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处世的艺术
7504800000019

第19章 方圆有度,处世要活(3)

所谓圆,就是圆融通达,行得通。我们着迷于胡雪岩,无非就是这个处处事事行得通的道理。而通天入地谓之神,也就是为人能够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无所阻滞,是曰“圆”神。这些东西虽然为读书人所不耻,但恰恰是作为生意人所必需的,只要做到这些,万事无不可遂,人心无不可得,所以胡雪岩无论在权场,还是在商场,都能够马到成功。

因此说,解开方圆做人的天机,参尽圆满做事的秘诀。要想圆满做事,必先学会方圆做人,处世于方圆之间,做事以圆满终结,做事很难,难在圆满;做人亦难,难在方圆。但“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圆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大智慧,有了它,生意场上也好,社交场合也罢,都可以化弊为利,达到不留后患、无事不成的境界。圆是处世之道,是妥妥当当处世的锦囊。真正的圆世哲学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圆融处世,方能谋得各方人脉,也才能在遇到各种困难时,应付自如,左右逢源,化险为夷,为事业提供难得的保障。

纵观我们所走过的人生之路,由于我们缺乏机变、不能随机应变而造成的错误与损失,数不胜数。由于我们缺乏机变,不仅浪费了自己的才能,还以致伤害了朋友的感情;是不是在各行各业中,由于缺乏机变,商家失去了顾客,律师减少了业务,作家得不到读者的支持,教师失去了学生的信赖;也是由于缺乏机变,政治家失去了民众的拥护……

一个人即使才高八斗,如果他缺少足够的机智,不能随机应变、权衡利弊,不能在恰当的时候说恰当的话、办恰当的事,那么他就不能最有效率地运用自己的才干。一个善于机变的人,不但能利用他所知道的东西,而且善于利用他所不知道的东西,还能用巧妙的方法来掩饰他无知愚拙的方面,这样的人往往更易得到别人的信赖与钦佩。

有的人之所以缺乏机变,一则是由于他们不识时务,二则是由于他们思想不敏锐。

机变的人善于交际,能迎合别人的心理。这种人初次与人会面,就能找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提出来作为谈话的资料。他们不会过多谈论关于自己的事情,因为他们深知,对方最感兴趣的莫过于他们自身的事情和希望。而不会机变的人,只喜欢谈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常常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于是,这样的人便常为朋友们所不喜欢。懂得机变的人即使对于不感兴趣的事,也不会轻易在表面上显露。而那些不能随机应变的人,往往最容易得罪他人,这种人如果要加入一个团体,也一定不为大众所欢迎,不是受到冷遇,便是自讨没趣。

剑桥大学的雅基·米斯提克教授说:“要想成为一个善于运用知识的人,你必须既灵活又聪明。”

思维和行动的灵活性是许多杰出领导人和改革家的共有特征。但直到最近,灵活机变的能力才为绝大多数职业者所重视。

当年,茅台酒厂参加巴拿马万国酒类博览会。因为到会参加展销的酒厂很多,酒的品种也很多,一时间,人们不知道该买哪一种酒了。而当时茅台酒厂生产的酒虽然是运用传统工艺精心酿制的佳品,但从包装外观和广告宣传上,都很难让经销商认可。

就这样,时间一点一点过去,酒展马上就要结束了,推销员开始焦急起来。

这时候,他突然灵机一动,拿着一瓶酒走到人多的地方,装作不小心,突然把酒瓶掉在了地上。酒瓶摔碎了,人们把目光都集中到了这里。同时,酒的香气也散了出来,人们都被这奇妙的香气所吸引,纷纷过来询问这是什么酒。这位推销员马上忙了起来,向人们介绍他们的产品。在剩下的时间里,他不但把带去的茅台酒全卖了出去,而且还接到了大量订单。茅台酒不仅因此拿到了金奖,从此更享誉全球。

这个推销员之所以获得办事的成功,就是因为在自己的广告宣传处于劣势时,利用碎瓶散酒香,吸引展客,一举成功。这种随机应变的灵活和机智的办事手腕不能不说他的高明!

弹性交际,不要与人斗气

记得清朝光绪年间东阁大学士阎敬铭,曾写过这样一首《不气歌》:“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之危害大可惟,诚恐因病将命废。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这首以幽默诙谐见长的诗,让我们看到了不生气是如此美好,如此值得珍惜。所以,与人斗气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这既不能挽回你的面子,也解决不了问题,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而已。处世高手是绝不会做这种傻事的。

在工作和生活中,你随时都会遇到一些人,说些对不起你的话或做些对不起你的事。这时,你应当怎么办呢,是针锋相对,以怨报怨,还是以慈悲为怀,原谅别人?懂得人情世故,善于处世的人就会选择后者。

冤家宜解不宜结,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受了气,你放开眼界,把立足点放在解决对策上而不是斗气上,否则对方记了你的仇,将来还会给你气受。

和人家斗气,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一来未必能够斗得过,二来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什么好处。因此换一种视角,换一套思路,另辟途径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一旦问题解决了,你受气的根源也自然消失了,这时候你还不解气,还让那些本来已经很尴尬的部门工作人员下不来台,那就太不懂人情世故了。你应当想到,这一次人家阻挠了你,给你气受,也许下次你还要求人家,要是人家记了仇,你就还会有更大的气要受。相反,如果你能够适当给他一个台阶下,他感怀你的宽容大量,下一次办事时也许就能给你帮上大忙。

每个人受了气后都会产生一种报复心理,于是奋发向上,寻找时机,这是十分不可取的。相反,如果一个人有了实力,或是抓住了对方的把柄,完全有能力收拾对方时,能够恰当地利用这种优势,以一种大度宽容的方式来对待对方,就会得到他人的信任与感激,那么不但排除了树敌的可能性,还多了一个可信赖的朋友。朋友多了,社会性实力就会强大,同时能够弥补个人能力的种种不足。对于矛盾的双方而言,这样结局无疑是最为理想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为人处世总不会给人留下余地,经常搞得对方尴尬。一旦一个人处于这种窘境,则不仅仅是气别人,也气自己,气自己无能、无力,甚至会怀疑自己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萌生很强烈的人生挫折感和失落感。所以,有过这种体验和经历的人就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想一想,一旦比对方强,完全有能力收拾对方,那么就应当适可而止,别再以牙还牙,以毒报毒,把对方逼入绝境,否则,会让对方受到打击与屈辱,从而为自己制造一个仇敌。

雅妃是位自尊心很强的女孩,但她不幸跟几位“没教养”的人做了同事。这些人举止随便,对人无礼,让雅妃很是看不惯。有一次,天正下着雨,一位女同事想出去办点事,顺手拎起雅妃的伞就往外走。雅妃心想:“怎么招呼也不打,就拿人家的东西,太欺负人了!”于是,她很不高兴地说:“你好像拿错伞了吧?”女同事毫不在意地回答:“我忘了带伞,只好借你的用一下。”“你好像没跟我说‘借’字。”“哎哟,还用得着说‘借’字吗?下次你再用我的不就得了?”雅妃冷冷地说:“借我的东西就得说‘借’,我不同意,谁也不准拿!”没想到,这件小事得罪了那位同事,那个同事觉得雅妃故意不给自己面子,让自己很尴尬,于是心生敌意,将这件小事加油添醋,大肆宣扬雅妃的小气,使雅妃的处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几位同事从此以后再也不愿意理她,不知情的领导还经常提醒她,注意搞好同事关系,根本不听她的解释。雅妃常常愤愤不平地想:“我只不过是就事论事,而且理亏的是对方,难道这也错了吗?”

人生好比行路,总会遇到道路狭窄的地方。每当此时,最好停下来,让别人先行一步。如果心中常有这种想法,人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抱怨了。你经常让人一步,别人心存感激,也让你一步,一条小路对你来说也是坦坦通途。假如你事事不肯让人,别人心怀怨恨,就会设法阻碍你,损伤你,即使一条大路对你来说也充满了险阻。“路漫漫其修远兮”,人生道路上到处布满了荆棘和浪涛,也许无意间的事物就会为自己种下祸根。所以,我们在处事的过程中,一定要谨小慎微,时时顾及别人的面子和感受。

有进有退,获得成功的助力

《易经》中说:“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为人处世,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所谓进退有据,高低有时也。

这是两个观念,古时的文字很简单也很美,其文学境界,往往影响了我们的思想。这两句话,包含的意义很多。《易经》告诉我们宇宙间任何事情、任何物理,随时随地都在变化,没有不变的东西。八八六十四卦,只是两种爻——阴与阳在变,每一变动,产生一个卦象,每个卦象就不同了。变化代表什么?“进退之象也。”“进退”,或者是阳多了一个,阳长阴退了,或者是阴多了一个,阴长阳退了,就在这个进退之间,产生变化。为什么不用“多少”而用“进退”呢?

我们研究古书就要注意这一类地方,这是思想问题。假使用“多少”意义就不同了,没有“进退”深刻。“进退”是大原则,是动态,尤其是站在人文文化的立场看,都是一进一退之间的现象,所以变化是进退的现象,非进则退。

三国时期,由于关羽的狂妄自大失去了荆州,自己也身首异处。

作为大哥的刘备当然对此怒不可遏,不听诸葛亮的劝阻,亲率70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

刘备大喜,感觉一举拿下东吴的时机已到,急驰大军进发。战事也正如刘备所预想。蜀军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彝陵,猇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

正在这个关键时刻,孙权命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5万人迎战。

陆逊虽然年轻,却深谙兵法。他非常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正盛,并且是居高临下之势,吴军如果同他正面交锋,很难占到便宜。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

这样,陆逊就把吴军完全撤出山地。可这样却害苦了蜀军,几十万蜀军士气正旺,却一时找不到“打击”的目标。并且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很难展开数十万大军的阵势,这样一来,蜀军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

相持了足有半年的时间,蜀军斗志松懈。年轻的统率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很难相顾,且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忌。吴军看到反击的时机已经成熟,便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一把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

以退的方式来达到进的目的,可以说是一个“独辟蹊径”的成功方法。运用这一策略,刘邦也曾如愿以偿地做了沛县县令。

刘邦率众起义,占领沛县县城后,城中父老推举他为县令,热情十分高涨。刘邦实际上很想得到这个位子,却假意推辞说:“当今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纷纷揭竿而起,反对秦朝统治,如果将领选择不当,起义就会前功尽弃,甚至全城百姓都有被杀头的危险!我这样说并不是爱惜自己的姓名,只是在下才疏学浅,恐怕难以胜任,到时真的害了沛县的父老乡亲,我可没有办法交代呀。所以,你们在这件事上要慎重一些,不如另请高明吧!”

在场的萧何、曹参都是文官,他们顾虑重重,担心大事不成会被秦朝诛杀全家;同时,两人又深知刘邦能成大事,于是极力推举刘邦。

沛县百姓也对刘邦说:“我们都听过你的事迹,知道你是个大人物;况且,我们已经占卜过了,没有人比你更吉利。如果你不当县令,那么换成任意一个人恐怕沛县百姓就要遭殃啦!”

刘邦又多次推让,但所有人坚决选他做沛公,他这才接受了。

其实,刘邦完全可毛遂自荐坐上沛公的位子,但他恰恰选择了与此截然相反的“以退为进”的做法,却同样达到了目的。实际上,刘邦选择后者是非常高明的一个举动。

刘邦之所以选择“退”,是想试探一下其他人的心理,看他们是否真的信服自己。他知道,起兵造反是灭门之罪,如果追随者不同心,造反必定难以成功,那样的话,沛公之位就应暂时放弃;如果追随者都心服口服,便有利于管理和指挥,这样沛公之位才能去坐。

此外,刘邦的退,也是为了避免与他人发生矛盾纷争。他知道,以勾心斗角的方式夺来的位子是做不稳的。正因为假意拒绝推让,刘邦才清楚地看到了众人的真正心意,原来他们是真心拥护自己的,于是答应了众人的请求,如愿做了沛公。

可见,人生成败与进退术有很重要的关系,不善进退者,自然是败者。我们知道过于急进者,常会自以为聪明至极,从而在某一天突然遭到大败。因此,进是基于摸准对方心理的行为——只有摸准对方,才能进行有效的行动,这是人际交往的基本道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退避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一般人总是以事物发展向上向前为吉,而以向下向后之退避为凶,而这样并非是对退避的正确理解。如果该进之时则向前,当然是吉兆,但是,如果处在该退之时仍然盲目前进,则由吉趋凶,自取其咎。相反,此时,如果顺时而急流勇退,行遁之道,则又逢凶化吉。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说:“及时退却,使自己完全立于主动地位,这对于到达退却终点以后,整顿队势以逸待劳地转入反攻,有极大影响……战略退却的全部作用在于转入反攻,战略退却仅是战略防御的第一阶段,全战略的决定关键在于随之而来的反攻阶段能不能取胜。”

所以,做人做事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要过了头。一件事做久了,就会形成一种惯性,让人欲罢不能。权力也好,荣誉也罢,人的欲望如果不适时地加以遏制,就会逐渐膨胀,以至于到时难以驾驭。这时,你就需要停顿一下,或者后退一步,就像音乐需要休止符,照片需要留白,绘画需要淡彩一样。不论你在职场,还是在商场,还是为人处世,都要善识时务,懂得退让之道,不要由着自己的性子来,退一步可能会更好。

智欲圆而行欲方

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没有方之灵魂,只会遭到大众的唾弃;有了圆的包裹,在人群中方能游刃有余。方圆结合,畅行天下。

智欲圆而行欲方。人的智慧要圆融无碍,不仅要看到事物静止的、不变的一面,还要看到事物运动的、发展的一面;不仅要看到各个不同事物的个性和局部的状况,还要看到事物的整体和共性;不仅要看到事物的具体现象和应用,还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不仅能够坚守原则,以不变应万变,而且要有高度的灵活性,具体分析此时、此地、此人的具体情况,以求得最佳的解决方式。这是从“智圆”的角度来讲。

从行为上讲,人的智慧虽然应圆融无碍,但在具体的作为上却不能模棱两可。也就是说,做人必须遵守一定的法度和规则,以便立足于社会之中。这就是“行欲方”的含义。

从灵活与原则的角度讲,圆为灵活性,随机应变,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方为原则性,坚守一定之规,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