之前已经做了一些准备,但开口讲话时还是会紧张,甚至突然忘记自己要讲解的内容。这就是人处于紧张状态对人的记忆产生的负面影响。虽然说适度的紧张会提高记忆力,但是过度紧张的话,记忆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8.利用求知欲记忆

不少人会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记忆力会逐渐减退。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记忆力之所以会减退,与人们对事物的热情减弱,失去了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有很大的关系。对人们来说,记忆时最重要的是要有理解事物背后的道理和规律的兴趣。一个有求知欲的人即便上了年纪,他的记忆力也不会衰退,反而会更加旺盛。

9.持续不断地进行记忆努力

要想提高自己的记忆力,需要不断地锻炼和练习,进行有意识地记忆。比如可以对身边的食物进行有意识地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加深印象,提升记忆能力。

在熟悉了记忆的九大法则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画出提高记忆力的思维导图了。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保护对象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它为我们人类创造了无尽的创意和价值。

大脑对人体是如此重要、如此宝贵,但它也很娇嫩,容易受到伤害:大脑只有1400克左右的重量,80%都是水;它只占人体重量的约为2%,但要使用我们呼吸进来的20%的氧气。

大脑需要的能量很大,但不能储备能量。它每1秒钟要进行10万种不同的化学反应,消耗的氧气和葡萄糖分别占全身供应量的20%~25%,每分钟需要动脉供血800~1200ml,而且脑组织中几乎没有氧和葡萄糖的储备,必须不停地接受心脏搏出的动脉血液来维持正常的功能。

大脑需要通畅的血管,以供给足够的血液。若大脑缺血30秒钟,则神经元代谢受损;缺血2分钟,神经细胞代谢将停止。

尽管每个人都有坚实的颅骨,像一个天然的头盔保护着我们的大脑,大脑仍然容易受到各种外伤。50岁以下的人中,脑外伤是常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大约一半的严重脑外伤患者不能存活。即使颅骨没有被穿透,头部遭遇外力打击时大脑也难以避免受到损伤;突然的头部加速运动,与猛击头部一样可引起脑组织损伤;头部快速撞击不能移动或突然减速运动的硬物也是常见的脑外伤原因。受撞击的一侧或相反方向的脑组织与坚硬而凸起的颅骨发生碰撞时极易受到损伤。

大脑每天都在为我们工作,不仅能有效地制作思维导图,还可轻松地为我们解决各种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维护、保养好我们的大脑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保护自己的大脑不受伤害是头等重要的事情,特别要注意使自己的大脑不受外伤。我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大脑,尤其在踢足球、滑冰、玩滑板、驾驶等容易伤及大脑的活动中小心谨慎,使它免受外力的伤害。

比如在运动中尽量避免碰撞到头部,在驾驶汽车时要系安全带,开摩托车时要戴头盔等。头部一旦受伤,要到正规的医疗部门诊治,不能因为没有流血或者自己觉得不严重而掉以轻心。

其次,保护你的大脑不受情感创伤的侵害。情感创伤就像身体创伤一样,能够干扰大脑的正常发育以及给大脑带来负面的改变。比如遭遇地震、火灾、交通事故或者被抢劫、枪击等以后,受害者的情感会受到强烈的刺激,如果不能及时给予心理治疗和适当的药物治疗,大脑的功能就会受到伤害。

最后,保护你的大脑不受有毒物质的侵害。众所周知,酗酒、吸烟、吸毒对大脑有很大的毒害作用,我们一定要远离毒品、尼古丁和酒精。同时我们还要知道有很多药物对大脑也会起到毒害作用,比如某类止痛片、减肥药和抗焦虑药物等,所以我们在服药时要特别慎重,尽量减少药物对大脑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