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李叔同精品选
7417100000018

第18章 文艺杂谈(6)

当十八世纪之末叶,冷索单调之诗文,浸即衰废。研究古诗民谣者日益众,故其文学富于清新之趣。至一七九八年W.Wordsworth与STCikerudge合著之《抒情诗集》(《Lyri cal Bollades》)乃现于世。两氏唱诗文之革新,为真挚文学之先驱,世称为近世诗学之祖,又谓一七九八年为英吉利文学诞生之年。WWirdsirth(1770-1850)之作品不炫奇异,然清新高远,热情奔放为其特长。STCikerudge(1772-1834)学问深邃,思想幽渺,且具锐利之批评眼,其作品以格调之真挚、押韵之自由为世所叹赏,门人友戚受彼之感化者甚众。

其后Wakter Scott(1771-1832)、 George Gordon Byron(1778-1824)两大家出。Scott有戏曲的天才,其文雄健,其诗丰丽,为历史小说之祖。Byron之诗,久传诵于世界大陆,近世文学颇受其感化。Byron氏贫困又苦于家室之累,因于一八二四年去故国,投希腊独立军,遂死其地。

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亦因教权之压抑,避居南欧,为薄命理想之诗人。其作品幽婉高妙,且示神秘之倾向。

承大革命影响之诗风,止于Shelley。其时又有以卓绝之才识开辟一新诗风者,即John Keats(1795-1821)是。Keats氏所著之诗,凡古典之精神及绚烂之色彩,两者兼备。故外形内容皆纯洁完美,无毫发憾。

Alfred Tennyson(1809-1892),世称为十九世纪集大成之诗家。其名著《The Princess》(1847年出版)、《In Memoriam》(1850年出版)、《Idylls of the King》(1859年出版)为世所传诵。

Robert Browning(1812-1889)与Tennyson齐名,以笔力之怪郁、涉相之高峻称于世。

此外Dante Gabriel Rossetti(1828-1882)及Wukkuam Morris(1834-1896)共于绘画界受PreRaphaelitism派之感化。其抒情诗篇,写中古之趣味及敬虔之信念。

Algernan Charles Swinburne(1837-1909),亦属此派,学问深邃,以诗歌之形式美,卓绝于现代之文坛。

本世纪之小说界,Scott颇负盛名,至Victoria时代,Charles Dickens(1812-1870)及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1811-1863)两大家出,前者善描写市街之光景及下民之状态,后者善以轻妙之语调描写上流绅士社会之表里,共于小说界放一异彩。

George Eliot(1816-1880)及Charles Kingslay(1819-1875)亦以思想之高远与语调之雄浑名于时。至最近Stavanson(1850-1894)以劲健洒脱之文体,作美文小说。Meradith(1828-1909)以高远之思想,精微之观察,雄飞于现代文坛。其他,Charles Lemb(1775-1834)、De Qucncey(1785-1859),共以独特之散文、随笔负盛名。

至本世纪之中叶,英吉利批评大家有Carlyle及Macaulay,其后Ruskin、Arnold、Pater、Symonds等相继兴起,为评论界放灿烂之光彩。

Carlyle(1791-1881),思想雄浑,笔力遒劲,著有《英雄崇拜论》(《Hero worship》)传诵一时。彼始于文艺批评,其后渐进于社会批评、文明批评之方面。

Macaulay(1800-1859),其前半生为政界之伟人,作印度帝国之基础;后半生为批评家,执评坛之牛耳。其大作《英吉利史》为不朽之名著。

Ruskin(1819-1900),世称为十九世纪之预言家,于英吉利为美术评论之先辈。其代表之大作为《近世画家论》(《MordernPainters》),力持自然主义,为美术界所惊叹。此外,研究艺术之著述有《建筑七灯》(《The Seven Lamp Architecture》)等,评论正确,文章亦幽丽可诵。

Arnold(1820-1888),思想雄大高峻,且富于雅趣,实在Ruskin之上。一八六五年出版之《批评论集》(《Essays in Criticism》)为其代表之作。

以上所述之Ruskin及Arnold二氏,为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批评坛之代表。

Pater(1839-1894),精于修辞,其文体足冠近代。著有《文艺复兴史之研究》(《Studies in the His tory of Renaissance》)。关于文学美术,研究精审,颇多创解。

Symonds(1840-1893)与Pater同精于文艺复兴期之研究,著有《意大利文艺复兴论》(《The Renaissance in Italy》)。Symonds氏于评论文学美术外,兼及于政治宗教之方面。

十九世纪剧坛名家,以Pnero(1855)、 Henry、 Arthur Johns(1851)、Shaw(1856)等最负盛名。

此文原有多章,因《白阳》只出诞生号一期,故仅刊出《英吉利文学》第一章,余已散失。

本文一九一三年春作于杭州浙江一师。

石膏模型用法

一 石膏模型为学图画者最良之范本

自来图画专门之练习,每取古代制作品及其复制品为范本。但近来于普通教育图画之练习,亦采用此法。其范本以用石膏制之模型为主。

普通教育设图画科,不仅练习手法,当以练习目力为主。此说为今日一般教育家所公认。因眼所见之物体,须知觉其正确之形状。此种知觉之能力,为一般人所不可缺。但依旧式临画之方法以养成此种之能力,至为困难。于是近年以来,欧美各国之普通教育,以实物写生为图画之正课,即用兼习临画者,亦加以种种限制。因临画之教式,教以一定之描写法,利用小巧之手技似甚简便;然能减杀初学者之独创力,生依赖定式之恶习惯,且于目力之练习毫无裨益。故学图画者,当确信实物写生为第一良善之方法。

实物写生,取日常所用简单之器具为范本,固属有益。但初学者练习画线,以单纯之直线曲线构成之物体为宜。又练习阴影,以纯白之物体为宜。石膏模型,仿实物之形状,以美妙之直线与曲线构成,其色纯白,阴影处无色彩错乱之虞,阴阳浓淡之程度,容易判别。故学图画者,当确信石膏模型为实物写生用的第一完全之范本。

石膏模型分二种:

一、 摹仿古今雕塑之名品杰作之复制品。

二、 作者摹仿实物之创作品。

写生练习用,以第一种为宜。因以艺术上之名作为范本,自能悟解线形及骨相纯正之状态,且可以养成审美之智识。

二 收藏法

石膏模型,质甚脆弱,最易破坏,且图画用之模型,以纯白为适用,故须注意收藏,不可使受尘埃及油烟。其它污点斑纹亦不可有。石膏模型当贮藏于标本室,不可陈列于图画讲堂。因生徒常见此种标本,日久将毫无新奇之感情,故须另设收藏室,临画时再搬入讲堂。

三 教室之选定及室内之设备

写生用教室须高广,向北一面开玻璃窗。如以寻常教室充用,当由一面取光线。倘由二面或三面光线混入,模型之阴影将紊乱,初学者甚困难。室内之设备,当依其室内之形状酌定,无一定之程式,模型或近壁或在室之中央。如近壁时,壁面以浓色为宜,否则亦可挂布幕以为模型之背景,俾生徒观察物形之外线能十分明了。模型台之高低,当与多数生徒之视线在同一之平位为适宜(生徒座位前列低,后列高,最后列者每直立,故视线之高低不能统一)。

四 图画之材料

普通学校图画用纸,虽无一定之限制,但须择其纸质强固、纸面不甚光滑者为宜。描写之材料,有铅笔、木炭及黑粉笔等。但其中以木炭为最适用。故西洋各普通学校皆专用木炭。日本之普通学校,从前专用铅笔,近亦兼用木炭。

本文一九一三年春作于杭州浙江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