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最狂的总裁
7484100000008

第8章 一切从头开始(1)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区别在于,中国人特别讲究“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大部分人想自己创业。做企业什么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从创业第一天起就要非常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现在做的是不是你真想做的,是不是你愿意抛弃一切去做的事情。因为只有真正决定自己要什么的时候,你才有可能挡住所有的压力、所有的指责,去实施自己的计划,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是所谓的使命感。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就是领导做生意的方向。每个企业都需要明确其使命。

创业阶段,每个员工都是各方面的龙头,都有自己的一块领域。

如果你是市场专家,你就要成为市场的龙头。就像踢足球,我是中场组织者,前锋倒下了,后卫就要顶上去。如果说前锋倒了不关我什么事,那就完了。我总在公司里这么说,如果现在不开始做,什么时候开始?如果我不做,谁来做?此时此刻非我莫属。大家什么活都干。

我们常被别人当成疯子,在中国一个小城市想打进世界一流。但我们还是说,在五年之内,阿里巴巴要成为世界十强之一。

人家常问我们,你们的对手是谁?我说我们的对手是明天,我们到今天还未发现对手。我们跑得越快,我们明天就越有保证。

阿里巴巴是生于Internet,发展于Internet,但我们不是Internet。

我很同意柳传志的观点,技术只是公司的一个手段,今天的我们认为Internet是高科技,但到了我的孩子那一代,肯定不会认为Internet是高科技,就像我们看电视,只要Click(点击)一下就行了。所以,我们对电子商务要有一个务实的看法。

中国的信息产业要学会拿来主义。拿来主义不等于不研究自己的技术,拿来主义也不等于不创新。

中国在搞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美国人把人送上了月球。不要把Internet当成美国人的技术,这是全人类的共同文化财产,你要把它拿过来研究、学习,再在此基础上进步。我也不认为真正的电子商务在三五年后就能出来,网上用信用卡买个东西就叫电子商务?未来三五年的东西很难预知。

马云南下杭州了,在某些人看来,他去北京逛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灰溜溜地。

但马云回忆起外经贸部这段工作经历,却认为自己“受益匪浅”。“杭州毕竟只是省会城市。到了北京后,我学习从全国的角度看问题,眼光更宽,经验也更多,同时更了解全国企业电子业务发展的趋势。”

回到北京的马云,有了全新的视界,他开始重新定位自己的事业,他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思考——因特网的下一个浪潮将会是什么?因特网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我该怎么做才能稳稳当当地站在因特网的潮顶浪尖上?马云开始有了原来所不具备的全新视野,他想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网络之路。

北京的工作经历,令马云对国际市场、外贸市场、生产厂家、进出口公司都有了相对清楚的了解,马云非常明白他们需要什么。经过再三思量,马云决定走因特网商业化的道路。“过去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任何事情的发展没有商业在背后支撑,将很难持久。而信息科技的发展绝对不是一个游戏,因为如果它只是游戏,总有一天游戏会结束。信息科技的发展,是一场革命,它将改变商业的方式,改变人了生活的各方各面。”

让我们重温马云蹒跚起步的历程,从中领略大家的风范。

1.B to B商机在北京显现

马云和他的团队在外经贸部创造了辉煌的战绩,他们所创办的一系列贸易网站,当年的营业额就高达540万元人民币,这在当时,实属罕见。1998年年初的时候,马云创办的中国外经贸部官方网站还荣获了因特网大赛电子商务类的第二名,仅排在8848之后,可以说,马云这支电子商务的后起之秀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但战果辉煌的马云已经有了新的思考:因特网的下一个浪潮是什么?因特网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在外经贸部工作的马云产生了新的想法后,就开始注重观察、搜集资料。

观察了一段时间后,马云得出结论:下一个因特网的浪潮是电子商务!这个电子商务,并不是用信用卡买东西的浅显含义,而是指一种电子手段,一个电子工具,凭借这个工具,全球的商人都可以通过因特网处理商业机构之间的业务。马云大胆得出结论——未来25年内,将是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时期,而且这个发展将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业务范围可以延伸至全世界。

“中国的网络太浮躁,在这里面很难做成一件事,如果再在政府里面,那么很难有前途。”马云下定决心,离开北京,重新创业。至于具体做什么,马云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但是直觉和经验告诉他,中国的未来,会有中小企业的一席之地,中国未来的因特网发展一定会很好。

1998年底,马云对跟着自己来到北京创业的五个人说:“我带你们来北京,但现在我又要回杭州去。我首先告诉你们,那是因为:第一,你们可以留在北京,可以加入新浪,可以加入雅虎,我可以打电话推荐,应该问题不大,工资会非常高;第二,你们可以留在北京大机关里工作,也会很稳定,工资也不错;第三,你们可以跟我回去创业,每人的工资时500块人民币,那真是不可想象的。现在是因特网正热的时候,你们每个人拿两三万的月薪都是很轻松的,都是高手。但如果你们跟我创业,将十个月内没有休息日。回到杭州后,我们上班的办公室只能在我家里边,我们租不起办公室。十个月后如果失败了,我们再各奔东西,如果没有失败,我们就继续往前走。”

朋友们彻底被马云打败了,1997年,在中国黄页蒸蒸日上的时候,放弃杭州选择北京,1999年,中国网络蓬勃日上的时候,竟又放弃北京选择杭州,马云到底想干什么?

“为什么选择回到杭州?”有人发问。

“首先,杭州位于中小企业最多的江浙地带;二来,杭州远离北京、深圳这些喧闹的IT中心,人力资源相对便宜些。”马云的回答简洁明了。

“那我们回去以后做什么呢?”

“实际上,具体做什么我现在也不知道,但是,我觉得中小企业一定有前景。到底要做什么我现在还不是很明确。”

当天,除了马云的情绪高涨外,其它的人都非常沮丧。1999年的北京,汇集了全国各地的IT精英,那里的技术最先进,信息最全面,资金最雄厚,传媒最关注,如果在这样一个适宜因特网发展的城市都难以立足,即使回到杭州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马云看出了每个人潜藏于心底的悲观,他告诉大家:“我们不需要那么多最新的技术,我们也不需要那么全面的信息,我们不能听每天流传于坊间的各种浮躁的声音。钱也不是第一需要——控制好成本的话,做个网站并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做电子商务的第一需要是来自传统行业中小企业的客户,他们集中在浙江。”

顿了顿,马云说道:“我给大家三天的时间考虑。”

五分钟之后,同行的五个人回来对马云说:“我们都回杭州,一起来的,一起回去。”

决定离开北京的前一个礼拜,马云带着五个跟随自己北漂的兄弟,和在外经贸部结下生死情谊的十二个兄弟们,登上了长城,这是他们来到北京后第一次有闲心有时间“游山玩水”。去长城那天,马云特意穿上一件红色的外套,潜意识里他希望自己放弃外经贸部会带来红红火火的全新的篇章。站在长城上,马云放松心情,享受午后的闲散阳光。其它的人却没有马云这么放松,每个人心情都很沉重,其中一个号啕大哭,对这长城大喊:“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做了那么多,我们赢利那么多,但为什么还是没有做成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净利润做到了270多万元,为什么我们一分钱都没有赚到?”

面对队友的肝肠寸断,马云选择沉默。他告诉自己,即使现在穷途末路,也坚决要重新开始,因为,背水一战才能激发最大的潜能。

悲观只是暂时的,没过一会,年轻的团队开始意气风发,他们站在长城上,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豪情壮志激荡在每个人的心间,他们大声发誓:“我们要建立一个让所有中国人都为之骄傲的网站,我们一定要做成功一个事业,我们要建立一个让所有中国人都为之骄傲的公司!”马云微笑着,看着自己的团队沸腾。

转眼间,外经贸部的工作全部交接完毕,离京前的最后一个晚上,马云带着自己的十八“罗汉”聚集在北京的一个小饭馆里,与北京做着最后的道别。那天晚上,北京的天空飘着鹅毛大雪,每个人敞开胸怀,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喝的酩酊大醉。醉倒以后,他们开始唱《真心英雄》,相互勉励说总有一天大家还会长相聚,重新开始是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1999年2月,全中国因特网陷入一片热潮的时候,在网易大举北上的同一天,马云带着自己的几个难兄难弟,悄悄地撤回了杭州……

信任是团队的基石

四年时间,从杭州到北京,再从北京回到杭州,马云的动静实在够大。中国人有句古话:“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马云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实在令常人看不懂。

但令马云欣慰的是,自己的队友看得懂,而且,看懂之后紧紧跟随。从一方面来说,这是马云的人格魅力所在,他的队友诚服于他,从另一方面来说,他培养了良好的团队氛围,在这个团对中,每个人都心存信任,信任自己团队的领导,信任队友们的实力,信任团队的创造力。真是在这样一个信任的大前提下,每个人都毫无戒心地紧紧跟随马云作出的任何决定。

谈及自己的队友,马云每次都无不感动:“非常感谢这么多年大家的一路陪伴。因为我马云的一句话,大家那么相信我,一直伴随我走到了今天。”

杭州的中国黄页,北京的外经贸部,十八“罗汉”游历长城,十八“罗汉”夜醉北京,十八“罗汉”齐下杭州,一幕一幕,都左证了马云团队成功的基石,就是毫无保留的相互信任。

商机在挖掘中显现

五年的外经贸部工作经历,使马云的眼界从90度扩张到270度。在建造网站的过程中,马云非常贴近地接触了大量国际市场、中国外贸市场的生产厂家和进出口公司,与这些国外、国内商人交往的过程中,马云对他们的需求了如指掌。

决定撤出外经贸部后,马云就一直思考,未来的路该怎么走?这几年积累的经验能给自己的未来之路带来怎样方向性的指导?

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商业即将面临巨大的发展……马云在外经贸部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论,这不禁引起了马云的注意,这期间是不是隐藏了巨大的商机呢?马云决定突破传统的因特网思维,不做老百姓的因特网转而做企业的因特网。

思维独到的马云发现,欧美的商人和中国的商人有着不同的经营思路和方法。欧美商人决定做某件事情之前,会认真搜集市场数据,再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这些数据,从而得出这个市场的大致走向,这些商人大都有一套非常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和计算系统,来帮助他们准确地分析买卖信息,建立自己的买卖管道。而中国的大多数企业是走人脉路线,依靠自己的朋友、亲戚介绍客户,或者通过报刊、杂志搜集信息或发布广告来做生意。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凭借自己的劳动力优势和资源优势,必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产品供货商基地,中国将成为“世界的工厂”。这就意味着传统的亚洲商业模式在新的环境下,必将渐渐被淘汰。

马云立刻意识到自己的下一个目标是打造一个平台,为那些信息覆盖面受限的中小企业解决信息对称和网上交易困难的平台;建造一个小区,一个让信息超越空间界限和文化阻隔的小区。这样一来,天下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在这个平台、小区上实现足不出户做生意,甚至做越洋生意的梦想。

“如果把企业也分成富人和穷人,那么因特网就是穷人的世界。”马云决定做一个突破传统模式的B to B网站,而这个网站的目标客户,是那85%的中小企业。“在网上,对大企业和小企业的服务收费是一样的,我们要为因特网服务模式带来一次革命!中国人有能力建立世界级的网站。”

毫无疑问,马云善于思考的特性,为自己找准了方向,挖掘思维的过程中,马云发现了商机,马云后来主持的阿里巴巴十八“罗汉”峰会的决议,到现在都影响着阿里巴巴的发展。

2.18罗汉下杭州

其实,早在1998年12月,马云就做好了回到杭州的打算。做事谨慎的马云,为了让自己的进退从容,派遣了先头部队离开了北京,其中最早回到杭州的是马云的一个学生——周宝宝。

周宝宝领命回到杭州,当他打开马云位于湖畔花园的家里时,愣住了。这是怎样一个凄凉的场景啊: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家具,房间因为闲置太久,墙壁呈现一种肮脏的黄色。

幸好,周宝宝是个不会畏惧困难的乐天派,仔细察看了每个房间后,他断定,如果好好收拾一下,这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办公场所。周宝宝立刻打电话叫来了自己的一个好兄弟,连自己的老妈都没有放过,把他们召集过来后,在周宝宝的指挥下,所有的人开始动手收拾,打扫卫生的打扫卫生,布线的布线,买家具的买家具,配计算机的配计算机,收拾一新后,再铺上廉价的塑料地毯,几天后,一个像模象样的办公室就出现了。

1999年2月初,当马云带领着自己的十八罗汉一一回到这个马云的“新家”、大家的“新办公室”时,马云不禁对周宝宝赞不绝口,而周宝宝根本顾不上自豪,忙着上蹿下跳,因为,他觉得自己又回到了组织的怀抱。

1999年2月21日,来自全中国16个省份的18位“罗汉”齐聚湖畔花园,每个人表情严肃,神情刚毅,因为,他们将召开一个决定每个人命运的重大会议。整个会议现场的气氛是凝重的,甚至,会场中还有一位与创业无关的人物,煞有介事的拿着摄像机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捕捉每个细节。

“从现在起,我们要做一件伟大的事情。我们的B to B将为因特网服务模式带来一次革命!”这是马云铿锵有力的开场白。接着,马云说新浪,讲雅虎,讲北京的因特网,讲他们的经营模式,讲他们的优劣势,马云一发而不可收拾,完全讲疯了,他感觉这么多年的困惑,这么多年的积累,今天他总算酣畅淋漓地将因特网讲了个透彻,他总算明白了,自己将要创造的是怎样一个世界。

这一回,不仅马云讲得痛快淋漓,朋友们也听得畅快舒心,他们明白了,跟着马云永远不会有错,这个家伙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眼光和敢想敢做的无敌魄力。

“我们要做一个与众不同的网站。”马云异常自信地说:“这个网站必须迅速覆盖全球,如果我们只做国内业务,那我们就会变成没有买家的卖家,那样就失去了意义。我们要做全球十大网站之一,就是要让全世界的每个商人都用我们打造的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