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钱途
7374400000013

第13章 人脉是穷人变富的短板(2)

人脉是人生的基石,是事业的助推剂,是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一个人的家世如何、智商高低、努力与否和运气好坏,都无法解释所有人生成败。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从培养人脉做起。人脉经营有道,上可笼于天,下可罩于地,在这样的一张大网里,还有什么事能难倒你?甚至,有时候不用你去求人,想帮你的人会主动向你的网上撞。人脉如同雪球越滚越大,而人情网也编织得越来越广。那么,穷人该如何建立你的人脉网呢?

第一,要善于结交陌生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一个小圈子,工作上有岗位,围绕岗位的关系,有上级关系,有下级关系,有同事关系,有协作部门友邻关系,有地区之间相对业务关系,还有横向的、纵向的关系,不一而足。这是一个围绕我们自己的人脉资源网络,这个网络看起来挺复杂,实际上就是一个在自己周围的圈子,有的节点以我为主,我是主角;有的节点,我是配角,要听人家的。如果仔细分析起来,围绕自己的圈子在一段时间内相对固定。比如打个大比方,原来的省委书记的圈子可能是其他地区的省委书记和各部部长等,但是成为副总理就是领导,原来的开玩笑的圈子里的书记朋友们很多就不再是朋友,就变成了毕恭毕敬的上下级关系。每个人还有一个圈子,就是家庭中的圈子,在自己小家中的角色是父亲和丈夫,围绕这个角色你要承担责任;从家庭这个单位扩展出去,在岳家是女婿,在自己大家庭里是儿子,在家族里还要扮演角色。这两个圈子,生活和工作圈子,如果你仔细盘点,实际上你的交往范围是相对固定,也是非常有限的。在一段时间内,你总是在每天的那个时间遇到相同的人。时间长了,交往就变成机械的,没有了新鲜感,一切都在固定不变的轨道上运行。这样的人脉资源是相对固定和有限的。如果要想不甘于平庸,就必须不断拓展新的交往圈子,积累新的人脉资源。一个很好的措施就是,在不同的场合,乐于同陌生人说话。乐于同陌生人说话,体现的是你的一种积极的态度,表现的是你对新鲜事物有激情和了解的愿望,可以让你不断得到新鲜的感受。在与自己圈子不一样的谈话中,领受到与自己生活和工作轨道不一样的新鲜氛围。或许,哪一个欣赏你的贵人或者知己正在远处等候你的问候呢。即使没有什么很大的收获,不断接触陌生人,让自己的神经系统处于一种新鲜刺激的应激状态而不是麻木不仁,不断接触新生事物也是非常有益的,可以让自己始终保持活泛的心态。

第二,从身边人寻求帮助。我们都是社会人,每一个人的社会都是一个人脉圈子,首先从对身边亲人的接触和积累开始,然后再慢慢到老师、同学、朋友、老乡、同事,最后再突围到更大更高端的圈子。其中,因为熟悉和了解,来自身边的人脉圈子,往往也是最牢固可靠的圈子。亲戚、老乡、同学、战友、同事,都可能成为你事业发展中的“贵人”;譬如马云创建阿里巴巴,启动资金就来自于他的亲戚、学生、死党朋友,以及几个曾经跟他从杭州到北京,再从北京回杭州的老部下。因此,我们需要跟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学、老师处理好关系。

软银赛富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之所以能赴美留学,就是因为他就读北大研究生时遇到一个外籍老师——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访问学者RogerMichiner。RogerMichiner很欣赏阎焱,两人经常一起聊天,有一次他主动说:“你应该去美国读书,我可以帮你写推荐信。”阎焱通过托福考试,取得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录取通知书和四年全额奖学金后,RogerMichiner又在生活上给予了阎焱帮助。1986年8月,阎焱回忆说:“我到美国的第一天晚上,就住在Michiner教授家里,他的家也在普林斯顿。Michiner教授待我非常好,在普林斯顿,他仍然是我的专业教授。我毕业多年以后,他也离开了普林斯顿大学。我们的友谊一直到现在。”

我们还需要明白,你在一家公司工作最大的收获不只是你赚了多少钱,积累了多少经验;还包括你认识了多少人,结识了多少朋友,积累了多少人脉资源。因为这种人脉资源在你离开公司之后,还会继续发挥作用,成为你无形的资产和财富。

第三,向他人传递你的价值。世界第一的推销员乔·杰拉德在台湾演讲时,把他的西装打开来,至少撒出了三千张名片在现场。他说:“各位,这就是我成为世界第一名推销员的秘诀,演讲结束。”然后他就下场了。

一个老好人,固然有趣但毫无用处,但一个总不愿被人利用的精明人,也难以建立真正的人脉关系。在人际交往中,要善于向别人传递你的“可利用价值”,从而促成交往机会,彼此更深入地了解和信任对方。在日常社交中,有两种心态不太可取:一是自我封闭,傲慢;二是愤青心态,以超脱自居。

第四,成人之美,乐于助人,只要有机会就帮助别人。人都会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人家求到你这里,只要不是涉及原则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应该认真帮助。有时帮助打一个电话,有时跑跑腿,有时作点难;事情办成了,自己享受助人的快乐;事情没有办成,自己也是尽力而为,对方也会谅解。切忌,满口答应,就是不行动,还不如开头就不承诺。帮助别人,需要量力而行,需要承诺的时候留有余地,不要大包大揽。

第五,学会与人分享快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人在追求得到满足的那一刹那,是非常自我心满意足的。如果这时候你去拜访,正是对方有一个满足的心情,什么都可以谈,什么都可以商量的时刻,这时候办事成功率自然高。但是这样的时刻不是很多,有的时候赶不上。如果知道对方的爱好,投其所好是一种比较高雅的接近方式,又不影响自己的自尊。分享快乐的同时,就无形中拉近了关系,互相成为对方的人脉资源。分享快乐的方式很多,包括对于有谈话和倾诉欲望的人,认真投入地倾听对方谈话,就是一种分享快乐的方式。不过这一条要谨慎使用,用得不好,对于上级有巴结拍马屁之嫌,对于下级有媚下和媚俗之嫌,要适可而止。况且你也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讨好你周围的每一个人,那样,你就完全没有了自己,成了为人脉而活着,太累了。

第六,向他人传递他人的价值,成为人脉关系的一个枢纽中心。你很有价值,你身边也有很多朋友各有自己的价值,那么为什么不把他们联系起来,彼此传递更多的价值呢?如果你只是接收或发出信息的一个终点,那么人脉关系产生的价值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你成为信息和价值交换的一个枢纽中心,那么别的朋友也更乐意与你交往,你也能促成更多的机会,从而巩固和扩大自己的人脉关系。所以,寻找并且建立自己的价值,然后把自己的价值传递给身边的朋友,并且促成更多信息和价值的交流,这就是建立强有力的人脉关系的基本逻辑。

第七,要有自信与良好的沟通能力。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套积累人脉的方式,但是,如何才能有效率地提升人脉竞争力?提升人脉竞争力有许多技巧,但是,前提是必须具备“自信与沟通能力”。一个没有自信的人,人脉圈会很小,总是怕被拒绝,因此不愿主动走出去与人交往,更不用说要拓展人脉了。其次沟通能力,这其实就是了解别人的能力,包括了解别人的需要、渴望、能力与动机,并给予适当的反应。如何了解?倾听是了解别人最妙的方式。

第八,经常把微笑挂到脸上,是与人交往的良好润滑剂。与人交往,大多都愿意看到一副好脸色,冷冰冰的脸色就是告诉人“我烦着呢,别来惹我!”就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看到这样的脸色,如果不是必需,大多数人会选择不碰钉子,自讨没趣。与人交往,把微笑挂到脸上,实际上就是给人一个信号,我自己现在挺好,我愿意与人交往。不管自己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在工作岗位和公众场合,保持微笑是对人的一种基本素质。也是保持和拓展人脉资源的需要,试想,一个整天满面春风的人,整天都快乐的人,与他交往肯定是很舒服的、没有负担的。“与周公瑾交,如饮美酒,不觉人醉。”

第九,结交关键和重要的人物。西方有一则著名的格言:“重要的不在于你懂得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只有不断地认识那些能够改变或帮助你的人,才能构建有用的人脉资源库。认识关键和重要的人物,当然首先要开放你自己,从各种渠道入手,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你经常所接触的圈子,除非你本身已经是个很高端的人物。比如学生可以争取以志愿者或义工的身份参与学校各种重要活动、成功人士讲座、校外的会展等;毕业生争取一流的大公司,通过职业交际结识更多杰出人士,有一定积蓄和工作经验者,就可以多多参与有顶尖人士的会议和论坛。

第十,对接触“陌生人”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获得额外的帮助,尤其是在用尽自己资源依然难以取得成功的情况下。但是,如果我们对于接触陌生人和外界社会怀着排斥而非开放的态度,又怎么可能有意外的收获呢?这其实也就是我们人际交往的能力。当然,对认识“陌生人”保持开放心态或者说喜欢人际交往,并不是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或者到处滥交朋友。

人脉的积累是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你需要经常盘点自己的人脉资产,计算你的投资和收益。只有不断积累人脉资源,你才能在这个联系日益加强的社会关系网中游刃有余地驰骋。总之,人脉资源是每个人都有的一座宝藏,这座宝藏的开发潜力是无限的,在关键时候,这座宝藏能够发挥的能量也是不可预料的。当然,关键还在于宝藏的拥有者,也就是你能不能利用,会不会利用。对于每个人,这都是一门永远读不完的书,永远做不完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