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观点新鲜看】
各种教育理念告诉父母要采用何种方法才能消除代沟,其实代沟是时代造成的,是所有父母和孩子间都存在的,也是你不能改变的。何必要让你和孩子的想法都一样,记住“孩子只是孩子”。
别让他承受超越年龄以外的沧桑
父母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孩子降生后,父母便将人生的重心完全转移到孩子身上,仿佛已失去了自我。父母会竭尽所能,奉献所有,只要儿女能过得好。也正因为如此,父母将所有的期冀放在孩子身上,有时竟忘了:障子还只是孩子。
有一位父亲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听着,孩子,我有一些话要说……
“我想了许多事,孩子,我常常对你发脾气。早上你穿好衣服准备上学,胡乱用毛巾在脸上抹一下,我责备你;你没有把鞋子擦干净,我责备你;看到你把东西乱扔,我更生气地对你吼叫。
“吃早餐的时候也一样。我常骂你打翻东西、吃饭不细嚼慢咽、把两肘放在桌上、奶油涂得太厚,等等。等到你离开餐桌去玩,我也准备出门,你转过身,挥着小手喊:‘再见,爸爸。’我仍皱着眉头回答:‘肩膀挺正。’
“到了傍晚,情况还是这样。我走在路上偷偷观察你,看见你跪在地上玩玻璃弹珠,脚上的长袜都磨破了。我不顾你的颜面,当着别的孩子的面叫你回家,并对你吼道,长袜子是很贵的,你要穿就得爱惜一点。想想看,孩子,这话居然出自为人父之人的口。
“记得吗?就是刚才,我在书房里看报,你怯生生地走过来,眼里带着惊吓的神色,站在门口踟蹰不前。我从报纸上端望过去,不耐烦地叫道:‘你要什么?’
“你不说一句话,只是快步跑过来,双手搂住我的脖子亲吻。你小手臂的力量显示出一份情爱,那是上帝种在你心田里的,任何漠视都不能令它枯萎。你吻过我就走了,吧嗒吧嗒地跑上楼。
“孩子,就是那时候,报纸从我手中滑落,我突然觉得害怕,我怎么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啊!挑错、呵斥的习惯——这就是我对待孩子的方法?孩子,不是我不爱你,只是我对你期望过高,不自觉地用自己年龄的标准去衡量你了。
“我实在不该把你当成大人,孩子,像我现在看到的你,疲倦地蜷缩在床上,完全还是婴孩的模样。记得昨天你还躺在妈妈怀里,头靠在妈妈肩上,我要求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已为人父母的你,是否也将自己的希望压在孩子幼小的肩头?他们正如同稚嫩的幼芽,其实不能负载过多的重量,他们需要的是阳光、雨露和自由的成长。将孩子看成孩子,不要总是想着用你的方式去规定他的方式。孩子其实还很天真、无知、无邪,不要让孩子承受与年龄不相称的沧桑。
代沟总是存在,沟通就是桥梁
代沟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社会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历史事实,同时又是一个生物学现象。前者是指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使不同代际的人有着不尽相同的社会经历和体验;后者是指一个人由青少年到老年,生理上的变化必然带来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代沟是很难消除的,但有效的沟通也能建立起两代人的和谐关系。
方法一:尊重与理解
父母与孩子,作为两个不同的个体,最基本的就是平等,这样才能沟通。父母应放下自己的架子,把孩子当成一个大人,当成一个朋友,而不是把他们当成永远长不大、永远不懂事的小不点儿。父母应做到和孩子平等地讨论问题,让孩子有发言的机会,尊重孩子的想法,营造比较民主的家庭气氛,以缓和大人与孩子的紧张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试着抽时间与孩子聊聊天,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讲述,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理解他的情绪,给他自主决策的机会。这样,孩子就容易敞开自己的心扉,对父母讲自己的心里话。
方法二: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很明显的表现是双方谈不到一块儿。与跟老年人谈话相比,跟孩子谈话似乎更需要一种类似天赋的才能。你必须会说孩子的话,懂得孩子们内心世界,甚至还要保持与孩子一样的天真,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观点。
在和孩子交谈之前,你必须主动而自然地与孩子接近。一般来说,未涉世的孩子都很害羞,不敢看你,不敢跟你接近,因此,你不要指望一下子就同孩子亲热起来,因为你突然的亲近可能引起孩子的惧怕心理。开始同孩子接触时,应该有意识地与孩子保持一段距离,只对他们偶尔地注意一下,表示一下好感,等到孩子对你的存在习以为常,感到你并无恶意之后,再寻机同孩子接近。
要做到以上两点,需要你能主动地、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谈话。也许你们还是持有不同的观点,但请记住这是完全正常的,不要奢望孩子能和你想得完全一样。孩子就是孩子,如果他万事都和你想得一样,还需要你的指导吗?而只要你能心平气和地听他说话,他也总会找到时机心平气和地听你说话,而平等的谈话和意见互达,你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人生还是孩子自己的人生,最后做决定的还是他,你所要做的只是让他也知道你的意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