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古时兵法今时用
7487900000002

第2章 中国兵法的战略智慧(1)

一支军队只有肃穆庄严,才能气势如虹。治军,与其治其外,不如治其内,内庄重则外凛然;与其治其兵,不如治其将,将庄重而兵容肃。如果将帅吃喝玩乐,即便部属旗帜鲜明、衣甲光鲜,也不能形成真刀实枪的战斗力,只能是锦绣满身的仪仗队。

军事活动取得胜利的关键,究竟在哪里?有人会认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辎重是作战较量的关键。物质条件如果无法保障,军事活动就无法进行。有人会认为,军事活动是政治外交的延续。因为很多军事活动,本身就是政治外交的最终解决方式,既辅助了政治外交,也需要政治外交的辅助。可以说,政治外交上的努力,不仅会对军事活动起到促进或延缓作用,甚至有时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也有人会认为,作战较量的是将帅的战术和士兵的气力,披坚执锐、驰骋疆场、排兵布阵、奋勇杀敌,这些才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关键。

其实,军事活动的最终胜利,表面上看取决于战场上的角逐,实际上,完全是一军一国综合实力的较量。即某方在战略层面不断累积优势,技高一筹,不用动手,便可威慑对方,取得压倒性的优势,最终控制局面。

这种根本上的较量,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兵书《尉缭子》称之为“兵胜于朝廷”:

夫土广而任则国富,民众而治则国治。富治者,民不发轫,车不暴出,而威制天下。故曰兵胜于朝廷。(《尉缭子·兵谈》)通过综合国力的提高,消解对方进攻意图,不用战场较量,而获得最终的和平。

这种不用战争而抑制战争的高明做法,《孙子兵法》中称之为“庙算”。其《始计》就讲:在战争开始前,将帅要对敌我双方的优劣利弊进行比较分析,来预计此战能否取胜。如果己方能够取胜的条件多,就可以与对方交战。相反,如果战争还没开始,就已经预计到战争不能取胜,则不与对方交战。能够取胜的条件多,就会胜利;能取胜的条件少,就会失败,所以说,我们坚决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战前对敌我双方力量作综合分析,以此决定作战与否,并制定总体的作战策略,我们今天称为“战略管理”。战略上获得主动,是军事活动能否取得胜利的前提,也是国家备战的关键。

一、国之强,决胜千里之外

《尉缭子·兵谈》强调国家富庶而国力强盛,人民众多并能自觉遵守法令,以此作为威慑天下、抵御外患的基础,国家就会安定。这种将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作为备战的前提,我们可以称为“固国为本”。即努力发展、壮大国家的综合国力,这是国家长远发展、抵御外辱的基础,也是国家战略上的取胜之道,要比依靠将领、军阵杀敌取胜高明得多,稳固得多,长远得多。

恤民为德。几乎所有朝代都逃脱不了一个怪圈:立国之初行“无为”之政,发展生产;强盛之后逞“有为”之能,穷兵黩武;衰落时期不得不“强为”,横征暴敛;败亡之时则“乱为”,拆东墙补西墙,最终土崩瓦解。这是中国历史的死角。

“恤”的本义是同情、怜悯、救济。“恤民”就是爱护一方百姓,忧虑民众疾苦。国家尊重人民,政府保护百姓,百姓方能为生活在这个国家而自豪,以为国家工作、奋斗为光荣。国之富强,民能享受其富足;民之富强,国能护佑其发展。家国一体,荣辱与共,和平时能社会和谐,临战时能同仇敌忾。

这是中国治道里被顶礼膜拜的固国秘诀,即获得百姓的拥护,就获得强大的资本。如何获得百姓的拥护?那就是“顺民心”。

《史记·管晏列传》记载齐国在管仲治理下,走向繁荣富强。齐国土地狭小,不能丰足;远在海边,交通不便。管仲因地制宜,一改其他国家重农轻商的习惯,大力发展工商业,通过货物流通获得资金;又借助资金储存物资,由此国库充足。财税充盈,政府便富足;经济发展,百姓便富庶;有经费有人头,招兵买马自然不愁。国富与民强相辅相成,齐国很快摆脱了积弱积贫的局面,不仅能够自立,还能够左右天下局势。

为了获得百姓的拥护,管仲修订了齐国的法令条文,采用了“因俗为制”的做法,尽量满足百姓的需求,并做到法律简便易行,不扰民、不严苛。凡是百姓所需求的,就给予帮助;凡是百姓不愿意接受的,就暂不实行。

凡是“顺民心”的改革,自然能得到百姓的拥护,政策便容易推广。凡是“逆民心”的改革,无论行政措施如何严苛峻急,常常是有始无终,或者是决策出不了皇宫,或者是下级阳奉阴违,总之会不了了之。此时若行政强悍,来自民间的阻力会变成推翻政府的反动力,秦国的急剧覆亡,新莽的急转直下,皆是政府不顾民心向背,严刑峻法,强力推行,不知顺民心、承民意。若政府软弱无能,效率低下,其推行的政策逐级递减,最终消解,改革就只是形式上的调整,最多成为官吏谋私的新手段,如唐朝的两税法、北宋王安石变法、明朝的一条鞭法,虽意图改革弊政,最终却在官场杯葛中无疾而终。

顺民心,是恤民为德的前提。具体的做法,几乎都接近于儒家所谓的“仁政”。孔子提出政府行政应该把握的一个准则:“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政府的首要责任,是通过各种合适的政策去生养百姓,使他们能够活得滋润,能够分享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便利。其次,要保护百姓的基本权利,政策制定得合情合理,不至于劳民伤财。政府只有平日关爱百姓,取得百姓的信任与支持,一旦政府遇到困难,国家遭遇不幸,百姓才会全力以赴。

孔子的说法不是凭空设想,而是继承了“周政”的基本观念。“周政”是由周文王、周武王等一脉相承的周代治国秘籍,其基本内涵保存在《周易》、《尚书》等典籍中。战国时期的《六韬》中以周文王、周武王向姜太公请教的口气,讨论了如何治国用兵。虽然不一定是文王、武王和太公的真实记录,但书中的确反映的是周代以来,治国安邦的心得体会。其中,卷一《文韬》分析了如何从国家制度、行政策略等方面取得压倒性的优势,获得天下诸侯的支持,蓄积实力,待到力量足够强大时,轻轻一推,便使看似强大的殷商土崩瓦解。

《六韬·文韬·国务》记载文王咨询太公:“愿闻为国之大务,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意思是让太公讲讲定国安邦的秘诀:要想使君主尊贵,民众安定,应该怎么做呢?太公回答说:

我们要使百姓获得真正的利益,不去轻易伤害他们;我们要能够成就百姓,不要总让他们失望;我们要使百姓能够生存,不能总是折腾他们;我们要给百姓带去越来越多的实惠,不要总想掠夺他们;我们要使百姓生活快乐,不要烦扰他们。我们要使百姓真心喜欢政府,就不要引起他们的愤怒。

道理看似很简单,而且也说了几千年。但很多朝代在立国初期,君主兢兢业业,不敢玩忽职守,可一旦承平日久,就把开国之君的教训忘得干干净净。不仅不再保护百姓,而且视百姓为仇寇,想尽办法横征暴敛,最终把百姓逼到反抗的死角。

这也是中国历史的死角,几乎所有的朝代都逃脱不了一个怪圈:立国之初行“无为”之政,发展生产;强盛之后逞“有为”之能,穷兵黩武;衰落时期不得不“强为”,横征暴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败亡之时则“乱为”,拆东墙补西墙,有私无公,有家无国,最终土崩瓦解。

看似循环的历史,恰恰揭示了历代政府与百姓之间的利益博弈。即政府只要给予百姓足够多的生存空间,彼此相安无事,国家便能得以稳定。《六韬·文韬·国务》里姜太公谆谆告诫文王,详细阐释爱民之道:

要让百姓不失本务,就是给予他们真正的好处。不违农时,就是让百姓有了收获;减轻刑罚,保障守法者的利益,就是让百姓生存;轻徭薄赋,就是给百姓财富;少建楼台馆阁,就会让百姓生活安乐;官吏清廉,不行苛政,不骚扰百姓,就会让百姓欢喜。

反之,百姓无法劳作,就是随意损害他们的利益。耽误农时,就是减少百姓收入;没有罪过却处罚百姓,就是在残害他们;加重赋税,就是掠夺他们;多建楼台宫室,就会使百姓疲惫,这是在磨难他们;官吏腐败又严苛,就会激怒百姓。

善于治理国家、管理百姓的人,会像父母爱护子女、兄长呵护幼弟那样,看到百姓饥饿寒冷,为他们忧心发愁;看到他们劳累痛苦,内心为他们悲伤;赏罚百姓就像是赏罚自己一样;征收百姓的赋税,就像是索取自己的财物一样。

这就是儒家望眼欲穿的“仁政”,可惜历史并没有给予太多的机会,使其得到实践。这也是兵法津津乐道的固国之本、强国之法,可惜很少有政府勇于坚持、敢于坚持、长于坚持。就连那些梦想称霸的国君,也极不情愿去做。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梁惠王询问孟子,天下怎样才能安定?孟子回答说:只有统一,天下才能安定。梁惠王继续问道:谁能统一天下呢?孟子回答说:只有不好杀戮的国君,方能统一天下。拥有地方百里的土地就可以称王,但是,国君只有对百姓施仁政,减省刑罚、薄敛赋税,才能够使百姓提着木棒,齐心协力,与他同仇敌忾,去抵御秦楚的坚甲利兵。

君臣一心、上下同志果真能以弱敌强、以小敌大、以寡敌众吗?孟子便分析秦国和楚国的情形:秦国和楚国无时无刻不在征兵募丁,剥夺百姓的农时劳动,使得他们不能够耕种田地,无法赡养父母。百姓的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和妻子儿女四处逃难,陷入水深火热的痛苦之中苦不堪言。如果梁惠王以仁义之师,带领军队前去讨伐他们,百姓自然响应,谁能抵抗得住这仁义之师呢?这就是“仁者无敌”!

仁者无敌,不是说仁厚的人没有敌人,而是说行仁政的国家没有谁能抵挡得了。因为仁政之国,以恤民为德;推行王道,以强国为本。

在这方面,“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勾践是个极好的例子。越王勾践,是一个很阴鸷的人。阴鸷者,心思缜密且深藏不露。在越国为吴国所灭之后,勾践沦为阶下之囚。勾践要兴复越国,靠武力吧,已被打败;用霸道吧,却没有兵,这条途径已被证明不行了。那该怎么办呢?

勾践卧薪尝胆,提醒自己不忘旧仇。亡国之民,亡国之君,自然不能有福同享,那就有难同当吧。勾践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是复兴之路,即儒家所推崇的“王道”。

勾践学会了与百姓一起分享,凡是杯中的酒,碗中的肉,篮中的饭,没有不与身边的臣民兵士一起分享的。凡是生病的百姓,勾践一定亲自慰问;凡是有丧事的人家,勾践一定协助安葬。他深入阡陌街巷,敬重老人,疼爱幼童,抚养孤儿成长,询问百姓疾苦。用忠信恩惠帮助百姓,用淳朴宽厚对待百姓。凡是富人,能让他们安心;凡是穷人,能让他们生存。制定政策,也努力做到补充不足,调节有余。贫能安乐,富能好礼,越国之内阶层相安,百姓相合,君臣相得。

没有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的。输光了资本的勾践,只剩下自己的雄心和一群跟着自己的百姓,于是勾践就体恤他们,抚慰他们,同甘共苦。国可亡,民犹在,终能复兴;君可败,政不败,终能重振。

经过了数年的励精图治,越国国力大增,趁着夫差参加黄池会盟之机,起兵攻吴。越国百姓互相激励,父亲勉励儿子,兄长鼓励弟弟,妻子激励丈夫。百姓都说:我们有这样的国君,为他去死又有何畏惧呢?正应了那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不久,勾践率领臣民一举灭吴,复国雪耻。

以齐国之弱,越国之亡,能转危为安,败中取胜,靠的正是体恤百姓,仁政爱民。小国、危国、亡国皆能因百姓支持而强大,更何况那些大国、强国和存国呢?所以说,国家之所以危亡,在于上下不能同仇敌忾;政府之所以衰败,在于官民关系分崩离析;百姓之所以瓦解,在于社会共识四分五裂。

中国兵法的战略观念,以民心向背作为一个衡量指标,理论上是这样表述的:

人心向背之机,间不容发,一或失之,噬脐无及。

(《元兄·燕铁木儿传》)说的是国家用兵,君主举事,一定要考察民心。如果民心厌恶,万万不可强行,勉强为之必然大失民心,非但不能成功,反而会直接危及社会稳定,成为国家兴衰转化的枢机。一旦败局已定,只能追悔莫及。

这种例子太多了,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闯王”李自成了。崇祯初年,陕西发生饥荒,多数百姓为了生存,沦为盗贼强盗。李继贞上书朝廷,请求拨款救灾,崇祯心有余力不足,低估了百姓的爆发力,也高估了政权的稳定性和官吏的能力。而此时最有实力的闹事队伍,首领是李自成,他听取谋士李岩的建议:要想夺得天下,就一定要顺民心,不要轻易涂炭百姓,要想办法赢得天下百姓拥护。他们打击土豪乡绅,救助饥民。民间便流传着“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百姓儿童交口传唱,追随李自成的饥民越来越多。

李自成把这些饥民组织起来,编成起义军,制定了严明的军纪:军中将士不能私藏金银,不允许扰民害民、骚扰妇女。对马匹闯入市集扰乱百姓,或者军士践踏稻田等恶意破坏的行为,严加管束,重者还可能予以处斩。李自成以身作则,带兵作战,不近酒色,与将士同甘苦、共患难。由此,义军深得百姓拥护,最终抓住了战机,攻入北京城内,逼得崇祯煤山自缢。

然此一时,彼一时,李自成在建立大顺政权后,斗志皆无,忘记了信守此前爱民、护民、恤民的宗旨。他先是对明朝旧官吏敲诈勒索,要求缴纳金银财宝,还列出具体的数目,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起义军真是造反出身,不懂会计,也不想想晚明官吏有这么多家产吗?

拿不出来,是态度问题。不愿献纳,更是态度问题。大将刘宗敏专门负责此事,直接上刑拷打百官,半个月不到,致死者一千六百多人。上梁不正下梁歪,李自成手下士兵也是“杀人无虚日”,掠抢民财,让北京的百姓彻底遭了殃。

一场屠戮抢夺,就让李自成在北京待不下去了。明朝旧吏面对不讲理的杀戮和没有理由的拷打,看清了新政权的本质。投降的开始后悔,不投降的便坚决不投降。吴三桂更是下了死心与李自成为敌,外地的明朝残余力量也不再观望,更不指望李自成来收编,干脆拥护建立了晚明政权。当李自成败退离开北京后,再也没有当年攻打北京时的一呼百应,而是将帅离心离德,最终军心涣散,走投无路,一败涂地。

孟子所谓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道”即是正道。坚守正道需要付出代价,虽艰辛,但总能走向光明。李自成攻下北京后,若能一如既往地体恤百姓,如历代开国之君那样警惕戒惧,则不至于那么快重蹈覆辙。民间常用“打了十八年天下,坐了十八天皇帝”来形容李闯王不识时务,白忙活一场。李自成因恤民而成功,又因虐民而失败,成也如此,败也如此,着实让豪杰扼腕而警惕,让史家嘲讽而叹息。

积储为富。藏富于国与藏富于民的根本差别,不在于钱财所处之地,而在于由此造成的民心变化。有国而无民,最终必然打破国与家、官与民的平衡点,导致人心思变,期待革故鼎新。

积储为富,说的是要积蓄财货充实国力,保证国家的稳定,为即将发生的战争和灾患,提供物质保障。俗话说:炮弹一响,黄金万两。战争双方消耗财力、人力、物力,为的就是要对手说个“服”字,这道理兵家清楚得很。《孙子兵法·作战篇》中算了一笔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