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肢功能恢复程度:患者取仰卧位,将瘫痪侧下肢伸直,并向上抬离床面,如果瘫痪侧下肢能够悬空地完成膝关节伸、屈动作,那么可以预测,患者将来可能恢复到独立行走的程度;如果能将患肢抬离床面,但不能悬空完成膝关节伸、屈动作,那么估计患者能够恢复到扶杖行走的程度;如果不能将患肢抬离床面,仅能足部沿着床面蜷曲膝关节,并能保持这个位置,或者不能自行屈伸患肢,但能够保持膝关节屈曲位而不向两侧倾倒,多数能够恢复到扶杖行走的程度;倘若半年后患者瘫痪侧下肢仍不能达到上述要求,那么患者恢复行走的希望就很小了。
肌力如何分级?
对于中风(卒中)后遗症患者绝大多数都会出现肌力下降,在医学上,根据肌力的情况,一般将肌力分为以下六级。
0级:肢体完全瘫痪,不能作任何自由运动,完全测不到肌肉收缩。
Ⅰ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Ⅱ级: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但不能抵抗重力作用肢体抬不起来。
Ⅲ级: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引力,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抵抗外力。
Ⅳ级: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
Ⅴ级:肌力正常,运动自如。
瘫痪患者正确的卧床姿势是怎样的?
偏瘫患者卧床姿势主要采取以下三种。
(1)仰卧:仰卧是急性期患者最常采用的体位,但又是最容易引起痉挛的体位。因为这种体位容易使手臂回缩或向后下方内旋,膝部可以完全伸展,大腿外旋,会产生最大的伸肌痉挛。取仰卧位时间应短,或仅作为体位变换时的过渡体位。如果必须采取仰卧位,则患侧肩部要用合适的枕头垫起来,使肩部略向前伸;要把患侧上肢放在体旁的枕头上,使肘关节与腕关节伸展,使患侧上肢稍稍抬高;髋部要放一个合适的枕头,以防止骨盆向后倾斜,防止两腿外旋;为避免下肢伸肌痉挛,可用一软枕置于患侧膝下,使膝关节略屈曲;同时应避免被子压在脚背上,而造成足下垂。
(2)健侧卧位:健侧卧位对患侧肢体有益。保持健侧卧位时,要将一枕头放在患者胸前,并使患肩向前,患侧上肢放在枕头上,肘伸展,手的掌面对着床。患侧腿下也要放一枕头,使膝部处于内旋屈曲位,膝和踝放在一自然位置上,健侧下肢呈伸展微屈膝位平放在床上。头要舒适地枕在合适的枕头上。其目的是使躯干向健侧伸展,抑制紧张性反射,从而有利于患侧的康复。
(3)患侧卧位:患侧卧位时,头部要枕在枕头上,使颈部微屈而不要伸展,肩部要尽量前伸,肘腕伸直,手掌面朝上;健腿可放在患腿前面,下面放一枕头,呈屈膝位,而患侧保持肘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这种体位可以使患侧整个伸长,对于痉挛可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