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痕记
73500000014

第14章 生活无奇迹(8)

原本,我将自己单纯地当成一个读者,将自己喜欢的稿子挑选出来。但是这样的想法终究是幼稚的,自己喜欢的文章不代表别人也会喜欢,凡事追究细节和往深处探索,就不会停留在自己是否喜欢的层面上了。一篇优秀的文章是有一个恒固的审美标准的,要综合考虑作者叙述的能力、文章的深度、思想的层面。如果单纯地以自己的喜好去挑选,那么自己还不够成熟的话,就会选出浅薄的稿子,将真正有潜力的作者忽略掉。

双休日的时候,阿亮回家了,我一个人留在工作室内。女生房间里的窗帘是遮光的,一整个晚上我对着屏幕看邮箱里的投稿,一篇又一篇,看得非常认真,生怕错失了什么优秀的稿件。那个时候,想熬夜就熬夜了,身体坐在电脑前保持一个姿势一动不动。房间里拉着窗帘,光线幽暗,我像洞穴里的动物似的,蜷着身体长久地坐着,机械地审着稿子,想要发现好的文章,想要发现好的作者,满脑子都是这样的想法。

一个通宵过去,我和衣倒在床上。不一会儿,小四敲门进来,说他正准备出门,要坐飞机去外地签售,和我打个招呼。我鬼使神差地起床,坐到电脑前给他看我审完的稿子。我感觉自己整个人摇摇欲坠的,眼睛里是专执和不甘心,小四说:“你先好好休息吧,我回来再看。”他走后,我又倒在床上。

我这样的人,无动于衷地面对了无数次的否定,每次提交的初审稿件里,只有五分之一的概率过终审,很多作者我对他们抱有期待,但是在几次退稿之中,还是不由自主地离我远去。文章得不到欣赏,那么一切感情都变得毫无意义,期待没有用,努力没有用,沟通也没有用,就是这样的残酷。

最初我们的工作环境和状态被阿亮形容为“小作坊”,不是正规的公司上班的模式,每次在临近截稿的时候,就要开始熬夜,但是拖稿的情况仍旧不可避免,我们一边接着出版社编辑以及社长的警告电话,一边面对着很多来不及处理完的工作。我们只有一个人作图,一个人排版,小四约稿写稿,我审稿。常常通宵排版,通宵打印,打印的时候,阿亮倒在床上短暂地休息,打印机经常半夜出现死机的状况,或者需要重新加纸,于是半夜里惊醒,回到电脑前重新鼓捣一番,等到打印完成之后,我按照顺序将排版文件整理出来,然后大家就在客厅里围坐在一起作校对。