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兼并镇原啤酒厂、天水啤酒厂、泾川啤酒厂
镇原啤酒厂是省轻工厅批准建设的全民性财政扭补工业企业,依靠国家扶贫贷款共投资1022.29万元,于1988年6月正式竣工投产,年生产能力1万吨。自1988年至1991年5月,资产负债率达148.6%,只好停产关闭。其后,在庆阳地委、行署和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兰州黄河企业集团公司应镇原县人民政府之邀,经考察协商,在政策尚不明确的情况下有限兼并了镇原啤酒厂,兼并经营五年,啤酒年产量由一万吨增加到二万吨,上缴税金2199万元,创利润400多万元,企业负债率下降到现在的86%,比兼并前降低了62%。这已成为镇原老区乃至庆阳地区的一大财源。
天水啤酒厂是1983年在原天水氮肥厂基础上转产的市属国有企业。1989年啤酒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截止1996年6月,该厂有固定资产1333.2万元,负债总额5416万元,资产负债率达131.22%,账面亏损2185.15万元,欠交养老统筹保险金、拖欠职工工资和其他费用259万元,企业被迫停产达14个月。天水市委、市政府由主要领导主持研究,果断提出建议,请甘省著名企业--兰州黄河企业集团对天啤实行兼并。双方经过五个轮次的协商谈判,提出按双方确认的固定资产净值和全部土地使用价计,在接受620人全部职工的前提下,实行购买式兼并。此后,黄河集团即投入2600万元启动生产,18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于1997年3月正式投产运营,现年产量可达4.5万吨。投产后第一个月生产啤酒1200吨,第二个月生产4000吨,产品销售前景很好,预计是年可上缴税金1500万元以上。企业兼并后,还挽救、带动了北道玻璃厂、纸箱厂和养猪厂。
贫困地区国有企业泾川啤酒厂是1988年泾川县用扶贫贷款1100万元建成的,从业人员420人,总资产3434万元,总负债477万元,负债率为159.49%。拖欠职工工资200万元。
1997年8月8日黄河企业集团出资1000万元兼并了泾川啤酒厂,投放4000万元进行技术及扩建,年生产能力由现在的1万吨扩建到5万吨,为贫困地区泾川县上缴税金2500万元。1998年初正式投产。
(2)收购渭南啤酒厂
渭南啤酒厂是陕西省渭南市属国有企业,从业人员581人,年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总资产10440万元,总负债17400万元,负债率166.67%,拖欠职工工资180万元。1996年宣布破产。
1997年,陕西渭南市政府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和多家企业的竞争,看好黄河集团的经营机制和黄河啤酒品牌,提出将年产3万吨的渭南啤酒厂交给黄河集团收购。
1997年5月8日,经陕西省拍卖中心依法拍卖,黄河集团以1750万元购买了该厂,对该厂581名职工全部安置。并投入4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渭南市工商银行主动提出愿提供贷款帮助企业进行技改扩建,是年10月1日出酒,产量达到8万吨,下年产量达到10万吨,市政府给予免税五年的优惠政府,并由市长亲自协调抓落实。
(3)控股光明啤酒厂
雁明啤酒厂是青海省的省属国有企业,1997年8月,黄河集团集团出资1430万元,以55%的股份与青海恒利化工有限公司合资改造破产的雁明啤酒厂(年设计生产能力1万吨,职工280人),成立兰州黄河(青海)啤酒有限公司,合资经营期为15年。1998年2月正式投产。由当地贷款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年设计生产能力由1万吨扩建到5万吨。
(4)新疆哈密市政府领导登门要求,黄河啤酒这几年占尽了他们的市场,迫使他们年产4万吨的啤酒厂停产,提出干脆交给黄河集团经营,只要能为地方纳税就行。
(5)投资2.29亿元开发十五万亩荒地,建立良种大麦基地;并拟投资4000万元配套建设万头肉牛育肥基地。
(6)黄河集团在黄河啤酒的基础上,实施品牌扩张战略,以黄河啤酒为龙头重组了以黄河为商标的印刷厂、超纯水、羊毛衫、纸箱、酒瓶,向各个行业发起冲击。
(7)在兼并过程中,推行干部职工的本地化优化组合,对他们的优化关键是思想观念上的重组。实践证明,黄河出技术、出商标、出管理,还是原班人马,效果就是不一样,关键是被兼并企业在兼并前后观念不同。精神面貌不同、工作热情不同,效益也不同。
黄河集团采用资本经营方式经营企业后,对集团本身,被兼并企业以及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产生了极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第一,企业集团在短时期内急骤扩张。自1996年11月黄河集团兼并、购买、控股五个国有啤酒厂并对其进行技术改造以后,黄河集团啤酒的年产能力由1996年的10.5万吨猛增到1997年的32万吨。这是超常规的发展速度,从资金上考虑啤酒行业每形成年产1万吨的产量约需投资2400万元,增产50万吨约需投资12亿元,而集团加上各期技改资金大约前后共投3.3亿元,节约资金9亿元,是一种低成本的扩张,从时间上来看,兴建10万吨的啤酒厂约需5年时间,而通过兼并、收购、控股和技改,不过花了一年半时间。在商战中,时间就是金钱,这种扩张模式为黄河集团占领市场争取了宝贵时间。九个月来兰州黄河企业集团选择了一条横向兼并、低成本扩展的道路,而不是像过去传统的那样内部扩展,靠自己铺摊子、滚雪球,这样做,既可以合理利用现有的生产能力,使存量资产发挥应有的效用,避免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浪费;又能节约资金和时间实现低成本扩展,超时间扩大生产能力。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勒曾指出:这一百年到现在,世界上前五百强的大企业,无一不是通过资产兼并而扩展起来的,没有一个是仅仅靠内部积累发展起来的。反观黄河集团的超常规发展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黄河集团的扩张主要是外延式的扩张战略。
第二,企业融资通道的扩张。黄河集团走的是一条横向兼并、高负债、低成本扩张的道路。1993年成立兰州黄河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时,总股本8680万元,其中黄河集团控股5000万元,融得资金2000万元;在兼并、控股、购买过程中一共投资1.15亿元,71.5%以上是黄河集团凭其良好的信誉向当地银行融资的。此外,在筹资过程中促进了优质资本的培育。资本作为商品,也有好坏之分,优质资本不仅具有作为普通资本的购买,增值功能,也因为其具有良好的信誉,优良的品质而能获取比变通资本更高的报酬,黄河集团在资本与啤酒技术的组合过程中,不断注重优质资本的培育,充分发挥了资本的效率。此外,作为地处西部的企业,黄河集团也充分发挥了西部的资源优势。在经济系统中,资金和劳动力是最重要的两类资源,当资金稀缺而劳动力充足时,合理的选择是大量利用劳动力以提高资本的利用率,反之,在劳动力稀缺时,应利用资金以提高自动化程度以节约劳动力。经济学承认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的劳动力和资金是具有替代性的。在我国,长期将本来稀缺的资本高度集中使国有大中型企业之外的劳动力与现代意义下的资本几乎无缘改革,应当从资本与劳动力的最优组合出发,去发现不合理配置造成的落差,从中发掘经济潜能。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西部,黄河以低资本,高劳动力的投资组合作为替代融资的手段,既充分发挥了西部优势,又弥补了相对的资本短缺。
第三,盘活了被兼并企业存量资产。在被兼并、收购、控股的五个国有企业中,负债率由平均158%下降到80%。在兼并收购之后,当地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不仅将这些不良资产转化为坚挺的货币资产。天水啤酒厂年税收1500万元、镇原啤酒厂1200万元、渭南啤酒厂800万元。
第四,加大集团对企业资本的控制能力。黄河集团作为兰州黄河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在1993年成立股份公司之日起,即以5000万元资金,控制8500万元的资产。通过兼并、收购、控股后,被兼并企业资产的迅速膨胀,使黄河集团控制的资本迅速扩张,被收购的渭南啤酒厂,收购之时仅值1750万元,在技改之后形成年产啤酒10万吨的生产能力,价值17000万元,企业实际价值膨胀10倍,实际扩大了黄河集团的资本控制能力。预计,黄河集团公司股票上市之后,将能把所控制的资产从7.8亿元扩大到1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