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动中学生一生的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7444000000051

第51章 天鹅与海鸥

城市附近有一个湖,湖面上总游着几只天鹅,许多人专程开车过去,就是为了欣赏天鹅的翩翩之姿。

“天鹅是候鸟,冬天应该向南迁徙才对,为什么这几只天鹅却终年定居,甚至从未见它们飞翔呢?”渐渐地,有人这样问湖边垂钓的老人。

“那还不简单吗?只要我们不断地喂它们好吃的东西,等到它们长肥了,自然无法起飞,而不得不待下来。”

圣若望大学门口的停车场,每日总看见成群的灰鸟在场上翱翔,只要发现人们丢弃的食物,就俯冲而下。

它们有着窄窄的翅膀、长长的嘴、带蹼的脚。这种“灰鸟”原本是海鸥,只为城市的垃圾易得,而宁愿放弃属于自己的海洋,甘心做个清道夫。

湖上的天鹅,的确有着翩翩之姿,窗前的海鸥也实在翱翔得十分优美,但是每当看到高空列队飞过的鸿雁,看到海面乘风破浪的鸥鸟,就会为前者感到悲哀,为前者的命运担忧。

在这个社会上,不论什么人要想做成一件事,就必须抗击来自人性中的惰性,使外界的逼迫变为内心的自觉。

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喜欢舒适,能站着拿到东西绝对不会跳起来,能坐着拿到东西绝对不会站起来,能躺着拿到东西绝对不会坐起来。舒适又是个极坏的东西,它是滋生慵懒的温床,腐朽、堕落等劣根性大多因舒适而衍生。

世界爱鸟日,芬兰维多利亚国家公园放飞了一只在笼中关了4年的秃鹫。然而,5天之后,一位游客却在公园附近的小山上发现了这只秃鹫的尸体。后据调查,它是因饥饿而死亡的。

秃鹫原本是一种凶悍的鸟类,生存本领极强,常捕食小动物。饥饿异常的秃鹫甚至敢与虎豹争食,然而这只鸟中之王却死于饥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动物学家分析,几年来,这只秃鹫过惯了公园里“饭来张口”的生活,在舒适的生活环境中渐渐丧失了在大自然中生存的能力。这只秃鹫与其说死于饥饿,倒不如说死于慵懒更为恰当。

鸟因惰性而死亡,人也会因惰性而走向堕落。如果想战胜你的慵懒,勤劳是惟一的方法。对于人来说,勤劳不仅是创造财富的根本手段,而且是防止被舒适软化、涣散精神活力的“防护堤”。

慵懒是人的一种劣根性,为了做成某件事,必须与它抗争,超越这种劣根性的钳制。但是这种抗衡和超越不容易是心甘情愿的,一开始总要由一些外力来强制,进而才能逐渐内化为恒定的精神和行为习惯。

一旦养成恒定的勤劳习惯,往往就会拥有一份稳定的愉快心情。因为它专注,意念与行为协调归一,所以恶劣的情绪便没有潜入的机会,更没有盘踞的空间。一个进入勤劳状态的人,心灵中就不会有长久驻足的慵懒。所以,克服慵懒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自己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