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华佗神方治百病
7507900000044

第44章 心律失常

○○一宁心饮

【方药】太子参15—30克,麦门冬15克,五味子6克,淮小麦30克,甘草6克,大枣7枚,丹参15克,百合15克,龙骨30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磁石30克(先煎)。

【用法】先用水浸泡30分钟,头煎将先煎药物煎20分钟,然后再入其他药合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药液混合,早晚分服。

【功效】益气养阴,生脉宁心。治疗心动过速,心律不齐,或心脏神经官能症。

【验效】本方用于心动过速属阴虚证者,症见烦热,口干,入夜烦躁,舌红少苔,脉细数。如心悸甚者,加生铁落、天王补心丹(吞);梦多心烦者,加景天三七、柏子仁、莲子;便秘者加生大黄3—4.5克;痰火上扰者,加酒制大黄4.5克。

○○二整律合剂

【方药】党参30克,丹参30克,苦参30克,炙甘草15克,柏子仁15克,常山15克。

【用法】汤剂。每日1剂,水煎2次,口服,30天为1疗程。

【功效】益气活血,养心复脉。主治各种早搏。

【验效】治疗早搏35例,显效12例(房性早搏2例,室性早搏9例,房室交界性早搏1例),进步16例(房性早搏4例,室性早搏11例,房室交界性早搏1例),无效7例(房性早搏2例,室性早搏5例),总有效率为80%。

○○三早搏一方

【方药】泽兰15克,郁金15克,葛根60克,全瓜蒌30克,磁石30克(先煎)、珍珠母30克(先煎),刘寄奴9克,当归9克,炙甘草9克。

【用法】汤剂。每日1剂,水煎2次,口服。

【功效】活血宁心。主治各种早搏。

【验效】用本方治疗早搏199例,结果总有效率:房性早搏91.3%,交界性早搏90.6%,室性早搏91.66%。对不同病因所致早搏的总有效率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88%,高血压病92%,冠心病90.7%,心肌炎95%。而且本方能缩短心肌炎的病程,改善心肌缺血症状,使心肌缺血性心电图改变。

○○四苦地汤

【方药】苦参40克,生地50克。

【用法】煎剂。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7天为1疗程。

【功效】清热定志。治疗房性和室性早搏。

【验效】用于108例早搏患者,其中心电图示房性早搏54例,房室交界性早搏28例,室性早搏26例,病因属功能性者41例,心肌炎所致者15例,冠心病28例,高血压心脏病8例,甲亢性心脏病7例,因服药及低血钾症9例。治疗后全部病例早搏均告消失或基本消失。最少服药5剂,最多服药30剂。有74例进行1—3年随访,属功能性者均告痊愈,器质性者18例尚偶见早搏,但再服药仍有效。

【注意】凡脾胃虚寒,腹痛腹泻,或心率迟缓者均忌服。

○○五滋阴和阳汤

【方药】炙甘草12克,人参10克,生地15克,麦门冬15克,阿胶12克,麻仁12克,茯神15克,炒山楂10克,砂仁10克,大枣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混匀后,早晚2次分服。

【功效】滋阴和阳,益气养血。主治心肌病、冠心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引起的房性或室性早搏、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等。

【验效】用于早搏、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症见心悸气短,自汗,少寐,脉细数或结代,舌质淡红,苔薄黄或剥。若处事易惊,心悸不安,宜加龙骨、牡蛎、珍珠母、柏子仁、炙远志等重镇宁神;胸闷痞窒,呼吸不畅,加郁金、瓜蒌皮、薤白通阳利气,宽胸散痹,若胸部刺痛,舌质紫暗,加三七、丹参、赤芍、制乳没等以活血散瘀,通络止痛。

○○六稳脉汤

【方药】人参12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五味子8克,黄芪15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阿胶12克,炙甘草12克,炙龟板18克。

【用法】每日1剂,文火水煎,3次分服,10天为1疗程。一般治疗1—3个月。

【功效】益气养阴,生津补血。治疗气阴两虚的快速型心律失常。

【验效】本方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86例(包括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所致者),结果:显效46例,有效30例,无效9例,加重1例,总有效率88.4%。其中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心肌炎所致者疗效较好,前者显效率为95.5%,后者显效率为87.5%。

○○七黄连甘草汤

【方药】黄连10克,炙甘草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少量多次频服,10天为1疗程。

【功效】清心泻火,主治阵发性心动过速。

【验效】治疗顽固性快速型心律失常42例。其中反复发作性阵发性心动过速36例,显效19例,改善12例,无效5例,频发房性早搏4例,显效2例,改善1例,频发室性早搏改善1例。

○○八黄连温胆汤

【方药】陈皮10克,半夏12克,茯苓18克,枳实6克,胆南星6克,甘草6克,黄连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2次分服,2周为1疗程。

【功效】化痰泻火,行气消滞。主治室性早搏(痰郁火动的怔忡心悸)。

【验效】治疗室性早搏67例,功能性室性早搏16例,全部有效,治愈14例;冠心病早搏18例,治愈13例,好转3例;心肌炎后遗症早搏16例,治愈13例,好转1例;高心早搏11例,治愈8例,好转2例;风心病4例,治愈3例,好转1例。

○○九黄连生脉饮

【方药】黄连5—10克,黄芪20克,党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丹参15克,苦参15—20克,当归10克,酸枣仁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3次服。7天为1疗程。服药1—4个疗程。

【功效】益气养阴,清心活血。主治早搏。

【验效】治疗早搏357例,用本方随证加减:气虚甚者党参易人参5克,加炙甘草6克;胸闷憋气加瓜蒌皮、郁金;心痛较甚者加延胡索、水蛭5克高血压加天麻、钩藤。结果:显效49.9%,有效35.3%,无效14%,恶化0.8%(3例),总有效率为85.2%。对照组(用心律平)总有效率为61.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本方对心气虚证总有效率为96%,对气阴两虚证总有效率为78.5%,均高于心血瘀阻证,P<0.05。

○一○半夏菖蒲屑

【方药】生半夏、生菖蒲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极细末,密封贮瓶备用。使用时取末少许,吹入患者鼻腔,取嚏3—8次。

【功效】开心气,调心律。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

【验效】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14例(无其他心脏严重合并症,多次用压跟球、按摩颈动脉窦方法治疗无效者),取嚏5—10次,13例恢复正常,1例无效。

○一一疏郁宁心汤

【方药】郁金10克,丹参10克,黄连5克,法半夏10克,酸枣仁10克,炙甘草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次口服,1个月为1疗程。

【功效】行气活血,清化痰热,安神定悸。治疗心律失常之痰瘀郁热型。

【验效】本方临床治疗心律失常108例(包括冠心病、心肌炎、高心、风心及原因不明引起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等)。治疗结果:显效34例,有效66例,总有效率为92.6%。

○一二升心率汤

【方药】附子10克(先煎2小时),肉桂3克,补骨脂10克,黄芪20克,丹参20克,降香5克。

【用法】煎剂。每日1剂,附子先煎2小时,余药共煎20分钟,滤出药液150毫升,次煎20分钟,滤药液150毫升,混合后分两次口服。15天为1疗程。

【功效】温阳益气,化瘀通脉。主治缓慢型心律失常。

【验效】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36例(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可疑病窦、房室传导阻滞)。中医分型有:阳虚挟瘀6例,气虚挟瘀17例,气阳两虚挟瘀13例。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91.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胸闷、头晕平均消失时间6.5天。治疗前平均心率每分钟55.63±7.25次,治疗后为每分钟65.72±6.32,P<001。

○一三益气活血通阳方

【方药】红参6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桂枝18克,丹参20克,炙甘草8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功效】益气活血,温通心阳。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心脾阳虚型。

【验效】若肢冷汗出者,加制附片;心悸者加合欢皮、炒枣仁;胸闷者加瓜蒌皮。治疗房室传导阻滞20例,结果:心电图均恢复正常,症状全部消失,平均治疗时间为16.5天。

○一四加味参附汤

【方药】人参12克,附子15克(先煎2小时),干姜12克,桂枝15克,丹参30克,川芎10克,檀香12克,薤白15克,甘草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功效】温阳益气,活血行气。治疗房室传导阻滞。

【验效】治疗23例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并与西药(异丙基肾上腺素1毫克,阿托品10毫克静滴)19例作对照。结果:两组分别为有效12例、4例;无效11例、15例;提示中药参附汤组疗效优于西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