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日看尽长安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7373500000015

第15章 江采苹:冷宫里的疏影横斜(3)

江上萍,君自采。亭边梅,为谁开?梅落犹有牡丹在,惊鸿不复照影来。一斛珍珠伤离别,一阕琉璃君恩绝。一楼霜雪词赋写,一朝风月容颜谢。

这时天气渐渐暑热,太上皇昼卧在竹林下纳凉,朦胧睡去,却见梅妃隔竹伫立,掩袖而泣。太上皇招手问:“梅妃,梅妃,你现在究竟居在何处?”梅妃哽咽着说道:“往昔陛下蒙尘,弃妾于不顾,致使妾死于乱兵之手,怜妾者葬妾于池东梅树旁。”

太上皇一听说梅妃已经死了,顿时伤心至极,大声痛哭起来。然后太上皇一恸而醒,立时传高力士,命率众内侍往太液池发掘。可是掘遍池东梅树下,却毫无踪迹。太上皇愈是悲伤,忽然想到温泉池旁,也有梅树十多株,就亲自坐小辇到温泉,见了华清池,又不觉想起往日情形,十分感慨。太上皇命内侍在梅树下发掘,才一动手,就见一酒槽中,有锦裀裹敛那个薄命而高洁的梅美人。太上皇忙拂去尘土一看,果然是梅妃,而与贵妃杨氏玉环早灰飞成骷髅大大不同的是,梅妃面色如生。

太上皇抚尸大恸,亲自揭开她的衣裳检查死因,却见玉体的肋下有深深的刀痕,忙命高力士备玉棺收殓。太上皇自制诔文,用贵妃礼,改葬在东陵。

一代丽人才女将梅品的清雅脱俗、孤傲高洁融入了灵魂,到头来遭遇却是如此不幸。

◆梅妃之谜

梅妃与玉环是两个最为不同的女子,她们以两段截然不同的故事,成全两段同样令人扼腕的千古传奇。

周瑜曾经悲叹“既生瑜,何生亮”,饮恨而终。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这两个女子之间。那个独立在寒梅之下的女子,她毅然地将赠给她的一斗珍珠,退了回去,她的心里也发出了同样的叹息。

这两个一样倾国倾城、国色天香的女子,她们的相遇,其实是非常残忍的。

唐朝至今,有太多的文人,倾尽笔墨,为玉环作传写诗编传奇小说,却很少有人提起这位梅妃。

正史上关于杨贵妃的记载很多,而只字未见有载梅妃其人其事。不论是《旧唐书》、《新唐书》,还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我们所看到的有关梅妃的书籍,其内容都是从《梅妃传》衍化而来的。而《梅妃传》一文无作者(有人认为是唐代曹邺所著,并无实据),抄录者也不知作者是何人,只知他是两宋之交的人。而《梅妃传》是最早记载梅妃其人其事的作品。其他所有关于梅妃的记载都是晚于该文,而且大多是该文的转抄,或者增加了传说成分。

在《梅妃传》里有这样几句话,值得注意:“今世图画美人者,号梅妃,泛言唐明皇时人,而莫详所自也。”其意思说,当今(宋代)仕女画中的梅妃,人们只泛泛地说她是唐明皇时的人,而对她的身世却不大了解。因此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到:“《梅妃传》一卷亦无撰人,盖见当时有把梅美人号梅妃者,泛言唐明皇时人,因造此传……”治学严谨的文学家郑振铎也否认梅妃的存在。最后,查考唐代史籍,并未发现有高力士到闽粤选美的记载;《梅妃传》所记梅妃被贬所居之上阳东宫在东都洛阳,它与长安相距数百里,而洛阳上阳东宫又无翠华殿西阁,何以会出现唐玄宗夜召梅妃,当被杨贵妃发觉后,又怎会有梅妃“步归东宫”之事?

《梅妃传》一文至少有以上几处与史实不符的地方。

很多人都对梅妃是否真有其人产生了怀疑,但江国兴等学者通过大量的考证,对鲁迅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他们一致认为,梅妃真的是确有其人的。

对梅妃是否是真实人物的疑问一直存在,由于《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提及江梅妃,加上梅妃的事迹多出自宋朝的《梅妃传》,部分学者认为她是一个虚构人物。唐玄宗之前,后宫设一后四妃(四妃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玄宗登基后,册封董良娣为贵妃,杨良娣为淑妃,武良媛为贤妃。玄宗另有一妃钱氏,仅记为钱妃,未记录其具体封号。开元年间,玄宗将四妃改为三妃(惠妃、丽妃、华妃)。开元十二年(724年),王皇后被废,玄宗特赐武氏为惠妃,另有丽妃赵氏、华妃刘氏。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皇甫德仪逝世又被追赠为淑妃。而在武惠妃逝世后,玄宗又专宠于杨氏,在天宝年间册为贵妃。后世皇帝,册封妃子的封号仍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终唐一世,始终没有梅妃这一封号。

但亦有一派学者认为梅妃确有其人,指出唐朝很多没有生育子女又没参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妃嫔都没有记载于正史,并且指出在《梅妃传》之前就已经有很多关于梅妃的传说,此外莆田的《江氏族谱》也有梅妃及其父兄的内容。

杨玉环的身材比较丰腴,但梅妃不一样,相传她的身材稍瘦,显得体态清秀,而且,和喜欢佩戴各种饰品、将自己打扮得“云鬓花颜金步摇”的杨玉环不同的是,梅妃淡妆雅服。

那一年,当犹如一枝素雅寒梅一般的梅妃,第一次站在唐玄宗的面前的时候,他一定也曾惊为天人仙子。当梅花的冷香袭来的时候,她恬静地站在梅树底下,没有浓妆艳抹,只是蛾眉淡扫,却难以掩盖她如花一般清丽脱俗的容颜。她,让他为之倾倒。

梅妃和玉环一样,也是多才多艺的。杨玉环会做些什么呢?从《长恨歌》中我们看到,无非也就是“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杨玉环,她伴随着唐玄宗欢宴,为他轻歌曼舞,她伴随着《霓裳羽衣曲》,翩翩起舞,让唐玄宗为了她而痴狂,从此以后,“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梅妃也是能歌善舞,还精通乐器,且长于文墨,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据说,她九岁就能够诵读《诗经》,论起吟诗作对之类的文采,绝对不比男孩子差。她的舞技,只在杨玉环之上,绝对不在其之下,最擅长跳的,是一种叫作惊鸿舞的舞蹈,那真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啊,她骨骼清奇,就算是当年那能在掌上跳舞的赵飞燕,也不逊色多少。她那飘然的身姿,“若流风之回雪”,让唐玄宗对她赞不绝口,宠爱有加。

可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又为何最后失宠呢?难道这一切当真就因为杨玉环?或许,唐玄宗才应该担负主要责任。

曾几何时,玄宗也曾对梅妃痴迷不已,宫里种满了梅花,形成一片梅林,当雪飞梅开的时候,他与她一起饮酒赏梅,一个冰肌玉骨的女子,醉倒在一片飞雪之中,一身素衣和一片嫣红相映成趣,她为他舞蹈,如同梅花一般在空中飞旋,又好似有凤来仪一样,对他投去惊鸿一瞥。

只可惜,当杨玉环入宫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莫非世上所有男子,都是薄幸之人吗?梅妃熟读《诗经》,所以她一定记得那个叫“氓”的男子,“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当氓追求那个心仪的女子的时候,是如此痴情,可是,当他将那女子娶回家之后,又换了嘴脸,“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那氓变心了,他无情地抛弃了那个他曾经深爱、发誓会保护她一生的女子。

同样的还有唐玄宗,他也不能免俗,虽然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或许玄宗厌倦了和才女在一起吟诗作画的斯文风雅的生活,又或许是在他看来,梅妃已经红颜渐老,到了秋扇见捐的时候了,据说,梅妃生于公元710年,而杨玉环生于公元719年,比梅妃晚了整整九年。所以,当有一个如杨玉环般美艳不可方物的女子出现在他面前,他再次动了心。

厌了那淡雅的梅花,爱了娇艳的富贵荣华的牡丹。如果说,唐玄宗和梅妃的爱情故事,是那样清丽脱俗,那么,他与杨玉环之间的爱,就没有那样纯洁无暇了。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只是用一句“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草草地带过,但实际上,杨玉环被选入宫的过程是很复杂的。唐玄宗与杨玉环本是公媳关系,玉环于是先被度为女道士,住在太真宫,几年之后,才封为贵妃。为了更好地描写杨李爱情的悲剧,让读者同情两人,所以,白居易在这里采用了“为尊者讳”

的方式,一笔带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红颜薄命常常被人用来形容女子,而梅妃和玉环,她们虽然有着不同的际遇,最后却有着极其相似的结局,她们的遭遇,再次证明了“红颜薄命”。

安史之乱是由于唐玄宗迷恋酒色,祸国殃民引起的,就算没有杨玉环,他也会宠幸其他妃子,一样也会得到今日的下场,所以,杨玉环完全就是一个替罪羊。说什么“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道什么“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表面上看来,唐玄宗的确是对杨玉环宠爱有加,可实际上呢,为了自己活命,他还是选择了放弃杨玉环,这一次,唐玄宗又当了一回“氓”。

那么梅妃的命运又如何呢?安禄山叛乱,唐玄宗来不及带上已经失宠的她就匆匆逃走了,这对于梅妃而言,大概又是一个打击吧,当她写下《楼东赋》和《谢赐珍珠》的时候,还是对唐玄宗抱有一丝希望的,可是,现在他却抛弃自己,带着杨玉环匆匆逃走,可见他心中早就已经没有自己,她的绝望是可想而知的。

对于梅妃的最终归宿有两种说法,其中一说是,当长安城陷的时候,梅妃死于乱军之手。唐玄宗从蜀地回归长安后,在温泉旁边的梅树下发现了她的尸体,肋下有刀痕,唐玄宗悲痛欲绝,用妃礼葬之。

这个结局,和杨玉环一样,最后都是香消玉殒,无处觅芳踪。不过,对于梅妃的结局,还有另一个版本,说她最终还是逃出了宫中,从此隐居起来,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

对于梅妃来说,后一种结局算不算好一些呢?或许是吧,但是,这样的结局,也一样凄惨,让人不由得想起杜甫的那首《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她和那位佳人的遭遇是何等相似啊。回忆起往昔的时候,梅妃或许会想起,她与唐玄宗那曾经的相爱,想起自己的一个低眉,一个回眸,想起唐玄宗对自己的深情款款,微笑而视。但是,或许,梅妃还会想起,当唐玄宗爱上了杨玉环之后,就将自己彻底抛弃了,“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唐玄宗与杨玉环诉说着绵绵情话,和她许下了爱情的誓言,但是,他却忘记了她,忘记了那一枝傲雪的梅花。

当他与杨玉环许下的那些誓言传到梅妃耳边的时候,她的心,一定痛如滴血。

红颜未老恩先断,如花美眷,终不敌似水流年,一如君情浅。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

主人情意浓,不管江妃怨。折我最繁枝,还许冰壶荐。

南宋诗人辛弃疾,怀着对梅妃的无限追忆之情,写下《生查子·重叶梅》。

台湾女作家张晓风是第三代散文名家,其作品被称为“太阳之热,霜雪之页,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从《梅妃》一文中,可见张晓风是典型的“梅迷”,痛到极致的文字,是否是隐而不发的惋叹呢?

她在经典散文《梅妃》中写道:

梅妃,我总是在想,你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当三千白头宫女闲坐说天宝年的时候,当一场大劫扼死了杨玉环,老衰了唐明皇,而当教坊乐工李龟年(那曾经以音乐摇漾了沉香亭繁红艳紫的牡丹的啊!)流落在江南的落花时节里,那时候,你曾怎样冷眼看长安。……你迁到上阳宫去了,那里的荒苔凝碧,那里的垂帘寂寂。再也没有宦官奔走传讯,再也没有宫娥把盏侍宴,就这样忽然一转身,检点万古乾坤,百年身世,唯一那样真实而存在的是你自己,是你心中那一点对生命的执着。

那边,杨玉环为了掩饰身为寿王妃的事实,暂时出家做女道士去了,法名是太真。那边,太真妃赐浴华清池了。那边,杨贵妃编了霓裳羽衣舞了。那边,他们在春日庭园小宴中对酌。那边,贵妃的哥哥做了丞相。那边,贵妃的姐姐封了虢国夫人,她骑马直穿宫门。那边,盛传着民间的一句话:“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那边,男贪女爱。那边,……而梅妃,我总是在想,你是一个怎样的女人?那些故事就那样传着,传着,你漠然地听着,两眼冷澈灿霜如梅花,你隐隐感到大劫即将来到,天宝年的荣华美丽顷刻即将结束,如一团从锦缎上拆剪下来的绣坏了的绣线。

终有一天,那酡颜会萎落在尘泥间,孽缘一开头便注定是悲剧。

有一天,明皇命人送来一斛明珠,你把珠子倾出,漠然地望着那一堆滴溜溜的浑圆透亮的东西,忽然觉得好笑。

你曾哭过,在刚来上阳宫的日子,那些泪,何止一斛明珠呢?情不可依,色不可恃,现在,你不再哭了,人总得活下去,人总得自己撑起自己来,你真的笑了。拿走吧,你吩咐来人,布衣女子,也可以学会拒绝皇帝的。我们曾经真诚过,正如每颗珍珠都曾莹洁闪烁过,但也正如珠一样,它是会发黄黯淡的,拿回去吧,我恨一切会发黄的东西。

拿走吧,梅花一开,千堆香雪中自有万斛明珠,拿走吧,后宫佳丽三千,谁不想分一粒耀眼生辉的东西。

……而冬来时,梅妃,那些攘千臂以擎住一方寒空的梅枝,肃然站在风里,恭敬地等侯白色的祝福。

谢尽了牡丹,闹罢了笠歌,梅妃,你的梅花终于开了,把冰雪都感动得为之含香凝芬的梅花。

在春天的二十四番花信风之后,在夏荷秋菊之后,像是为争最后一口气,它傲然地开在那里可是它又并不跟谁争一口气,它只是那样自自然然地开着,仿佛天地山川一样怡然,你于是觉得它就是该在那里的,大地上没有梅花才反而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邀风、邀雪、邀月,它开着,梅妃,天宝年和天宝年的悲剧会过去了,唯有梅花,将天恒地久地开着。

梅花开于寒冬之时,荣催木折,衰草枯杨,匝地悲声。唯有梅冰魂雪魄,不改其志。洁若冰縠之丝,素若月洒澄塘,神若风姿龙仪,香若枫露之茗。芙蓉慕其媖娴,秋菊仰其惠质。梅具四德: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贡。这就是江采苹的梅魂。爱到不能再爱,就要保留自己的一份自尊,这就是梅高洁的爱。所以,梅妃将珍珠还了回去。一个爱梅的女子,必定是超凡脱俗的。

唐朝人爱牡丹,爱国色天香的牡丹,爱倾国倾城的牡丹,爱雍容华贵的牡丹,他们不爱梅。那个叫江采苹的女子,其实,错生了一个时代。若生在宋代,遇上爱梅的宋徽宗,也是一段千古情缘。梅妃品性中深深烙下梅的气节,高雅娴静而坚贞不屈,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就像梅花一样,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为尘。

繁华三千虚空,幻如风。云卷云舒,叹这尘世的风花雪月。这红尘的万丈温暖,又何以安抚你这一生的悲凉?一场梅花劫,终让你倾尽芳华。转身,风起,片片飞花绕指而过,那满地的落花,如此的凄美、绝艳!如你,是你,梅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