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脑卒中防治指南
7480900000035

第35章 护理篇(1)

脑卒中后的主要功能障碍是什么?

(1)运动障碍。

(2)感觉障碍。

(3)言语交流障碍。

(4)其他功能障碍,如智力障碍、精神障碍、大小便控制障碍等。

康复训练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是什么?

康复训练的适应证如下。

(1)神志清楚,没有严重精神、行为异常。

(2)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平稳,没有严重并发症。

(3)发病1~2周内,受累肢体的症状不再继续发展。

康复训练的禁忌证如下。

(1)病情过于严重。深昏迷、颅压过高、严重精神障碍、血压过高。

(2)伴有严重的并发症。严重感染、糖尿病酸中毒、急性心梗。

(3)严重系统性并发症。心绞痛、房颤、急性肾衰、严重精神病和风湿病等。

脑卒中患者何时开始功能训练?

康复应尽早进行。在缺血性脑卒中时,只要病人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高血压、实质性脑出血一般宜在10~14天后进行。

脑卒中患者何时开始针灸治疗?

只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病情稳定,早期就可进行针灸治疗。脑梗死患者可在发病48小时后即进行针灸治疗;脑出血患者可在发病1周后进行针灸治疗。

脑卒中的急性期应采取哪些康复措施?

脑卒中的急性期应采取下列康复措施。

(1)床上正确体位的摆放。偏瘫早期的康复治疗中,正确体位能预防和减轻偏瘫典型的屈肌或伸肌痉挛模式的出现和发展,如上肢屈曲并肩胛带后缩,下肢伸展伴髋关节外旋。因此,在床上肢体宜置于抗痉挛体位。

(2)肌肉按摩。按摩对患侧肢体是一种运动感觉刺激,并可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对防治失用性或营养性肌萎缩,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按摩动作应轻柔、缓慢而有规律。

(3)被动活动关节。对昏迷或完全偏瘫的患者,应作患肢关节的被动活动,以利于防治关节挛缩和变形。活动顺序应从近端关节至远端关节,活动幅度应由小逐渐至全范围,每日二次,直至主动运动恢复。避免粗暴而造成软组织损伤,要多做一些抗痉挛的模式的活动,如肩外展、外旋,前臂旋后,腕背伸,指伸展,伸髋,屈膝,踝背伸等。

(4)床上活动。早期床上活动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使患者尽快从被动活动开始,通过自助的活动过渡到主动的康复训练程序上来。急性期主动训练都是在床上进行的,目的是使患者独立完成各种床上的早期训练后达到独立地完成从仰卧位到床边坐位的转换,包括上肢自助被动运动、桥式运动等。

脑卒中失语患者如何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脑卒中失语患者的康复训练主要从听、读、说、写四个方面进行。

(1)完全运动性失语的病人,应该从学发音开始。如让患者发“啊”,或用嘴吹哨来诱导发音。然后让病人学说常用的最熟悉的单字,如吃、喝、好等,再教病人讲双音词、短语、短句,最后说长句。训练时说话与视觉刺激结合起来,看图识字或与实物相结合来练习,这样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