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华佗神方治百病
7507900000040

第40章 细菌性痢疾

○○一蓼苋地锦汤

【方药】水蓼15克,马齿苋30克,地锦草20克。

【用法】上药均全草新采,晒干。每日1剂,水煎,头、二煎上下午分服。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验效】凡痢疾初起一二日,无兼证和明显虚弱的患者,给予2—3剂;即愈。

【注意】孕妇忌服。

○○二加味白头翁汤

【方药】白头翁20克,秦皮10克,黄柏10克,黄芩10克,黄连5克,木香5克,葛根15克,槟榔15克,芍药10克,甘草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后,上、下午两次分服。

【功效】清热解毒,行气止痛。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

【验效】里急后重明显者,加大黄、枳壳、厚朴;恶寒发热头痛者加荆芥、金银花、连翘。治疗急性菌痢250例,结果:治愈245例,无效1例。

○○三清肠饮

【方药】葛根、黄芩各10克,黄连、广木香各6克,白芍、藿香各10克,焦槟榔10克,车前草15克,炮姜1.5克,生甘草6克。

【用法】每日2剂,水煎,每剂浓缩至100毫升,瓶装密封,冷藏备用。每次温服50毫升,每日4次。疗程7天。

【功效】疏肌达表,清热化湿,行气导滞。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湿热证。

【验效】如发热高于39℃以上,经治疗当天热不降者,加用柴胡注射液肌注。如腹痛较甚,热势较盛,舌苔黄厚,可加大黄以通腑泻热;如赤痢血多,可加生地榆、银花炭。治疗急性菌痢湿热证163例,结果:临床治愈129例,占79%,好转21例,占16%,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92%。

○○四白地诃片

【方药】白头翁、地榆、诃子、丁香。

【用法】四药依次按25%、30%、30%及15%的药量比例,研细,压制成片剂,每片重0.3克。每次服4—8片(含生药1.2—2.4克),每日4次,一般服药3—7天。

【功效】清热解毒,温中止痛。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验效】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53例,结果:痊愈46例,占86.8%;好转7例,占13.2%。

○○五香参丸

【方药】苦参1200克,广木香600克,生甘草15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日服3次,每次6.5克。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行气。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

【验效】共治疗急性菌痢85例。结果:痊愈85例,占92%。

○○六泻痢合剂

【方药】地锦草60克,凤尾草6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3次,分次口服。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凉血。主治细菌性痢疾、肠炎湿热型。

【验效】治疗细菌性痢疾75例,获得满意疗效,退热平均1.83天;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常规检查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3.56天、3.15天和2.17天。其中43例大便细菌培养,40例平均3.5天转阴,3例超过7天转阴作无效论。服用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

【注意】脾胃虚寒者及孕妇忌服。

○○七二白苦艾汤

【方药】白头翁100克,白芍60克,艾叶30克,苦参100克。

【用法】灌肠剂。将上药洗净,用温蒸馏水浸泡一夜,首次用武火煎30分钟,过滤取汁,第二次再加冷水适量,文火煎40—60分钟,过滤取汁,二汁混合,再用文火煎煮浓缩至250毫升,加1%苯甲酸钠0.2毫升,放置1夜,再过滤密封备用。成人1次用50毫升,儿童为每次2毫升/千克,作高位保留灌肠,每日2次,病重者每日3次,连用3天。

【功效】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

【验效】治疗急性菌痢150例,结果:痊愈130例,好转15例,无效5例,平均治愈天数3.1天。

○○八附子厚朴汤

【方药】制附子8克(先煎1小时),厚朴30克,木香30克,枳实12克,黑姜6克,白术15克,黄连5克,藿香9克,白头翁9克,黑地榆2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服用。1周为1疗程。

【功效】温脾化湿,清热解毒,行气导滞。治疗细菌性痢疾寒热错杂、虚实并见之证。

【验效】若呕吐加半夏;发热去附子、黑姜,加葛根、黄芩;气虚加党参。菌痢患者140例,均系用西药治疗1周后无效者。用上方治疗后,痊愈115例(82.1%),好转25例。治疗时间3—8天,平均6.2天。

○○九四君芍药汤

【方药】党参、炒白术、茯苓各15克,甘草9克,炒白芍、秦皮、诃子各15克,黄连9克,黄芩12克,当归、木香各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口服。

【功效】健脾补气,清热燥湿,和血行气。主治慢性细菌性痢疾脾虚湿热阻滞型。

【验效】临床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菌痢55例,治愈53例,好转2例。

○一○温脾理肠汤

【方药】椿根皮12克,石榴皮9克,黄连9克,附子15克(先煎2小时),干姜9克。

【用法】先煎附子取汁,余药共为细末,装入布袋,扎好口,放入锅中,加水800毫升,文火煎20分钟,取汁,混入附子药汁,再煎至500毫升,加入食醋15毫升,再煮3—5分钟,放置至温度适中时灌肠。以每分钟60—80滴滴入,每日2次,每次大约1小时。滴后卧床休息1—2小时。

【功效】温阳祛寒,涩肠止泻。主治寒湿痢疾。

【验效】治疗寒湿痢6例。痊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

【注意】湿热痢疾舌黄苔腻,发热口渴者忌用。

○一一真人养脏汤

【方药】人参5—20克,白术5—20克,炙甘草3—15克,肉豆蔻5—30克,肉桂3—15克,制附子5—30克(先煎2小时),诃子肉5—30克,罂粟壳5—25克,白芍5—20克,当归5—10克,木香3—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20天为1疗程,最长3个疗程。

【功效】温补脾肾,涩肠固脱。治疗慢性痢疾脾肾虚寒型。

【验效】脱肛者另以石榴皮、枯矾、五倍子水煎,取药汁于大便后局部洗浴。治疗慢性痢疾脾肾虚寒型162例,痊愈87例,显效47例,好转12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91.7%。对脱肛的有效率为87%。

○一二念君痢疾散

【方药】硼砂12克,飞朱砂6克,大黄8克,巴豆霜1.5克,甘草6克,当归12克,广木香8克,沉香6克。

【用法】晒干,不见火,共研极细末,瓶装勿泄气。每服0.3克,日3服,温开水送下。

【功效】抑菌杀虫,清热解毒,化积行气,防腐生肌。治疗细菌性痢疾,阿米巴原虫痢疾。

【验效】无论新、久痢疾,无表证者均适用。特别对顽固难愈,久痢而下赤冻者效果尤佳。

【注意】年老体弱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