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常见病中医诊治百问百答
7524600000002

第2章

1.什么是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医疗经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理论体系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

2.中医学有哪些基本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受到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对于事物的观察分析方法,多以“取类比象”的整体性观察方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因此,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一是辨证论治。

中医学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理论体系,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的认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各具有特点,但最基本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

3.什么是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指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以及人和自然的统一性思想。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而且人体与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串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的,每个脏腑、组织或器官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人体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人体内部的统一性。即人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支持而又相互制约,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

人体的正常功能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五脏是代表着整个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所有器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个系统之中。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在认识和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上,中医学也是首先从整体出发,将重点放在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病理变化上,并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一般来说,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的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

由于脏腑、组织和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因而就决定了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面色、形体、舌象、脉象等外在的变化,来了解和判断其内在的病变,以作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适当的治疗。如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可用清心热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口舌糜烂。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特点被中国古代学者称为“天人合一”。

因此,中医看病往往是从人的整体出发,不只是看到局部,更要注意整体,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中医诊断治疗疾病,不仅注意人的整体性,还要注意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生活在自然界,季节气候,地区环境,以致昼夜晨昏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也必然有影响,不同的人对自然适应能力也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种病,由于季节气候、地区环境不同也有不同表现。因此,中医治病,不仅要从整体出发,还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同一种病的用药并不完全一致。

4.什么是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反映了中医学对疾病的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辨证也是中医认识判断疾病的过程。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5.什么是中医的证?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具体的病名或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如一个感冒的病人,初起有发热,怕冷、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再结合舌苔、脉象等体征,进行辨别,若病人发热较重,微有怕冷,流清鼻涕,舌苔薄白,脉象浮紧,就可诊为“风寒表证”;相反,病人主要怕冷,稍微发热,流浓鼻涕,舌苔薄黄,脉象浮数,则诊为“风热表证”。上述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就是证候。

6.中医的病与证是什么关系?

病常常有具体部位,而证则是指人的整体状态。中医认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还是以感冒为例,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原因和机体反应性有所不同,又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只有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才能正确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或清暑祛湿解表等治疗方法给予适当的治疗。对治疗来说,证比病更有指导意义。当今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是既辨证又辨病,尤其是治病,必先辨证。因为只有从辨证着手,才能正确地进行论治,取得满意的疗效。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为方便起见,本书论述时,则是以具体的病为前提展开。

7.什么是“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即对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例如,麻疹初期,疹未出透时,应当用发表透疹的治疗方法;麻疹中期通常肺热明显,治疗则须清解肺热;而至麻疹后期,多有余热未尽,伤及肺阴胃阴,此时治疗则应以养阴清热为主。“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比如久痢脱肛、子宫下垂等不同的病,但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为主的证,就都可以用升提中气的方法治疗。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原则,正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8.中医药在常见病防治中有何作用?

中医药对疾病的治疗方法极为丰富,除方药、针灸外,还有推拿、气功、刮痧、敷贴、火罐、熨法、水疗、浴疗、熏蒸、捏脊、割治等许多有效的方法。有些方法简便易行,一般人都可以掌握施行。因此,了解掌握一定的中医药知识,即可以在家庭中进行自我防病,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或进行适当自我治疗,有利疾病早日康复。由于中医药主要用天然药物或非药物的自然疗法进行防病治病,适应性广,毒副作用小,有些还简单易行,花钱少,疗效好,深受群众欢迎,所以中医药在家庭保健中意义重大。

9.什么是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与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是古代的哲学思想,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古代医种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引入到对生命的认识与疾病的诊治过程中,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从而形成了中医学特有的阴阳学说,即用阴阳的运动规律解释人体的生命活动,成为指导临床实践的一种独特的方法。中医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四个方面,即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

阴阳对立 是说自然界相互关系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昼与夜,水与火,寒与热等。阴阳之间具有相互斗争、相互抑制与相互排斥的关系,但阴阳之间还有相互统一、相反相成的另一方面。如人体组织结构上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以及内脏、经络之间,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

阴阳互根 系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相互依存、互为促进、相互贯通的关系。如人体的物质和功能,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物质的表现,功能要依赖物质产生,而物质必须由功能生成,此即所谓“阳根于阴、阴根于阳”。

阴阳消长 是指事物或现象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并不是静止不变的状态,而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即“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一年四季及一天的昼夜都在消长变化,同样道理,人体的气与血都在不断地消长变化,只有消长变化,才能达到动态的相对平衡。

阴阳转化 是指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对立的方面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所谓“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中医学认为,疾病可以由寒转热,由热转寒,由表入里,由里出表,由实转虚,因虚致实,都是阴阳转化。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那么阴阳转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0.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如何?

中医学认为,阴阳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并在相互消长和相互转化的运动之中,保持人体阴阳平衡协调,维持人体的生理状态。若某种原因破坏了人体的阴阳平衡协调,就会产生病理变化。人体患病后,就会出现各种病理现象,尽管疾病的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均可以用阴阳的观点加以概括。故阴阳在中医学中可以涵盖一切。

11.阴阳学说是如何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的?

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结构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体一切组织就大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为阳,腹胸为阴;外侧为阳,内侧为阴;在内脏之中脏为阴,腑为阳;五脏之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在上为阳,肝脾肾在下为阴。具体到每一脏腑,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之分等等。总之,人体组织结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以及每一组织结构本身,虽然关系复杂,但都可用阴阳概括说明。

12.阴阳学说是如何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的?

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方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例如,属于阳的机能与属于阴的物质之间的关系,就是这种关系的体现。人体的生理活动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没有物质的运动就无以产生生理功能,而生理活动的结果,又不断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这种人体功能与物质的关系,就是阴阳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的关系。阴与阳的相对动态平衡,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一旦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失调、分离,则产生疾病,甚至生命告终。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13.阴阳学说是如何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的?

阴阳的相对平衡,由于某种原因而遭到破坏,就会导致阴阳的偏盛或偏衰而发生疾病。而疾病的发生发展又关系到正气与邪气两个方面。正气即指整个机体的结构和功能包括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等,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气和邪气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情况,皆可用阴阳概括说明。正气分阴阳,包括阴液和阳气;邪气亦有阴邪阳邪之分,如六淫之寒、湿为阴邪,风、暑、热、燥为阳邪。疾病的过程,多为邪正斗争的过程,其结果则引起机体的阴阳偏盛偏衰,所以无论疾病的病理变化如何复杂,都不外乎此。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用“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以说明阴阳偏盛的病理变化;《素问·调经论》指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用以概括说明阴阳偏衰的病理变化。当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足,出现“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甚至“阴阳俱损”等病理变化。

此外,在一定条件下,人体阴阳失调而出现的病理现象,还会各自向相反方向转化,即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所谓“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14.阴阳学说是如何用于人体的疾病诊断的?

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在于阴阳失调,所以任何疾病,无论其临床表现如何错综复杂、千变万化,都可用阴或阳来加以概括说明,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如作为辨证纲领的“八纲辨证”,就是以阴阳为总纲,表、实、热属阳;里、虚、寒属阴。因此,在临床辨证中首先宜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起到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的作用。在诊断中,虽望、闻、问、切并用,但首先在于辨别阴阳,才能正确诊断疾病。以阳证的四诊为例,其望诊:色泽鲜明;闻诊:声高、气粗、多言、躁动;问诊:口渴、发热、尿黄、便秘;切诊:浮、数、滑、实。至于阴证的四诊则为,望诊:色泽晦暗;闻诊:声低、气怯、少言、无力;问诊:不渴、恶寒、尿清、便溏;切诊:沉、迟、涩、虚。

一般来说,凡是在表者、急性、急骤、热性、身体壮实者属阳证;凡是在里者、慢性、缓慢,寒性、身体虚弱者属阴证。

15.阴阳学说是如何用于人体的疾病治疗的?

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相对平衡,就是治疗的基本原则。其具体应用为:

(1)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胜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胜,即阴或阳的一方偏盛,为有余之证。由于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阳热盛易于损伤阴液;阴胜则阳病,阴胜则寒,阴寒盛易于损伤阳气。故在调整阴阳的偏胜时,应注意有无相应的阴或阳偏衰的情况存在。若无另一方的虚损,即可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阳胜则热属实热证,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即“热者寒之”;阴胜则寒属寒实证,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即“寒者热之”。若其相对一方有偏衰时,则应兼顾其不足,配合以扶阳或益阴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