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可不知的天才家教故事全集
7439400000012

第12章 只有认识自己才能超越自己(2)

但在接下来的那个星期里,莱斯每天都去找台长。最后,为了让莱斯知难而退,台长同意雇用他打杂,但没薪水。莱斯的工作是为那些不能离开播音室的播音员取咖啡或买午餐、晚餐。

在电台里,无论人们让他做什么,莱斯都会愉快地接受——甚至做得更多。干完自己该干的事情后,莱斯就全神贯注地观察播音员们的一举一动。晚上,回到自己的卧室,他就认真进行练习,为他确信一定会到来的机遇而努力。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莱斯照例来到播音室门外。那位叫罗克的电台主持人来接班了,他要主持长达4个小时的综艺广告节目。罗克从莱斯身边走过时,莱斯感觉到他的脚步跌跌撞撞的,而且满嘴酒气。莱斯不由得心中暗喜,也许这家伙坚持不到播音完毕就烂醉如泥了。不久,罗克说话果然语无伦次起来。正在这时,电话铃骤然响起,莱斯拿起听筒。电话是电台台长打来的,台长着急地说:“莱斯,我看罗克出了问题,你能打电话通知其他播音员,让他们过来接替罗克吗?”“好的,先生,我一定会办好的。”

莱斯放下电话,箭一般冲进演播室,轻轻把罗克移到一边,坐在了他期盼已久的旋转工作台前。他打开麦克风的开关,激动而充满自信地说:“各位听众,大家好!我是莱斯·布朗,您忠实的音乐使者。我年纪很轻,单身一人,就喜欢和大家一起倾听音乐,品味生活。我保证带给你们一档丰富多彩的节目,让你们开心、满意。听着,宝贝,我就是你们最喜爱的人!”这次节目大获成功。

生命感悟:正如人们所说的“机遇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现在,菜斯是美国最著名的音乐节目主持人之一。

生命的林子

唐玄奘剃度之初,在法门寺修行。法门寺是个香火鼎盛、香客络绎的名寺,每天晨钟暮鼓、香客如流。玄奘想静下心神,潜心修身,但法门寺法事应酬太繁,自己虽青灯黄卷苦苦习经多年,但谈经论道起来,自己远不如寺里的僧人。

有人劝玄奘说:“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水深龙多,纳集了天下的许多名僧,你若想在僧侣中出人头地,不如到一些偏僻小寺中阅经读卷,这样,你的才华便很快显露了。”

玄奘思忖良久,觉得这话很对,便决定辞别师父,离开这吵吵嚷嚷高僧济济的法门寺,寻一个偏僻冷落的深山寺去。于是玄奘就打点了经卷、包裹,去向方丈辞行。

方丈明白玄奘的意图后,问玄奘:“烛光和太阳哪个更亮些?”玄奘说当然是太阳了。方丈说:“你愿意做烛光还是太阳呢?”

玄奘认真思忖了很久,郑重地回答说:“我愿意做太阳!”于是方丈微微一笑说:“我们到寺后的林子去走走吧。”

法门寺后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方丈将玄奘带到不远处的一个山头上,这座山头上树木稀疏,只有一些灌木和零星的三两棵松树,方丈指着其中最大的一棵说:“这棵树是这里最大最高的,可它能做什么呢?”玄奘围着树看了看,这棵松树乱枝纵横,树干又短又扭曲,玄奘说:“它只能做煮粥的薪柴。”

方丈又信步带玄奘到那一片郁郁葱葱密密匝匝的林子中去,林子遮天蔽日,棵棵松树秀颀、挺拔。方丈问玄奘说:“为什么这里的松树每一棵都这么修长、挺直呢?”

玄奘说:“都是为了争着天上的阳光吧。”方丈郑重地说:“这些树就像芸芸众生啊,它们长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为了一缕阳光,为了一滴雨露,它们都奋力向上生长,于是它们棵棵可能成为栋梁,而那远离群体零零星星的三两棵,一团一团的阳光是它们的,许许多多的雨露是它们的,在灌木中它们鹤立鸡群,没有树和它们竞争,所以,它们就成了薪柴啊。”

玄奘听了,便明白了。玄奘惭愧地说:“法门寺就是这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林子,而山野小寺就是那棵远离树林的树了。方丈,我不会离开法门寺了!”

在法门寺这片“森林”里,玄奘苦心潜修,后来,成为一代名僧,他的枝叶,不仅穿过云层,伸进了天空,而且承接了西天辉煌的佛光。

生命感悟:一个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树林。

神奇的破皮鞋

多明尼奎·博登纳夫,是法国一位年轻企业家、艺术家。他所经营的公司历来就是发展美术业,但始终没有看到兴旺的一天。

一天,他在徒步回家的路上,突然,感到脚下有什么绊了一下,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破旧皮鞋,他刚想抬起脚将它踢开,却又发现这只鞋有几分像一张皱纹满布的人脸。一个艺术的灵感刹那间在他脑海里闪现,他如获至宝,于是赶忙将破旧皮鞋拾起,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将其改头换面,变成了一件有鼻有眼有表情的人像艺术品。

以后,博登纳夫又陆续捡回一些残旧破皮鞋,经过他那丰富的想象力和神奇的艺术之手再加工,一双双被遗忘的“废物”先后变成奇妙谐趣的皮鞋脸谱艺术品。后来,博登纳夫在巴黎开设了皮鞋人像艺术馆,引起了轰动,生意异常兴隆。

生命感悟:看来,在现实生活中,在许多人不屑一顾的小小事情里,往往都隐藏着成功的契机。当然,要获成功,得靠用心发掘。

思索创造收获

所谓的天才,就是平常人把自己的注意力专注于某一特殊的方向,日积月累地苦苦探索追求。当然,这里的常人必须是那些全身心追求自己目标的人。一个人只要致力于追求自己的目标,他总会找到属于他成功的“偶然性”或机遇:当然,“偶然性”和机遇也只会光顾这样的人。

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在回答一位抱怨没有时间考虑问题的年轻科学家时说:“没有时间思索的科学家(这不是短时期,而是1年、2年、3年),那是一个毫无指望的科学家;他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挤出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那他最好放弃科学。”

最早完成原子核裂变实验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有一天晚上走进实验室,当时时间已经很晚了,他见一个学生仍伏在工作台上,便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在干什么呢?”

学生回答说:“我在工作。”

“那你白天干什么呢?”

“我也在工作。”

“那么你早上也在工作吗?”

“是的,教授,早上我也在工作。”

“那么,你什么时候进行思考呢?”

生命感悟:一个人如果想在某领域获得成就,除了努力工作外。还必须勤于思考,必须在百忙中把思考的时间留出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年轻人的父亲开了一家洗衣店,生意很红火。父亲看好了洗衣店的发展前景,把儿子安排到洗衣店里工作,希望他将来接管这家洗衣店。但年轻人只对机械方面感兴趣,而对洗农店的工作不仅毫无兴趣,甚至十分厌恶。所以他总是磨洋工,穷应付,整天无精打采。不得已,也只做些不得不做的事情,其他则一概不过问。他父亲为此十分恼火,认为儿子不求上进,没有出息。儿子的所作所为使他在员工面前深感丢面子。

年轻人再也不愿继续这样消磨时光了,他实在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做着自己讨厌的事情。有一天,他向父亲诉说了心声,说自己希望到一家机械工厂上工作。“什么?现成的不干,去从头开始?”父亲十分惊讶,也十分恼怒,并表示坚决反对。但是,最终由于改变不了儿子的坚强决心,只好让他去当了一名机械工。

年轻人穿上油腻的粗布工作服,干着比洗衣店辛苦繁重得多的工作。但他却如鱼得水,欣喜若狂,快乐得吹着口哨,根本不知道疲倦。他一边干活,一边选修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机械原理等课程,废寝忘食,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这位年轻人,就是后来成为波音飞机公司总裁的强森。他制造出了“空中飞行堡垒”轰炸机,帮助盟国军队赢得了世界大战,为世界航空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生命感悟:强森的成功,是他的兴趣促进了他的成功。不难想象,如果他当年屈服于父亲的反对意见,最多也只是一个洗衣店的小老板。

认准了就做到底

某国最著名的推销大师,在即将结束自己职业生涯的时候,在该国最大的体育馆做告别演说。门票不菲,但还是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这位当代最伟大的推销员做精彩的演讲。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对观众说: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年轻人跑到台上。

老人这时开口和他们讲规则,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那吊球动也没动。他就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就累得气喘吁吁。另一个人也不甘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台下震耳欲聋的呐喊声渐渐弱了下去,直至静得没有声响,观众都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做出什么解释。

会场寂静无声,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他用小锤对着铁球“咚”地敲了一下,然后停顿,再一次用小锤“咚”地敲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老人没说一句话,就那样“咚”地敲一下,然后停顿,然后再来这么一下……10分钟过去了,会场开始骚动:20分钟过去了,有人叫骂起来,嘘声四起;30分钟过上了,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有人撕了票,愤而离场。老人仍然一小锤一小锤不紧不忙地敲着大吊球,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人们的喊叫。离去的人越来越多,会场上山现了大块大块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也骂累了,会场又静了下来。

大概在老人进行到40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霎时间会场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幅度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人们都认真地听着那小锤敲打吊球的声响,充满着无穷的希望。然而,又是老半天不见那吊球的摆动有起色。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约一个小时后,吊球慢慢地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

生命感悟: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去等待一次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无数次的失败。

信心创造奇迹

在宋代,有一段时期战争频频,国患不断,一位大将军叫李卫,带领人马杀赴疆场,不料自己的军队势单力薄,寡不敌众,被困在一个小山顶上,眼看要被敌军全歼。就在士气大减,甚至有要缴枪投降的可能之际,将军李卫站在大家的面前说:“士兵们,看样子我们的实力是不如人家了,可我的确一直都相信天意,老天让我们赢,我们就一定能赢,所以我这里有9枚铜钱,向苍天企求保佑我们冲出重围,我把这9枚铜钱撒在地上,如果都是正面,一定是老天保佑我们,如果不全是正面的话,那肯定是老天告诉我们不会冲出去的,我们就投降。”

此时,每个士兵都闭上了眼睛,跪在地上,烧香拜天祈求苍天保佑,这时李卫摇晃着铜钱,一把撒向空中,落在了地上,开始士兵们不敢看,谁会相信9枚铜钱都是正面呢!!可突然一声尖叫“快看,都是正面”。大家都睁开了眼睛往地上一看,果真都是正面。士兵们跳了起来,把李卫高高举起喊道:“我们一定会赢,老天保佑我们了!”

李卫拾起铜钱说:“那好,既然有苍天的保佑,我们还等什么,我们一定会冲出去的,各位,鼓起勇气,我们冲啊!”

就这样,一小股人马竟然奇迹般战胜强大的敌人,突出重围,保住了军队。后来,将士们谈起了铜钱的事情时说:“如果那天没有上天保佑我们,我们就没有办法出来了!”

这时候李卫从口袋掏出了那9枚铜钱,大家惊奇地发现这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

生命感悟:信心能创造奇迹!

奇观

一个年轻人,初中毕业后便辍学在家了。为谋生计,他来到了一个小镇,并在镇子里找到一份替人看大门的差事。

或许是因为平时的工作并不太忙,也或许是为了增加一点额外收入,他开始从镇上的镜片制作公司领取一些镜片的毛料带回去打磨加工。

闲暇的时候,他就一个人安安稳稳地坐在传达室里阳光照耀的窗前,专心致志地打磨手中的镜片。没有人要求他每天必须要磨出的镜片的数量,也没有人规定他磨出的镜片所要达到的度数,但他依然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个打磨细节,力图避免每次打磨过程中差错的出现。

他在看大门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60年。也就是说,打磨镜片这个看似非常简单的活儿,在他手上一做也是60年。最终,他的镜片打磨技术超出了一般的职业打磨师,而他所打磨出的镜片,测出的显微度数也每每高出别人许多倍。

他依旧不断地完善着自己的打磨技艺。在他又一次不经意地检查自己最新打磨出的镜片所能达到的显微度数时,却惊奇地发现,镜片下所显示出的是另外一个科学界中从未发现的领域——微生物界。此后,他便开始了对微生物界的关注与研究。他的研究与发现,使他获得了当时享誉很高的法国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就连英国女王都曾去那个小镇上拜会过他。

他就是荷兰科学家万·列文虎克。

生命感悟: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不在于他当初事业起点的高低,而在于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做,不陷于空想,不耽于虚声,而能以求真的态度做扎实的工作。

聪明人的眼光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是一位眼光敏锐、接受新事物能力很强的智者。

有一天,林肯独自一人来到华盛顿的大街上,那时还没有电视等先进媒体的传播,他只要稍加改装,就不会被人认出来。忽然,他发现在一家名为《智慧》的杂志社门前围了一大群人,于是他也好奇地凑了上去。结果发现,在华丽的墙壁上竟钻了一个小洞,洞旁写着醒目的几个大字:“不许向里看!”然而好奇心还是驱使人们争先恐后地向里观望,林肯也顺着小洞向里看,原来里面是用五彩缤纷的霓虹灯组成的一本《智慧》杂志的广告画面。

林肯总统觉得这家杂志很有创意,回来就吩咐秘书为自己订了一份。果然,《智慧》杂志不论内容编排、版式装帧、封面设计,还是印刷质量,都堪称一流,颇受林肯的喜爱和青睐……这天,林肯处理完一天的公务,顺手拿起一本新到的《智慧》杂志翻阅起来,翻着翻着突然发现这本杂志的中间几页没有裁开。林肯很是扫兴,顺手将杂志放到一边。晚上,林肯躺在床上突然想起了这本杂志:这既然是一份大家喜爱、风行全国的杂志,在管理方面应该是十分严格的,按常理决不会出现这种连页的现象。他由此联想到杂志社在墙壁小洞上做广告的事,难道这里面又有什么新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