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古时兵法今时用
7487900000025

第25章 军事史,半部间谍战(1)

何为内间?深入敌人内部;何为反间?反用敌人的间谍;何为乡间?田间地头情报战;何为死间?冒死完成情报任务;何为生间?间谍一定要活着回来!一部军事史,半部间谍战。

“间”这个字的本义,是“门夜闭而间月光”。晚上的时候,从门缝中透出丝丝朦胧的夜光,这本就有私密的意味,后来发展出偷窥之意,能够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事物,即为“间”。用间之意,也由此引申出来,即通过秘密、不为众人所知的手段,窃取、刺探和传送军事机密。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间谍经常被正人君子所不齿,用间活动也常常被人视为是奸诈之术,登不得大雅之堂。但间谍自古有之,从国内到国际,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用间作为情报管理的基本方式,一直是军事活动中最重心术、最玩技巧、最惊心动魄的活动。

为什么要用间呢?为了知己知彼。

相比而言,“知己”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通过正确的手法、方式、途径,便能把握己方的军事力量部署、周边局势、发展机遇等情况。

但是,“知彼”就没那么容易了。战场上很多事情全都是秘密,是只能应之于心,却不能宣之于口。哪一方要是不小心,被对方刺探到了自己的情报,就等于自蹈险境,被对方占得了先机。哪一方若是对敌方情况不明,单凭盲人摸象式的判断,就无法做好战略决策与战术布置。这就使得间谍和反间谍成为各行各业都能发生的故事。

从现代社会的视角看,用间可以是合法的,也可以是非法的。用间绝大多数是隐蔽行为,无论是从间谍的身份,还是在用间的过程中,都要神不知鬼不觉,带有高度的机密性,是不可能公之于众的。但有的用间,也会是大张旗鼓地进行。现代卫星从空中可以拍到几乎任何想拍摄的地方,并可以精确到厘米,这已是大国获取情报的常用方式了。各国建交互设大使馆,互派大使驻扎,有时候也是要通过公开的途径获取对方的情报,以方便本国政治活动的开展。当我们听说某一国驱逐了另一国的外交官员,理由是他们干了“与外交身份不符合”的事,那就是收集秘密情报。

冷兵器时代,情形却远不是如此。在不能借助高科技手段的年代,用间的主体只能是活生生的人,类似现在所言的卧底、特工之类。主要通过窃密的方式,获取己方所需要的情报,再通过各种途径带回本国、本部队,方便接下来对军事战略、战术的确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时候用间得到的一条情报,就足以让一方结合其他信息而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孙子兵法》中专门列了《用间》一篇,讨论相关问题,如其言: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所谓“先知”,是圣贤明君、英明将帅得以打胜仗的关键。它不是借助鬼神、巫术之类的未卜先知,而是依靠间谍来获取信息、刺探情报、知晓敌情,在掌握了真实准确、数量足够的情报的基础之上,才能够站得高,看得远,拟定有效策略,从而制敌于先。甚至,有的时候可以通过间谍进行离间,不费一兵一卒、不毁一城一池,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孙子兵法·用间篇》中将间谍分为五类:一为乡间,就是寻找向导,找熟悉眼下情况的人,去了解形势。即用其“民”。二为内间,就是利用敌方内部的人,来给自己提供情报。即用其“官”。三为反间,就是反用对方的间谍,获取有利的情报。即用其“间”。四为死间,间谍如同放出去的一颗引诱敌人上当的棋子,用完之后,即成弃子,事情败露后,难免一死。五为生间,间谍同样也进入敌方内部,但是要在侦察之后,人需活着将情报带回来。

从这个角度讲,生间比死间更难办。因为间谍身处敌国、敌军之中,身边都是敌人,一着不慎便会招来杀身之祸。如果能顺利完成情报任务,又能全身而退,那无疑要凭勇气、要凭智慧、要凭技术、要凭意志,这可不是一般人干得了的。

孙武的总结,概括的只是春秋时期用于作战的间谍,殊不知后世有以复加,使得间谍这个行当更为五花八门。由此再看孙武的分类,就值得思考:乡间、内间、反间是用间方式,也就是操作过程与操作技巧;而死间、生间讲的则是间谍的选用和命运。五者在内容上互有交叉,死间可用于反间,内间可能是生间,也可能是死间。并且,这五类只能算是通过刺探情报,达到为战时服务的目的,到了今日的间谍,还应包括通过各种手段,在对方管辖范围内,实行暗杀、恶意破坏等行为。

《孙子兵法·用间篇》已近乎成为千百年来将士们必读的“红宝书”,备受推崇,也出现了许多精彩案例。我们就按此分类,谈谈“五间”的性质和古代用间的案例。

一、乡间:深入敌人内部

《孙子兵法·用间》有云:

乡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

所谓“乡间”,其注云:“因敌乡人知敌表里虚实之情,故就而用之,可使伺候也。”这里的“敌乡人”,指的是敌军所在地的本地人。唐代著名军事家李靖的《李卫公兵法》则将其称之为“邑人”,即敌方中有同乡关系的人。

乡人居住在此地,对当地的情况,如天气、地形、民俗,更包括军队在此的驻扎、分布情况,都知之甚多、甚详。有经验的将帅们都善于利用乡人进行间谍活动,一是弥补我军对此地不熟悉的缺陷,比如大军到了陌生的地方,一般先需要寻找水源,那当然不能像没头苍蝇乱撞似的找,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就是找个乡人,或凭着感情,或用金钱贿赂,一问便知;二是便于己方观察敌人的虚实情况,以提前做好准备,伺机而动。

使用乡间来获得所需要的战时情报,是最常见、最普通,基本算不上有什么技术含量的间术,可以说,它就是巧妙些的信息收集的方式罢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它平平常常,就忽略了它的必要性。

很多时候,用“乡间”用得恰到好处,就能决定作战的成败。有个老电影名叫《智取华山》,讲的是解放战争后期,在西北野战军解放大西北的强大攻势下,国民党胡宗南率领的大部队已经南逃,只剩下整编29军旅长方子乔(历史原型是国民党保安第六旅旅长兼第八区专员韩子佩),率残部三百余人逃上华山,在山口要道设下重兵,企图凭借天险负隅顽抗,等待时机,卷土重来。

古语言:自古华山一条路。这句话在今天都不是闹着玩的,更何况在五十年前。地势险峻的华山,若想到达山顶,只能依靠人长期攀爬留下的一条道路,顺势而上。即使是这样,中间还要经过危崖峭壁、突兀凌空的“千尺幢”。此处本是山势中的裂缝,陷在两旁的巨石之间,坡度接近七十度,若想爬上去,只能是踩着手工琢制的、刚刚能放下脚的“脚窝子”,一步一步攀爬。在这里,仰望天际,一线天开;俯视脚下,如临深渊。

当时国民党的残余部队,就是自恃控制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咽喉要道,在华山山峰中固守不出。我军空有几千、几万的军队,也只能是望山兴叹。

解放军刘明基带着几名侦察兵前往华山侦察道路,在查访的过程中,刘明基在华山东猩猩沟两岔口找到了一位叫常生林的采药人(历史原型是一名叫王银生的猎户)。在赢得了常生林的信任后,采药人告诉他们,华山还有其他上山的路,只是路途更为陡峭,要在杂草丛生的羊肠小道中穿行、在石罅缝中匍匐前进、在直插云霄的峭壁上悬挂攀爬。

关于这条不为人知的华山之路,传说是汉武帝在祭祀华山山神时,留下的一条古老的路。据《华山志》记载,它已经存在了几千年。这条路几乎就是在跨越天险,飞跃山峰,足足要在山上攀爬十多公里,且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否则脚下打滑、不慎踏空,掉下悬崖,绝无生还之理。

在山上的国民党部队怎么也没想到,解放军会出此策略,有此勇气,攀悬崖、登峭壁,飞渡天桥险境,趁夜摸上北峰,跑到了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刘明基一行在仅有几人的情况下,断然于夜晚实施突袭,打了他们个措手不及。敌人仓促间昏头转向,乱成一团。他们本无斗志,在想活命的情况下,只能是缴械投降了。

当然,这段史实在电影的表现和渲染下,加入了很多虚构和感情渲染的成分。

在今天看来,国民党的失败有诸多原因,如没有警惕心、轻敌自大、寄希望于后方的援助等。但解放军取胜的关键,无疑是利用了常生林的信息,才盘活了这局无法起手的棋。当然,常生林无意为间谍,但他的行为实为“乡间”。这里的“乡”,依靠的是信任与感情。

更多成功“乡间”的例子,靠的是比这更灵活、更复杂的心理战。据《魏书》记载,当时北魏的天柱大将军尔朱荣,命令大都督侯渊去讨伐当时河北的起义军首领韩楼。尔朱荣不知出于何种想法,调拨给侯渊的兵马少得可怜,朝内很多人对此都不理解。

尔朱荣却镇定自若,对提出异议的大臣们说:“侯渊此人领兵打仗的最大长处,正是随机应变。”这是聪明人带兵的方法,四两拨千斤,以少胜多,对他们来说,兵马太多也是种累赘,反倒是船小好掉头,说进即进,说退即退,奔袭起来的速度,要比大军压境快上很多倍。

还有一点,侯渊面对的是叛军,是乌合之众。他们据城叛乱,几乎是四面皆敌,在夹缝中求生存;他们又几乎全是临时拼凑,易于受到诱惑,有好处一哄而上,若是无利可得,也就如鸟兽般一轰而散了。

侯渊先使出一计,大肆宣扬军队的声威,让叛军内部人心不稳,以至于人心惶惶。然后自己率领几百精锐的骑兵,深入敌境,在遇到一支敌军后,并没有正面出战,而是暗地里先将部队埋伏好,再从敌军身后猛然发起突袭,大破敌军,俘虏了近五千人。从数量上看,侯渊的几百人,逮住了敌军的五千人,已经是打得很漂亮了。

侯渊再出一计,他善待这些俘虏,发还了他们的马匹武器,释放回韩楼所守的城中。他手下的将士们都质疑侯渊为何不将这些叛军划归到自己的部队里。如果他们不听话,那就都杀掉,不留后患好了。

侯渊解释说:首先,韩楼他们的人多,而我们的人少,当然不能硬碰硬,那样我们会吃亏的。其次,这些俘虏留在我们这边,我们没有把握让他们真心为我们所用。万一在我们攻打韩楼时,他们临阵倒戈,那我们就输惨了。所以说,最好的办法是使用离间之法。这些俘虏回到韩楼的守城中,如果韩楼多疑,就会误以为这些俘虏已经被我们招安,由此引发内讧,便加大了我们的胜算。

当他估量着释放的俘虏们都已经跑回到守城里面后,便率领骑兵连夜前进,在拂晓时分兵临城下,做出要攻城的样子。韩楼心中疑窦重重,怀疑安然无恙逃回来的士兵现在要与侯渊里应外合了。于是他弃城逃跑,被侯渊的精兵追上俘虏了。

侯渊所用的“乡间”是刻意设计的,抓住了对方心理上的弱点,让敌军内部怀疑有“间”而离心离德,由此获得了战机。

后来北魏分裂成了东魏、西魏,叛乱、夺权的戏码经常上演,用间的战例自然越来越精彩。据冯梦龙编纂的《智囊补》记载,东魏的谋士杨侃也曾利用投降的人为乡间,消灭了叛军。

当时,西魏刺史萧宝夤举起反叛的大旗。萧宝夤本是南朝齐的王室贵族,是齐明帝萧鸾的第六个儿子,他的胞兄就是历史上臭名昭彰的“东昏炀侯”萧宝卷。当年,在萧宝卷肆意挥霍着齐朝资源的时候,也有大臣拥护萧宝夤,希望他能登上大宝,挽救已经岌岌可危的齐朝。可惜没有成功,萧宝夤也被关押起来。萧宝夤谎称他是被人所骗,自己并没有一丝篡权的意思,萧宝卷居然听信了他的话,把他给释放了。

在萧宝夤大约十五岁的时候,岌岌可危的齐朝已经不能再给萧宝夤这个皇亲国戚任何的保护,他差点死在发动政变的萧衍手中。他再度逃过了劫难,在侍从的帮助下渡过长江,狼狈地跑到北魏。

入北之后,萧宝夤常思复国,梦想南伐征战宿敌。但他毕竟是南来之人,即使是娶了公主,表明了忠心,还是处处受到北人猜忌。加上有人吹耳边风鼓动,于是想到了拥兵自重,自立为王。

这时已经是东魏了,魏明帝令尚书仆射长孙稚讨伐萧宝夤。开始,形势对长孙稚确实不太妙。敌军薛修义部包围着河东,薛凤贤部占据着安邑,基本上构成了夹势,长孙稚的大军若要行进必然会暴露,受到牵制,寸步难行。谋士杨侃献计策说:薛修义部中的很多士兵是被强迫着围城的,在这样朝不保夕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担心留在家中的妻儿老小。我们应该利用他们心中的脆弱,使用这种民心向背的趋势,分化他们的军队。

于是,长孙稚放出风声,说那些愿意归降的士兵,我们一定不会侵害,在战后必会将他们送回家里。并且让人去兵士们原来所住村子里面,找到他们家属相商,如果同意投降,就等看到烽火台上有三处烽火被点燃时,也点燃烽火作为呼应,那么,家中当兵的人若被俘虏就会安然送回来,凡是不点燃烽火的,就视为是贼党而按死罪论处,绝不轻饶。两三天内,村民们互相转告,大部分人都想通了:还是投降好。然后,长孙稚命令自己的儿子长孙彦在石锥山上点燃三处烽火,果然四周的村子里面烽烟四起。围城的敌军们弄不清状况,以为是自己的家乡被军队攻占了,于是纷纷逃回家里以为援助,甚至连薛修义都逃窜了回去。长孙稚乘势攻破了潼关,进入河东,逼得萧宝夤弃城逃跑。之后发生的事情是,萧宝夤的反叛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被魏庄帝赐死在太仆寺。

在今日看来,萧宝夤的复国,在当时的形势下是个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他又耳根子太软,听了别人几句劝就拉起兵马反叛,忽略了民心向背。无论是士兵还是将领,多年来怎能不厌倦战争?

而长孙稚正是看清楚、并抓住了这一点,几乎没有动用什么兵力,就取得了绝对意义上的军事胜利。他同侯渊一样,有效地收买或者制造了与敌军内某些人的特殊关系,将他们设为“乡间”,引起敌方的怀疑,让他们从内部崩溃,进而众叛亲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作战效果。

二、内间

《孙子兵法·用间篇》有云:

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

这里说的“官”,包括任职者、失职者,还有那些被处分的、被杀戮的官员的子孙和家人,利用他们对政权的仇恨,可以获得必要的情报。这些人因为都在对方的机构之内、管辖之下,可以成为内间。

清朝朱逢甲编撰《间书》时以为,《孙子兵法》和《十一家注孙子》中都是将利用敌人管理部门的人员或与此有直接关联的人,划归到内间的范畴,他认为利用在敌方地区切身利益受到侵害的百姓充当间谍,也可以叫内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