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风水书
7484200000023

第23章 避寒就暖,幸福好风水(3)

去年八月的时候,虽然已经立秋了,但“秋老虎”还是很厉害,天气仍然很热。有一天,一个中年妇女来找我看病,穿着很奇怪,大家都还穿着短袖、短裤,她已经穿上厚厚的外套了,因为她一受凉,肚子就疼,只要吃一点凉的,立刻就会拉肚子。我跟她说:“你这明显是寒伤了脾胃,导致脾胃虚寒。”我让她回去用艾条灸一灸神阙、中脘、天枢和关元穴,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并让她配合着吃一些附子理中丸。过了一个月复诊时,她的穿着正常多了,她很高兴地跟我说,效果很好。

有一些脾胃虚寒的常见表现,如腹胀,腹痛而喜温喜按,手脚发凉,小便清长或不利,常因天气变冷、吃凉东西而导致肚子疼,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等。你可以对照一下看自己的脾胃如何。

实际上,胃寒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好,比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所以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过,出现胃痛需要警惕胃的器质性病变,最好去医院做胃镜检查。

当然,一般情况下按照我上面说的灸法是可以治好的,但在饮食上也应有所注意。最好不要经常吃猕猴桃、西瓜、苦瓜、绿豆、柿饼、生番茄、豆腐、冷茶以及各种冷饮、冰镇食品,性凉生冷的食品会使胃寒疼痛更严重。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用鲜姜、白糖调理胃寒疼痛:鲜姜500克(细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每次饭前吃1勺(普通汤匙)。坚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见效,如果没彻底好,再继续吃,直到好了为止。

寒蚀骨节,土茯苓水蛇鸡汤去酸痛

长期在野外和空调之下工作的人,骨节最容易受风寒湿的侵袭。而一旦受寒,疼痛是难以忍受的。当你岁数大一点的时候,积累的健康隐患问题就出现了。所以我劝现在的年轻人,无论如何要注意保暖,维护好自己温暖的气场。

人的运气、健康等等,都是被周围环境的气场决定的,也就是说是由风水决定的。不好的风水,会让人生病、心情不舒服。寒流袭来,冷风嗖嗖,这样的风水对于有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人比较麻烦,会骨节酸痛得难以忍受,因为“风、寒、湿”是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导因素。

这类朋友手脚容易发凉,天气寒冷时,就更容易受寒。中医学认为,阴经、阳经等十二经脉多在手指处交会,经常搓揉按摩,不仅有利气血经脉通畅,防寒保暖,还可以帮助这些朋友缓解手胀、早晨起床后手指关节僵硬的症状。还要经常用温水泡脚,常言道:“寒从脚下起。”如果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半小时,边泡边搓,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改善睡眠。

当然,我还给大家准备了一道大餐:土茯苓水蛇鸡汤。

材料:水蛇(或榕蛇)250克、土茯苓50克、赤小豆50克、生姜20克、鸡肉100克。制法:将水蛇拆肉去骨,和土茯苓、赤小豆、生姜、鸡肉一并放入清水锅内,煮沸后用文火煲2小时,汤成调味即可。这道方能活血化淤、舒筋活络、祛风止痛。其中土茯苓具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对于有风寒湿痛的人特别有益。我姑妈前些年曾有过骨节酸痛的症状,她坚持按我说的做,隔三差五还会喝些鸡汤,后来没有吃药竟然痊愈了,她老人家乐得逢人就讲中医有多好。

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被中医称为“痹证”。中医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这种病经常会表现为肌肉关节酸痛,关节疼痛部位常伴有明显的寒冷感。病情严重的人,即使在夏天都会感觉怕寒怕冷,一遇到阴雨天气,疼痛就会加重,在进行温水浴或者烘烤之后痛感会减轻。或是由于身体虚弱,阳气不足,卫气不固,导致风寒湿三邪流注于肌肉、经络、关节,从而使气血运行不畅,故有“风寒湿三气合成邪”的说法。

虽然疼痛因风寒湿而来,但最主要还是由于体内元气虚衰,邪气才能够乘虚而入,造成风湿病的发作。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一般来说,长期在野外工作的人,生活环境较复杂,常年在写字楼工作的女性,每天处于空调环境之中,又多穿裙装,这些人容易受风寒湿的袭击,而且病情容易反复。

那么,该怎样预防呢?除了我上边说的方法外,这类朋友最重要的预防方法就是保暖,特别是关节处,冬天的时候最好戴上护膝。经常吃一些暖性食品,如生姜、羊肉等,不要贪冷饮,多吃一些高蛋白食物、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多锻炼身体,多晒太阳。当然,这些都需要循序渐进。

伤寒感冒,服葱白红糖姜汤

虚寒体质的人容易感冒,因为外寒容易牵动内寒,进而使得全身变冷。我们都知道伤寒感冒,出出汗就能好。葱白红糖加姜汤就是发汗解表、温中驱寒的最好方剂。

感冒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病,尽管许多人患的是普通感冒而并非流感,但感冒时鼻塞、流鼻涕、咳嗽却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又由于普通感冒是由多达200种以上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所以它没有疫苗可以用。

如何治疗或预防普通感冒呢?只有靠自己了。对于伤寒感冒,大家都知道出出汗就会好很多,可是,正觉得冷的病人,怎么能够出汗呢?别着急,我来跟你说个方法,保准灵。

葱白红糖加姜汤,原料:葱白2个,红糖50克,姜6片,一同放入水中煮沸,再换成小火煮约10分钟即可。喝完之后,最好能盖上被子好好睡上一觉,醒来之后,会觉得一身轻松。这道汤不仅可以治疗感冒,而且还可以预防因为身体虚弱而导致的感冒。

这个方中葱白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可以用于感冒头痛,鼻塞;而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的作用,两者配合,可以增强发汗的功用。红糖的好处在于“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温补。三者共用,可以温中驱寒,有效治疗伤寒感冒。

另外,还可以用姜丝萝卜汤:姜丝25克,萝卜50克切片,加水500毫升,煮15分钟,加红糖适量。每次200毫升,每天1~2次。

还有一道姜丝可乐,预防感冒效果也不错。它的做法是:鲜姜丝50克加1000毫升可乐,煮沸趁热喝,每次100毫升,每天可以喝多次来预防感冒。

我有一次碰到一个病人。他感冒来找我调治的时候,说:“您赶紧把我治好了,我最近有好几笔生意得谈,病不好,脑子不好使,我说不定就上当了。”

我当时听了就告诉他:“本来你受凉感冒,就是因为你没有适应好周围的环境,现在你丝毫没想过自己为什么生病,反而满脑子都是跟人勾心斗角的事。我劝你还不如休息两天,好好把感冒调一调,让脑子好好休息休息。”

那个病人觉得我讲得很有道理,果然就回去休息了几天。后来他跟我说,感冒好了,脑子也灵光了。

感冒的原因除了季节交替外,与自身免疫能力下降也有很大关系。

《黄帝内经》对身体的寒热变化有以下的说明:“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内热,阴盛则内寒”。简单地说,虚寒体质的人,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寒气侵袭而感冒,如果身体内部的阴寒之气滞留在体内,就容易产生身体内部的寒冷,这个时候,外寒容易牵动内寒,造成全身冰冷。

在夏天酷暑时,贪凉、喜欢冷饮。无节制地吹冷气,容易造成生理功能低下。寒冷的冬天来临,身体便无法抵抗寒气侵袭,寒气从内而生,就会比别人容易感冒。

另外,还要注意一些生活细节,避免坏风水侵袭。伤寒感冒的人最容易咳嗽、打喷嚏,飞沫是感冒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所以在公共场所离咳嗽或打喷嚏的人至少要保持一米的距离,并且要扭转身体背对飞沫,以避免飞沫飞入自己的眼睛或鼻孔。

平时出门要多带一些纸巾和塑料袋,最好配戴口罩。

空调房间密闭严,空气不流通,要时不时打开窗户,让空气流动起来。

还应该多喝水,特别是在天气干燥的秋天。

同时,要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就需要经常性的有氧运动,如骑车、快走、爬山、游泳等,每天30~40分钟的温和有氧运动,更有助于抵御伤寒的侵袭。要多穿点衣服,最好准备个背心,天冷了就穿上。

生姜、葱白、萝卜等本是生活中很普通的食物,但您若会用,它们就是你防身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