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不可不知的科学常识
7486500000021

第21章 电脑基本常识(2)

软件系统(softwareSystem)也称作电脑的程序系统。它是电脑运行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程序的统称(从广义来讲,与电脑有关的各种文档资料、手册、说明书等也属软件范畴)。软件系统包括电脑本身运行所需要的系统软件和用户为完成自己的特定任务所需要的应用软件。

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之所以紧密联系,是因为硬件是实现软件功能的物质基础与保证,软件又充分发挥了硬件的潜在功能。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不仅电脑硬件设备的功能有了极大的提高,而且其软件也已摆脱了对于某种特定机型的依赖,发展成为一种极具生命力的信息产业。这种产业以其技术密集、知识密集、投资少、见效快、低能耗、高效益且无污染特点而迅速发展。

软件是各种各样程序的通称,而程序则是由一系列的指令或命令语句所组成的,它指挥电脑一步步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最终得到我们所希望的结果。因而软件是如此重要,没有软件电脑将一事无成。

硬件性能指标

评价电脑硬件性能的好坏,有下列几项主要的性能指标。

(1)字长

所谓字长是指中央处理器可一次性并行处理的二进制位数,此项指标直接影响电脑的运行速度与计算精度。根据字长的不同,计算机有8,16,32和64位机器之分。我们知道,在电脑内部一个实数常常需要用4个字节(32位)来存储或表示,故对于早期的8位机来讲,要处理一个实数便需要CPU操作4次;16位的286中央处理器需要操作两次,因而也影响了其处理速度;而采用386、486CPU的电脑都有一次并行处理,32位二进制信息的能力。目前的高档电脑则已是64位机,因而运算速度与精度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2)寻址能力

寻址能力主要是指中央处理器可访问的最大内存的地址空间。该能力是由其地址总线的条数所决定的。例如,8088CPU的地址总线为20条,决定了它的最大寻址空间为IMB;而486CPU的地址总线32条,可直接访问4GB的内存空间。此外,寻址能力还和中央处理器本身所具有的各种寻址方式有关。

(3)主频

中央处理器芯片不同,其工作时的主频也不同,主频越高处理速度越快。早期的8088CPU的时钟频率为4.77MHz,286CPU的时钟频率为16MHz或20MHz,第二代奔腾芯片的主频则高达数百兆赫兹,而目前先进的微处理器的工作主频已达到千兆赫兹以上。微处理器的字长和主频对其处理速度和能力有极大的影响,然而有些仍很难确切地评价不同处理器的处理速度,为此人们还常采用MIPS(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数)单位来评定某种电脑的处理速度和能力。当然,各种指令所需的执行时间是不一样的,这里所指的是它们的平均执行时间。

(4)存储容量和存取速度

存储容量是一个重要的硬件指标。其中,内存容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可运行程序的大小与可解决问题的大小,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程序运行时的效率,而外存容量的大小则决定了整个电脑系统存储和记忆信息的能力。此外,存取速度的快慢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在采用高档中央处理器的情况下,应注意所配置内存芯片的存取速度是否能和该微处理器极高的处理速度相匹配,否则微处理器的处理速度再快也无济于事;在需要进行大量信息检索与处理的场合,除了应配置大容量的磁盘、光盘或磁带等外部存储器外,也应考虑它们的存取速度是否符合要求,一般说来,磁盘的存取速度快于磁带,而硬盘又快于软盘,所以目前电脑上大多采用高速、大容量的硬盘作为其外存系统。

(5)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电脑系统的可靠性通常用平均无故时间MTBF(MeanTumeBe—tweenFailures)来表示。一般指的是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平均时间,该值越大,表明系统的可靠性越高。可维护性是指计算机系统的维护效率,通常用平均修复时间MTTR(MeanTimeT0Rear)来表示,即从故障发生到故障消除所需的平均时间,该值越小,表明系统的可维护性越强。

(6)总线结构

目前电脑系统总线有以下几种标准:

·ISA(IndustryStandsrdArchitecture)即工业标准结构总线。这是IBM公司推出的PC机和AT机采用的8位或16位总线标准。

·MCA(MicroChannelArchitecture)即微通道结构总线。是IBM公司为其PS/2系列电脑专门设计的32位总线。

·EISA(EXtended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即扩展工业准结构总线。是由Compaq,HP,AST等公司合作开发的32位总线标准。

·VESA(VideoElectronicStandadAssociation)即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制定的总线标准。它是针对486CPU设计的32位总线。

·PCI(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即由Intel公司设计的外围设备互连总线标准。这是一种与CPU隔离的32位或64位的新型总线结构,适应性强、速度快,主要应用于Pentium级以上的计算机。

电脑硬件系统的性能还包括其可扩充性和可升级性,以及显示器的分辨率、电源的功率与性能、机箱的合理尺寸与通风情况、键盘和鼠标器的手感与耐用性等。

软件性能指标

近年来,软件在整个电脑系统中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其所占费用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评价电脑软件的性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实际性能

购买软件时应根据工作的需要,充分了解该软件的适用范围和实际性能,不能只听商家或广告的介绍,而应向已经使用过的用户请教。经销同类软件的部门很多,要多方比较鉴别,尽可能选购功能齐全、运行可靠、人机界面友好、维护方便的软件。有些软件在作粗略测试时表现不错,但作深入运行后,便会出现无故死机等异常现象,显然该类软件是无法实际应用的。

(2)兼容性

在选购软件时特别要考虑它的兼容性,不仅要兼容已有的和即将有的硬件设备,还要适用已有的和即将有的软件系统。这说明要了解所购软件适用于什么机型,需在任何操作系统支持下工作,和其它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数据通信能力如何,是否可以在多用户或网络环境下使用,最多可以处理多大的问题,响应速度如何,以及运行该软件时实际所需的最大内存空间与所占磁盘空间等。除此之外,还需考虑软件与实际工作的适用程度,能否满足本单位的特殊使用要求,因为某些商品软件的适用性往往与某个单位的具体工作要求是有距离的。

(3)用户友好性

优秀的软件对用户应该是友好的,例如提供菜单驱动的命令输入方式,直观形象的图形用户界面和对话框等,并支持方便的鼠标操作。大多软件还应有在线帮助,这样,配合可显示的软件说明文本和应用实例教程,使用户可在不需记忆太多的东西、不必查阅手册的情况下,便能迅速学会使用该软件。

(4)安全性与容错能力

软件的安全保密问题近年来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选购时要了解该软件有没有安全保密措施,如口令或密码的设置、使用权限的划分等功能,此外,安全性还包括一旦数据丢失后的恢复能力。容错处理能力是指软件在运行过程中,如果用户不小心而误操作,系统能否有效地制止,或作最简单的处理便可恢复被误修改或被误删除的信息,并使系统继续运行而不必从头开始。

(5)可维护性与升级性

软件也存在可维护性与升级性问题。一般说来,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编写的软件具有较好的修改、除错和功能扩展等维护能力。随着硬件性能的提高和软件技术的成熟与进步,各种软件的版本也会作不断得更新和升级,当然只有购买由信誉卓著的软件公司编写的并大量销售的软件,才能保证这种维护与升级能力,从而保障用户的利益。

(6)资料齐全

商品化的软件应有完整详尽的使用安装说明资料和用户手册,没有资料的软件,不是完整的软件。

可处理汉字的中文平台

人类活动最常遇到的信息是文字信息。因此,电脑应有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文字处理功能;而在我国,则要求电脑能处理汉字信息。如果电脑不能处理汉字,其作用就很有限,也就很难推广普及了。所以,我国的电脑工作者一直致力于电脑的汉化工作。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微机在我国推广应用以后,如何在微机的操作系统(主要是DOS)上处理汉字,越发引起了科技开发人员的重视。1983年电子工业部六所在PCDOS的基础上增加了汉字输入、输出方面的功能模块,推出了我国第一代汉系统CCDOS。随后,各种汉字系统层出不穷:从晓军213、金山SPDOS、联想汉字、方正汉卡、巨人汉卡、王码汉字到当今的希望UCDOS、天汇汉字系统、中国龙汉字系统等,而且每种汉字系统还在不停地升级换代。经过科研机构和实业界的开发人员的艰苦探索,现在的汉字系统虽不敢说非常成熟,但的确是今非昔比了。

汉字系统的说法很多,早期叫汉字操作系统,现在流行的说法是中文平台(ChinesePlatform)及中文支撑环境等。究竟哪个更科学,至今没有定论。1993年10月电子工业部牵头组织了中文平台技术委员会,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大多来自科研机构和一些著名的汉字系统的生产厂家,这显示出政府和企业界对“中文平台”这种叫法的认可。实际上,中文平台、汉字系统、中文支撑环境的说法含义是一致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中文平台呢?我们经过总结现有的多种中文平台的特点,给出一粗略的定义:中文平台是建立在操作系统之上,具有中文处理能力,用以支持中西文应用软件,提供中西文处理实用工具的软件或硬件系统。它为用户提供汉字输入、汉字编辑、汉字储存、汉字输出(显示和打印)、汉字造字等功能。

在电脑内部,西文和中文只不过被人为地定义成不同的符号,用不同的代码表示而已,汉字信息处理系统的关键在于电脑对汉字代码的数据处理,使得人们在电脑上使用汉字和使用西文一样方便。从所用的技术手段上看,有的中文平台是通过修改西文操作系统的代码,使之能显示、输入和打印中文;有的不改动操作系统的文件,只是在操作系统上加一个外壳;有的两种方法兼而用之。人们把第一种中文平台称之为内核汉化,第二种为外挂式汉化,第三种为半外挂式汉化。

中文平台是依赖于操作系统的,目前常用的几种操作系统,如DOS、UNIX、Windows等,都有了相应的中文平台,如Windows上的中文之星等。

电脑的语言

电脑语言是电脑能直接理解并执行的语言。

它的种类很多,通常我们将它分成三大类。

(1)机器语言

是一种由数码0与1组成,电脑可以直接认识的语言。

(2)汇编语言

使用简单的代码,如英文字母、符号,这些代码的形式非常接近储存在电脑的指令。执行时先由编译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再执行。

(3)高级语言

较接近人类的语言(通常是英语),易学、易懂、易写,可以让使用电脑的人不必熟悉其工作原理,也能运用自如。常用的高级语言有BASIC、FORTRAN、PASCAL、COBOL等。

为什么需要这些差别甚大的语言呢?因为像BASIC语言这类高级语言,非常容易学习和使用,易于让人接受。但是执行起来速度较慢,尤其是对需要经常使用屏幕显示资料的程序,更显缓慢。这时,就用得上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了。

事实上,大多在商店买到的程序,都是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的。编写这种语言的程序比较困难,且编程速度较慢,但写好后,电脑执行的速度则非常快速。

如果我们想用电脑来处理一些人名、地址,用BASIC语言较方便。如果还希望在屏幕上有快速的图形显示,目前大多数BASIC语言的版本已允许在程序上引用一段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如此一来,就可以兼得两种语言的优点。

在此我们还要谈一下LOGO语言。

一般要使用像BASIC、COBOL、FORTRAN之类的高级语言,必须先有数学概念。而这对于小孩子来说,可能会很困难。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佩帕特教授认为小孩子不必要去学那些复杂的程序语言,所以他特别设计了LOGO)语言。这种语言的语法规则和一般电脑语言不同,它特别适用于在屏幕上、纸上画图形,或使用一种类似机器人并携带彩色笔的电子龟在地板上画图形。

LOGO语言并不是通用性的语言,但可以借助它培养小孩子对电脑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