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不可不知的科学常识
7486500000037

第37章 军事科技(3)

也称“轻重两用机枪”,是装在稳固枪架上能作重机枪使用,离开枪架以两脚架支撑能作轻机枪使用的机枪。有的还能实施高射架枪,用于对空射击。中国通常以重机枪的形式装备部队使用,有时也称重机枪。通用机枪枪身重7—15公斤,全枪重多在20公斤左右,枪身长1100—1300毫米。每挺枪编制2—5人,口径一般在6—8毫米,轻机枪状态能杀伤压制800米内有生目标,重机枪状态能杀伤压制1000米内有生目标。与重机枪比,重量大幅度减轻,机动性更好,并能够一枪两用。1934年,德国毛瑟兵工厂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挺通用机枪—MG34机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用机枪发展达到高潮。中国定型生产了1967年式轻重两用机枪,并装备部队。

4.高射机枪

高射机枪是主要用于对空中目标射击的大口径机枪,由枪身、枪架、瞄准装置组成。主要用于歼灭斜距离在2000米以内的敌人低空目标;还可用于摧毁、压制地(水)面的敌火力点、轻型装甲目标、舰船、封锁交通要道等。按运动方式分为牵引式、携行式和运载式(安装在坦克、装甲车、步战车、舰船上)三种。主要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机动灵活、投入战斗速度快、射速快、火力猛、对低空目标射击效果好,是防空武器系列中不可取代的重要装备。常见的有14.5毫米二联或四联高射机枪和12.7毫米高射机枪。一般编在步兵营或高炮营内,由5—10人操作使用。

有哪几种类型的炮?

1.迫击炮

迫击炮是用座钣承受后坐力的高射角曲射火炮。通常发射尾翼弹。其主要特点是:身管短,构造简单,重量较轻,运动方便,适用于在各种地形上作战;初速小,射角大(通常为45度一85度),弹道弯曲,适用于射击遮蔽物后的目标和水平目标。主要配用杀伤爆破榴弹,用于压制、歼灭敌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破坏铁丝网和其它障碍物;还可配用照明弹、烟幕弹等特种炮弹,以完成多种战斗任务。按装填方式分为前装式和后装式;按炮膛结构分为滑膛式和线膛式;按运动方式分为便携式、驮载式、牵引式和自行式;按口径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类,轻型一般为50、51、60毫米口径,全炮重小于20公斤,主要装备步兵。作战时,一般由单兵携带,或分解成几个部件,由几人背负或由牲畜驮载;中型一般为81、82毫米口径,全炮重在40公斤左右,可分解成几个部件搬运;重型一般口径大于100毫米,全炮重在100公斤以上,采用车辆牵引或自行。追击炮通常由炮身、炮架、座钣和瞄准具组成。在战斗状态时,炮身尾部的炮杵置于座钣驻臼内。进行触发射击时,击针外突,炮弹从炮口装填,靠下滑撞击击针击发底火;进行拉发射击时,击针缩回,炮弹入膛后,靠拉火机的击锤撞击击针击发底火。发射时,炮身的后坐力经座钣传至地面,靠土壤的变形吸收后坐能量,限制后坐运动。

2.加农炮

加农炮是弹道低伸的火炮,属地面炮兵的主要炮种之一。主要用于射击装甲目标、垂直目标和远距离目标。对装甲目标和垂直目标,多用直接瞄准射击;对远距离目标,则用间接瞄准射击。主要由炮身、炮架、瞄准装置等部件组成。主要特点是身管长(一般为口径的40—80倍)、初速大(通常在700米/秒以上)、射程远(如152—155毫米加农炮的最大射程可达22—35公里)。按其口径可分为小口径加农炮(75毫米以内)、中口径加农炮(76—130毫米)和大口径加农炮(130毫米以上);按运动方式和结构分为牵引式、自运式、自行式和运载式(安装在坦克、飞机、舰艇上)四种。反坦克炮、坦克炮、高射炮、航空炮、舰炮和海岸炮也属加农炮类型。使用弹种有杀伤榴弹、爆破榴弹、杀伤爆破榴弹、穿甲弹、脱壳超速穿甲弹、碎甲弹、燃烧弹等。是进行地面火力突击的主要火炮。

3.榴弹炮

榴弹炮是身管较短,初速较小,弹道较弯曲的火炮,属于地面炮兵的主要炮种之一。适于对水平目标射击,主要用于歼灭、压制敌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破坏工程设施、桥梁、交通枢纽等。它由炮身、炮架和瞄准装置组成,按其机动方式,分为牵引式和自行式榴弹炮两种。主要特点是:身管较短(一般为口径的20—30倍)、初速较小(通常为300—600米/秒);射角较大(约达70度),弹丸落角也大,杀伤爆破效果好;采用多级变装药,在射角不变的条件下,可获得不同的初速、弹道和射程,便于在较大纵深内实施火力机动。现代榴弹炮炮身长达口径的33—44倍,初速达827米/秒,最大射角75°,使用一般榴弹,最大射程达18000多米,使用增程弹时,最大射程可达30000米。是进行地面火力突击的主要火炮。

4.加农榴弹炮

简称“加榴炮”。加榴炮是指兼有加农炮和榴弹炮弹道特性的火炮。主要用于射击较远距离目标和破坏较坚固的工程设施。由炮身、炮架和瞄准装置组成,具体结构与加农炮和榴弹炮相似。其特点是:可以平射和曲射;比加农炮炮身短,弹丸初速范围广(使用变装药),炮身射角和弹丸落角大;比榴弹炮炮身长,射程远;用最大号装药和小射角射击时,具有加农炮的性能;用小号装药和大射角射击时,具有榴弹炮的性能。现代加榴炮的口径多为152—155毫米。身管长一般为口径的25—40倍,弹重为45公斤左右,最大射程为17—25公里。配用弹种与榴弹炮相似。按其运动方式分为牵引式、自运式和自行式三种。是进行地面火力突击的主要火炮。

5.火箭炮

火箭炮是一种多发联装火箭发射装置,属于地面炮兵的主要炮种之一。主要用于对大面积目标射击。通常由定向器、回转盘、方向机、高低机、平衡机、瞄准器、点火系统及平台运动系统等组成。按定向器种类,可分为轨式、笼式和管式;按运动方式,可分为自行式和牵引式。火箭炮的主要作用是引燃火箭弹的点火器和赋予火箭弹初始飞行方向。装弹完毕后,可一次发射一发,也可连续发射数十发。发射速度快、火力猛、威力大、机动性好,但射弹散布大,发射时火光大,阵地容易暴露。火箭炮的口径一般为107—273毫米,最大射程40公里,主要配用杀伤爆破火箭弹,也可配用特种火箭弹,布设地雷、照明和施放烟幕等。是进行地面火力突击的主要火炮。

6.无坐力炮

也称“无后坐力炮”。它是一种滑膛无反后坐装置的火炮。.发射时,利用******生成的部分火药气体由炮尾向后喷出,产生反作用力,其方向与弹丸出口时赋予炮管的后坐力方向相反,故该炮没有反后坐装置。无坐力炮主要用于摧毁近距离的装甲目标和火力点。由炮身、炮闩、炮架和瞄准装置等组成。其口径一般为57—120毫米,对坦克的直射距离为400—800米。主要配用空心装药破甲弹、高爆榴弹。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机动等特点。

7.高射炮

简称“高炮”。是从地面上对空中目标射击的火炮。必要时也可用于对地面或水面目标射击。主要特点是:炮身长、初速大、射界大、射速快、射击精度高,多数配有火控系统。按运动方式分,有牵引高炮和自行高炮;按口径分,有小口径高炮(口径小于60毫米)、中口径高炮(口径为60—100毫米)、大口径高炮(口径大于100毫米)。高炮通常都装有半自动或全自动炮闩,有机械化或自动化装填机构,可连续自动地装填和发射;大多数装有随动装置,能自动瞄准和追随目标。大、中口径高炮还装有引信侧合机,以自动装定引信分划。小口径高炮通常装有自动高射瞄准具,能不断地计算装定射击目标,以满足瞄准不断变化的空中目标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120毫米和128毫米等大口径高炮。60年代以后,大口径高炮逐步被地空导弹所取代,小口径高炮则获得较大发展,采用了多管联装,提高了发射速度,增大了火力密度。由于跟踪雷达、光电跟踪和测距装置、火控计算机和火炮组成的自行高炮系统的出现,提高了机动能力、行进中射击能力的射击效果。小口径高炮将继续向雷达、计算机、火炮等结成一体、多管联装或多管旋转、自行化以及弹(地空导弹)炮结合的方面发展。

8.自行火炮

自行火炮是指与车辆底盘结合为一体,能自行运动的火炮。主要用于配合坦克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作战,及时为其提供火力支援。主要特点是:越野性能好、机动灵活,’占领和撤出阵地快、射击反应快。自行火炮由武器系统、装甲车体和底盘部分组成。武器系统包括武器、装填机构和火控系统。武器包括火炮(加农炮、榴弹炮、加榴炮等)。装填机构有半自动和全自动两种。新一代自行火炮已装备有夜视设备和以弹道计算机为中心的自动化火控系统。装甲有钢质装甲、铝合金装甲或简易的复合装甲。底盘有轮式和履带式两种。它们装有动力、传动、行走和操纵装置。履带式底盘一般采用坦克或装甲车辆的底盘或它们的改进型,以及专用底盘。

9.自行高射炮

简称“自行高炮”,是将瞄准发射系统与车辆底盘结合在一起,能自行运动的高射炮。主要用于歼灭低空和超低空目标,掩护行军、战斗的部(分)队。必要时也可用于消灭地(水)面目标。按口径分,有小口径和中口径自行高炮;按自行方式分,有履带式和轮式自行高炮;按功能分,有全天候和非全天候自行高炮。自行高炮通常是独立的高射炮系统,普遍采用火力系统、探测装置和解算装置装于同一车体上的“三位一体”结构。自行车辆由装甲车体、炮塔、动力装置、电源系统和行驶部分组成。火炮一般由数个结构相同的小口径自动炮身(有的是一门中口径炮身)、瞄准装置、平,衡机和高炮随动装置组成,装在旋转炮塔内或两侧。炮塔有封闭式、半封闭式和敞开式三种。车内装有雷达、光电或光学火控系统,装有导航仪以测定自身行进中所在位置的坐标。车上还装有防核、化学、生物武器的仪器和设备。与牵引高炮相比,自行高炮越野能力强、机动性好、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高、反应时间短,具有对低空、超低空飞行目标作战的能力,可实施短时间停止射击和行进间射击,是各国陆军致力发展的防空武器之一。

10.电磁炮

也称“电磁发射器”,是利用电磁力(洛仑磁力)代替火药发射炮弹的一种装置。该种武器目前只获得原理成功,尚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美国现已能把100克重的炮弹加速到10公里/秒,并成功地进行了硅面阵列承受10万个g载荷的试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1970年建造了第一台电磁发射装置,用一台能量为550兆焦耳的单极发电机首次把3克重的塑料块加速到6000米/秒。电磁炮研制成功后,可用于打飞机、反坦克和作为天基反导弹系统。但反战略导弹要求电磁炮炮弹质量达到2公斤,速度达20公里/秒,要达到这些要求,有待解决诸如研究适合天基用的数百兆焦耳的脉冲能.源;解决轨道的强度、尺寸、重量;解决炮弹上电子设备承受10万个g载荷等问题。电磁炮根据发射装置的结构和部件,可分为导轨炮、线圈炮和“重接”炮等。它们主要由能源、加速器和开关三部分组成。在美国“战略防御”计划中将把电磁炮作为天基动能武器系统发展。

11.海岸炮

简称“岸炮”,是配置在海岸重要地段、岛屿和水道翼侧的海军炮。主要用于歼灭敌海上目标,也可对陆上和空中目标射击。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固定式一般配置在永备工事内,移动式有机械牵引炮和铁道列车炮。海岸炮具有不易被干扰、命中概率高、射击死角小、摧毁力强等特点。初期的海岸炮与陆炮相同,19世纪开始出现专用海岸炮。一般海岸炮的口径为100—406毫米,射程16—58公里。现代岸炮配有射击指挥仪、雷达和光电观测仪,使战斗性能有了很大提高。

有哪几种装甲车?

1.坦克

旧称“战车”。是一种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能力和坚强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不仅可在复杂地形和恶劣气候条件下执行多种作战任务,而且大多数还可在使用核、化学、生物武器的情况下作战。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主要用于打击敌坦克及其它装甲战斗车辆、摧毁敌反坦克武器与野战工事、歼灭敌有生力量等。坦克主要由武器系统、推进系统、防护系统、通信设备、电气设备以及其它特种设备和装置组成。乘员3—4人,分别担负指挥、射击、驾驶、通信等任务。武器系统多装有口径105—125毫米的火炮和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火力控制系统及大口径机枪等,炮弹使用长杆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有的还装备有反坦克导弹。推进系统多采用功率为551—1103千瓦的多种燃料发动机、动液传动装置和扭杆式悬挂装置。有的安装燃气轮机,采用可调的液气悬挂装置。坦克的越野时速达30—55公里,最大行程300—650公里。防护系统中的车体和炮塔的主要部位多采用金属与非金属复合装甲,并配有性能良好的三防(防核、化学、生物武器)、灭火、伪装等特种防护装置和器材。坦克按战斗全重和火炮口径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坦克。轻型坦克重10—20吨,火.炮口径不大于85毫米;中型坦克重20—40吨,火炮口径不大于105毫米;重型坦克重40—60吨,火炮口径最大为122毫米。按用途分有主战坦克、侦察坦克、空降坦克、水陆坦克,扫雷坦克等等。

2.主战坦克

主战坦克是在战场上担负主要作战任务的战斗坦克。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重型坦克和中型坦克发展演变成的一种具有现代先进技术特征的坦克。它的火力和装甲防护力,达到或超过以往重型坦克的水平,同时又具有中型坦克机动性好的特点,是现代装甲兵的基本装备和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目前世界上装备的主战坦克有美国的MIA2、M1,俄国的T—80、T—72,德国的“豹”2,英国的“挑战者”等坦克。其共同特点是:坦克炮口径大、射程远、射速高、威力大;采用复合装甲、反作用装甲或其它特种装甲,防护能力比其它任何坦克都强;装有先进的火控系统和完善的夜视夜瞄设备,可全天候作战;可在核、化学、生物战争条件下使用;发动机功率大,机动能力强,行驶速度快等。主要性能是:越野时速达30—55公里,最大行程300—1650公里,最大爬坡度约30度,越壕宽2.7—3.15米,过垂直墙高0.9—1.2米,涉水深1—1.4米,潜水深4—5.5米。

3.水陆两用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