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动中学生一生的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7444000000024

第24章 苦读

刘伯承5岁的时候,被送进了本村的私塾。开始,他并不好好念书,有时他还逃学呢。看到孩子不争气,父母哪有不心焦的?这一天,刘伯承放学回家,撂下书包就想跑出去玩。妈妈严肃地喊住他:“漫着点,把今天先生教的书背-遍。”

刘伯承眨了眨眼睛,心里说反正妈妈不识字,于是闭上眼睛,天南地北,东拉西扯,“子曰”“诗云”地乱背一气。不想,正好这天爸爸生病躺在里屋,听到儿子胡编乱诌时,气不打一处来,马上厉声地责备他,气得不停地咳嗽。

妈妈更是伤心地直掉眼泪,边哭边说道:“我们穷人家,读点书不容易啊,你爸爸的病越来越重了……到时候怕连饭也吃不上啦,看你还怎么读书?……”

望着妈妈泪痕斑斑的脸,听着爸爸阵阵的咳嗽声,刘伯承惭愧地低下了头,对父母亲诚恳地表示:“是我错了,请你们放心吧,从今往后,我再也不逃学了,一定发狠念书,学本事,做个有出息的人!”果然,打这以后,他每天都早早起床,第一个到学堂,立即放声背诵课文;夜晚,就依偎在妈妈的纺车旁,借着灯光看书,直到深夜。

很快他就学完了《三字经》等书,接着又开始读《论语》、《孟子》等篇章,课外还阅读了《史记》、《汉书》等历史著作和优秀古书《水浒传》。他看书几乎到了“入迷”的地步,就连推磨时也带着书本,有空就捧着读。

私塾的老先生看到刘伯承如此用功,十分赏识,对他的教授也就更加热心、细心。长大以后,刘伯承还牢记着老先生的话:“读书务求深入,切忌浮躁。”所以,凡是重要的文章,他总要反复读十多遍、几十遍,直到弄懂、背熟为止,而且在书上总是密密麻麻地划了道道、杠杠、圈圈,还有眉批和旁注。同学们看了他读过的书,总要开玩笑说:“刘伯承是在啃书,钻书啊,难怪有这么多洞洞和道道。”

刘伯承则认真地回答:“看书不能像水过鸭子背,更不能光在上面漂,要像扎猛子一样,深钻进去,才能求得真学问。”

读书务求深入,切忌浮躁,否则就很难学有所成,学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