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办公室攻略:中国人不可不知的123个职场陷阱
7373800000003

第3章 不把领导当回事,吃亏的是你自己(2)

卢正强是一家贸易公司市场部的统计员,工作前在一所名牌大学读市场营销专业。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在公众场合炫耀自己的学识。有一次,市场总监召开销售人员会议,部署下一步的市场营销工作,卢正强列席参加会议。市场总监让卢正强参加会议的目的,是让他了解前期市场的销售数据,为他的统计工作提供支持。没想到市场总监宣读完一份销售方案后,让大家发表意见,卢正强却第一个站出来唱反调。卢正强针对一些具体问题侃侃而谈,指出了销售方案的不可执行性。而除了卢正强之外,别人都没提什么反对意见,只是说了一些表决心的话,比如“一定好好执行销售方案”以及“力争创造更大的业绩”等等。

几个星期后,市场总监找到卢正强,让他到一个业绩差的外地办事处工作。卢正强曾私下管去那个地方工作叫“发配”,没想到自己却被“发配”了。况且,按照销售方案,那个外地办事处很可能要被撤销。为什么还要派自己去呢?卢正强向市场总监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市场总监说:“你有很强的营销能力,在统计岗位上发挥不出来,派你去,是让你改变那里的局面。相信你会取得好的业绩的。”

卢正强又不情愿地找到总经理,他没想到总经理说的话跟市场总监对他说的话一模一样,显然他们早就沟通好了。总经理给高帽戴,卢正强只好同意。

同事们问卢正强,市场总监为什么派他去那个外地办事处,卢正强还炫耀说:“让我去改变那里的局面。”同事们心中暗笑,那只不过是市场总监的借口罢了,下一步那个外地办事处就要被撤销,卢正强恐怕也要跟着被裁掉。

果然,不久之后,那个外地办事处被撤销了,卢正强也被裁掉了。

【陷阱解读】

领导制订的方案与决策,往往着眼于单位的整体利益,而下属所看到的,往往是局限于一隅的利益。如果你在正式场合贸然地提出与领导不同的意见,领导就会认为你在挑战他的权威,质疑他的决策能力。如果你坚持己见,据理力争,就很容易引起领导的反感,让他认为你是个不顾大局、只会自我表现的员工。

其实卢正强如果收敛一下自己的锋芒,注意一下自己的表达方式,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领导并不一定喜欢搞一言堂,也希望自己的下属能够提出不同的意见,但是提意见要分场合、分时间。卢正强如果不是在会场上与市场总监针锋相对,而是在私下里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许他的职场命运就是另一个样子了。

擅自做主

张芳在一家公司的市场推广部做经理助理。该公司开发了一款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工艺品。为了把新产品顺利推向市场,由经理牵头,市场推广部策划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其中一项是召开由业内专家和经销商代表参加的研讨会。由于工艺品质地精良、造型别致,业内专家和经销商代表在研讨会上给予了高度评价,会后该公司向每位与会者赠送了若干件工艺品。

其中一位老专家对这款工艺品爱不释手,想多带几件回去馈赠友人,就打电话到市场推广部找经理要。恰巧经理不在,张芳接到了电话,听老专家说明意思之后,张芳想到准备赠送的工艺品还剩不少,而且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张了口,也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于是她就痛快地答应了下来,并让快递公司给老专家送上了门。

经理回来,张芳向他汇报了这件事。张芳本以为是小事一桩,自己的处理没有什么不当之处,可经理的脸色一沉,当着她的面拿起电话,拨给老专家,询问:“礼品送到没有?您认为这款工艺品还有没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经理的态度让张芳颇感难堪,显然经理是对自己自作主张表示不满,故意给自己脸色看。这件事让张芳郁闷了好几天。

【陷阱解读】

擅自做主,是职场人士经常犯的错误之一。不论领导如何信任和欣赏你,你为他做了多少鞍前马后的事,领导毕竟是领导,该由领导做主的事儿,你一定要请示领导,否则就会触犯领导的忌讳,让领导觉得你不把他放在眼里,他的权威受到挑战。

在职场中,你会经常遇到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如何处理就在两可之间,所以你一不留神就替领导做主了。不拘小节、性格豪爽的领导或许不会计较你的这种做法,但那些洞察秋毫、锱铢必较的领导对此却会耿耿于怀。

老专家要礼品,道理上肯定要给这个面子。但这个面子要经理来给,人情要经理来送,毕竟这次研讨会是经理出面组织的,老专家找的又是经理。虽然是“些许小事,不足挂齿”,但该让领导做主的事儿,你还是要尽量让领导做主;该向领导请示汇报的事情,你还是要尽量向领导请示汇报。

越俎代庖

曹刚的领导马经理是个脾气暴躁的人,经常为自己一时冲动犯下的错误而懊悔不已。作为助理,曹刚有义务在必要的时候提醒领导,避免因为一时冲动做出错误的决定。但马经理在火头上的时候,很难听进去别人的建议。曹刚为此动了不少脑筋。

由于曹刚善解人意、头脑机灵,做事情周到细致,马经理对他也信任有加。这样一来,曹刚的胆子也就大了,为了让马经理少失误,他对马经理一时冲动之下作出的指示能压就压、能拖就拖。曹刚认为,自己这样做是为了马经理好,自己的做法虽然有些出格,但相信马经理也会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不会过分计较。几次下来,他果然为马经理挽回了几次失误,马经理也没说什么。曹刚更加得意,却不知道马经理的不满正在蓄积,直到有一天爆发出来。

一次,马经理从另外一家供货商那了解到,原来给公司供货的张老板的报价普遍偏高。一想到对方连自己这样的老客户都敢“黑”,马经理禁不住怒由心头起,当即决定改由另一家供货商李老板为公司供货,取消了张老板的供货资格,还写了一封信痛斥张老板,交给曹刚让他寄出去。曹刚觉得马经理又犯了老毛病,就自作主张,把信压下来没发。

果不其然,马经理又犯了容易冲动的错误。另一家供货商李老板的报价虽然低,但产品质量有问题,让公司的信誉蒙受了损失。马经理知道后,懊悔不已地说:“糟了!糟了!还是张老板的货质量有保证。可是,我怎么那么糊涂,写信把他臭骂了一顿,这下可麻烦了。”

站在一旁的曹刚有些得意地说:“是啊!当初我就说让您冷静,您不听啊!”

“都怪我在气头上,想这小子一定是把我给骗了,要不然别人的货怎么那么便宜。”马经理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步子,突然他停下来,指了指电话说:“给张老板拨电话,我亲自给他道歉!”

“不用了。告诉您,那封信我根本没寄。”曹刚微笑着说。

“没寄?”马经理有点诧异。

“对!”曹刚说。

“嗯……”马经理坐了下来,如释重负。过了一会儿,马经理又若有所思地问道:“可是我当时不是叫你立刻发出吗?”

“是啊!但我猜到您会后悔,所以压下了。”曹刚回答。

“压了3个礼拜?”马经理问。

“对!您没想到吧?”曹刚回答。

“我是没想到。”马经理神色有些不对地说,“可是,我叫你发,你怎么能压?其他几封让你发的信,你也压了吗?”

曹刚完全没有察觉到马经理的神色变化,依然非常得意地强调说:“其他几封信我没压,我知道什么该发,什么不该发……”

没想到,马经理霍地站起来,沉声问:“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

“难道我做错了吗?”曹刚呆住了。

“你做错了!”马经理斩钉截铁地回答。

【陷阱解读】

曹刚感到十分委屈,但马经理的批评也不是没有道理。假使一个下属可以越俎代庖,那上下级关系岂不是完全颠倒了吗?领导还敢交代下属做什么事?领导的工作该如何开展?

身为下属,你要记住:当领导意识到本应由自己拍板的事情被你越俎代庖时,领导心理上的排斥感和厌恶感以及对于你不懂规矩的气恼,足以毁掉你平时凭借努力工作所换取来的领导对你的认同。所以,遇到事情时,你一定要多和领导商量,多让领导做决定,而不要越俎代庖。

抢领导的风头

杜薇已经在一家大型国有公司的营销部任职两年,通过两年来的观察,她深知这家大型国有公司是一个人际关系非常复杂的公司,“政治风”一直都刮得十分凶猛,所以在刚进公司的时候,她也吃了很多苦头。但是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她不但留了下来,而且还混得有模有样。

就在她任职的第三个年头,公司高层把筹划上市提上了日程。但是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公司内部缺乏国际化人才,所以董事会研究决定招聘一名高级经理人。就这样,一个叫许红成的高级经理人就成为了公司的市场总监。许红成是美国某著名大学的博士,毕业后在华尔街的一家大型跨国集团任销售总监数年,具有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

杜薇和许红成两人成了搭档。一段时间下来,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得到了总经理的赞扬。时间长了,杜薇也深入地了解了许红成。在她看来,许红成思维活跃,头脑清晰,作风大胆,行事果断,经验丰富,专业过硬,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市场营销人才。可他唯一不足的就是,对公司的认知还很表面,对公司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漠不关心。他唯一关注的就是如何把销售任务完成好。为此,杜薇十分担心他的行事作风终有一天会遭遇滑铁卢。于是,她经常提醒他要注意处理好人际关系,尤其是处理好与总经理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建议他摸清总经理的底线和喜好。可是许红成却根本没把杜薇的话放在心上,他理直气壮地对杜薇说自己的任务是搞市场,而不是搞政治,自己不愿意把精力和时间花在那些无聊的事情上。

由于许红成是公司董事会钦点的人才,所以总经理对他十分器重。如此一来,他在公司的地位就更加巩固起来,影响力也随之增大,有的时候甚至可以和副总经理平起平坐。总经理甚至还不止一次地在各种公开场合表示自己将全力支持许红成的各项工作,并呼吁所有员工要对许红成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受到如此礼遇的许红成感觉自己有了用武之地,可以甩开手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他决心一定要尽心尽力地为公司效劳。

然而,这一切在杜薇的眼里是很不正常的。凭她对总经理的了解,总经理是不会轻易把大权授予任何人的,何况只是一个刚来公司才几个月的新人。但是更让她不可理解的是,许红成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却如孩子一般单纯。

上任后的许红成进行了许多市场革新,有革新当然就会有失误,可是令人不解的是总经理不但没有批评、指责他,反而鼓励、支持他。这让雄心勃勃的许红成更加信心十足。

几个月后,公司开始筹备一个大型的销售推广活动,各方面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可就在这时,许红成突然提出要启动一个全新的销售推广活动,彻底摒弃之前的方案。这一大胆的举动立刻引发了公司高层很多人的不满,他们认为这简直是胡闹,可是总经理却坚定地站在了许红成一边。

然而,不幸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许红成的计划最终失败了,为此公司还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可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面对董事会的责问,总经理竟然承担了所有的责任,从而也保住了许红成。

面对总经理的宽容与开明,许红成发誓要用漂亮的销售业绩来回报总经理。于是,他开始夜以继日地筹划另一个销售推广活动,并且最终大获全胜。为此,总经理特意组织了一个盛大的宴会,以鼓励所有的营销人员再接再厉。宴会上,许红成喝多了,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事实证明,公司没有我是不行的,我会继续努力,来向公司的所有员工证明我的实力。”

坐在一旁的总经理顿时就变了脸,愤愤而去。不久,他就找了一个借口,让许红成离开了。

【陷阱解读】

职场中,像许红成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工作努力,表现积极,业绩突出,大有功高盖主之势,可是他们却不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你可以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但是千万不要抢领导的风头。因为如果你抢领导的风头,领导就会心理失衡,从而处处打压、排挤你。在领导看来,如果还将你留在身边,就等于是在自己身边养了一只老虎,而当你实力足够强的时候,第一个要吃掉的一定是他。

所以,作为下属,你千万不要把风头当蛋糕,不顾一切地去抢,这无疑是给自己制造麻烦。有时候,你一句过头的话,一个表现自己的细节,都有可能引起领导的极大反感。就像许红成一样,一句酒后的狂言被总经理看成了“酒后吐真言”,一下子就从总经理的爱将变成了潜在的敌人,结果真的如杜薇当初预料的那样,兵败滑铁卢。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总经理对他的不满也许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一直压抑着,没有表现出来。而许红成的话成为了导火索,让总经理的不满终于爆发了出来。

因此,作为下属,即使你的能力真的强过领导,也不要急于表现出来,下属就是下属,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否则的话,撞得头破血流的一定是你自己。

功高盖主

因为遭遇全球性金融危机,某公司为缩减开支准备裁员。消息一传出,整个公司都人心惶惶,大家纷纷猜测谁会成为倒霉鬼。销售部的唐渊虽然脾气比较好,待人比较和善,但业务能力比较差,被大家认为是销售部裁员的对象。但最后的结果却出乎大家的意料,被裁掉的竟然是业绩非常好但平时比较张扬,不把销售经理放在眼里而且有点“功高盖主”的邱健。

原来邱健的工作作风非常强势,在销售经理面前也自恃功高,总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而且,他还给同事们一种感觉,他不会甘居人下,甚至是拿公司当做跳板,将来一有机会就会跳槽或者自己创业。所以,尽管他的业绩非常突出,但还是被销售经理列入了裁员名单。

【陷阱解读】

在办公室里,怎样才能既为单位创造业绩,又不至于让领导觉得你是个危险人物,不仅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而且也直接关系到你的前途。在这方面,你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千万不能功高盖主。

“功高盖主”的意思是说,你的功劳太大,就会威胁到领导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处境会非常危险。

在职场中,对领导的忠诚是非常被看重的,越有功劳的下属在这方面越不能疏忽,否则就会成为对领导构成威胁的危险人物。邱健为什么会被销售经理列入裁员名单?这主要是因为他的领导觉得他不仅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而且对于公司来说他也是一颗定时炸弹,一旦他羽翼丰满,拉出去单干,会带走公司的客户,给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于是,邱健便成了因为功高盖主而自毁前程的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

而像唐渊这种能力不强的下属,他们只是整个团队当中普普通通的一员,虽然功劳不大,但也不会对领导构成威胁,所以,领导不会把屠刀对准他们。还有一些下属,虽然个性比较强,但并没有什么私心杂念,有自己的想法但很忠诚,而且也是单位里的干将,这样的下属领导也会比较宽容。唯独邱健这种功高盖主的下属,会激怒领导对他们痛下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