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不可不知的万物简史
7486700000030

第30章 砰!(2)

“哎呀,他们很讨人喜欢,很有说服力。”阿萨罗在2002年的一次采访中回忆说,“这似乎是个很有意思的挑战,因此我答应试一试。不幸的是,我手头有好多别的事,因此过了8个月才着手这项工作。”他查了查这段时间的笔记,“1978年6月21日下午1时45分,我们把一份样品放进检测器。机器转了224分钟,我们看得出正取得很有意思的结果,于是就关上机器看一眼。”

实际上,结果完全出人意料,三位科学家起先以为自己错了。阿尔瓦雷斯的样品里铱的数量竟然超过通常水准300多倍——远远在大家的预料之外。在此后的几个月里,阿萨罗和他的同事海伦·米歇尔经常一口气工作达30小时(“一旦开始,你就停不下来。”阿萨罗解释说),分析样品,总是得出同样的结果。他们还测试了来自别的地方的——来自丹麦的、西班牙的、法国的、新西兰的、南极洲的——样品。结果表明,铱的沉积是世界性的,数量到处都很大,有时候多达通常水准的500倍。显然,突然发生过什么大事,很可能是灾难性的事,才产生了这样令人瞩目的示踪同位素。

经过反复思考以后,阿尔瓦雷斯父子得出结论,最说得通的解释——反正在他们看来是说得通的,是一颗小行星或彗星撞击了地球。

地球有时会遭到破坏性极大的撞击,这种看法并不像现在有时候会以为的那么新鲜。早在1942年,西北大学的天文学家拉尔夫·B.鲍德温已经在《通俗天文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里提出了这种可能性。(他的文章之所以发表在这本杂志上,是因为没有哪个学术出版社愿意经营这类杂志。)至少有两名科学家——天文学家恩斯特·奥皮克和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哈罗德·尤里——也在不同的时刻对这种见解表示支持。即使在古生物学界,也不是没有这种看法。1956年,俄勒冈州立大学教授M.w.劳本弗斯在《古生物学杂志》中写道,恐龙有可能受到了来自太空的致命的撞击,实际上是阿尔瓦雷斯理论的前奏;1970年,美国古生物学会会长杜威·J.麦克劳伦在该学会的年会上提出,来自天外的撞击有可能是早年所谓“弗拉斯尼世灭绝”的原因。

好像是为了强调这种见解此时早就不新鲜,一家好莱坞电影制片厂在1979年拍摄了一部名叫《陨石》的电影(“它8公里宽……以每小时4.8万公里的速度飞来——我们无处躲藏!)。该电影由亨利·方达、纳塔利·伍德、卡尔·莫尔登以及一块大岩石主演。

那么,1980年的第一个星期,当阿尔瓦雷斯父子在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的一次会议上宣布,他们认为恐龙灭绝不是某个缓和而又不可阻挡的过程的组成部分,发生在几百万年以前,而是一次突然发生的爆炸性事件的结果,大家不该再感到吃惊。

但是,大家深感吃惊。谁都认为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邪说,尤其在古生物学界。

“哎呀,你不得不记住,”阿萨罗回忆说,“我们在这个领域是外行。沃尔特是地质学家,他的专长是古磁学;路易斯是物理学家;我是核化学家。现在我们却在这里对古生物学家说,我们已经解决那个困扰了他们一个多世纪的难题。他们没有马上接受我们的看法,这是不足为奇的。”

路易斯·阿尔瓦雷斯开玩笑说:“我们没有执照就在搞地质学,结果当场被人捉住了。”

但是,人们憎恨撞击理论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自莱尔时代以来,大家一直认为,地球上的过程是渐进的,这是自然史的一个基本要素。到20世纪80年代,灾变说早已过时,实际上成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理论。对大多数地质学家来说,关于破坏性极大的撞击的见解,正如尤金·苏梅克指出的,“违反了他们的科学教义”。

路易斯·阿尔瓦雷斯公开蔑视古生物学家和他们对科学知识的贡献,这也无济于事。“他们更像是集邮者。”他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里写道。这篇文章至今依然刺人。

阿尔瓦雷斯理论的反对者对铱的沉积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解释——比如,他们认为这是由印度源源不断的火山喷出物产生的,即所谓的“德干暗色岩”(“暗色岩”是瑞典文,指一种熔岩;“德干”指今天的德干半岛),他们尤其坚持认为,根据铱界的化石记录,没有证据表明恐龙是突然消失的。达特茅斯学院的查尔斯·奥菲瑟是态度最坚决的反对者之一。他坚持认为,铱是由火山活动沉积的,即使他在一次记者采访中承认,他拿不出真凭实据。直到1988年,在接受一次调查的美国古生物学家当中,半数以上依然认为恐龙的灭绝跟小行星或彗星撞击毫无关系。

有一样最明显地可以支持阿尔瓦雷斯父子理论的东西,正是他们缺少的一样东西——一个撞击现场。尤金·苏梅克出场了。苏梅克在艾奥瓦有个关系——他的儿媳在艾奥瓦大学任教——他通过自己的研究很熟悉曼森大坑。多亏了他,大家的目光现在转向艾奥瓦。

地质学这个职业各地不一样。艾奥瓦是个地势平坦、地层毫无特色的州。因此,相对而言,艾奥瓦的地质工作往往风平浪静。这里没有高耸的山峰或滑动的冰河,没有石油或贵重金属的大量储备,没有岩浆奔流的迹象。如果你是艾奥瓦州聘用的一名地质学家,你的大部分工作是评估全州的“幽禁动物工作者”——即猪场主——被要求定期提供的“肥料管理计划”。艾奥瓦州养了1500万头猪,因此有大量的肥料需要管理。我毫无讽刺挖苦的意思——这项工作非常重要,要有丰富的知识,使艾奥瓦的水源保持清洁。但是,即使有世界上最强的意志力,在寻找古代孕育生命的石英的过程中,它也无法完全回避皮纳特博峰上的熔岩炸弹,或者越过格陵兰冰盖上的裂隙。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当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地质学界把注意力集中在曼森和曼森大坑的时候,艾奥瓦州的自然资源部会有多么激动。

得梅因城的特罗布里奇大楼是在世纪之交建造的一栋红砖建筑物。它是艾奥瓦大学地球科学系的所在地,艾奥瓦自然资源部的地质学家们就在上面阁楼似的地方办公。谁也记不大清是什么时候,更记不大清是什么原因,该州的地质工作者被放在一个学术机构里,但你可以得到这样的印象:空间给得很少,因为办公室很窄小,天花板很低,进出很不方便。当有人带着你往里走的时候,你要有思想准备,你会被领上一个屋脊,被从窗户里扶进一间屋子。

雷·安德森和布赖恩·威策克就在这里办公,在乱七八糟的报纸、杂志、图表和石头标本堆里度过他们的上班时间。(地质学家们向来善于使用压纸器。)在这样的地方,要是你想找个什么东西——一把备用的椅子,一只咖啡杯,一部铃在响的电话机,你非得先搬开几大堆文件。

“突然之间,我们来到一大堆东西中间。”安德森想起当年的情景,眼睛一亮,对我说。7月一个阴暗的上午,天下着雨,我在他们的办公室里遇上了他和威策克。“这是个美妙的时刻。”

我向他打听尤金·苏梅克。苏梅克好像是一位深受大家敬重的人物。“他真是个了不起的家伙,”威策克毫不犹豫地答道,“要不是他,整个事情压根儿不会有进展。即使有了他的支持,也花了两年时间才开始运作起来。钻孔是一件很花钱的事——当时每钻进1米大约要花115美元,现在花得更多,而我们需要钻到近1000米深。”

“有时候还要深。”安德森补充说。

“有时候还要深,”威策克表示同意,“在有几个地方。因此,你就需要大量的钱。肯定会超过我们的预算。”

于是,艾奥瓦地质勘测局和美国地质勘测局决定联手合作。

“至少我们以为是一次合作。”安德森露出一丝苦笑说。

“实际上,这对我们来说是交了一次学费,”威策克接着说,“在整个合作期里出现了大量伪科学——有的人匆忙得出结论,那些结论并不总是经得起检验的。”有一次发生在1985年的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年会上,美国地质勘测局的格伦·艾泽特和C.L.皮尔莫尔宣布,曼森大坑的年代恰好与恐龙灭绝有关。这个说法引起了新闻界的高度重视,但不幸的是尚不成熟。你只要仔细检查一下那个数据就会发现,曼森大坑不仅很小,还早了900万年。

这对他们的事业是个挫折。安德森和威策克最初听到这个消息是在他们出席南达科他州的一次会议的时候。他们发现人们以同情的目光朝他们走来,说:“我们听说你们丢了那个大坑。”艾泽特和美国地质勘测局的其他科学家刚刚宣布了经过修改的数字,表明曼森大坑原来不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这对安德森和威策克来说还是新闻。

“这真令人吃惊,”安德森回忆说,“我的意思是,我们本来有一件着实重要的东西,然后突然之间又失去了。但是,更加糟糕的是,我们意识到,那些我们以为在跟我们合作的人懒得与我们分享他们新的成果。”

“为什么?”

他耸了耸肩:“谁知道呢?反正我们深刻体会到,科学原来可以这么肮脏,要是你在某个层面上玩弄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