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中华家训1
7444100000057

第57章 欧阳修:诲学说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小时候家庭困苦,母亲以荻杆画地教字。二十四岁中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谥号文忠。他为人正直,注意选拔后进,曾支持范仲淹的革新运动,但晚年趋于保守,和司马光一起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他是北宋第一个在散文、诗、词诸方面卓有成就的杰出作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与宋祁合撰《新唐书》,又独自编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付奕。

——《欧阳修全集·笔说》

【译文】玉石要是不经过雕刻,就不能变成器物;人要是不经过学习,就不明白道理。然而玉石作为一种物质,有它不能改变的固有的品性,即便不加工雕刻而使它成为器物,也仍然无损于它那作为玉的本性。人的品性,随着外界事物的影响却会发生变化。如果不学习,就会放弃成为君子而变可能为小人,岂能不深思这个道理?这就是我要对你(欧阳奕)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