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门捉贼和擒贼擒王有几分相像,其实使用完全不同。擒贼擒王是在主动状态下直接攻击对方的中枢系统或者最高决策层,使对手上下不得相顾,一招制敌。而关门捉贼讲的是混战状态下,抓住机会,用最小的代价合围敌人,或歼或俘,是以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为主,目的是在局势不明的状态下,如下围棋一样圈占领地,俘获士兵,增益自己的力量,从战术上讲,是消耗战;从战略上讲,是逼敌签订城下之盟。
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语出《战国策·秦策》,其载范雎言:“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这是范雎为战国时的秦国量身定制的一种策略,同时包含着政治外交与军事打击的双重意味。
当时,秦是七雄中势力最强大的。但是,即使在商鞅变法后国力迅速增强,在与六国合纵对抗的局面下,秦也是要周密考虑的,因为它的国力,顶多和六国的合力打个平手。所以,秦只能在地缘政治上周旋,采用范雎的“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六国联盟,然后再逐一消灭,也就是各个击破的战术。
这样的方式最合理。如果秦直接与六国为敌,那么六国联合打它,秦是占不到便宜的。假若秦国攻打与自己有距离的齐国,那么劳师远征,即使胜利了,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范雎“远交近攻”的意思就是,秦先与东方临海的齐国、南方的楚国结盟,以中原为腹地,进攻韩、赵、魏,让各国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再从两翼出兵,先灭掉北方的赵国、韩国,继而平定南方楚国。不断吞并蚕食,使得秦国的地理疆域扩大,齐国变为“近”国,自然也成了秦国的囊中之物。正是如此,在十多年的时间内,秦终于吞并六国,实现了统一华夏的愿望。
军事博弈中,当实现战略目标的企图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和阻碍时,那么攻击近的有利,攻击远的有害。为防止敌方结盟,要千方百计地去分化敌人,暂时结交远处相隔、难以获利的敌人,直接进攻近处相邻、易于取之的敌人,这样一来,瓦解了敌方的联盟,再实施各个击破。远交近攻,通常是政治、军事谋略上的结合,也可以说,是总司令部甚至国家最高领导者采取的外交诱骗。所谓“远交”,是伸出橄榄枝;所谓“近攻”,是拿出大棒子,拓展地盘和势力范围,冲破近敌给发展带来的阻碍。橄榄枝和大棒子双手互搏一起用,既防止树敌过多,在进攻时有所掣肘,又对邻国挥起大棒,把它消灭。从长远上看,橄榄枝是相对的,而近邻是绝对的。因为一个近国消灭后,原来隔着的远国也就成了近国,麻痹过后,新一轮征伐不可避免。
远和近,也不是完全依照地理位置来分的。一般说来,“远”,一指远处,二指间接的、能获得的长远利益,三指不能直接控制的形势。“近”,一指近处,二指能直接获得的眼前利益,三指可以直接掌握的形势。远交近攻的策略,就是分清“远”和“近”,再制造和利用它们间的矛盾。其运用的诀窍是,同时应敌,但有先有后,制人而不制于人,看人下菜碟,集中力量对付眼前的、容易攻击的敌人,打开战争的局面。
古今中外,天下大乱时使用远交近攻的案例数不胜数。比如,成吉思汗统一北方,最先对其构成威胁的,不是西夏和南宋,而是金国。所以,成吉思汗选择和西夏议和,与南宋通好,打得金国没有还手能力后,才挥师进攻西夏,西夏灭亡。继之,其子窝阔台联合南宋夹击金国,金国灭亡后,又翻脸攻打南宋,进而统一了全国。
再比如,欧洲大陆国家林立,拿破仑时期,英、俄、奥地利最先组成反法联盟,奥地利是尖兵。拿破仑不能同时应对三国,只能分化,一边与俄国修好,一边在意大利境内的米兰,尽全力出兵打击奥地利,又约定了普鲁士保持中立态度。就是这样,法国瓦解了以英国为首的敌人联盟。英军孤立无援,很快就败在了拿破仑的铁蹄之下。
远交近攻的策略在中国古代、在现当代国际关系中一直在使用,是敌对双方试图将战场引向对方或者对方的后院,令其在家门口便遭遇到重重阻力,无暇远瞻。如美国重返亚太,意在中国,因而必然强化日韩同盟,扩大、加强、深化与中国周边国家的军事交往,便是远交策略的使用。而在美洲,对古巴的封锁和对委内瑞拉的疏远,则是近攻。
化解远交近攻的策略,一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采用远交近攻的做法;二是同交同攻,即也参与到对手的组织体系之内,既然你说不是针对我,那我为什么不参加呢?当年楚成王就是因此瓦解了宋襄公试图拼凑盟国,从体制内瓦解了对手。
假道灭虢
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两个小国,一个是虞国,一个是虢国。这两个国家关系不错,如果晋国去打虞国,虢国就会出兵;打虢国,虞国也会出兵。最好的办法是用离间计,让他们互不支持。晋国利用虞国国君贪财的弱点,送给虞国大量的宝物,向虞国借道打虢国,虞国国君拿人手短,便答应了。当晋国打败了虢国,通过虞国国境回国时,又借口军队需要休整,把大军囤在虞国国都附近,在虞国国君毫无防备下,晋国国内派大军前来,两边夹击,把虞国也给灭了。
虞国和虢国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两国只有联合,才能存国。而假道灭虢就利用了小国间这种微妙的关系。如果大国想发兵攻打,又不能逼迫小国之间联合起来对抗,最好的策略是对一国先麻痹大意,对另一国用武力威逼,在前者心存侥幸时,把力量渗透进去。通俗一点说,就是借一国当桥,到了对岸办完事,回来时顺手又把桥板拿走,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在三十六计中的“假道灭虢”,还有新的引申义。原文中是这样说的: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这是从《周易·困卦》中悟出的道理。以“困”为名,为困顿之意。其卦象是本该容纳于泽中的水,现在离开泽慢慢地向下渗透,以致泽无水而受困,水离开泽而流散。比喻处在敌我两大国中间的小国,当他受到了敌方的武力胁迫,己方即做出出兵援助的姿态,借“保护”为名,由不得他不信。借此机会,己方渗透了军事力量,再乘机突然袭击,便可轻而易举取得胜利。
此计的关键在于“假道”,“假道”是借口,“灭虢”是意图。己方对小国不是逞口舌之利,花言巧语,而是小国此时已处在危险中,己方以帮助他不被人侵犯为借口诱惑他,才能让小国放松警惕,成为形势上的中间地带。而后,己方隐藏真正意图,慢慢地渗透势力,有时候不必通过战斗,就可以把这个小国消灭了。将这个道理用在现代的政治军事外交中,那就是从大国的角度讲,我们要用武力规避小国,用利益诱骗小国,然后把自己的力量加进去,进而控制附近地区的局势。
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当年西方国家建立殖民地,都是从驻军开始,逐渐蚕食,占领一国一地。二战后美国驻军诸多国家,本为协防,实则影响该国政权,至今仍未从日、韩等地撤军,而且打算重返亚太,虽不是灭虢,但假途以实现战略控制的目的不言自明。
混战六计,说的是如何在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之时令己方最终克敌制胜,很适合没有裁判、没有法规、弱肉强食的丛林竞争。釜底抽薪是削其势,浑水摸鱼是得其利,金蝉脱壳是失其算,关门捉贼是夺其兵,远交近攻是间其友,假途灭虢是得其地。只要让对手不断失势、让利、失算、损兵、无援、割地,最终己方就卓然自立,不战自胜。
五、并战博弈:寡不敌众的不败术
并战,指在被动情况下,同时要多方向作战。《三十六计》按语解释时说的是与友军作战的策略,是对“并战”望文生义的解释。仔细阅读并战六计,可知此“并”非“并肩”、“合并”之“并”,即并肩作战;而是“水路并进”之“并”,即一起、同时要面对多个对手,多线作战。一则三十六计的总体走向是由胜到败,即态势越来越严峻,有友军支援,力量增益,何以要放在混战、败战之间?二则三十六计皆立足自我,并战六计皆非言如何与友军“并战”,而是言腹背受敌、多线作战这种险境下,如何图存,如何立于不败。
多线作战,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安居平五路”,当时司马懿联合番、蛮、吴、孟、曹五路大军联合进攻蜀汉,诸葛亮见招拆招,一一化解。由此说,并战计中的六计,皆属无奈之计,目的是立足于防守、立足于自保、立足于图存。
偷梁换柱
偷梁换柱,是隐秘地改变作战方式、目的,或者暗中调整参战人员,以彼示敌,以此迎敌。老百姓常说的狸猫换太子、调包计等,实际上就是偷梁换柱。
偷梁换柱有两种用法:一是从备战来说,想办法让对手知道“梁”的特征、性能,并深信他有足够的能力来对付“梁”,然后暗中将“梁”调走,换成“柱”,让对手按照原定计划攻击或者防守,结果因他的准备不得法,从而丧失全部优势,而由己方掌握了主动。
赵高扶植胡亥成为秦二世,就是这种做法。秦始皇称帝后,一直没有立太子,围绕长子扶苏、幼子胡亥分别形成了两个集团。扶苏恭顺好仁,由蒙恬辅佐;胡亥娇宠昏庸,由赵高扶植。秦始皇没料到在第五次东巡途中会一病不起。慌忙中他赶紧找丞相李斯密诏扶苏为太子。但玉玺由赵高保管,扣压了密诏不发。几天后,秦始皇驾崩。
赵高便对李斯说:立扶苏的诏书扣在我这里,立谁为太子,咱俩就能定。赵高看李斯犹豫,就说:要是扶苏即位,你还能稳坐丞相之位吗?弄得李斯胆战心惊,最终与赵高合谋下诏赐死扶苏,杀了蒙恬,扶植胡亥为二世。
二是从作战来说,就是想办法调动对手,即如原书所写的:“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这里的“梁”、“柱”指的是主力部队。古代的五方阵,两两相对如梁柱,照应于中央之轴,从而保证外有支撑,内有呼应。
如果作战时,己方兵少,只能以主力和对方对峙,周旋的空间很小。如果能隐真示假,暗中抽调主力去攻打对方的虚弱之处,这是己方的偷梁换柱。如果能以奇兵虚晃一枪,吸引对方的主力掉转进攻方向,然后己方精兵出击,夺取战役的主动权,如此调动敌军部署,减轻正面所对之敌的力量,这是对敌方的偷梁换柱。
曹操解白马之围便是如此。当时袁绍、曹操在官渡对峙,袁军有十万之众,曹军不足四万。袁军在白马将曹军守将刘延围住。曹操着急去解白马之围,可没有多余的士卒,只能偷梁换柱了,便依荀攸的计策,装作领兵攻打袁绍的后方延津。袁绍一听,急忙让围攻白马的部队回撤。曹操乘袁军回撤,猛攻白马,杀了袁军大将颜良。
无论是调动己方力量还是对方力量,目的都是弥补己方兵力不足,实现以实击虚,避实就虚,以实迎虚,达到以少胜多的目的。
说白了,偷梁换柱实际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是捉襟见肘、兵力有限情况下不得不调兵遣将来弥补兵少将稀的不足。“梁”即是精兵悍将组成的能战、善战之师,而“柱”则为衰将残兵。在万不得已情形下,只能让精兵多跑几圈,多打几仗,好钢用在刀刃上,哪里需要哪里上呗,关键时候去替换老弱病残,让对手认为主攻方向是虚软的棉花,不料却打在钉子上。
指桑骂槐
指桑骂槐,就是借着其他事件、人物,来申诫属下,或者警诫对手。这里“桑”是对象,而“槐”只是被借助的冤枉鬼。老百姓常说的指东骂西、含沙射影,与此有几分相像。
此计一是间接训诫部下,令其警醒,有杀鸡骇猴的意味。孙武刚出山时,吴王还质疑他的能力,便让他训练宫女。孙武便把宫女编成两队,让吴王的两个爱妾为队长。孙武给她们认真讲解了如何列队操练。结果宫女们觉得好玩,嘻嘻哈哈,乱作一团。孙武再次申诫,仍无效果。孙武严肃地说:按照军令,带队不力,当斩队长,拉出去砍了。吴王一看,玩真的呀,央求孙武快放了吧。孙武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随即将两个队长斩首。其余宫女一看,立刻严肃起来,很快就完成了操练。
抓住典型,严肃处理,以此严明法纪,让全军引以为戒,看似惩处了一两个人,实则避免了更多的人以身试法。
指桑骂槐第二层含义是以舆论配合行动,或警告利诱,或旁敲侧击,使对手不敢轻举妄动,或使自己的下属盟友坚定决心。
按照《三国演义》中的描述,赤壁之战前,东吴君臣一度对是战是降有过争论,其中张昭、顾雍、张纮、步骘、诸葛瑾等主降,程普、黄盖、韩当、鲁肃等主战,周瑜一时摇摆不定。诸葛亮一边听周瑜、鲁肃争论,一边不动声色。
最后诸葛亮说:“我有一计,可以退兵。曹操虎视眈眈,实为江东二女而来。一是大乔,二是小乔,不如将此二女献给曹操,一如范蠡献西施于阖闾,曹操自然退兵。”周瑜不信,诸葛亮便背诵曹植《铜雀台赋》中的“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之句。诸葛亮故意将“二桥”混为“二乔”,使得周瑜怒不可遏,离座指向北方大骂:“老贼欺吾太甚!”
其实,诸葛亮知道大乔是孙策之妻,小乔是周瑜之妻,以此激怒周瑜,以坚定其抗曹的决心。
这种类似旁敲侧击的指桑骂槐,往往可以兵不血刃,起到出奇制胜的目的。但在“指”的时候,要能抓住问题的要害,在“骂”的时候,要能掌握绝对的证据。不要信口雌黄,胡编乱造,结果没有成为疑兵之计,反倒毁了人品,坏了名声。需要注意的是,指桑骂槐主要是面对多路对手时,不得不虚张声势之计,但一定要讲究策略:一是要骂,让对手的盟友或者某一路兵马能够羞愧而退,如《三国演义》中所写的诸葛亮骂死王朗;二是要含沙射影,将对手的龌龊、矛盾抖开,拆散对手的联盟,逼退某一路兵马;三是既然己方被动,那就不能直骂,会惹恼对手,令对手合力痛打,而是意在令对手心散、军散、力散,起到瓦解敌军意图的作用。
假痴不癫
假痴不癫,简单地说,就是装傻。并战状态下,对手步步紧逼,自己处于防守被动之中,只能以退为进,不动声色,看准机会,后发制人。
历史上用假痴不癫来韬光养晦的例子很多。楚庄王继位之初,三年间吃喝玩乐,待掌握实权之后,一鸣惊人;刘备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以雷声掩盖自己的争雄之心;袁世凯进退维谷,不得已回老家彰化养老以自保。这些都是在内外交困,无法保全的窘境中,通过以退为进来赢得时机,赢得安全。
司马懿的一生,多次靠装傻、装病、装糊涂度过困局。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慨然有忧天下之心。曹操曾对华歆说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以交付兵权,否则必为祸患。司马懿也看出曹操的提防之心,借口自己有麻痹之症,不愿跟曹操工作。曹操就派刺客去验证,刺客放火烧司马懿家的房子,结果司马懿纹丝未动,不露破绽。后来,架不住曹操以丞相身份多次征召,他才出任黄门侍郎,后辅佐太子曹丕,屡建奇功。而司马懿最大的战功,就是装糊涂与诸葛亮对抗,耗得蜀汉多次北伐无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