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做自己的保健医生
752300000095

第95章 让健康如影随形—制定一生健康计划 (3)

有此心理者以农村和边远地区的青少年为多。他们认为自己的现实生活与书本、影视中的生活方式差距甚大,文化生活内容贫乏,或是被日益沉重的学习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无暇享受文化生活的乐趣等。枯燥而单调的生活满足不了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产生不满或厌倦心理。为了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他们就会“饥不择食”地盲目去社会上寻求精神刺激和所谓的欢乐。可想而知,如果任其发展,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3不成熟的恋爱心理

由于机体的发育,心理活动的发展以及客观环境等影响,青少年逐渐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求偶心理开始萌发。但他们受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和生活阅历所限,对爱情的认识尚是肤浅而朦胧的,因而显得幼稚和不成熟。有的跃跃欲试想寻找机会体验一下恋爱的滋味,于是就会出现早恋、单恋、多角恋爱等现象。这些不成熟的恋爱心理,对于自己,对于别人,乃至对于社会都是有害无益的。

4性神秘和性冲动心理

进入青春期之后的青少年,由于性功能的迅速发育和趋于成熟,产生了对性知识的兴趣,但由于我国对青少年青春期性教育开展的相对滞后,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存在一定的性神秘性愚昧心理。在这种心理和上述不成熟的恋爱心理驱使下,往往对性道德、性文明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致控制不住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进而容易产生性冲动,最终导致越轨行为,造成严重后果。

5贬低自己的自卑心理

自卑是青少年性格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缺陷,贬低了自己的能力和品质,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验,诸如羞怯、内疚、悲忧、自责等。自卑心理往往会影响人际关系,从而又反过来加深自卑感。大量事实说明,经常考试分数偏低,留级,经常挨批评,甚至长相、身材不符合社会审美标准等,都可能成为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自卑心理极易造成青少年自暴自弃,不求上进。

6是非曲直的模糊心理

青少年大多涉世不深,阅历较浅,容易产生是非观念上的模糊心理。加之有的家长或教师采取封闭式的教育方式,致使青少年产生种种逆反心理,其结果会导致他们是非不分,与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背道而驰,甚至误入歧途。

青春期情绪的调整

根据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变化和心理意识的变化,教师、家长在这一时期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对中学生的情绪进行调整,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心理。

第一,对中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教育,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第二性特征的出现是青春期生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客观存在的,不必大惊小怪。减少其心理上的神秘感,树立良好的道德行为。成人要关心、照顾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保证足够的睡眠。因睡眠不足,就会导致记忆力衰退,注意力降低,精神疲惫,情绪低落。

第二,积极组织中学生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转移一下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把他们的苦闷、焦虑、烦恼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或替换掉。这样,既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又培养了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有利于中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第三,对犯错误的中学生,教师、家长要巧妙疏导、循循善诱,对其缺点错误不要直接冲突。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寻找他们闪光的地方,消除他们的怀疑和对立情绪,减轻他们的逆反心理,避免情绪上的大起大落。还可以采用心理咨询的方式,辅助治疗,来培养他们的健康情绪。第四,不断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发展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调适能力,用他们自己的理智来战胜焦虑不安的情绪,预防某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可以用名人、榜样加以暗示,用语言诱导进行有意识的调节控制,使其放慢节奏,减少冲动,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

不得不关注的青春期逆反心理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它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是对逆反心理的调适方法:

1与孩子保持平等的关系

有些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认为孩子理所当然地应该听父母的,他们常常以自己为长辈而自居,习惯于对孩子居高临下,喜欢对孩子发号施令,要求孩子对自己唯命是从,孩子稍有些不顺从,孩子稍有些异议,便采取高压政策把孩子的嘴堵上。但是这些家长忘了,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他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主意和想法,他不会再像小时候一样简单地服从和遵守家长的命令,当他认为自己是对的时候他会坚持己见,当他认为自己没有受到家长公平待遇的时候他会逆反。因此,要想减少孩子顶嘴的发生,家长必须改变原有的做法,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地位上,像对待成人一样对待孩子,像对待朋友一样与孩子沟通交流。遇到事情时,应当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和孩子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孩子说的确实有道理,家长应该积极地采纳并对孩子做一番表扬,即使孩子的观点不正确,家长也不能训斥、贬低或嘲笑孩子,而应当耐心地启发孩子,给他摆事实讲道理,让他明白为什么应当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孩子心里服气了,他的嘴也就不会那么硬了。

2冷静处理孩子的逆反

孩子一般不太懂得控制自己,当他对大人的管教不服气时,他可能会情绪比较激动,他可能会冲大人发脾气,他可能会有过激的言语和行动,这时家长千万不要跟着孩子一起急,要想办法控制住孩子的情绪,可以先把事情暂时放一放,让孩子看一会儿动画片,出去与小朋友玩一会儿,或者待在房间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孩子的气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等到孩子心平气和之后再来和他说道理。

因为孩子在心情顺的时候家长批评他几句,他愿意听而且也听得进去,而孩子正在火头上的时候即使家长说的全是真理,孩子也会不买账,也会故意反驳家长几句;另外,当孩子与家长顶嘴时,家长即使是再不满也要保持冷静,也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能一看到孩子顶嘴就大发雷霆火冒三丈,甚至对孩子拳脚相加,因为这样做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得双方的情绪更加对立,孩子会更加不服气,而家长则会更加怒不可遏,父子矛盾或母子矛盾也跟着激化和升级,最终孩子会对家长产生敌对,会记恨父母,个性强的孩子还可能会离家出走。

3给孩子选择的权力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当把握重要的问题,给孩子定个大的框架和原则即可,让孩子在不违反原则、不超越界限的基础上自由安排自己的活动,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力。

家长绝对不要对孩子管得过宽过死,不要对孩子的每个细节都指手画脚,不要一切事情都由家长来决定,这样孩子会觉得很委屈,会觉得家长对自己不信任、不尊重,孩子会觉得自己的自主权被剥夺了,自己老是在受家长的控制,为了摆脱束缚争取自由,孩子就有可能选择与家长对着干,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只要是来自父母的声音,只要是父母提出的要求,他都一概予以反对。为了使孩子的逆反状况有所改变,家长应当从改变自己做起,对于孩子的所作所为,家长先不要急于干涉,而是要先反问一下自己,“这对于孩子要紧不要紧?”如果是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育并无大碍的事情,尽管由孩子去好了,比如,孩子习惯于晚睡晚起,只要他上学不迟到就可以;孩子偏爱打篮球而不愿早起跑步,只要他能够经常锻炼身体就可以。其次,在希望孩子做某件事的时候,也要尽量给孩子多些选择,比如,天气转凉想让孩子加件外套,可以让他在夹克衫和运动服之间选一样;孩子偏食不爱吃绿叶菜,可以让他在菠菜和小白菜之间选一样。

4批评孩子要把握好分寸

不讲方式、不分场合地批评孩子,孩子犯了一个错误就把他过去的种种不是全都翻出来,随意地贬低和挖苦孩子,教训孩子时连同他的人格一起做出批判,这些是许多家长的通病,也最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

当着外人的面批评孩子,孩子会觉得家长一点面子都不给自己留,搞的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出尽了丑丢尽了人,心中的怨气和愤恨自然就会流于言表;不就事论事地批评孩子,孩子会觉得家长对自己不公平,明明只是一件事做错了可在家长眼里自己好像就从来没有做对过一样,如此的把自己看得一钱不值,心里的委屈自然也要发泄发泄;贬低挖苦孩子和批判孩子的人格,都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为了保护自己孩子会不甘心认错,从而对家长产生对抗。所以,要想减少孩子的对立情绪,家长不能滥用批判。批评孩子前先要弄清事情的原委;批评孩子时要分清场合,不要当众尤其是当着孩子同学和朋友的面批评孩子;批评孩子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把孩子说的一无是处,更不要贬低孩子的人格;批评孩子时要考虑到孩子的情绪,要选择孩子心情比较好的时候,不要在孩子心情烦躁的时候对对他说三道四。最后有一点很重要,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对孩子要多些表扬少些责怪,要经常想想孩子的长处,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找寻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孩子平时受到的表扬和鼓励多了,犯错误也会更容易接受家长的批判。

【贴心提示】

青少年心理的变化是一个微妙的过程。平时注意青少年的心理变化,多关心他们,给他们创造一个平和的生活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进步都有很大的帮助。

3不得忽视青春期的性健康

青春期的性教育不仅是生理卫生、德育、伦理教育,还包括性道德、性审美、性心理卫生等更丰富的内容。因此,把青春期性教育,应视为一项长期、必要的工作开展下去,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协调,破除“性神秘”。

青少年早恋同居的危害性很大

近年来在青少年中,由早恋引发的各种问题已相当严重,所谓早恋已经超出了早恋范围,过去的早恋还有些朦胧成分,而现在的早恋则涉及争风吃醋甚至怀孕堕胎,有些学生因早恋发生旷课、自残行为,严重者还会产生某种心理变态或疾病,更有甚者导致轻生或走上性犯罪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