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蓝血精神
750800000020

第20章 经常拉响战斗警报—危机是磨砺蓝血精神的利器 (3)

海尔CEO张瑞敏在谈到企业创新时深有体会地说:“创新不等于高新,创新存在于企业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海尔集团冰箱二厂任全晓是一个农民合同制工人,但在海尔这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中,他刻苦钻研技术,合理化建议一个接一个,小改小革一个连一个,自己也由一般员工提升为班长。最近的一次建议,他又为企业降耗34万多元,由班长晋升为车间主任。冰箱三厂的合格员工郡翔主动请缨,承担起了铝管节耗的重任,一个月内降耗就达2.6万元,很快就被提为优秀员工……海尔集团在细节上创新的案例可谓数不胜数,仅公司内以员工命名的小发明和小创造每年就有几十项之多,如“云燕镜子”、“晓玲扳手”、“启明焊枪”、“秀凤冲头”,等等,并且这些创新已在企业的生产、技术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企业中这种小变革与创新最不易遭受阻力,还可化解企业潜在的危机。中国20多年企业发展史中,那些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实现了超速增长、在国内市场成为行业“巅峰”的企业,许多是“其兴也勃,其衰也忽”,短短几年间,“樯橹灰飞烟灭”。因为他们缺少细小的、日积月累的变革和进步来提高自身素质以应对竞争的升级。企业不间断的进步得靠员工的积极变革精神,我们来看诺基亚的一个案例。

在诺基亚公司手机研发部工作的詹森有一段时间闷闷不乐,同事见他一副眉头紧锁的样子就开玩笑道:“詹森先生哪儿都好,就是太不知足了。你也不想想,咱们研发部,只要完成了公司下达的研发任务,薪水就能比生产部和销售部拿得还多,该高兴才是啊!”

另一个同事也接口道:“这次的任务只是改进一下机型,这么简单的任务哪能难住我们的天才詹森先生啊!”詹森说:“我不是为了薪水想不开,也不是为了公司派给的任务,我是在想,我们整天坐在研究室里,除了完成上面派给的任务,改进一下机型,就什么事也不做了。现在手机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我们能不能主动做一些工作,给公司拿出些新颖的创意?”同事无奈地说:“嗨,詹森,别痴人说梦了!现在诺基亚手机已经是世界著名品牌了,不管是技术性能,还是外观形象,都早已深入人心了,还上哪里去找创意?”

尽管同事们说得有道理,但詹森还是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在完成公司任务的基础上,主动而努力地工作,让诺基亚在自己的辛勤工作中有一个质的飞跃!有了这个非同一般的目标和想法以后,詹森每日里除了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外,满脑子是考虑如何让诺基亚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一天,他在地铁里获得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所有的时尚男女,都佩带着手机、一次性相机和袖珍耳机。这给了他很大的灵感:能不能把这三种最时髦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呢?果真如此的话,不是变得既轻便又快捷吗?

第二天,詹森马上找到主管,对他说:“如果我们在手机上装一个摄像头,让人们在接听音乐的同时,把能见到的所有美好事物都拍摄下来,再发送给亲友,该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啊!”主管被他的创意惊喜得高声叫道:“詹森,我们马上就按你的想法着手研制!”这种具有拍摄和接听音乐功能的手机在詹森的带领下,很快研制成功,它刚一推向市场,就大受消费者的青睐。

詹森的一个小小的组合创意就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润,正由于有不少像詹森那样有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不断改进工作的优秀员工,诺基亚才有如今全球移动通讯产业第一品牌的辉煌。詹森的创意并不复杂,我们要向他学习,多留意,多思考,也可能会有很好的改革创意。

自我升值,告别“本领恐慌”

现代商业社会竞争激烈,那些不能胜任、没有才能的人,都被摈弃在就业的大门之外,所以很多人有找不到工作的恐慌。而被留下的人也有失业的风险,如果老板觉得你是可替代的员工的话。现实是残酷的,为了自己的利益,每个老板只保留那些最优秀、最有价值的员工。本领恐慌在当今时代普遍存在。

北大学生在中国人眼中前途无量,但他们如果不努力、本领不高也会在竞争中被淘汰。新东方校长俞敏洪的感受是:“我从北大毕业,北大的学生原则上成功率应该比较高,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为任何成功都需要努力,但并不是每个北大人都是努力的。我从北大毕业到现在快20年了,在我认识的北大人中,凡努力的,现在都活得非常好。凡是不努力的,现在都一塌糊涂,有穷困潦倒的,有变成酒鬼和赌徒的,甚至有得了精神病的。”

有的人考上名校之后就以为高枕无忧了,放弃了努力,但好文凭并没有长久的竞争力,高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2006年4月,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焦化公司工人刘幼生研究发明的“皮带漏斗传感器”获全国第15届发明博览会金奖。只上过初一的刘幼生立足岗位刻苦学习知识,钻研科技创新,发明创造的38项科技成果、10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他研制的“熄焦车自动双音报警器”,在全国冶金行业得到全面推广,为企业创造了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他虽然只读了初一,但有这样的能力自然就不用为工作担心了。无论在什么领域,任何人只要拥有了别人不可替代或逾越的能力,就会使自己的地位变得十分稳固。

要想生存得好,就得具备一流的能力,要具备一流的能力,就要付出十分的努力。我们来看看大熊猫和北极熊的故事。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大熊猫和北极熊本来有着共同的祖先,但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同一祖先的熊就分为两批,一批移到了中国四川的温带地区,另一批移到了北极的寒带地区。按照一般的逻辑,进入寒带地区的熊就会被冻死、饿死,而在温带地区的熊会很容易活下来。但是结果却相反。

熊猫由以前比较凶猛的动物变成了濒临灭绝的动物,因为熊猫犯了放弃努力的错误。温带地区的食肉动物很多,如老虎、狮子、狼,它们常会和熊猫抢食吃,熊猫争抢不过,便退出了和那些凶猛动物竞争的行列。由于吃草的动物也很多,它们后来决定连草都不吃了,吃其他动物都不吃的东西:竹子。这是它们犯的另一个致命的错误,它们选择了唯一的食物来源。当竹子越来越少的时候,就有大批的熊猫被饿死,最后只剩下了全世界仅有的几百只大熊猫。这就是因为不努力而导致能力退化的结果。

而移居到北极的那一支熊的后代,却渐渐进化成北极熊,在冰天雪地的北极生活得很滋润,一点也不存在灭绝的危机。它比熊猫要凶猛,体重比熊猫要大至少两倍。它本来是陆生动物,但是最后也能在海中游泳几个小时,并且能捕食水中大量的生物,吃海豹,吃海象,吃各种虾和鱼,最后实在没有东西可吃了,在-40℃的北极,它却也能够席地冬眠。过了三四个月以后,北极熊冬眠结束,拍拍身上的雪又开始享受好时光!北极生存环境恶劣,但由于针对环境努力锻炼本领,使得北极熊具备了强大的生存能力。

有人说:“我不努力锻炼本领去挣高工资,每天就是吃吃饭、睡睡觉也可以生存下去。”这些就和放弃努力的大熊猫一样,最后会活得比较惨。如果一个人这么做,他就会被社会抛在后面,落在社会的最底层。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有七十二个修养很高,这七十二个优秀弟子中也只有一个子路能穿着廉价的旧衣服与衣着光鲜的达官贵人在一起还坦荡自然不自卑,所以说一个人很难对他人的优越生活无动于衷,那么身处底层就会感觉所有上层的力量都在压迫自己,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所以说,退出竞争,避免艰苦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北极熊进入了北极,有了一个不得不奋斗的环境,最后活得很好。我们现在也身处激烈竞争的环境,那么就好好向北极熊学习吧,好好奋斗!培养出一流本领,克服当今时代普遍存在的本领恐慌,度过成功幸福的一生。

那么,怎么努力呢?是拼命记忆知识吗?我们来看一个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在树下卖草帽,不料草帽被树上的一群猴子哄抢去了。这个人急中生智,想到猴子有模仿的习性,就将头上戴的草帽取下来,扔到地上。果然,树上的猴子都将草帽纷纷扔了下来。后来,这个人的孙子也来到树下卖草帽,同样遭到树上猴子的哄抢。孙子想到爷爷的方法,他也将头上戴的草帽取下来,扔到地上。但是,没有一只猴子把帽子从树上扔下来。孙子无奈地望着树上的猴子,心里纳闷:“爷爷的这一招怎么不灵了?”这时,猴群中有一只猴子下了树,对孙子说:“不是只有你才有爷爷的,你爷爷的伎俩我爷爷讲过好多次了。”

上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光学习前人的知识是不够的,要掌握前人创造知识的能力。我们要努力,而努力的正确方向是锻炼能力。王小平曾说:“在这个知识爆炸时代+知识共享时代+即时通讯时代+即时查询时代,我们还能把学习的中心放在知识的获取上吗?以知识为中心必须让位于以能力(学习、思维、创新、交际、说服等能力)为中心,这是学习革命的总的精髓。朱熹说:‘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成功之路也。’这是终生学习化(生活学习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终生学习化是个人在新世纪的最佳生存方式。”

学习能力化,再加终生学习化,就可永远告别本领恐慌,营造美好的职业生涯。

思考题一

有一位总经理莱恩曾入住过希尔顿饭店。那天早上刚一打开门,走廊尽头站着的服务员就走过来向莱恩先生问好。让莱恩先生奇怪的并不是服务员的礼貌举动,而是服务员竟喊出了自己的名字,因为在莱恩先生多年的出差生涯中,在其他饭店住宿时从没有服务员能叫出客人的名字。

原来,希尔顿要求楼层服务员要时刻记住自己所服务的每个房间客人的名字,以便提供更细致周到的服务。当莱恩坐电梯到一楼的时候,一楼的服务员同样也能够叫出他的名字,这让莱恩先生很纳闷。服务员于是作出解释:“因为上面有电话过来,说您下来了。”

吃早餐的时候,饭店服务员送来了一个点心。莱恩就问,这个点心中红的是什么?服务员看了一眼,然后退一步做了回答。莱恩又问旁边那个黑黑的是什么。服务员上前看了一眼,随后又退一步做了回答。她为什么后退一步?原来,她是为了避免自己的唾沫落到客人的点心上。

请把看完这个故事后的感触写在下面:

然后再想一下自己在工作中要怎样做好细节。

思考题二

早晨的闹铃响了好几遍,A公司的销售人员小叶才从床上挣扎起来,脑子里第一个感觉就是:痛苦的一天又开始了。她匆匆忙忙地赶往公司,早餐也顾不上吃。跨入公司大门,还是神情恍惚,坐在会议室无精打采地听着经理布置工作……一天的痛苦工作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小叶上午拜访客户,结果遭到拒绝和冷遇,心情简直糟透了,仿佛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下午下班前回到公司填工作报表,胡乱写上几笔凑合一下交差……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平时不花时间学习,懒惰,思想消极,没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从不好好去研究自己的产品和竞争对手的产品,从不反省自己一天做了些什么,有哪些经验、教训,从不认真去想一想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为顾客带来了什么样的服务和满足,顾客为什么会拒绝。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一天算一天……这就是小叶真实的工作写照。

到了月底一发工资,才这么点儿,真没意思,看来该换地方了,于是小叶很牛气地炒了老板的鱿鱼。一年下来,她换了五六家公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就这样流逝了。结果是“三个一工程”:一无所获,一事无成,一穷二白!

请把看完这个故事后的感触写在下面:

然后再想一下自己在工作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今后要如何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